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六出 遥访

【吴小四】〔老旦上〕穿掖庭。入禁闱。须知是女医。欲贵成君。仗我为附子。偏敎产后奇。民间且谩提。

老身李药婆便是。世仍祖业。名擅女科。家居就在帅府门前。医治半是宦家宅眷。今日适暇。怕有主顾相寻。不免把飮片一整。小厮。浸陈皮。剉甘草。〔内应介〕晓得了。

【三台令】〔生上〕无情关隘晨鸡。使我仓惶别离。千里未为迂。驰来一慰相思。

小生向与淑娘。旣不得谐姻好。又不得尽别情。以故暮想朝思。顿忘山遥水远。今已到彼住札地方。会晤若在反掌矣。谁想军门严肃。非系重情。不敢轻报。又要待他晚堂开门。正是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已留紫苔在彼伺候。我且借那药肆中一坐。等着他来。〔见老旦介〕妈妈。借坐一坐。〔老旦〕任请。相公何处。〔生〕姑苏。〔老旦〕到此贵干。〔生〕探访柳爷。〔老旦〕柳爷是令亲。〔生〕母姨夫。〔老旦〕失敬失敬。奶奶一发贤慧。〔生〕何以知之。〔老旦〕在下常到裏面用药。晓得。〔内击鼓介老旦〕击鼓必有飞报。就开门了。〔生起介丑上〕如今柳爷开门了。请穿衣服。〔生将穿衣介外上〕龙虎台前出入。貔貅帐下传宣。这裏是梅相公。柳爷差小官拜上。军情紧急。未及卽造。明日早当奉候。少具领给。请问相公要在那处安歇。小官随当送去。〔生〕我要见奶奶。劳禀一禀。〔外〕老爷已赴省台。禀不得了。〔生〕这怎么好。〔老旦〕相公要安歇。舍下有间小楼。权宿一宵何如。〔生〕就在这裏罢。〔外〕管家。请收了领给。〔生〕都送在主家。明早面谢。〔外应下老旦〕点灯了。请相公楼上稳便。〔生丑应上介老旦下〕

【山坡羊】〔生〕乱纷纷昏鸦投树。〔丑〕下雨了。〔生〕淅零零西风送雨。影摇摇孤灯照人。〔内作雁叫介生〕声哑哑离鸿怨侣。还自疑。〔丑〕疑甚么。〔生〕我便在此。闺中知未知。〔丑指介〕那高墙裏不是帅府。〔生〕侯门咫尺。咫尺踰千里。〔内云〕请相公晚膳。〔生〕不用了。〔丑〕心上不快。飮杯酒。〔生〕纵有醇醪。怎消愁緖。〔丑〕这们睡罢。〔生〕堪悲。旅馆萧萧客梦迷。〔内打三更介生〕难支。寒夜迢迢更漏迟。

【前腔】〔丑〕大爷。我看你急煎煎盘山历水。闷恹恹忘餐减睡。眼巴巴盼着娇娃。口喃喃时悬情事。只怕亲事不谐。不放小姐与大爷相见了。〔生〕那有此理。〔丑背介〕眞好痴。〔转身介〕他杀荷须断丝。〔生〕我却定要见他。〔丑〕总交一见。一见成何济。若见了怕惹相思。两添憔悴。〔生掩泪介丑〕休悲。明日相逢未是迟。〔背介〕须知。此后相逢未可期。

【孝南歌】〔老旦上〕宵将午。灯渐微。〔听介〕西楼喞喞多怨词。相公。你莫不是解佩遇江妃。窥墙有邻女。〔丑〕差不多。〔老旦〕孤身客邸。切莫嗟咨。好把情怀启。牒注鸳鸯。信有氤氲使。遍吴越罕名姝。任傍求何必学胶柱。

【前腔】〔生〕听诉启。深可悲。侯家有女花不如。〔老旦〕曾有约来么。〔生〕我西第几留居。东床面相许。谁想番云覆雨。鸾凤分飞。况那时行舟大促。未尽临岐语。〔老旦〕嗄。这等所以来。那路好不远。〔生〕两下牵思。宁惜途千里。怎知道逗留斯。九秋遥好把今宵比。

〔小生上〕朝中天子三宣。阃外将军一令。开门开门。帅府差官在此。〔丑〕一定来请大爷了。〔生〕着他进来。〔小生〕柳爷多拜上。沿江羣盗猖獗。有旨会兵剿捕。柳爷卽已起行。乏人款待。不敢久留。聊具白金四十两。文绮六端。少助客途之费。勿罪菲亵。幸甚幸甚。〔生〕呀。我岂为金帛来哉。要见姨母耳。礼都不受。一见奶奶。我就去了。〔小生〕衙门封锁。谁敢启闭。这恐难了。〔生〕闲说。难道我跋涉而来。不见就去了。〔小生〕老爷也出于意外。〔老旦〕千总老爷。你且请回。待我取回帖送来。〔小生应下生怒介〕这官可恶。

【前腔】〔老旦〕相公。你休震怒。请试思。将军令严谁敢违。看起这般事体。相公。觌面恐难期。必不得已。尺书可将寄。〔生〕寄得去么。〔老旦〕忙烦颖楮。置邮在予。〔丑〕只怕难到。〔老旦〕谩把浮沈虑。〔丑〕大爷。就写去干得甚事。〔老旦〕说那裏话。一纸芳音。万两金堪抵。〔生〕几时拿去。〔老旦〕欲付取俟乘机。〔生〕须仔细。〔老旦〕到其间更自有奇秘。

【前腔】〔生〕蒙尊谕。业已知。取笔砚来。〔丑取笔砚生写介〕我彩毫未举先泪垂。小姐。我和你半载共依依。幽盟动神鬼。那知到此。途尽空悲。天远谁怜取。我泪墨为书。书去魂俱去。〔内鸦啼介〕缄方罢鸦又啼。惨情怀眞个怕天曙。

〔末上〕非关使者频催。自是将军多礼。柳爷差把总带领人夫船只。奉送相公过江。〔生〕这到不消。〔末〕柳爷统领三军。驻节江浒。专请相公一会。纔敢扬帆。求相公速驾。〔老旦〕相公若会柳爷。或请进衙。亦未可知。〔生〕这等我就去。白金二两。聊申谢私。再晤有期。无落吾事。〔老旦〕谨领谨领。

【尾声】〔生〕行踪一夕温犹未。〔老旦丑末〕恰似山阴半道归。〔生〕回首梁云泪暗垂。

〔生〕旅魂何处访情人。

〔丑〕隔水盈盈不可亲。

〔老旦〕离别不堪无限意。

〔生〕临岐一望一沾巾。

猜你喜欢
  方岳·唐圭璋
  学山诗话三·夏敬观
  第十出 盟谑·李渔
  第一折·马致远
  草泽狂歌卷三·王恭
  这年头活着不易·徐志摩
  白旗·徐志摩
  卷一 一九一六(民国五年丙辰)·赵熙
  宋徵兴·龙榆生
  卷五十五·陈起
  卷一·孟郊
  卷一百一·陈廷敬
  卷六百一·佚名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虚舟集原序·王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日章·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风乐清虚息万缘。逍遥真是地行仙。徙他玉带金鱼贵,听我纶巾羽扇便。   倾九酝,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舡。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前。

  • 洪子大·唐圭璋

      浪淘沙   上苑又春残。樱颗如丹。明光宫里水晶盘,想得退朝花底散,宣赐千官。   往事记金銮,荔子难攀。多情更有酪浆寒。蜀客筠笼相赠处,愁忆长安。

  • 邬虙·唐圭璋

      虙字文伯,抚州临川人。   翻香令   醉和春恨拍阑干。宝香半灺倩谁翻。丁宁告、东风道,小楼空,斜月杏花寒。   梦魂无夜不关山。江南千里霎时间。且留得、鸾光在,等归时,双照泪痕乾。   冯镕   镕字景範,夔州

  • 神女赋译文·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 舒頔·隋树森

    舒頔(一三O 四——一三七七),字道原, 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明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

  • 三集卷八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九古今体一百三十四首【庚寅五】阅文安堤工叠旧作韵万民随两岸笑语任掀豗登岸罢清跸才容线路开阅堤乃要务釜底每被灾壬午始兴工卑薄一律培癸未告蒇事丁亥获收

  • 卷四·黄以周

      神宗   △熙宁二年(己酉,一○六九)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己巳朔。) 乙酉,枢密院进一。(案:此上有脱误。) 减住营尚多,而驱策之方犹少,但如种古之徒已不获自尽。(《纪事本末》卷六十六。)   2、辛卯,知同

  • 读礼通考卷七十四·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七国恤九皇后丧仪魏明悼毛皇后【黄初中选入东宫明帝即位以为贵嫔太和元年立为皇后景初元年崩然犹加諡葬愍陵】通典明帝时毛皇后崩未葬诏宜称大行尚书孙毓奏武宣皇后崩未葬时称太后文徳皇后崩侍中苏林议皇后

  • 卷之三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一月。壬寅朔上驻跸介休县湛泉铺。  ○癸卯。上驻跸灵石县城内。  ○甲辰。上驻跸霍州县内。  ○乙巳。上驻跸洪洞县城南。  ○遣官祭女娲氏陵。  ○西安将军将博塘霁、副都统

  • 第三二七认充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一二二○二--四·佚名

    新竹城东门总理候选人林扬芳认充结状具认充状人林扬芳,年肆拾岁,原籍惠安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芳接充东门总理,守分奉公,不敢玩误。合具认充状是实。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具认充状林扬芳(画押)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七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韩非刑名之学【下】韩非子【定法】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

  • 粤语二(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粤语二(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 王兴、连城璧、郭之奇(马应房、冯协扬) 王兴,粤人也,或云闽人,曾为郑芝龙旧部。身短小,有干略,弄潮海上,远近呼故。粤有司不敢以兵临,遣使招之不至。常大言曰:『吾取给于海,与岛夷为市,未尝为「

  • 恭闵帝本纪·张廷玉

    恭闵惠皇帝叫朱允火文。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其母吕氏。恭闵帝生来颖慧好学,性情特别孝顺。十四岁时懿文太子患病,他昼夜侍奉不离。过了两年,懿文太子死,他悲哀至极,身体因此瘦弱。太祖抚慰他说:“你真是孝顺,都顾不上想我

  • 卷一述先·汪辉祖

    本 系我汪氏系出唐越国公华第七子爽后。爽传十二世曰道安,迁婺源。又五世曰惟谨,迁庆元之鄞,今宁波府鄞县也。惟谨生元吉。元吉生永渐。永渐生思信。思信长子大伦公在鄞,娶夫人高氏,生存中;宋嘉定十年,高夫人卒,继娶夫人为萧

  • 四书通旨目録·朱公迁

    卷一天天地命性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仁义仁知礼义知仁礼知仁勇卷二徳 道徳中 中和中庸敬【附恭 附戒惧慎独】一诚心 身志【附志气】意思 情【附性情】耻 乐好恶刚勇 道孝弟【又见人伦】 忠恕恕 忠信圣

  • 佛学会应注重于学·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广州佛学会讲──各位都是佛学会的会员,对于佛学当然已有相当的修学。佛学虽差别无量,而其宗旨是一贯整个的,所谓‘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所以我现在要讲的佛学,也许就是各位已听过的。佛学会之学

  • 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佚名

    《穆宗毅皇帝实录》(清实录同治朝实录)系同治皇帝载淳在位时的大事言行录。374卷,清官修。监修总裁官宝鋆,总裁官沈桂芬等。1937年,日本大藏出版公司据沈阳清故宫崇谟文阁藏清代诸皇帝实录的清抄本影印出版,总名之曰《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