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杂纪

《传》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古之贤者于大节断无亏损,然小闲出入,或多有之。此皆亵漫之事,非有关于作史。然贤者之嚬笑,与人自是不同。昔袁粲见王景文而叹曰:景文非但风流可悦,虽铺啜亦复可观。故于诸公细事,亦复记之以示来者,作杂纪一卷。 

《中庸》之举九经,其一曰“体群臣”,又曰,“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余观唐宋以来,仕宦皆有旬休。盖治官九日,则赐一日洗沐。今世所言上瀚中瀚下瀚,即本于此。盖以初旬休日为上瀚,中旬休日为中瀚,下旬休日为下瀚也。夫人生处世,孰无取乐自适之心,难道一入仕路,即使之剖杯杓弃交游,一切皆禁绝之耶?故洗沐一日,乃使之少得自适其私,其体之也可谓至矣。故古之在官者,皆有善政。其即吾圣人所谓报体重者非耶? 

白太傅之诗,亦可称诗史。唐人旬休事,他小说皆不载,独长庆集有之。其“郡斋旬假命宴呈坐客示郡僚诗”云:“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况为剧郡长,安得闲晏频。下车已二月,开筵始今晨。初黔军厨突,一拂郡榻尘。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萍醅箬溪醑,水鲙松江麟。侑食乐悬动,佐欢妓席陈。风流吴中客,佳丽江南人。歌节点随袂,舞香遗在茵。清奏凝未阕,酡颜气已春。众宾勿遽起,群僚且逡巡。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波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此诗亦自情真语实。 

其“初到郡斋呈吴中诸客”云:“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 

其“宿湖中诗”云:“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泛太湖寄微之诗”云:“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夜游西武丘寺落句”云:“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自注云:“容满蝉态十妓从游也,香花助罗绮,钟楚避笙歌。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观此诸诗,白太傅可谓无隐情矣。虽由当时法网疏阔,亦足以见白傅之诚心直道。故白公所至皆有惠政,苏杭二郡至今尸而祝之。今之守郡者,一有于此,则论者交至矣。是岂朝廷之意,皆由当事者不知大体,不顺人情,好以苛细责人。卒之近世亦鲜以循吏称者,岂上之人所以体之者有不至欤,然不知责其细,适所以遗其大也。 

昔孝宗皇学尝问一内侍云:“今各衙门官,每日早起朝参,日间坐衙。其同年同僚与故乡亲旧亦须燕会,那得功夫饮酒。”内侍答云:“常是夜间饮酒。”孝宗曰:“各衙门差使缺人,若是夜间饮酒,骑马醉归,那讨灯烛?今后各官饮酒回家,逐铺皆要笼灯传送。”两京尽然。虽风雪寒凛之夕,半夜叫灯,未尝缺乏。乃知孝庙体悉群臣可谓备极。故德泽在人,至今犹念之不忘。若今之当事者,皆能推广此心,每事如此,则诸人有不尽心王事者耶? 

东桥好谑。余丁酉春至南都,见东桥求先公墓文,即往见西玄。此时西玄为南祭酒,东桥升湖广巡抚。方戒行,次日,二公皆见过。西玄先来,后东桥继至。二公因讲六科原是通政司属官,坐良久,二公有碍不可同行,西玄先起去,东桥复留坐。少顷,东桥问曰:“元朗晓得西玄的诨名么?”余对以不知。东桥曰:“翰林唤做马二姐。”盖东桥阔大爽朗,于小闲处不甚点检也。一日与存老偶话及,存老云:“丁丑年,凡入翰林者皆有一诨名。如陈石亭唤做陈木匠,邝某唤做邝响马,皆以其状貌相似而言也。西玄文弱可爱,状若处女,故有此称。”而东桥偶及之,盖非谑西玄也。 

存斋先生为编修时,进京过吴门。时王南岷为苏州太守,设席相款,独请衡山同席,盖重存斋先生也。衡山见余,每道存斋与罗念庵资质纯粹,独不喜唐荆川。 

余造衡山,常径至其书室中,亦每坐必竟日。常以早饭后即往,先生问曾吃早饭未,余对以虽曾吃过,老先生未吃,当陪老先生再吃些。上午必用点心,乃饼饵之类,亦旋做者。午饭必设酒,先生不甚饮,初上坐即连啜二杯,若坐久,客饮数酌之后,复连饮二杯,若更久亦复如是。最喜童子唱曲,有曲则竟日亦不厌倦。至哺复进一面饭,余即告退。闻点灯时尚吃粥二瓯。余在苏州住,数日必三四往,往必竟日,每日如此,不失尽寸。 

戊午年到家,返南京过无锡,与华补庵约来岁同至苏州与衡山先生做九十。时余尚住南京。己未三月,依期而发,至无锡已昏黑,即差人往补庵家问讯,云老爹往苏州去了。余曰:“岂补庵负约,乃先期而往耶。”再往问之,曰:“文老爹作故。我老爹待老爹不至,已往吊丧去了。”次日早发,抵暮到射渎口,遇补庵,即过补庵舟,相与伤叹者久之。补庵命置酒,后回舟至虎丘,携壶榼饮剑池上。余时携一善筝歌者,补庵令人遍至伎家觅筝,竟不能得。留连倾倒,半夜别去。 

钱同爱少年时,一日请衡山泛石湖,雇游山船以行,唤一妓女匿之梢中。船既开,呼此伎出见,衡山仓惶求去。同爱命舟人速行,衡山窘迫无计。同爱平生极好洁,有米南宫、倪云林之癖。衡山真率,不甚点检服饰,其足纨甚臭,至不可向迩。衡山即脱去袜,以足纨玩弄,遂披拂於同爱头面上。同爱至不能忍,即令舟人泊船,放衡山登岸。 

徐髯仙少有异才,任庠序赫然有声,南都诸公甚重之。然跅■〈也〉不羁,卒以罣误落籍。后武宗南巡,献乐府,遂得供奉。武宗数幸其家,在其晚静阁上打鱼,随驾北上。在舟中每夜常宿御榻前,与上同卧起。官以锦衣卫镇抚,赐飞鱼服,亦异数也。后武宗晏驾,几及於祸。赖诸公素知之,力为保全,遂得释放还家。 

北方士夫淳朴有古风,不虚作声势。余受叶师沈人杰,以举人为临颍县教谕。其子庠生沈公勇随父在任。县中如南坞贾阁老,则希出其下。如赵光是南道御史,杜楠、杜桐,一至卿寺,一至宪副,亦有文章,刻研冈集者是也。皆以进士官至通显,然佻脱之甚。时时从学前过,则呼沈公勇曰:“沈二哥,我们大家去打个瓶夥。”即同至酒店中唤酒保取酒。酒保持黄酒一大角,下生葱蒜两盘,即团坐而饮。沈曰:“我南方人吃不得寡酒,须要些下饭。”三人曰:“这呔子吃下饭占了肚肠,怎生吃酒。”命酒保炒半斤肉来,沈白吃肉,三人都不下箸。 

陆俨山尝至关中,以对山旧同在馆中,特往诣之,相见共谈旧事,即取琵琶鼓二三曲,欷歔者久之。 

康对山常与妓山同跨一蹇驴,令从人赍琵琶自随,游行道中,傲然不屑。 

王渼陂杜甫游春杂剧,其所谓李林甫者,盖指西涯也。 

尝问大周云:“老先生与杨升庵同乡,亦常相见否?”大周曰:升庵在家时余尚幼,故家中未曾相见。后升庵谪戍,住劄泸州,是云南四川交界之地,乃水次埠头也。四川士夫进京皆至此处下船,在泸州尝一见之。升庵下笔则亹亹不竭,然不善谈,对人言甚謇涩。其服饰举动,似苏州一贵公子。有客自山东来者,云李中麓家戏子几二三十人,女妓二人,女僮歌者数人。继娶王夫人方少艾,甚贤。中麓每日或按乐,或与童子蹴球,或斗棋。客至则命酒,宦资虽厚,然不入府县。别无调度,与东南士夫求田问舍得陇望蜀者,未知孰贤。 

王元美言,余兵备青州时,曾一造李中麓,中麓开燕相款,其所出戏子皆老苍头也,歌亦不甚叶。自言有善歌者数人,俱遣在各庄去未回。亦是此老欺人。 

西北士大夫,饮酒皆用位乐。余偶言及之,朱子价曰:“马西玄丁忧回去,亦与娼家吃酒。”余谓西玄方严清谨,必无此事,或者流传之言,不可信也。 

北方士大夫家,闺壶女人皆晓音乐,自江以北皆然。扬州人言,朱射陂夫人琵琶绝高。 

孙太初过江,人未有知者。方寒溪一见,大为延誉。太初诗格本高,又仪状轩举,丰神俊异,后声望遂出寒溪之右。 

寒溪是好名之人,其举动故为诡异,亦欲以沽名也。尝见黄淳父言,寒溪初至苏州时,其尊翁五岳甚重之,每四五日则一延致。寒溪不用主人肴膳,命主人买肉一斤,取行灶至前,一童子炽薪,手自烹饪调齐,或以小罗檠贮乾脯一二物,出之与主人共饮。其音吐谈议亦能动人。留连竟日,至暮然后去。 

方寒溪好洁,举动皆异於人。其坐处常铺一鹿皮簟足。 

寒溪颇尚气,其所居与章朴庵住宅相近。方氏门前有一皎皎滩,朴庵与有司讨来种芦,以供一年之薪。寒溪大不平之,乃鸠聚族人与章家大哄。朴庵不敢与争。 

方寒溪有口好辩。唐渔石以养亲还家,有一女孙,其母族朱氏求婚,渔石坚意不许。朱氏无计,乃谋之於寒溪。寒溪往见问曰:“令亲朱氏求婚,公何故不许?公以养亲乞归,今不许母家之婚,恐伤太夫人心,非乞归本意也。”渔石无以应,勉强许之。后渔石起官,有一秀才与寒溪邻居,平日於渔石素疏,且其人亦不足往别者。渔石过往造之,经寒溪门不投一刺,乃所以示意於寒溪也。寒溪作一诗送行,中一联云:“富贵当风烛,功名下濑船。”语亦涉讥。 

风俗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上策也。杜门穷经,应举听命,次策也。舍此则无策矣。吾儿玄之略涉经史,乐亲善人,似可与进者。第其性不谐俗,故归而结庐海上。修我耒耜,期不失先人素业耳。旧有一春联云:“诵诗读书,由是以乐尧舜之道。耕田凿井,守此而为义皇之民。”庐成,携子孙同处其中,尤不负初志。但时事惨恶,恐不能逸此暮景也。 

松江旧俗相沿,凡府县官一有不善,则里巷中辄有歌谣或对联,颇能破的。嘉靖中,袁泽门在郡时,忽喧传二句云:“东袁载酒西袁醉,摘尽枇杷一树金。”盖泽门有一同年亦袁姓者,住府之东,颇相厚妮。时有曲室之饮,故当时遂有此谣。人以为沈玄览所造,遂以事捕之,庾死狱中。沈平日有唇吻,善讥议。然此谣实不知其果出于沈否也。余尝记得小时闻有一对云:“马去侯来齐作聂张,仲贤良是太守喻公。”时沈尚未生。盖马骙侯自明为同知,聂瓒齐鉴为通判,而知县则张仲贤也。一句之中而五人之臧否莫遁。后孔太守在任,时聂双江初到,只有三耳无闻一孔不窍之谣。近年又有“松江府同知贪酷拚得重参,华亭县知县清廉允宜光荐”之对。时潘天泉为同知,潘名仲骖。倪东洲为华亭尹,倪名光荐故也,是非之公毫发不爽,岂当时皆沈子所造耶?然古贤圣之君则令士传言庶人谤,子产之不毁乡校,正欲以闻谤也。今乃陷之以死,是何无人道耶?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 范岫 傅昭弟映 萧琛 陆杲·姚思廉
  邑里第十九·浦起龙
  卷六·陈继儒
  卷一·李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目录·司马迁
  六八 日本的衣食住中·周作人
  邢邵传·李百药
  丁大全传·脱脱
  潮海传·宋濂
  朱衡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六·阿桂
  兵部·佚名
  第二十章秩序问题·孙中山
  卷六十四·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漳·唐圭璋

      漳字子清。   鹊桥仙   七夕   迢迢郎意,盈盈妾恨,今夕鹊桥欲度。世间儿女一何痴,鬥乞巧、纷纷无数。   遥知此际,有人孤坐,心切天街云路。好因缘是恶因缘,梦魂远、阳台雨暮。   桃源忆故人   闺情   小

  • 卷七·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七明 李蔉 编王安石二百一首示寳觉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萧萧碧柳輭脉脉红蕖靓黙卧如有怀荒乗岂无兴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隂径定林示道原昨登定林山俯视东南陔但见一方白莫知所从来湿银注寒晶奁以

  • 卷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八晴类五言古天晴诗         【晋】湛方生屏翳寝神辔飞亷収灵扇青天莹如镜凝津平似砚落帆修江渚悠悠极长眄清气朗山壑千里遥相见开霁          【梁】简文帝景

  • ●卷九  附记第九·王克昌

         殷梦高曰:记者,记其实,以示不忘也。附者,二而一之。如日星之附乎天,岳渎之附乎地,可合而不可离者也。保德之有所、有营,殆古诸侯之有附庸例与。明初设所,不募兵,不储饷,而屹若金汤。积久废弛,所变为营。今营兵渐减,势亦

  • 后序·连横

    雅堂夫子既作台湾通史,将付剞劂;璈读而喜之。已而叹曰:『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始璈来归之时,夫子方弱冠,闭户读书,不与外事。既而出任报务,伸纸吮毫,纵横议论。又以其余力网罗旧籍,旁证新书,欲撰台湾通史,以诏之世;顾

  • 卷之二百三·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秋七月辛卯朔享太庙   ○壬辰 上御谨身殿观大学之书谓侍臣曰治道必本于教化民俗之善恶即教化之得失也大学一书其要在于脩身身者教化之本也人君身脩而人化之好仁者耻于为不仁好义者耻于为不义如此则

  • ●崇祯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怀宗端皇帝(十四)崇祯十四年春正月丁丑朔,以刘泽深为刑部尚书。前大学士薛国观奏言:『刑科给事中袁恺诬劾,出礼部主事吴昌时意;乞上推原』。上不听。己卯,李自成破永宁,杀万安王采■〈金轻〉。甲申,上祈榖太庙,还享太庙。丙戌,御

  • 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孙扌为传·宋濂

    孙扌为字自谦,曹州人。至正二年(1342)进士,授济宁路录事。张士诚在高邮起义时,或谓其有降意,朝廷择乌马儿为使,往招士诚,并用扌为伴随。时扌为在家,不知此事。中书藉口扌为有集贤院待制之职,给以使用驿站的方便,扌为勉强奉命到

  • ●皇朝通典卷三十一·佚名

    職官九 ○職官九 八旗都統 領侍衛內大臣 前鋒統領 護軍統領 步軍統領 火器健銳虎鎗各營 △八旗都統【副都統 參領 副參領 佐領 驍騎校 筆帖式】 八旗都統滿洲蒙古漢軍旗各一人 副都統旗各二人分掌滿洲蒙古漢軍

  • 卷第四 文章 名实 涉务·颜之推

    文章第九夫文章者,原出五经〔一〕:诏命策檄〔二〕,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三〕,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四〕,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七〕,军旅誓诰〔八〕,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

  • 相宗络索·王夫之

    八识前五识 “眼”,九缘生。“耳”,八缘生,不择明暗,故不缘明缘。“鼻”“舌”“身”三,俱七缘;香、味、触俱合境方取,不缘空缘。第六意识 即意即识,五缘生。不倚五根,别

  • 论中国佛教史·太虚

      我在十多年前曾作“中华佛教三大系”一文,刊在第六卷海潮音上,对中国佛教历史教理变迁之因都原与程序,稍作有系统的提示。这个提示,直到现在还有重提的意义。  我在那篇文章里面,分会昌以前的中国佛教为三大系。一、

  • 净居天请洗浴缘品第五十九·佚名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首陀会天。下阎浮 提。至世尊所。请佛及僧。洗浴供养。世尊默然。已为许可。即设饮食。并办洗具。温室暖水。调和适体。酥油浣草。皆悉备有。

  • 卷第六·佚名

    弘赞法华传者。宋人永苏景。依予之劝。且自高丽国所奉渡圣教百余卷内也。依一本书。为恐散失劝俊源法师。先乞书写一本矣。就中苏景等归朝之间。于壹岐岛。遇海贼乱起。此传上五卷入海中少湿损。虽然海贼等或为宋人被

  • 楚林上睿禅师语录卷之六·楚林上睿

    小师照毅等记录颂古庞居士一日曰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婆应声曰易易百草头边祖师意灵昭曰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终日喃喃口不休却将难易互相酬他家活计难分辨不是冤家不聚头。邓州丹霞天然禅师于慧林寺遇天寒取木

  • 吉米与绝望的女人·劳伦斯

    短篇小说《吉米与绝望的女人》同他的多数小说的主题一样,描写的是两性之间的故事。作品表现了一个有过婚史的文化男人的奇特的寻偶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他的情感与心理活动。

  • 鸡峰普济方·佚名

    医方著作。三十卷。宋代医方,撰人待考,原题宋·张锐撰。据陆心源《仪顾堂成》卷十九考证疑为北宋·孙兆撰)。今存者为清代翻刻宋本,已缺二、三、六、八四卷。卷一为医论及炮炙法;卷四~二十七选录多种病证的治疗方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