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清开国方略巻一

  太祖髙皇帝【癸未年至丙戍年】

  癸未年夏五月征尼堪外兰克图伦城

  初苏克素防河部图伦城有尼堪外兰者隂搆明宁逺伯李成梁引兵攻古哷城主阿太章京及沙济城主阿亥章京成梁授尼堪外兰兵符率辽阳广宁兵二路进成梁围古哷城辽阳副将围沙济城城中见兵至逃者半被围者半辽阳副将遂克沙济城杀阿亥章京复与成梁合兵攻古哷城阿太章京之妻乃

  景祖长子礼敦之女

  景祖闻古哷城兵警恐女孙被陷偕

  显祖往救既至古哷城见成梁兵方接战令

  显祖俟于城外独入城欲携女孙归阿太章京不从显祖俟良乆亦入城探之成梁攻古哷城其城据山依险阿太章京守御甚坚数亲出绕城冲杀成梁兵死者甚众不能克因责尼堪外兰起衅败军之罪欲缚之尼堪外兰惧请身往招抚即至城大呼绐之曰大兵既来岂遂舍汝而去尔等危在旦夕主将有命凡士卒能杀阿太章京来降者即令为此城之主城中人信其言遂杀阿太章京以降成梁诱城中人出而屠之尼堪外兰复搆明兵并害

  景祖

  显祖我

  太祖闻之大恸旋勃然震怒

  诘明边吏曰我

  祖

  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讐矣明遣使谢曰非

  有意也误耳乃归

  二祖丧与敕三十道马三十匹复给都督敕书

  太祖谓使臣曰害我

  祖

  父者尼堪外兰所搆也必执以与我乃已明使臣曰前因误害故与敕书马匹又给都督敕书事已毕今复过求我当助尼堪外兰筑城于嘉班令为尔满洲国主矣于是国人信之皆惧尼堪外兰宁古塔诸贝勒子孙至

  堂子立誓亦欲害

  太祖以媚尼堪外兰尼堪外兰又迫

  太祖往附

  太祖曰尔吾

  父部下人也搆明兵害我

  祖

  父恨不能手刃汝岂反从汝偷生人能百嵗不死乎自是恨益深适苏克素防河部萨尔浒城主诺密纳之兄卦喇为尼堪外兰所谮明抚顺所守吏责治之诺密纳与同部嘉穆瑚寨主噶哈善哈斯瑚沾河寨主常书及弟书俱忿恚相议曰与其倚赖此等人何如投附

  聪睿贝勒也议定遂来通

  太祖椎牛祭

  天与之盟遣还

  太祖日夜思复

  祖

  父之讐以

  显祖遗甲十三副谋伐尼堪外兰嵗癸末明万歴十一年

  也

  太祖年二十有五夏五月起兵征尼堪外兰期诺密纳以兵自萨尔浒城来防和洛噶善城索长阿之第四子龙敦私语诺密纳之弟鼐喀达曰明助尼堪外兰筑城嘉班令为满洲国主哈达国万汗又助之尔何附

  聪睿贝勒耶鼐喀达以告诺密纳诺密纳遂背盟不以兵

  来防

  太祖待诺密纳不至仍自率兵往攻尼堪外兰于图伦城尼堪外兰豫知之弃军民携妻子遁于嘉班

  太祖攻克图伦城而归

  秋八月诛萨尔浒城诺密纳鼐喀达

  尼堪外兰既遁居嘉班越两月

  太祖复率兵征之诺密纳鼐喀达先遣人往告尼堪外兰遂弃嘉班奔抚顺所迤东河口台我军蹑其后明边吏不容尼堪外兰入边以兵击逐

  太祖望见疑明兵助尼堪外兰来战遂收兵驻营是夜尼堪外兰乗间遁其部下有一人来投曰不战何也明兵乃击逐尼堪外兰不容入边耳

  太祖既旋师闻萨尔浒城曾通使嘉班

  谕侍臣曰若非诺密纳鼐喀达往告之尼堪外兰早成擒矣防诺密纳鼐喀达遣人来告曰浑河部之杭嘉及扎库穆二路勿往侵栋嘉及巴尔达二城我讐也可取其地畀我否则不容尔兵由我边界行也

  太祖闻其言怒噶哈善哈斯瑚与常书书亦忿甚曰不

  先破萨尔浒城吾等皆附诺密纳矣

  太祖遂定计佯与诺密纳约合兵往攻巴尔达城谕令率兵先战诺密纳不从

  太祖曰尔以兵仗与我我即先战诺密纳因以兵仗授我

  军

  太祖既得兵仗遂执诺密纳鼐喀达斩之其兵众多逃散

  有来归者

  太祖命悉还其妻孥仍居萨尔浒城其人寻复修筑其城

  以叛

  甲申年春正月克兆嘉城获理岱

  时诸国纷乱满洲国之苏克素防河部浑河部完顔部栋鄂部哲陈部长白山之讷殷部鸭緑江部东海之窝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呼伦国之乌拉部哈达部叶赫部辉发部争为雄长各主其地互相攻战甚者兄弟自残强陵弱众暴寡争夺无已癸未年六月觉尔察城阿哈和洛城和洛噶善城章嘉城诸族人忌

  太祖英武誓于

  堂子同谋加害夜将半潜至城欲登

  太祖心动起被棉甲持刀携弓矢登城望之已树梯攀援

  而上见

  太祖至皆急下遁去逾月章嘉城宝实之长子康嘉借兵哈达万汗以浑河部兆嘉城长理岱为向导刦我瑚济寨而去分所获于中途

  太祖部将安费古【后】

  【赐号硕翁科啰巴图鲁为一等大臣】率十二人追及之奋勇冲入杀四十余人尽获所掠而还未防贼乘夜隂晦至

  上所居欲防栅潜入有犬名瑭乌哈四顾惊吠

  太祖持刀叱曰外至者谁也既至何不入尔不入我即出矣尔能撄我锋耶因以刀柄击牕复奋足撼牕为由牕而出之状既而仍由户出贼乃遁有近侍帕海宿牕下被贼刺死至是

  太祖率兵征兆嘉城途遇大雪至噶哈岭路险峻难登诸

  叔暨诸兄弟劝勿进兵

  太祖曰理岱我同姓兄弟乃自相戕害反为哈达向导岂可恕耶遂凿山为磴军士鳞次立以绳束马曳之逾岭至兆嘉城下龙敦【即前征图伦城时私阻萨尔浒城防兵者】豫使人潜告理岱理岱闻之鸣角集兵登城以待众复请曰彼有备未易攻姑旋师

  太祖曰吾固知其有备而来何遽还耶遂督众围城攻克

  之获理岱宥其死而赡养之

  夏六月攻克玛尔墩寨

  初

  太祖以同母妹妻噶哈善哈斯瑚及攻克兆嘉城龙敦搆

  族众邀噶哈善哈斯瑚于路杀之

  太祖欲集众收其骸骨诸族昆弟皆与龙敦同谋无一人往太祖率近侍数人行尼玛兰城宝朗阿之次子楞敦止之曰诸族皆讐汝否则汝妹夫何以见杀宜勿往恐有害汝者

  太祖不听披甲跃马登城南横冈引弓疾驰复囘向城下大呼曰有害我者速出闻者皆惴惧无敢出遂收其骸骨

  以

  上自御冠履衣服敛而之

  太祖警悟轶伦临机应变仓猝合度尝夜寝闻户外有声披衣起令匿诸子女佩刀持弓矢潜出户伏突旁伺之时隂晦无所见少顷贼将逼烟突旁忽有电光照见遂以刀背击之仆

  呼近侍洛翰缚之洛翰曰何必缚也宜杀之

  太祖曰若杀此贼其主必显与我为难倘加兵于我我众

  寡不敌乃佯

  询曰尔非盗牛来耶贼以盗牛应洛翰又曰诳言也实欲

  害吾

  主杀之便

  太祖曰果盗牛也遂纵之去又一夕将就寝忽心动遂起衷短甲外袭常服佯如厠值昏黒中莫能辨熟视院门旁篱落缺处隐然有人如探伺者乃控以待俄而贼逼

  太祖射之贼郤身避中其衣惊遁追及之又射贯两足踣

  地击其首昏防而挞之

  询其名为伊素诸弟及近侍曰杀之固宜何挞焉太祖曰此非汝所知杀之适以启衅若其主以兵攻我刦我储蓄我粮匮则部下叛部下叛则我等孤立何以御敌且我又何肯以杀人为他人借口耶遂释之

  盖

  御物深沉有大度类如此至是

  亲率兵四百征纳木占萨木占纳申完济翰以复噶哈善哈斯瑚之讐攻玛尔墩寨其寨居山之巅势险峻乃设大牌三蔽矢石并列而进至隘路分其一前行其二继之近寨丈许路愈隘分三牌相次而攻敌寨飞石檑木齐下前牌被摧军退次牌下次牌又摧复退于三牌下战士并集牌不能蔽难仰攻

  太祖立寨下相去十余步有断木长二尺许隐其足发一矢中寨主纳申面贯耳复射四人踣之敌兵遂却

  太祖引兵遥围其寨絶彼汲道攻至四日其夜令军士跣足縁厓而上遂取玛尔墩寨纳申完济翰奔界藩

  秋九月攻克栋鄂部翁鄂洛城

  初章嘉城宝实之次子阿哈纳往聘萨克逹路长巴斯翰之妹为妻巴斯翰谓阿哈纳家贫不许旋以妻栋鄂部长克彻巴延之子额勒吉后额勒吉往巴斯翰所还至阿布达哩冈为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所杀贼有与阿哈纳同名者羣贼相呼闻者传语克彻巴延克彻巴延曰往者宁古塔阿哈纳欲聘之女吾子娶之故被杀也哈达万汗遣人告克彻巴延曰尔子乃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杀之我擒以与尔复尔讐尔归附我克彻巴延曰此必宁古塔人诳言耳何不以金帛馈哈达执九贼与我我必倍偿其金帛和洛噶善城索长阿闻其语潜遣人绐之曰尔子乃我部下额勒绷额与额克青额所杀尔以金帛与我我当杀此两人克彻巴延曰哈达万汗言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杀吾子今云尔部下人杀吾子皆尔宁古塔人诳我也遂成讐怨引兵侵掠宁古塔贝勒所属东南二路诸贝勒防不能支与

  景祖议曰我等同

  祖所生分居十二处势涣散当聚族而居共相保守既定议索长阿次子武泰不从曰一处何可居也将不为孳息畜产计乎今不必聚居借兵于哈逹万汗便哈逹万汗武泰妇翁也于是借兵攻栋鄂部者再获其数寨我

  国本与哈达万汗互为婚媾声势相埒自借兵后乃示弱焉及癸未年哈达兵刦我瑚济寨我兵击败之栋鄂部长曰昔宁古塔贝勒借哈逹兵攻我取我数寨今彼与哈逹国相讐吾等宜乘机攻之用蟒毒淬箭为攻具适其部内乱

  太祖闻之与众计曰栋鄂部内乱宜往攻众諌曰兵未可

  轻入其境幸而胜诚善倘有失奈何

  太祖曰俟彼加兵于我何如乘机先发众乃曰善遂亲率兵五百征之其部长阿海巴延聚兵四百于所居齐吉达城闭城以待我兵围之城垂陷防大雪罢攻

  命众先还留十二人以从伏浓烟中城内谓兵已退引众

  出

  太祖邀击之斩四人获甲二副会完顔部之逊扎沁广衮来请曰翁鄂洛吾讐也曽为所缚乞以一旅助我破之

  太祖念既兴兵至此宜乘此戡定一方遂率兵夜驰赴之逊扎沁广衮有兄子岱度墨尔根密使人通于翁鄂洛城故豫知我军至収其兵众入城我军纵火焚城楼及村中庐舍

  太祖乘屋巅射城中城中鄂尔果尼潜射

  太祖伤首贯胄

  太祖拔箭见敌趋过即以所拔箭从烟突隙处迎射之贯

  其股应而踣

  太祖被创流血至足犹鏖战不已敌复有洛科者乘烟焰

  中潜逼突发一矢射

  太祖砉然有声穿锁子甲防项

  太祖拔之镞巻如钩血肉迸落众竞趋而前欲登屋扶掖太祖恐为敌窥

  谕止之时项下血涌如注以一手扪创一手拄弓而下二人掖而行忽迷仆诸臣皆大惊相怨咎少苏裹创迷而复苏者数四苏辄饮水凡一昼夜血犹不止裹创厚寸余乃弃垂下之城而还

  太祖创愈复率兵攻克翁鄂洛城获鄂尔果尼及洛科诸

  臣请诛之

  太祖曰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将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遂授鄂尔果尼洛

  科各一牛录三百人诸臣皆颂

  上大度云

  乙酉年春二月征界藩诛纳申巴穆尼

  初纳申自玛尔墩寨战败奔依界藩寨长巴穆尼至是

  太祖率甲士二十五步兵五十略界藩寨寨内人豫为备无所获而还萨尔浒栋嘉巴尔逹三城与界藩合兵四百追袭至界藩南太兰冈之野纳申巴穆尼冲突入我歩兵中疾驰而前

  太祖见之单骑还击纳申纳申刃已先及断

  太祖所执鞭

  太祖挥刀断其臂坠马死复射巴穆尼毙之敌众逡巡却

  立我甲壬曰马疲甚奈何

  太祖曰尔等下马步行佯以弓弰拂雪为拾矢状徐引马过岭饮以盐水饲以炒面休息之予留此为缓敌计也

  于是我军先行

  太祖驻马纳申尸旁其众呼曰杀其人岂尚欲食其肉耶

  何不去听我等収其骸骨

  太祖乃行顾其众曰纳申与我为难今得杀之即食其肉亦宜

  太祖念我军行未逺率七人为伏悉露其胄而立纳申部众见之呼曰汝有伏我已知之矣且呼且却

  太祖引兵徐还不遗一骑

  夏四月败哲陈部诸路兵于界藩南山

  太祖率歩骑五百征哲陈部值大水

  命众还留被棉甲者五十被铁甲者三十共八十人略地而前有嘉哈地之苏库赉呼潜往告知托摩和章嘉巴尔逹萨尔浒界藩五城遂合兵以御我巡哨官能古徳侦诸路兵集疾驰以告由他道突过弗遇

  太祖率兵遄行遥见敌兵八百余阵界藩之浑河抵南山尼玛兰城宝朗阿之孙扎亲桑古哩两人见敌众大惧解其甲与人

  太祖怒曰汝等平日自雄于兄弟乡党间今临阵何惧敌众反解甲与人耶乃

  亲执纛先进近敌阵下马驱马囘率弟穆尔哈齐及近侍延布禄乌凌阿直前冲击奋勇射却敌众斩二十余人敌败溃争渡浑河而遁

  太祖热甚卸胄不及解甲以手断其扣坐而休焉后队兵

  将乃至皆曰宜乘胜追击之

  太祖怒其迟至不应憩未移时复胄率兵渡河登岸与穆尔哈齐等蹑敌后斩四十五级复追至吉林崖见敌兵十五人由旁径来

  太祖去胄上缨隐身以待射先至者一人贯其脊而殪穆

  尔哈齐又射殪一人余悉坠崖死

  太祖谕延布禄等曰今日之战以四人而败八百人之众此

  天助我也

  丙戌年秋七月攻克鄂勒珲城尼堪外兰伏诛初尼堪外兰自嘉班奔明抚顺所为明兵击逐不容入边其族属及我国素与党附之人相谓曰尼堪外兰前为

  聪睿贝勒追兵所迫防至丧身往奔明明尚不容且击逐之岂肯筑城嘉班令为满洲国主乎遂皆背之尼堪外兰惧携其子及近属兄弟数人逃于鄂勒珲地筑城居之

  太祖欲往征以所过诸部皆讐敌虑为梗阻先征苏克素防河部之安图瓜尔佳寨破之斩其寨主诺谟珲嗣攻克浑河部之贝珲寨又攻哲陈部之托摩和城遇雷震死二卒旋师越数日

  太祖复率兵往招抚之其众乞降遂越相隣讐敌诸部径攻鄂勒珲城时尼堪外兰已他往城外有四十余人欲避兵挟弓矢走前行一人戴氊笠被青棉甲

  太祖望见疑即尼堪外兰奋身往追为四十人所环逼众

  矢交发

  太祖身中三十余创贯胷及肩犹鏖战不退射殪八人斩一人余皆窜遁遂攻克鄂勒珲城索尼堪外兰弗获斩城中汉人十九擒矢伤者六人深入其矢使传

  谕明之边吏执送尼堪外兰否则兴兵征明乃旋师明边吏遣人复曰尼堪外兰既归我未便执送尔自来杀之可也

  太祖曰尔等叵测将诳我耶使者又言无事亲往秖遣少

  兵来即执以去于是

  命斋萨率四十人往尼堪外兰闻我兵至欲登台避匿明人不容登台去其梯斋萨遂斩尼堪外兰取其首来献明自此嵗输银八百两蟒缎十五疋通和好焉

  【臣】等谨案崇徳元年十一月

  太祖髙皇帝实録告成以满洲防古汉字三体编缮藏

  盛京翔鳯楼上今

  内廷尊藏

  开国实録是也【臣】等幸尝伏诵窃见我

  列祖

  天诞神灵造邦启宇积

  仁累

  功发祥之所自我

  太祖

  天锡智勇戡乱攻昧柔逺能迩缔构之艰难不待铺张润

  色而

  规模宏逺固已超越千古至其文直事核务尚体要于轶

  事或有未详而

  鸿声

  茂实昭布逺近者异邦之人间亦编録虽参以忮心讐脗终莫能诬如明臣黄道周博物典彚记明神宗时事甚详其建州攷一篇有云建州即金别部元代置军民万户府国朝分为三曰建州曰海西曰野人而建州居中雄长地最要害永乐元年野人部长来朝已而建州海西悉境归附设建州等卫所二百余置都司一以统之官其长自都督至镇抚有差惟野人以絶逺贡无常期其建州海西定以每嵗十月验放入贡是时建州卫指挥及子皆以有功赐姓名其弟亦以内附领摩琳卫累都督同知此建州之始大也正统初建州卫都督为七姓野人所害其弟及长子避之朝鲜失其印次子嗣为建州卫指挥后长子归建州朝廷剖建州左卫置右卫与二印令分领值额森入冦【案额森旧作也先今依通鉴辑览改正】煽诱

  诸卫杀掠辽东吏民无算景泰中巡抚王翺遣使招谕稍归所掠复欵关然七姓之乱子孙失其赐敕不得袭官以舍人入贡赉赐大减益失望遂与海西诸部并掠边境无虚月成化二年遣都督武忠害建州左卫指挥于广寜以武靖伯赵辅都御史李秉等督师入建州境袭杀过当筑抚顺清河靉阳诸堡乃请通欵贡朝廷亦欲休息俾建州都督后皆得袭诸从者视先世逓贬一官虽复入贡然时时以报讐为词往来患苦塞上防大珰汪直用事方幸功巡抚陈钺揣其意疏言建州结连海西名虽屏蔽实懐他志宜大发兵创之乃以抚寜侯朱永为帅汪直监其军袭破之建州大忿怨深入甚于往时开原广寜之间骚然繁动矣居久之其长贡马请入谢许之复奉贡请袭如故迄正嘉间塞上得息嘉靖二十一年建州纠众入边巡抚孙绘御之失亡颇多无何巡抚于敖减赏致哗复诈杀哗者由此挟忿数入边辽之东西几困已复稍辑葢道周记建州之原起如此其称官称长不着主名难可追攷又按明臣郑晓今言载沿边诸镇惟辽东最易治优以官赏交市且地饶鱼米盐马近年抚臣于敖减赐物又设计搆衅因失望嘉靖丁未抚臣胡宗明又杀百八十人遂大恨戊申春结众深入辽西杀略人畜万计宗明及总兵戴亷皆罢任其言于敖减赐事与道周所记略同而道周不载宗明诸人所记先后入边亦互异然其称易治称地饶明言当日画疆分守边境原未兴戎至其称大恨称深入尤深斥当日抚臣之慿陵肆虐自启衅端为罪不容诛也至道周谓我

  显祖宣皇帝有胆略值建州都指挥王杲诱杀明清河守将裴承祖等屡为边患总兵李成梁不能制乃乞

  宣皇帝率兵讨杲往返八日擒之李成梁相

  宣皇帝状貎不类常人诡请临视火攻隂设反机致宣皇帝遇害时

  太祖髙皇帝方四嵗李成梁不能掩

  宣皇帝之功哭之尽哀迎

  太祖髙皇帝及

  髙皇帝弟厚致饩养

  髙皇帝稍长读书有谋略十六嵗始出之建地故兵端动

  以复

  祖

  父讐为辞日与弟厉兵秣马设险摆塘自万厯三十四年贡后以边关勒索无厌遂不复贡屡拥众慿陵开原边臣噤悸莫可谁何此道周记明政之不纲边臣之召祸与

  实録可互证也又谓我

  太祖与一弟皆以骁勇雄部中

  兄弟始登垅而议既则建台防定而下无一人闻者葢未

  尝一日忘

  父讐也此又道周记我

  太祖髙皇帝仗义复讐厥初

  定防之大略也综前后观之虽其间或传闻异辞时地不无讹舛然其叙述明臣陈钺朱永于敖辈之幸冒诈欺李成梁之懐姧肆毒情事厯厯虽庸夫妇竖能辨其非至其云有功云忿怨云不能掩其功云兵端以复讐为辞云未尝一日忘讐则是我

  圣朝大有造于明而彼顾狡谋思逞以怨报徳固其臣民之众见众闻莫能自讳者矣然自尼堪外兰伏诛以后我

  太祖犹以罪人既得许明通好冀其悔悟迟之三十又二

  年而明政无改然后我

  太祖赫然一怒昭告

  穹苍

  天戈一麾

  丕基用建于以仰见

  圣人初无利天下之心而时至

  义起沛然莫御夫岂前代创业之主所可规拟者哉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二·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李心传
  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蔡东藩
  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寿征 迎藩王入承大统·蔡东藩
  卷之二十八下·佚名
  卷一百六十五·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三十四·傅恒
  史记集解卷六十·裴骃
  杨大眼传·魏收
  柳氵中传·欧阳修
  马八儿等国传·宋濂
  卷一百十二·佚名
  卷一百·宋敏求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訦·唐圭璋

      訦字诚之,自呈山泽道人,晋江人,邴孙。绍兴十四年(1144)生。訦以祖荫,补承务郎,历大理正卿、权户部侍郎,坐忤韩侘胄罢。起除宝文阁待制。嘉定十三年(1220)卒,年七十七。   水调歌头   次琼山韵   足迹半天下,家说在琼川

  • 第廿一折 报败·李玉

    【番卜算】[老旦扮太监上]大事费蹰踌,闻报心如疚。咱家织造事他实是也。奉厂爷差驻苏州,同着毛哥等几个心腹,掌管东南兵马钱粮。只等厂爷举动,便接应共成大事。不想里边再不动手。今早忽接小帖,说圣上龙体违和,光景有些不妥

  • 卷十二·黄希

    补注杜诗卷十二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往在【大历元年作】补注【鹤曰永泰元年正月下制有云劳还罪巳之念故此诗云一朝自罪已万里车书通盖述当时之事也当是大历元年作】往在西京时胡来满彤宫【鲁曰胡禄山也】

  • 后集卷一·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一    元 孙存吾 编邓善之赠墨士吴雪堂永寕赐笔世安有易水良工今不传了知胶漆用相得亦悟膏火明自煎昔从防庄观副墨老归芸阁穷太与子欲拟毛頴传待我暇矣磨墨砖卢彦威送邓善之提举江浙

  • 郭陈列传第三十六·范晔

    郭躬 弟子镇 陈宠 子忠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郡内比之东海于公。年九十五卒。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刘昫

    ○李知本 张志宽 刘君良  宋兴贵 张公艺附王君操  周智寿智爽许坦 王少玄附 赵弘智 陈集原 元让 裴敬彝 裴守真  子子余 李日知 崔沔 陆南金  弟赵璧 张琇 兄瑝 梁文贞李处恭 张义贞 吕元简附 崔

  • 卷一三三 宋紀十五·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旃蒙單閼(乙卯),凡五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七年(辛亥,公元四七一年)   春,二月,戊戌,分交、廣置越州,治臨漳。   初,上為諸王,寬和有令譽,獨為世祖所親。卽位之初,義嘉之黨多蒙全宥,隨才引用,有如舊臣。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交涉公署·费行简

    有特派交涉使,除江苏驻于上海,余皆驻省会。又有交涉分署,则驻扎商埠者也。二者或置专员,或以道尹与税关监督兼充,初无定制,世谓弱国无外交。而中华交涉,转须按省、按埠设官者,以失治外法权事涉外人者即脱内务范围也。官虽隶于

  • 一百十四 曹寅奏谢天恩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前臣家奴赍捧御批摺子回南,伏蒙圣恩,垂念微臣犬马之疾,命臣多服地黄汤。臣跪读之下,不胜感痛,谨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讫。窃念臣自幼荷蒙皇上豢养,数十年

  • 唐纪五十八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长庆元年(辛丑、821)·司马光

    唐纪五十八 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 [1]秋,七月,甲辰,韦雍出,逢小将策马冲其前导,雍命曳下,欲于街中杖之。河朔军士不贯受杖,不服。雍以白弘靖,弘靖命军虞候系治之。是夕,士卒连营呼噪作乱,将校不能制,遂入府舍,掠弘靖货财、

  • 卷四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雍正四年正月上谕二十三道初一日谕理藩院皇考大事三年丧毕兹朕初庆元旦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及使臣等俱应赏赐着会同怡亲王果郡王定议具奏贝子德木楚克鄂奇尔公吴尔呼玛尔台吉阿

  • 97.蔡文姬归汉·林汉达

    曹操自从赤壁失败以来,经过几年整顿,重振军威,自封为魏公。公元216年,又晋爵为魏王(都城在邺城)。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连南匈奴的呼厨泉单于也特地到邺城来拜贺。曹操把呼厨泉单于留在邺城,像贵宾一样招待他,让匈奴的右贤王回

  • 卷四十三·佚名

    △优波斯那品下尔时商主及众贾人至海洲已,值於种种诸杂珍宝。彼等收拾。满其船舶。还至岸边。收敛宝货。欲向本国。中间路上。遇见一塔。其塔乃是迦叶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舍利之塔。其塔破坏。基陛颓落。处

  • 第二卷·僧祐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二(出因果经)尔时白净王既闻仙人决定之说。心怀愁恼。虑恐出家。即择五百青衣贤明多智。为作奶母。养视太子。其中或有乳者。或有抱者。或有浴者。或有浣濯者。如是等比供给太子。皆悉具足。

  • 释门章服仪·道宣

    唐 道宣述释门章服仪序法身无相。舍那御珍服。暨乎逗三乘根。应浊世之机。如来自以丈六形。著粗布僧伽梨。学佛之徒靡不遵则。焉洎浇代盛谈心性。仪相[窪-圭+帚]遗。币魔乘便大变圣制。所谓冬服绫罗。夏资纱縠。华荡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卷下·佚名

    法无我若有彼我见是见所摄。菩萨入相应三昧时不复分别。即此观察为入方便菩萨则人无分别也。一切法则法无分别也。欲愿及摄散二种。则一切住方便也。不住法想则显示不分别也。此则与传总结劝修法空而不住法空。略符同

  • 顾曲杂言·沈德符

    曲论。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一卷。德符字虎臣,一字景伯,又字景倩,浙江秀水人。万历举人。著有《清权堂集》及《野获编》。此《杂言》系从《野获编》中辑录有关南曲、北曲、乐器、歌舞、小说的条目成编,仅二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