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甲申传信录卷九

戾园疑迹

昔江充作奸治巫蛊,卫太子据矫节杀充。使者以反闻。孝武使丞相屈■〈敄上〈厂外毛内〉下〉捕之。太子出亡,至湖,匿鸠泉里。孝武寻悔,无杀太子意,太子卒自缢。孝昭五年,阳夏男子成方遂居湖,故太子舍人谓曰:『子状貌似卫太子』。方遂利其言,冀得富贵遂乘黄犊车诣阙自称卫太子。诏卿集识视,莫敢发言。隽不疑独叱从吏收捕,付廷尉验治,竟得奸状。方遂坐诬罔不道,腰斩。孝宣元年追谥故皇太子:『戾园邑』焉。今大行皇帝太子遭闯乱,不知所之,其后有自称太子来,一时识视者,卒被刑戮。事固与戾太子异,而谳狱者几于方遂同。然而天下后世疑不能明也,纪戾园疑迹。

文书房传出揭帖,皇子、公主排次。

大行皇帝遗三子,长太子,甲申年十六岁。次永王,甲申年十二岁。次定王,甲申年始十岁。长太子名慈烺、永王名慈焕,皇贵妃田氏出,定王名慈灿,周皇后出。一长公主,周皇后出。四坤仪公主,袁妃出。五怀隐王,六长公主。

怀隐王幼而甚慧,上绝爱之。癸未怀隐王病薨,忽称奶奶为九莲菩萨,并言奶奶即隆庆。其言李后万历亲母也,先李皇亲武清侯以不助饷褫爵,时九莲菩萨具言于皇后口中,因复武清爵。而宫中事佛,自此始。

闯犯阙时,上遣太子及二王出匿,命太子至成国公府,命定王至嘉定侯府,命永王至田皇亲府。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入,求上及皇太子。三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一见孤』?永王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闯问:『早来曾食乎』?王曰:『尚未用膳』。因进饭,与之共食。是日午刻,得上崩驾信,闯谓二王曰:『若父皇何苦自缢?即存,孤将与分治江南,不忍有弒君之名。今即自缢,非我弒也。今无伤,俟天下大定,孤将裂地而封尔,无忧也』。因发交伪权将军刘宗敏,令善养之。二王既至宗敏所,尚衣赤,谓监视军士曰:『我当衣素奈何衣红?可取素衣来』。军士曰:『何来素衣?将往取宫中,可乎』?王曰:『不可』。遂罢。二十二日二王复入朝,闯语在廷者曰:『我将以杞宋之礼待之』。往来皆乘骡。

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姑免』。已而西平复仇之兵且至。十三日卯刻,自成东出。二王各令一卒抱持马上,百姓迭拥观之。民间遂言太子亦在营中。至通州驻马,百姓有叩头者。定王失一履,通州民趋与着之。既东,闯与吴兵战,且败。时晋王亦在闯营,跃马驰入吴军曰:『我晋王也』!吴军留之,以故晋王得无恙,而人遂传太子定王为吴军夺去。于是都民引领望太子、定王入矣。二十六日,闯骑乍归,部署尽乱,未有知太子、定王入者。既而吴兵入,亦不见所谓太子,定王也。或言定王已遇害于城南之空苑,而太子、永王终不知所之。

冬十一月,忽有男子貌似太子,同常侍投嘉定侯周奎府中。曰:『皇太子也』。周奎佯不能识,奎侄铎以侍卫,引与公主见,公主抱头大哭。哭罢,奎饭之,举家行君臣礼。因讯太子:『向匿何所?何由得至』?太子言:『城陷之日,独出匿东厂门,一日夜出,潜至东华门,投腐店中。店小儿心知为避难人也,易予以敝衣,代之司爟。恐有败露,居至五日,潜送至崇文门外尼庵中。以贫儿托投为名,尼僧不疑,遂留居半月。而常侍偶来得见尼僧,始觉。常谋之竟日,恐不能终匿,常遂携归藏予密室,以故得存无恙。今闻公主在,故来』。言讫,傍晚与公主哭别而去。数日复至,公主赠一锦袍,密戒云:『前来,皇亲上下行礼进膳,顿生疑衅,可他去,慎无再至也』。痛哭而别。十九日又至,奎便留宿。二十二日,奎侄铎与奎谋曰:『太子不可久留,留且陷害,不如去之』。奎因语之曰:『太子自言姓刘,说书生理,可免祸,否即向官府究论』。太子曰:『我悔不从公主之言,今已晚矣。如此,何不遣行?乃留我何意』?奎曰:『汝第言是姓刘假太子即已』。太子坚不从,晚,奎令家人椎系之,逐之门外。捕营健卒遂以犯夜擒去,明晨献之刑部。曰:『此假太子也』。即会刑部山东司主事钱凤览勘其事。凤览字子端,号兰台,浙江会稽人,以祖父文贞象坤荫生中书升刑部主事。因家累居京师,仕清授原职。尝怀恨不得志,遂以佯狂嗜酒为事。讯内侍旧臣真伪何如,内侍常共言此真太子也。旧司礼太监王德化亦言其真。百姓观者数千,皆应声称真太子。是日送入殿中,廷勘之。太子言宫中事颇同,历诏之,内监多不言是。有一杨姓内监在旁,太子曰:『此杨太监,尝侍我,讯之可知』。杨仓猝曰:『奴婢姓张,不姓杨。先服侍者,非我也』。因呼旧锦衣尝侍卫者十人,讯之,十人齐跪曰:『此真太子,愿无伤』!讯之晋王;晋王执不言是,独旧常侍内监是之。遂下常侍内监及锦衣十人同太子皆系狱。明日刑部复讯之,终不能决。而执言太子伪者,率以太子所不能之事为难。

钱凤览上疏力诤

窃谓前太子危地也或生或死,或侯或王,权在于朝廷,何所觊觎而假之?即贵而侯矣,才能富贵及人,贫贱又何所利而为此?无论其供称保者验者,俱确有所凭,即在部五日,所见刑戮之事,指不胜屈,假者能无慑心?而一悲一欢,一言一动,略无恇惧,常人能片时装饰否?此满汉在部诸臣朝夕起居所共悉者也。周奎恐惧,妄以为假,岂有所为假冒也。昨刑部官共周奎遁辞曰:『即以真为假,亦为国家除害』。其愚妄之私,尽露于此一语。讯问太子不能尽答,辞或颠倒。盖居养既失,不堪挫辱。使听其从容自道,详有八九,自不可以民犯类断之。周奎以皇亲又得罪先帝者也。清朝优以爵禄,虑有太子,祸且及身,既已有心,自难实告。故周奎不言是,诸臣自然瞻顾;大内员不言是,小内员益皆不敢言是。民实有口,何能混淆?昧死剖陈,仰祈鉴裁。

疏上,复与晋王廷质太子,晋王执不言是。凤览勃然,不悦,语侵晋王。时旧阁臣谢升入内院。升旧尝侍讲职,太子初讯时,升亦以为非是。太子呼升曰:『谢先生岂亦不能相识乎?前某日讲书某事云云』!升默不复言,乃曲躬一揖,凤览复怒升,因叱升不臣。有内臣识太子者,言太子额微有瘢,今无之。而太子固无瘢,廷臣皆不之信,复狱系之(正阳门商民各具疏请释太子,共詈谢升悖逆无道,禽畜)。

宛平县民人杨时茂上疏

为逆臣无道蔽主求荣事。缘大内院冯洪之不识太子者,以实未尝在朝也。谢升身为宰辅,入侍讲筵,不能君辱臣死,亦已过矣。既仕清朝遂忌小主,此弒父弒君之徒,不足立于民上者也。曹化淳以亲近内臣,尝妄奏招募夷汉官丁,又请建营房,縻费币饷,卒之开门迎贼,贼入城,挺身侍从入朝。今清入都,又复侍从,此则卖国乱臣,虽万斩不足服兆民之心。太监田贵以不齿之人,亦恃势妄奏。内员之恶,一至于此。至若周奎起家算命,谬皇亲之重,先帝付以皇子,以骨肉至亲可托。城陷之日,即献于贼,此杀主求荣之臣,自宜不顾太子,以绝明天子之嗣。其侄周铎本内称:『太子系说书人,有六十岁老母,有胞兄』。既得此语,今何不得其人,其贪欺之心见矣。如以奎、铎妄语,致疑太子,不如将茂之身肉剁为泥骨、磨粉,以赎太子,茂得从先皇帝于地下,茂死且不朽矣。

顺天府内城民人杨博等疏

为叩留故明太子以续旧王嗣事。旧君崇祯三子,贼未加害。其太子之献,臣等咸知其真。有识其面目者、识其口齿者、识其声音者、又识其行走者、更有识其腿上疤记者。种种是真。如指挥张文魁、内侍常进节及孙近侍可问也。若周奎、周铎、曹化淳、谢升,皆卖国求荣之辈,足见忍心害理。太医院官进宫诊视,多无有过于此者。今含糊支吾,不受奎托、必受升嘱矣。嗟乎!太子生深宫之中,长阿保之手,珍衣玉食,悉异民间。自三月迄今,已八月有余。操心也危虑患也深,自然形貌稍改,不足疑也。朱徽等上疏为从容研鞫、真伪自分、奸宄叵恻、当即立除事。窃以太子为假,周铎何留宿二日始奏?初见时,公主抱持痛哭,岂陌路能动至情如此?奎初与之衣食,复加捶楚。情事诪张变幻可知!今必从容研质,真伪自分。草草毕事,诚恐廷臣曰假,而百姓疑;京师曰假,而四方疑;一日曰假,而后世疑。众口难妨,信史可畏也。

十二月初十日,钱凤览复疏劾谢升,摄政王御殿谕群臣曰:『汝等力争太子何意?我自有着落,何必汝辈苦诤』?而赵开心、钱凤览,复面奏太子甚切。摄政王曰:『尔等言太子真伪,皆无伤,言真,不过优以王爵;言伪,必伪者家识之,乃决。独晋王为明朝王子,谢升为明朝大臣,而凤览不逊晋王,为〔?〕君;百姓骂大臣,为无上,皆乱民也。除太子系狱外,凡争言太子无状及钱凤览、赵开心等尽斩之。时廷臣共乞生凤览、开心。满御史叩救开心,因开心奏时无甚唐突语,以故得免。汉臣之救凤览者亦力,因改绞。即日摄政王旨:除御史赵开心还职罚俸三月,钱凤览、朱六邵、贵尼、僧真庆,着即绞。李时印、张文魁、申良策、郑国勋、杨博、杨时茂、张元龄、常进节、杨玉各斩决。复锢太子于太医院中,给十八人守之。

正月元旦后,谢升早朝出,见凤览于前,谢升拱手曰:『钱先生在此』!忽不见。归即病,数日病笃,颈忽渐肿曰:『刑部钱先生至,可献茶』!又曰:『钱先生幸少宽我,毋太拘急』!遂死。后摄政王闻之,竟无杀太子意矣(初升艰于举子,先帝曰:『焉有清忠若卿,而终无子者』?帝预赐名曰:『重光』、『重辉』,后妾果生二子,荫中书)。

祁八聚众

乙酉四月初八日,东阿县凤阿营富民祁八忽聚众,骡骑遇之,悉劫往救。太香义村生员杨凤鸣为军师,祁八伪称大将军,地民张三为前锋,立义旗二竿。地近上林,上林尉请兵部发骑兵击之。初七日,大兵下东阿,张三至军门詈曰:『若速还我太子,不然,尔等无遗类矣』!骑兵奋刃趋之急呼放炮,炮未及发,而张三已被斫矣。遂屠凤阿,擒祁八、杨凤鸣入京,斩决。后上林生员孙大壮以聚保米育城壮丁千百人复雠。

初八日,获之,系之兵部。讯之,曰:『我非祁党,不必辩。然太子固真,可速还我太子』!言语不〔?〕遂腰斩之。

初十日,傍示太子,称其伪焉。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二·列传第二百一·文苑四·脱脱
  卷四百三十四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通鉴续编卷八·陈桱
  卷三十·唐·蒋一葵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大事记卷十一·吕祖谦
  卷二·苏辙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三·来保
  唐史论断序·孙甫
  光宅·周绍良
  陈执中传·脱脱
  卷三百·杨士奇
  卷五十 官努之叛·李有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杜文澜

    卷十五玉簟凉史达祖词、柔情各自未翦句、情误作指、应遵谱词(??)更正、月边娇周密词、早柳盼颦娇句、颦娇二字倒误、又千门夜&M014062;句、门误作山、又步韈尘凝句、误作尘凝步韈、均应从薲洲渔

  • 卷六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牛徵牛徵丛之子僧孺之孙登咸通二年进士第诗一首登越王楼即事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转岸孤舟疾衔山落照明萧条看草色惆怅认江声谁会登临恨从军白髪生伊璠伊璠咸通四年登进士第爲泾阳令诗一

  • 第七十七回 戮权阉丁抚守法 办教案曾侯遭讥·蔡东藩

      却说慈禧太后在宫无事,静极思动,未免要想出消遣的法子。她生平最喜看戏,内监安得海,先意承志,替太后造了一座戏园,招集梨园子弟,日夕演戏。安得海亦侍着太后,日夕往观,仿佛唐宫,只慈禧厚福,恰比杨玉环要加十倍。因此安太监

  • 六·况周颐

    据《正始集》小传,如皋董小宛有《奁艳》,满洲完颜悦姑有《花果丛谈》,并裒集古今闺帏轶事。金匮杨蕊渊曾辑古今闺阁诗话,为《金箱荟说》。安岳蔡玉生选录古才媛百人,各系以诗,名《百玉映》。已上各书世间容有传本,亦可遇不

  • 卷二百二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秋七月丁卯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庚午○遣指挥徐晟赍 敕赐阿鲁台等彩币并送其使臣都督恰木丁等还○壬申○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夏贵卒贵初名曲伦台应昌人为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从定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六年十月癸丑朔孟冬享 太庙遣侯陈良弼恭代○先是赞画主事丁应泰以筑城屯守之议为杨镐罪业且疑坚城得志启朝鲜异日之患于是国王李昖奏言小邦自祖先历世以来恪守侯度世被 皇眷以至于臣负罪最深受恩最重虽流离

  •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年。辛卯。秋七月。戊子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傅尔丹行礼  ○壬辰。科尔沁多罗贝勒巴克什古尔、来朝。  ○丁酉。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予故文华殿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张玉书祭葬。加

  • 武延秀传·刘昫

    武延秀,是武承嗣的次子。武则天在位时,突厥首领默啜上言武则天,自己有个女儿,请求和亲。武则天下令:武延秀与阎知微一同前往突厥。打算由武延秀亲自迎娶默啜的女儿为妻。不久,默啜抓了阎知微,入侵赵、定等州,因而武延秀很长时

  • 撒吉思卜华传·宋濂

    撒吉思卜华,蒙古人,姓克烈氏。其父槊直月盾鲁华率所部二百人归顺太祖,并随太祖征讨乃蛮、西夏,屡立战功;又曾为太师国王木华黎前锋,攻克金国的桓州;太祖六年(1211),献计攻金国旧都东京,而在攻占河北之大名时中箭阵亡。武宗时赠

  • 卷四 立节·刘向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子路曰:“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

  • 东溪日谈録卷五·周琦

    祭祀谈下五嶽四瀆四海皆天下名山大川天地大氣所在所以祀之者祀其氣也非若人鬼祀其有形者也祀氣者以壇祀形者以廟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祀之各有其地江瀆河瀆淮瀆濟瀆祀之各有其源東海西海南海北海

  • 卷四·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四     明 熊过 撰闵公庄公庶子名启方九岁即位二年諡法在国遭难曰闵元年春王正月庆父欲伐子般哀姜疑预谋矣如齐以请鲁之大臣亦必有闻焉者闵本叔姜之子法应次立遂拥之以絶庆父之望事在

  • 草虫·佚名

    ——人有悲欢离合【原文】喓喓草虫①,趯趯阜螽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③。亦既见止④,亦既觏止⑤,我心则降⑥。陟彼南山,言采其蕨⑦;未见君子,忧心惙惙⑧。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⑩;未见

  • 通变论·公孙龙

    【原文】曰:二有一乎?曰:二无一。曰:二有右乎?曰:二无右。曰:二有左乎?曰:二无左。曰:右可谓二乎?曰:不可。曰:左可谓二乎?曰:不可。曰:左与右可谓二乎?曰:可。曰:谓变非变,可乎?曰:可。曰:右有与,可谓变乎?曰:可。曰:变奚?曰:右。

  • 园池第十三·桓宽

    【题解】园池包括山川园池,是属于最高统治阶层的私房财富。它的规模大,而且遍布全国各地,又不纳入国家赋税之中;因此,园池的收入,是一笔很大的数字,连国家的赋税,也不能与之比拟。这笔收入,除了为抗击侵扰的战争提供经费外,对巩

  • 序·道原

    景德传灯录 宋 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序翰林学士朝散大夫行左司谏知制诰同修国史判史馆事柱国南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百户赐紫金鱼袋臣杨亿 撰昔释迦文。以受然灯之夙记当贤劫之次补。降神演化四十九年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少康

    全一卷。全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唐代文谂、少康共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集录东晋慧远至唐代中期四十八名愿生西方者之传记。本书之记述虽极简单,然为研究我国净土教不可或缺之书。我国往生传之撰述大约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