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据《正始集》小传,如皋董小宛有《奁艳》,满洲完颜悦姑有《花果丛谈》,并裒集古今闺帏轶事。金匮杨蕊渊曾辑古今闺阁诗话,为《金箱荟说》。安岳蔡玉生选录古才媛百人,各系以诗,名《百玉映》。已上各书世间容有传本,亦可遇不可求。比岁冒鹤亭刻《冒氏一家集》,亦未能得《奁艳》,付诸手民也。

曩嘉、道、咸、同间,往往湖山胜处,名流雅集,有西泠七子,明湖四客,黏湖十子等名目。《正始集。林以宁小传》:“以宁字亚清,钱唐人,与同里顾启姬、柴季娴、冯又令、钱云仪、张槎云、毛安芳倡蕉园七子之社,执骚坛之牛耳,传彩笔于娥眉,尤艺林佳话也。

古今闺秀以材武著称者,间见载籍,若能诗而兼有勇,则尤罕觏。《正始集。小传》云:“毕著,字韬文,安徽歙县人,布衣王圣开室。韬文年二十,随父宦蓟邱。父与流贼战死,尸为贼掳,韬文身率精锐劫贼营,手刃其渠。众贵,舆父尸还,葬金陵之龙潭。于归后,夫妇偕隐。”沈来远序其诗稿,有“梨花枪万人无敌,铁胎弓五石能开”云云。又许氏,奉天铁岭人,镇平将军一等男谥襄毅徐治都夫人,精韬钤,善骑射。偕襄毅出兵,每自结一队,相为犄角,以故战功居最。康熙十三年,吴逆犯湖南,襄毅往援彝陵,夫人驻防江口。十五年,镇将杨来嘉叛应谭洪,夫人脱簪珥犒师,晓以大义,沿江剿杀,屡却之。八月,猝犯镇署,夫人中炮殁。将军蔡毓荣等具状以闻,特旨优恤,予云骑尉世职,以次子永年袭。又高氏,四川华阳人,大将军威信公谥襄勤岳钟琪夫人,娴弓马,善理军政,亦能诗。襄勤著有《姜园蛩吟》二集,多与夫人唱和之作。考《正始集》二十二卷,《续集》十二卷,著录闺秀,最一千五百二十六家。据《小传》所称,兼精韬略,仅此三人。其确有事实可纪,尤毕、许二氏而已。盖才兼文武,求之须眉犹难,况巾帼乎?毕韬文以绿鬓韶年,手刃悍贼,舆返忠骸,孝女奇才,尤不可及。其自作纪事诗云:吾父矢报国,战死于蓟邱。

父马为贼乘,父尸为贼收。

父仇不能报,有愧秦女休。

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杀贼血漉漉,手握仇人头。

贼众自相杀,尸横满坑沟。

父尸舆榇归,薄葬荒山陬。

相期智勇士,慨然赋同仇。

蛾贼一扫尽,国家固金瓯。

读之凛凛有英气。徐夫人《马上吟》云:快马轻刀夜斫营,健儿疾走寂无声。

归来金镫齐敲响,不让须眉是此行。

蜀锦征袍,桃花骏马,亦复英姿飒爽,不可一世。

闺秀王瑶娟,汉军人,有《断炊日读书歌》,悦其风味与余略同也,亟录如左:尘世浑浑兮俗眼茫茫,乾坤浩大兮各有行藏。

至人存诚兮不在色庄,大道昭昭兮修之吉祥。

我心自许兮坦然顺适,冰霜贞洁兮堪比圭璋。

莲葆馥郁兮名方君子,不染污泥兮岂并群芳。

谁能识我兮与我无与,不是知音兮于我何伤。

恕人责己兮能耕方寸,去短存长兮何用不臧。

境之不足兮惟富与贵,志不在此兮饥饿何妨。

包函宇宙兮人天莫测,乐我诗书兮发其古香。

诗境冲澹,求之闺阁中,未易多得。

闺人幼慧者,多灵秀之所钟毓也。阳湖恽清于,年十三即作画,花卉瓴毛,能传南田翁家学,作已辄题小诗,风韵苍秀。

桐庐殳墨姑,七岁通《孝经》,九岁能诗。年十五,随父母入九峰山,制《步虚词》,有“多缘误折琼枝树,谪下琼台十五年”句。

兴化李韫庵,九岁赋《落花诗》,有“莺声唤转梦中人”句。

钱塘陆缵任,七岁《同父母兄姊送呈公锦雯司李吴郡》绝句云:自怜娇小不知诗,执手临行强置词。

盼煞归鸿传锦字,吴江枫落正愁时。

钱塘顾重楣,年十二,即能应声咏梅花云:“小阁月初斜,东风透碧纱。枝头应有信,春意在梅花。”

太原张羽仙,十岁为《采莲赋》,兼工绘事。

桂林刘智圆,十岁能背诵《全唐诗》千首。

娄县王蕙田,七岁作《夜坐偶成》诗,有“月上千峰静”句。

钱塘周吉媛,年十二,呈其戚某公归林下者云:久辞荣禄赋归田,潇洒林泉志渺然。

一路云山寻胜景,小园灯火话当年。

消寒最好三杯酒,扫雪刚逢二月天。

窗外梅花开遍否,草堂今夕卧诗仙。

常熟苏纫香,知州去疾女。去疾字园公,有文名。纫香幼而颖悟,九岁时,值中秋夜月,园公抱置膝上,命即景赋诗,应声成绝句云:秋宇极高迥,月华明且清。

琼楼在何处,昨夜梦瑶京。

钱唐孙碧梧年八岁,父春岩出对云:“关关雎鸠。”即应声曰:“鸣雁。”

大奇之。

德州宋素梅,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素梅年甫十二,迎銮献诗。召入内帐,又面试一律,赉赐甚厚。《迎銮诗》云:海晏河清代,尧天舜日时。

不辞川路远,肯慰士民思。

紫气钦皇辇,黄云护圣骑。

迎銮来献颂,万寿浩无涯。

《应诏诗》云:山左群情切,江南望幸频。

九重深保大,五载举时巡。

浩荡韶光丽,葱茏物色新。

彩云晴有象,瑞霭静无尘。

淑气迎仙仗,祥风绕御轮。

衢歌欣击壤,共祝万年春。

猜你喜欢
  志第七 礼乐七·欧阳修
  卷六十·志第十三·天文十三·脱脱
  卷五十六·志第九·天文九·脱脱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五十·柯劭忞
  卷第二百六十七 後梁紀二·司马光
  卷一八三 隋紀七·司马光
  卷之八十三·佚名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吕思勉
  一百 内务府奏议覆五关钢斤仍交各关监督接办摺·佚名
  第十五册 天聪颁发汉官臣敕书·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纪昀
  一一一二 浙江巡抚福崧奏覆本年搜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刘铉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三·杨士奇
  明代的军兵·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合谮·叶宪祖

    〔副净上〕但知丞相贵。无奈秀才乔。空驰千里道。笞骂恐难饶。自家令狐丞相府中一个院子。蒙丞相爷差我去见温庭筠。要他与我公子场中代笔。我见他时节。虽然略大样了些。也不道这温庭筠这等傲撇。竟把我呵叱了一场。

  • 卷六百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九崔涂崔涂字礼山江南人光启四年登进士第诗一卷秋夕送友人归吴离心醉岂懽把酒强相寛世路须求逹还家亦未安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长安逢江南僧孤云无定踪忽到【一

  •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九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1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

  • 卷八十七 扬雄传第五十七·班固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

  • ●卷二十七·陶宗仪

      ◎四位配享封爵颜子。唐玄宗太极元年壬子二月,赠太子太师,配享孔子庙。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己酉□月。封兖国公。曾子。同前赠太子太保,配享孔子庙。宋理宗咸淳三年癸卯二月。封兖国公。配食大成殿。子思。宋度宗咸淳

  • 卷之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四·萧常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      宋 萧常 撰章武以来吴魏年表第二 按昭烈以建安二十四年走曹操於汉中秋羣下表为汉中王明年操子丕簒国又明年昭烈从羣臣请即

  • 杨佶传·脱脱

    杨佶,字正叔,南京人。幼年时聪慧过人,读书能自己断句,有见识者认为他是个奇才。成年之后,声名远扬。统和二十四年(1006),举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大理正。开泰六年(1017),转任仪曹郎,典掌书命,加谏议大夫。出为易州知州,治理政事

  • 附录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傅斯年

    颉刚足下:我这几年到欧洲,除最初一时间外,竟不曾给你信,虽然承你累次的寄信与著作。所以虽在交情之义激如我们,恐怕你也轻则失望,重则为最正当之怒了。然而我却没有一天不曾想写信给你过,只是因为我写信的情形受牛顿律的支配

  • 验符篇第五十九·王充

    永平十一年,庐江皖侯国际有湖。皖民小男曰陈爵、陈挺,年皆十岁以上,相与钓于湖涯。挺先钓,爵后往。爵问挺曰:“钓宁得乎?”挺曰:“得!。”爵即归取竿纶,去挺四十步所,见湖涯有酒樽,色正黄,没水中。爵以为铜也,涉水取之,滑重不能举。

  • 张子语录上·张载

    子贡曰:&ldquo;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ldquo;子贡曾闻夫子言性与天道,但子贡自不晓,故曰&ldquo;不可得而闻也&rdquo;。若夫子之文章则子贡自晓。圣人语动皆示人以道,但人不求耳。&ldquo;不

  • 春秋輯傳卷十一·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十一明 王樵 輯昭公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吳子夷末卒【公作夷昧】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樂卒事左傳春將禘于武宫戒百官梓慎曰禘之日其有咎乎吾見赤黑之祲非祭祥

  • 卷十九·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九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公食大夫礼第九之一郑目録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于五礼属嘉礼疏曰篇中荐豆六黍稷六簋庶羞十六豆此等皆是下大夫小聘之礼下乃别云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受施充足。还迦兰陀林。食时食已结跏趺坐。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百万人俱。欢喜围绕。是诸大众。皆得陀罗尼平等无碍。心悟总持

  • 第四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三(夜摩天之九)又复业分。若人生天。不曾布施。唯持于戒。得生天中。唯有一种功德具足。五欲功德劣于余天。是业因缘。人胜天劣。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人中布施已  则生于善道非天能布施  以

  •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六·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此一卷是悔众教罪法尔时具寿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时邬陀夷即以此缘。白诸苾刍。具寿。我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于今者欲何所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

  • 西郊笑端集·董纪

    二卷。明董纪撰。董纪,字良史,又字行,更字述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十五年(1382)举贤良方正,廷试对策称旨,授江西按察使佥事。未几告归,筑西郊草堂以居。因即以名其集为《西郊笑端集》凡二卷。然其集生前未及锓版

  • 琵琶行·白居易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时作者被贬为江州(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马。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描绘,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悲愤之情。并把自己和琵琶女相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中着力塑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