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上人家五

世上人家五

五年之别,到家只见青芸,她已二十岁。我尚未坐定,一面与她说话,一面瞧瞧灶间,青芸知我是为母亲不在,但我不说什麽,青芸也且顾招呼新来的六婶婶与宁生弟弟,尚有小芸留在广西阿姨处。我问启儿呢?青芸笑道:“在学堂里,我就去叫。”我起身同青芸去桥下小学校里看他。阿启已九岁,与邻儿并坐一张书桌,见姐姐来只不作声,青芸教他过来叫爹爹,他不叫。先生一面招呼我,一面说“阿启,你爹爹回来了”,他亦不开口。青芸拖他到我跟前,我说:“阿启你领路,爹爹和你去下沿山。”他就得得的走在前头。早春的半下昼,偏溪山是斜陽。

下沿山我小时常跟母亲来采茶,又跟四哥来桑树地里拔豆,如今玉凤的坟即在桑树地斜对上茶山脚左边,女儿棣云夭殇,与娘同椁。我见坟做得很好。我在坟前施了一礼,站住了看看想想,可是一点感慨亦没有。我走近去,用手抚摸墓门石,叫声玉凤。我叫的是平常的声音,没有回答,我亦不觉得人间有长恨,好像此刻也没有阻隔,生前也没有更相亲。棣云是娘死後,连雇奶娘的钱一个月三元,亦家里拿不出,姊姊怎样的哭泣亦救不了她,可是地下她有娘带她也是好的,而且眼面前爹爹来看她了。

翌日半上昼,我与青芸去到郁岭墩母亲坟头。路上青芸只与我讲讲做六婶婶的坟及娘娘的坟的经过事情,走到了,只见坟果然做得很好,我母亲是与父亲合葬,座向极开畅,左下路亭,当前望得见胡 村的溪桥人家田畈。右首对上是茶山桑地,靠坟旁边一个竹园,疏疏的百余竿竹,倒也陽气。我拜过,青芸也拜了。我谢她这几年当家辛苦,青芸道:“有六叔寄钱来,我这样做做当然会。”死丧之感,亦并非世上就有了沧桑之隔,却一切只是这样平常的做人道理。我问了青芸,她说娘娘临终时亦没有什麽遗言。本来我母亲与青芸与我三人之间,是没有不放心,亦无须得嘱咐的。

我把祭坛石缝里长出来的草拔去,坟前有樵夫遗落的柴薪,青芸亦把来移移开。小时我跟人上坟,总见在坟头添土除草,原来也是只能做做这些的,因为坟亦仍是在人间现世。

刘邦说,游子悲故乡,我现在回到胡 村,见了青芸,且到了母亲与玉凤坟头,只觉自己仍是昔年的蕊生,有发现自性本来的凄凉与欢喜。做人亦要有这种反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乡下的俗语“做人要辨辨滋味”。我家实在要算得贫苦,後来几年我教书寄钱回家,亦不过按月二三十元,我母亲却觉有这样的好儿子,就满心欢喜,且村里人也都敬重她。玉凤当年及青芸亦都是这样的心思。西洋没有以苦为味的,惟中国人苦是五味之一,最苦黄连,黄连清心火,苦瓜好吃,亦是取它这点苦味的清正。但如今只有青芸是我的知己了。

猜你喜欢
  卷六十·志第二十九·食货志下·脱脱
  卷一百八十八 表二十八·赵尔巽
  卷第二百七十七 後唐紀六·司马光
  契丹國志卷之十一·叶隆礼
  提要·朱熹
  卷之三十九·佚名
  ◎田中玉亲捧痰盂·宣南吏隐
  第二册 辛亥年至癸丑年·佚名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佚名
  十国春秋卷第四十六·吴任臣
  明志书院案底卷二·佚名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之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钱穆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焘·唐圭璋

      焘字无言,长兴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建中靖国元年(1101),秘书省正字。政和八年(1118),提点淮南东路刑狱。宣和三年(1121),自秘书少监提点嵩山崇福宫。七年(1125),除秘阁修撰。靖康时擅离官守,为李光所劾。   花心动   偏忆

  • 神童诗原文·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

  • 大隠居士诗集卷下·邓深

    宋 邓深 撰七言律诗春雪勾芒新政譲元防一雪填门讶许平不夜乾坤月留照无尘世界玉装成如何辩认梅花发只得夸张栁絮轻数片檐前休扫去且留窻下快书生月湖山谷劝耕次韵皂盖朱幡逰近郭野桃山杏炫红旂防防新燕啣泥恰恰鸣

  • 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丧师辱国 据西陲作乱亡家·蔡东藩

      却说后位已定,登殿宣布的贵戚,叫作杨次山,杨贵妃尝认他为兄,其实并不是至亲骨肉,但因他籍贯相同,彼此冒认。杨妃出身微贱,随母张氏,入隶德寿宫乐部,丽质聪明,闻声即悟,雏喉娇小,按节能歌,并且生就一副楚楚身材,亭亭玉貌,所有六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陈邦瞻

    道学崇诎高宗绍兴元年秋七月丁亥诏赠程颐直龙图阁制词畧曰周衰圣人之道不得其传世之学者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説孰从而求之亦孰从而听之尔颐濳心大业高明自得之学可信而不疑而浮伪之徒自学问文采不足表见于世乃窃借名以自

  • ●卷四·陈洪谟

    正德六年辛未,林都御史俊征剿四川妖贼刘臬及流寇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以捷闻。林素负忠义名,致仕在闽,特起往征。林至夔州,先毁白帝祠以励人心,传檄郡县,威令大振。后又有曹甫、方四等煽乱,复命洪尚书钟总制,同林剿平,两川方

  • ●敘·高廷瑶

    今之稱愛民者曰好官好官何盡心焉而己何謂盡心視民之困苦冤抑如身受為之甦其困乎其冤使民各得其所而已雖然疇不願做好官而盡心恆難者利誘之而心移威脅之而心懾於是心有所顧惜而不能盡者多矣故欲做好官必自盡心始欲盡心

  • 后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七 宋 朱子 纂集 司马光 温国文正公 字君实陕州人举进士甲科位至丞相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赠太师配享哲庙 公自成童凛然如成人七岁闻讲左氏春秋大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义自是手不

  • 凡音之起(1)·戴圣

    ——音乐以情感为中心【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2),谓之音。比而乐之(3),及干戚羽旄(4)。谓之乐。【注释](1)本节选自《乐记·乐本篇》

  • 非相第五·荀况

    [题解]本篇批判、否定了相面术,认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此外,还论述了道德修养、“法后王”以及有关辩说的问题。[原文]5.1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译文]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古代的人没有这

  • 卷五十三·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三昭公十有九年春【附録左传】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阴杜注隂县属南乡郡今湖广光化县西汉水西岸有古隂县城】令尹子瑕城郏【郏亦楚邑】叔孙昭子曰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

  • 梵志阿颰经全文·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於越祇。到鼓车城外树下坐。比聚有豪贤梵志。名费迦沙。明晓经书星宿运度。所问皆答。有五百弟子。弟子中第一者,名阿颰。阿颰问师言:今有佛来。人称其德。名盖天地。不

  •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尔时世尊赞文殊师利曰:“善哉,善哉!乃能讲论发意菩萨。仁已曾奉江河沙等诸佛世尊,故能畅此无极道慧。”时舍利弗前白佛言:“向者文殊,颁宣咨嗟诸初发意菩萨之事,若有逮得无所从生法忍,

  • 卷第八·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八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 天衣怀禅师法嗣八十三人 ·慧林圆照本禅师 ·法云法秀禅师 ·慧林觉海冲禅师 ·长芦应夫禅师 ·佛日智才禅师 ·天钵重元禅师 &mi

  • 卷第一百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绍兴蜀阜东星净监禅师寿州王氏子。师闻博山来在金陵。因僧问。如何是和尚具眼处。来

  • 梓人遗制·薛景石

    《梓人遗制》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木质机械设计专著。薛景石著。书虽于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定稿,但始终未能正式刊印,仅以稿本或个别传抄本面世,流传不广。及至明代,知者愈少,只剩一本入藏于明之内府,后被收录在 《永乐

  • 金丹四百字解·刘一明

    《金丹四百字》,乃宋紫阳真人成道以后,遗与马处厚之文。其文初无定名,后人因其无名,即以《金丹四百字》名之。是文其言约而不繁,其义显而且明,与《悟真篇》相为表里。《悟真篇》细分药物火侯,《四百字》总撮始终大义,两者一而

  • 登徒子好色赋·宋玉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其序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毁谤宋玉好色。楚王要宋玉:“有说则止,无说则退”。宋玉表白自己无此事,反证登徒子好色。他为自己辩解的一段文字非常精采:”天下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