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敘

今之稱愛民者曰好官好官何盡心焉而己何謂盡心視民之困苦冤抑如身受為之甦其困乎其冤使民各得其所而已雖然疇不願做好官而盡心恆難者利誘之而心移威脅之而心懾於是心有所顧惜而不能盡者多矣故欲做好官必自盡心始欲盡心於民必自廉其心毅其心始廉則不疚於利毅則不怵於威而後為所欲為無所顧惜而可以盡吾愛民之心知之而能行之者惟貴筑青書先生先生以名解元出為通守擢同知晉知府初官皖厯仕粵東西余皖人也夙聞鄉父老道先生德政心企仰之其官粵東西事則未之聞也洎奉

天子命視學來黔與喆嗣心泉秀東兩君交得備悉先生梗概任滿受代將行秀東以先生宦游紀略乞敘於余余受而讀之所載嘉言行不一端而於讞獄尤哀矜詳慎屢雪奇冤之死而之生其細者亦旁推曲勘期於得其情而止他如賑饑荒捕盜賊備寇警以迄贈籍沒之宦裔贖貧鬻之寒媛仁慈側怛之心隨時曲盡此無他有是愛民之心而又能守之以廉持之以毅非義之賄不得而動之長吏之勢不得而屈之故能無所顧惜曲盡其心如此也然則是篇也固以窺先生政績之本原而亦凡做好官者所當奉為圭臬者歟憶余初奉視學

命請益於湯文端公師公曰學政與主考異主考專司考試衡文外無他事學政學之中有政事焉非徒是嚴關防精衡校謂可盡乃職也余謹誌之不敢忘比入黔值苗教變起試事輒停輶車多暇然每念及邪說猖狂之甚干戈屠戮之慘未嘗不歎變亂滋興由於人心不正人心不正由於教術不明職司風化之謂何而可晏然安乎於是廣為條教並刊輯有益人心世道之書以期正人心而挽變亂而事關民命苟有所聞不避越俎之嫌立陳之當事雖於時未必有濟而此為民之心不敢不盡也嗚呼學政一官自人視之何與民生之休戚而一思教養相關之故則筆舌微權未必非蒼生所待命循名責實負疚滋多况於為司牧者百族之憂樂死生聽治於一人之方寸而顧忍漠然視之而不殫厥心乎大學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讀先生書益恍然於為民父母之自有真矣心泉秀東捍衞桑梓亦己殫竭心力心泉將典郡滇中秀東亦出宰西蜀雲陽吾知兩君涖政必能廉毅自持盡心民瘼不愧父風他日治績成書或有紹美茲集者則此一編也其即先生傳家之治譜也乎和州鮑源深謹敘

親民之官將以布德惠安百姓苟無才以運之德惠亦不能下究所謂徒善不足為政也有其才矣而自負意氣遇事鹵莽滅裂剽而不留迨其蹉失益以文非遂過其害有不僅惠不下究者故又非才之難才而沈幾遠見倉卒無游移精神貫終始乃真難耳前史傳循吏最多之代不過二三十人豈其靳哉貴筑高青書丈以名解元起皖省倅丞厯守粵東西劇郡所至結疑積件千百計會讞公局平反數十事輒奪活刀下人庶乎沈幾遠見精神周密無倉卒無始終者歟昔吾先子每論知舊吏才必以高丈稱首且數數道其檄察懷遠釋誤指婚喪轎頭為會匪教頭數百人之係讞靈壁盜而雪鳳陽招解盜十三人之誣以為真神明不可及尤服其改過不吝如六安開塘盜葬諸件不肯執初斷以遂非為真儒者舉動友芝熟聞竊識儲他日先友傳事案久矣咸豐乙卯客省會獲交喆嗣心泉秀東兩君示宦游紀略益得見吾丈循績之詳夙聞諸端首尾曲折益了了信足為學治師法曾乞其副廁弆清端政書鹿洲公案間以時檢閱己未冬秀東將官蜀令晤於都門復持本命校勘擬以抵蜀刊行因敬記簡末尤願秀東此行時時無忘此治譜也十二月幾望獨山莫友芝謹敘

天下之治亂視郡縣而已矣視守令而已矣天下至大郡縣至小然其勢以相積而成比縣皆治郡有不治者乎比郡皆治天下有不治者乎今夫聖君哲相在上賢方鎮勤施四方其於圖功揆政易易也然而尤以守令為最與民親親則耳目易周惠澤易浹誠使守令於民皆有至誠惻怛不容已之心與之頻呻相通疾痛疴癢顛連困苦相關矢以公廉將以勤慎竭其明察果斷疏達開豁之才推究利弊力圖興革以富以教次第舉之若風流而令行也是則治之機自守令倡之及其積而成也達之天下而治象成矣自兩漢至今未有能歧是說者也柏心曩與黔中唐子方方伯游時時稱其鄉人高青書先生為嘉道間循吏冠尤以善折獄聞先生歸道山久矣去年夏其仲君秀東司馬貽書柏心緘先生服官時宦游紀略徵序云得之先生手錄後乃鏤版以行柏心發而讀之皆先生自紀所設施及交際推解諸事而載折獄尤詳自皖及兩粵所至以神君目之此可為後來作吏者之師至其識慮深遠則尤有進權宿州時有因亂後力請豁除秋糧四萬餘之議在徽甯則遣散棚民數十萬寢兵不用遂以大靖在粵東則東莞民告急言土匪嘯聚肆行攘敓奉檄以兵往勦至則按兵不動但榜令村民擒捕懸賞購其渠魁力請罷兵已而罪人斯得餘悉解散村落晏然若此者蓋淵乎大臣之識慮矣非止沾沾吏能報稱已也柏心竊見近二十年大盜倡亂若江河潰決不可防遏推原其故皆起於官吏闒冗侵削而蘊崇之使然向令所在守令皆如先生民且安其田里樹畜家室樂生之不暇敢效篝火狐鳴也哉然後歎天下治亂視守令賢否其說誠不謬也論者謂先生才敏絕人得之於性非可學而能此殆不然夫先生本其至誠惻怛不容已之心視民如己凡公廉勤慎明察果斷疏達開豁皆由是心擴充之而已人患不能勉耳今司馬與其賢兄心泉廉訪紹明先訓皆用治行書上考亦既徵其效矣世之為守令者得是書反覆推求因以擴充其至誠惻怛不容已之心安見治效不能及民者然則是書非止一家治譜推而達之天下蒸為治象不難也先生出處仕宦詳他序傅者不復及云監利王柏心謹敘

夫胡書留碣無徵則不信悝鼎章媺弗傳則匪仁是以三歲不滅置諸志父之懷七葉所貽述以子山之賦舊德可食清芬必誦由來尚矣然而去日苦多浮雲易變諮諏所獲或人人殊朒朓屢遷難事事備求茂陵之遺橐往已云亡稽隨會之治行死不可作顧安得陳編在漆記事有珠守之為手澤之成書推之即心傳之治譜如青書高公宦游紀略之明且備者乎公學植不落智蘊如囊出山之雲觸石而雨士元非百里才惟別駕能展驥足郭公至二千石其治績皆在人心油蓋所經甘棠勿翦至其開法網理棼絲獨為其難綽然有??谷化彼鴞音推赤心於疏逖奪諸虎穴起白骨於沈薶諸所措置迴越醜夷若三吳若百粵不隕厥聞稱到於今獨是布濩羣倫濊德也隃度先幾贍智也六府燭徹濬照也一字活人桀識也固皆蔚足人師良由資膺天授所懼中材尟茲上理假使輿人徒誦授簡蔑□如繡鴛錦金鍼恡度如尋鴻迹雪泥靡留將令膚受之士耳食無稽而欲學步邯鄲鑄金少伯亦惟有望洋長歎景山嚮往已耳公以抱蜀之殫心乘退公之多暇尺木自寶寸陰不虛綜厥猷為壽以文字再仕再化鋼經大冶之鎔一官一集轍立中馗之表惟溫公處事無不可對人言故敬禮小文皆由其所自定也夫書道政事史傳循良淑世之方民生繄賴彼聖讀而疔行採華而忘實無論已即謂等身著作誇經義以無雙祕枕異書贊清談之第二爾能各奏豈曰不文惟元草之矜奇問蒼生其奚補玉卮無當金鑑莫裨以視箎牖羣迷韟章歧路毖蓼辛之後患啟桐子以前驅者相形之拙不言而喻矣是宜敬仲族昌釋之後大杜家法律萃於一門石氏官祿合為萬石豈非定國治獄卜車馬之將興崇公好生應鼎鐘而食報也哉茲篇流播閱時寖久文孫怡□慮三寫之烏焉思一掃其落葉濡墨惟勤殺青斯再潘岳之文采取程先民士衡之詞賦聿追世德鴻寶堪藏象賢勿替所望讀子產之法者師其捄人誦仲舒之篇者取其切世庶幾痤雎得礦葦海有鍼一本率由固必繩其祖武百爾在位亦將感於斯文貴陽劉藻謹敘

猜你喜欢
  杂传第三十五·欧阳修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五·杨仲良
  ◎赵啸澜秽声四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八百·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武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定南王孔传·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三·朱熹
  ●弘光实录钞卷一·佚名
  李德裕传·刘昫
  第十章 后汉衰乱·吕思勉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九·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軏·唐圭璋

      軏字信可,许(今河南许昌)人。为陕漕属。   夜行船   今夜阴云初霁。画帘外、月华如水。露霭晴空,风吹高树,满院中秋意。   皎皎蟾光当此际。怎奈何、不成况味。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

  • 黄鸟·闻一多

    哦!森林的养子, 太空的血胤 不知名的野鸟儿啊!黑缎底头帕, 蜜黄的羽衣, 镶着赤铜底喙爪—— 啊!一只鲜明的火镞, 那样癫狂地射放, 射翻了肃静的天宇哦!像一块雕镂的水晶, 艺术纵未完成, 却永映着上天底光彩—— 这样便是他吐出的

  • 第三回 李蝎子请客叫清唱 商三官报仇吃人心·蒲松龄

    却说商三官还未出嫁,员外在日,看了日子是过年正月,婆婆家是张秀才家,听的官司已定,便着媒人来说: [耍孩儿]张大爷着老身,合宅上说娶亲,原当看的是正月尽。虽然持服不出嫁,说是明年该禁婚,附就着娶了礼也顺。不如就艮辰吉日,权且

  • 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脱脱

        ◎忠义三   曾怘 刘汲 郑骧 吕由诚 郭永 韩浩 欧阳珣 张忠辅 李彦仙赵立 王忠植 唐琦 李震 陈求道   曾怘,字仲常,中书舍人巩之孙。补太学内舍生,以父任郊社斋郎,累官司农丞、通判温州,须次于越。   

  • 卷四·佚名

    和寤解第三十四题解:此篇记武王伐商至于鲜原而嘉奖大臣等事,文义不全,似有脱文。篇名的“和”,指和顺,而“寤”字当在脱文之中。王乃出图商,至于鲜原,召邵公奭、毕公高。王曰:“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

  • ●卷五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一。   起靖康元年九月十九日壬午,尽二十一日甲申。   李纲落职依旧宫观。   又臣寮上言窃见昨者金人围守太原久而未解知枢密院李纲出总元戎戡定寇攘兵甲非不多也。辟至为属官凡七八十员抽差人

  • 第二回 报亲恩欢迎朱母 探妻病惨别张妃·蔡东藩

      却说唐僖宗西走兴元,转入蜀中,号召各镇将士,令他并力讨贼,克复长安,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本已投顺黄巢,因巢屡遣使调发,不胜烦扰,乃决计反正,驱杀巢使,纠合四方镇帅,锐图兴复。黄巢闻知消息,即命朱温出击河中。温正新婚燕尔,不愿

  • 二十八 曹寅奏陈买讫米石请旨收贮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前奉旨着臣寅动库银一万两,会同总督臣阿山,差人于湖广、江西米贱之处买米,买完之日奏闻。钦此钦遵。 臣等即经遴选人员,往湖广、江西照依时价。于白露节后在汉

  • 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佚名

    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初三日,达赖楚呼尔之使者还。转赐达赖楚呼尔处银茶筒一、狐皮■一、烟二十刀、稻米二金斗、监一金斗、粉胭脂、针线、茶碗三。赏赐使臣缎一、佛头青布八、银碗一、銮花鞍辔、米二金斗。初四

  • 卷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六库尔喀地方舒穆禄氏杨古利额驸    楞格理纳木泰      谭泰谭布       伊尔德额尔济赫     富达礼朱策 

  • 杏轩偶录·徐一士

    《杏轩偶录》,一册,不分卷,安陆卓从乾著。其《自跋》云:&ldquo;余幼喜吟咏,脱稿辄弃,散佚者十之九。族孙少仪爱余诗,搜残拾坠,汇为《杏轩诗钞》八卷,屡促刊行,未果。阳新刘芸甫见余《杏轩偶录》一册,谓为昔贤《草堂笔记》之遗旨,

  • 附錄·佚名

    ○顯宗純文肅武敬仁彰孝大王行狀。國王姓李氏,諱棩,字景直,孝宗大王之子,仁祖大王之孫也。母仁宣王后張氏,議政府右議政維之女。孝宗爲大君時,入質瀋陽,以辛巳二月己酉,生王于瀋館。王幼有異質,自二三歲,動止不凡,四歲先歸本國。

  • 卷十七·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七    宋 王与之 撰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郑锷曰或谓周之教典建于大宰大司徒则施其教法小司徒地官之贰于教法亦掌建之何也盖设教而无法则教不行有法而不建则法不立教官之长推其法教官

  • 构成佛教之要素·太虚

      佛教的要素是什么?第一就是佛:讲佛教,便要首先认识如何是佛。佛为梵音,具云“佛陀”,或“佛陀耶”,亦作“浮屠”,其义译即为“觉者”,就是对于宇宙人生有澈底觉悟的人。佛为觉者之觉,非通常浮泛的觉”,因这些觉,自以为觉,其实

  • 第四十四則 禾山解打鼓·胡兰成

    第四十四則禾山解打鼓舉:吉州禾山無殷禪師垂語云: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是謂真過。僧出問:如何是真過?山云:解打鼓。又問:如何是真諦?山云:解打鼓。又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彿?山云:解打鼓。又問向上人來時如何

  • 卷四·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四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晚参中秋晚参青山日日雨倾盆祇说广寒羞见人忽地晴开天如洗清光依旧在江苹蓦召众云正恁么时还是

  • 玉堂闲话·王仁裕

    轶事小说集。五代王仁裕撰。《宋史·艺文志》著录3卷,现存残本。《类说》本、重编《说郛》本均不全。《太平广记》收录150余条。《玉堂闲话》多记唐五代民间传说及遗事,内容驳杂,良莠不齐。《村妇》揭露唐代藩镇的黑暗,歌

  • 中观论疏·吉藏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又作中论疏。唐代嘉祥大师吉藏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本书系解释青目(梵Pin%gala ,三世纪顷)注释之中论(鸠摩罗什译),并继承僧朗、僧诠、法朗等三论宗之传统,发抒一己独特之见解而着成者。成书于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