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后唐同光二年八月敕:“在京应有空闲地,任诸色人请射盖造,藩方侯伯、内外臣寮,于京邑之中,无安居之所,亦可请射,各自修营。其空闲有主之地,仍限半年本主须自修盖,如过限不见屋宇,亦许他人占射。”其月敕:“诸道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刺史,出司土宇,入觐朝廷,将壮宸居,须崇甲第,宜于洛京修宅一区。”
长兴二年六月八日,据左右军巡使奏:
诸厢界内,多有人户侵占官街及坊曲内田地,盖造屋舍,又不经官中判押凭据,厢界不敢悬使止绝,窃恐久后别有人户,更于街坊占射,转有侵占,不惟窄狭,兼恐久后别有人户,及至人户争竞。近日人户系税田地,多被军人百姓作空闲田地,便立封疆,修筑墙壁占射,又无判押凭据。及本主或有文契典卖,兼云占射年深。或有税额,及无税空闲,拦吝不令修盖。以此致有争竞,厢界难以止绝者。
其在京诸坊曲,应有空闲田地,先降敕命,许人户请射盖造。及见种莳公私田地,如是本主自有力,便令盖造舍屋;若无力,即许人请射修盖。自后相次诸色人陈状,委河南府勘逐。如实是闲田,及不侵占官街,然后指挥劈画交付。今所称诸色人侵占街坊,于见有主税地内占射盖造,必虑有妨车牛过往,及恐百姓互有争论,须定规绳,各令禀守。京城应天街内有人户见盖造得屋宇外,此后并不得更有盖造。其诸坊巷道两边,常须通得车牛,如有小小街巷,亦须通得车马来往,此外并不得辄有侵占。应诸街坊通车牛外,即日或有越众迥然出头,牵盖舍屋棚阁等,并须尽时毁拆,仍据撙截外,具留街道阔狭尺丈,一一分析申奏。此后或更敢侵占,不计多少,宜委地分官司量罪科断。其街道内除水渠外,不得穿掘取土。若已有穿掘,各勒逐地分人户速速填平。
京城内诸坊曲,除见定园林、池亭外,其馀种莳及充菜园,并空闲田地,除本主量力自要修造外,并许人收买。见定已有居人诸坊曲内有空闲田地,及种莳并菜园等,如是临街堪盖店处田地,每一间破明间七椽,其每间地价,宜委河南府估价收买。除堪盖店外,其馀若是连店田地,每亩宜定价钱七千,更以次五千,其未曾有盖造处,宜令御史台、两街使、河南府依已前街坊田地,分劈画出大街及逐坊界分,各立坊门,兼挂名额。先定街巷阔狭尺丈后,其坊内空闲,及见种田苗,并充菜园等田地,亦据本主自要量力修盖外,并许诸色人收买,修盖舍屋地宅。如是临街堪盖店处田地,每一间破明间七椽,其每间地价,亦委河南府估价准前收买。除堪盖店外,其馀连店田地,每亩宜定价钱七千。以次近外,每亩五千,更以次三千。未有人买处,且勒仍旧。远僻处或欲置菜园,任取稳便,兼应本主所留,诸色人置到田地等,并限三个月内修筑盖造,须见次第,仍不得两处收买田地。其地祇许修造宅院,并其间小小栽植竹木外,不得广作园圃,及种植田苗,仍令御史台常加觉察。如有故违,仰具姓名申奏,当行严断。
其所置田地,如是本主种田苗及见菜园,候收刈及冬藏毕,方许交割。据交割日限后修盖,其已买地内所有苗税等,宜令据亩数出除,其所买田地,除本主自要修盖外,有合卖数目,如妄托形势,辄有逗留,分外邀颉,固心占吝者,许买地人经台论诉。勘逐不虚,所犯之人,当行重断,其地仍准价例,尽时交与所买之人。其所买卖田地,仍令御史台委本处巡按御史,旋给与公凭,仍免税契。右宜令御史台、两街使、河南府专切依次第劈画晓示,或有利便,亦可临时详夺奏闻。
其月敕:“京城坊市人户菜园,许人收买,窃虑本主占佃年多,以鬻蔬为业,固多贫窭,岂办盖造,恐资豪滑,转伤贫民。若是有力人户,及形势职掌曹司等,已有居地外,于别处及连宅买菜园,令人主把,或典赁于人,并准前敕价例出卖。如贫穷之人,买得菜园,自卖菜供衣食者,即等第特添价值,仍卖者不得多吝田土,买者不得广占田地,各量事力,须议修营。”
周显德三年六月诏:“辇毂之下,谓之浩穰,万国骏奔,四方繁会。此地比为藩翰,近建京都,人物喧阗,闾巷隘狭,雨雪则有泥泞之患,风旱则多火烛之忧,每遇炎热相蒸,易生疾沴。近者开广都邑,展引街坊,虽然暂劳,终获大利。朕自淮上,回及京师,周览康衢,更思通济。千门万户,靡存安逸之心;盛暑隆冬,倍减燠寒之苦。其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各于五步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已下至二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
晋天福六年二月,置浮梁桥于德胜渡。
梁开平元年七月敕:“建国迁都,俾新其制,况山河之险,表里为防。今二京俱在,关东为内,仍以潼关隶陕州,复置河潼军使,命虢州刺史兼领之。”其月,敕改虎牢关为军。〈仍置虎牢关军使。〉
后唐天成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敕:“在京市肆,凡是丝绢、斛斗、柴炭,一物已上,皆有牙人。百姓将到物货卖,致时物腾贵,百姓困穷。今后宜令河南府一切禁断。如是产业人口畜乘,须凭牙保,此外并不得辄置。仍委两军巡使觉察,切加捉获。如违,并当严断。”
周广顺二年十二月,开封府奏:
商贾及诸色人诉称,被牙人店主引领百姓,赊买财货,违限不还,甚亦有将物去后,便与牙人设计公然隐没。又庄宅牙人,亦多与有物业人通情重叠,将产宅立契典当,或虚指别人产业,及浮造屋舍,伪称祖父所置。更有卑幼骨肉,不问家长,衷私典卖,及将倚当取债,或是骨肉物业,自己不合有分,倚强凌弱,公行典卖。牙人、钱主,通同蒙昧,致有争讼。起今后欲乞明降指挥,应有诸色牙人、店主人引致买卖,并须钱物交相分付。或还钱未足,祇仰牙行人、店主明立期限,勒定文字,递相委保。如数内有人前却及违限,别无抵当,便仰连署契人同力填还。如诸色人牙行人,内有贫穷无信行者,恐已后误累,即却众状集出,如是客旅自与人商量交易,其店主人、牙行人,并不得邀难遮占,称须依行店事例引致。如有此色人,亦加深罪。
其有典质倚当物业,仰官牙人、业主及四邻同署文契,委不是曾将物业。印税之时,于税务内纳契白一本,务司点检,须有官牙人、邻人押署处,及委不是重叠倚当,方得与印。如有故违,关连人押行科断,仍征还钱物。如业主别无抵当,仰同署契行保邻人,均分代纳。如是卑幼不问家长,便将物业典卖倚当,或虽是骨肉物业,自己不合有分,辄敢典卖倚当者,所犯人重行科断。其牙人钱主,并当深罪。所有物业,请准格律指挥。
如有典卖庄宅,准例,房亲邻人合得承当。若是亲人不要,及著价不及,方得别处商量,不得虚抬价例,蒙昧公私。有发觉,一任亲人论理。勘责不虚,业主、牙保人并行重断,仍改正物业。或亲邻人不收买,妄有遮吝阻滞交易者,亦当深罪。
从之。
后唐天成元年四月敕:“京都之内,古无郡城。本朝多事已来,诸侯握兵自保,张全义土功斯设,李罕之砦地犹存,时以扩清,固宜除刬。若特差夫役,又恐扰人,宜令河南府先分劈出旧日街巷,其城壕许占射平填,便任盖屋宇。其城基内旧有巷道处,便为巷道,不得因徇,妄有侵射。仍请射后,限一月,如无力平刬,许有力人户占射平填。”
周广顺二年正月,诏开封府修补京师罗城,率畿内丁夫五万五千,版筑旬日而罢。
显德二年四月,诏曰:“惟王建国,实曰京师,度地居民,固有前则。东京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而都城因旧,制度未恢,诸卫军营,或多窄狭,百司公署,无处兴修。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僦赁之资,增添不定,贫乏之户,供办实难。而又屋宇交连,街衢湫隘,入夏有暑湿之苦,居常多烟火之忧。将便公私,须广都邑。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候将来冬末春初,农务闲时,即量差近甸人夫,渐次修筑,春作才动,便令放散。或土功未毕,即次年修筑。今后凡有营葬及兴窑灶并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其标识内,候官中劈画,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至三年正月,发畿内及滑、曹、郑之丁夫十馀万,筑新罗城,仍使曹州节度使韩通都部署夫役。〉
晋天福五年九月,改东京上源驿为都亭驿。
周广顺二年十二月,敕诸道所差知馆驿人,不得于州县别差人户贴助,致扰贫民。
显德四年四月,改赤仓驿为通吴驿。〈初,世宗始议图南,命于赤仓置驿,至是以其名识之。〉
五年五月,以城东新驿为怀信驿。〈待江南二使也。〉
后唐同光三年二月敕:“魏府每年所征随丝盐钱,每两与减放五文,逐年俵卖蚕盐、食盐、夫盐、甜次冷盐,每斗与减五十,栾盐与减三十。”
天成元年四月敕:“诸州府百姓合散蚕盐,今后每年祇二月内一度俵散,依夏税限纳钱。”
晋天福元年十一月敕节文:“洛京管内逐年所配人户食盐,起来年每斗减放十文。”
七年十一月,宣旨下三司:“应有往来盐货悉税之,过税每斤七文,住税每斤十文。其诸道应有系属州府盐务,并令省司差人句当。〈先是,诸州府除俵散蚕盐征钱外,每年末盐界分场务,约粜钱一十七万贯有馀。言事者称,虽得此钱,百姓多犯盐法,请将上件食盐钱于诸道州府计户,每户一贯至二百,为五等配之。然后任人逐便兴贩,既不亏官,又益百姓。朝廷行之,诸处场务且仍旧。俄而盐货顿贱,去出盐诸处州县,每斤不过二十文,近处不过一十文,掌事者又难骤改其法,奏请重置税焉。盖欲绝其兴贩,归利于官,场院粜盐虽多,人户盐钱又不放免,民甚苦之。〉
周广顺二年三月敕:“青、白池务,素有定规,祇自近年,颇乖循守。比来青盐一石,抽税钱八百,盐一斗;白盐一石,抽税钱五百,盐五升。访闻改法已来,不便商贩,宜令庆州榷盐务,今后每青盐一石,依旧抽税八百、八十五陌,盐一斗;白盐一石,抽税钱五百、八十五陌,盐五升。此外更不得别有邀求。”〈青、白盐池在盐州北。唐朝元管四池:曰乌池、白池、瓦窑池、纽顶池。今出税置吏,惟有青、白二池。〉
三年十二月敕:“诸州府并外县镇城内,其居人屋税盐,今后不俵,其盐钱亦不征纳。所有乡村人户合请蚕盐,所在州县城镇严切检校,不得放入城门。”
显德元年十二月,上谓侍臣曰:“朕览食末盐州郡,犯私盐多于颗盐界分。盖卑湿之地,易于刮咸煎造,岂惟违我榷法,兼又污我好盐。况末盐煎炼,搬运费用,倍于颗盐。今宜分割十馀州,令食颗盐,不唯辇运省力,兼又少人犯禁。”自是曹、宋已西十馀州,皆食颗盐。
三年十月敕:“漳河以北州府管界,元是官场粜盐,今后除城郭草市内,仍旧禁法,其乡村并不盐货通商。逐处有咸卤之地,一任人户煎炼兴贩,但不得逾越漳河,入不通商界。”
梁开平三年十一月敕:“听诸道州府百姓自造曲,官中不禁。”
后唐天成三年七月十三日敕:“应三京、邺都、诸道州府乡村人户,自今年七月后,于夏秋田苗上,亩纳麹钱五文、足陌。一任百姓造曲,醖酒供家,其钱随夏秋征纳,并不折色,其京都及诸道州府县镇坊界及关城草市内,应逐年买官麹酒户,便许自造曲,醖酒货卖,仍取天成二年正月至年终,一年逐户计算,都买麹钱数内十分祇纳二分,以充榷酒钱,便从今年七月后,管数征纳。榷酒户外,其馀诸色人亦许私造酒曲供家,即不得衷私卖酒。如有故违,便仰纠察,勒依中等酒户纳榷。其村坊一任估卖,不在纳榷之限。其麹敕命到后,任便踏造。如卖麹酒户中,有去年曾买官麹,今年因事不便买麹任开店者,则与出落。如观新敕,有情愿开店投榷者,则不计旧户、新户,便令依见纳钱等户例出榷。此后酒户中有无力开店卖酒者,亦许随处陈状,其旧纳钱并宜停废。应诸处麹务,亦仰十分减八分价钱出卖,不得更请官本踏造。”
长兴元年二月敕节文:“诸道州府人户,每秋苗一亩上,元征麹钱五文,今后特放二文,祇征三文。”
二年五月敕:“应三京、诸道州府,苗亩上所征麹钱,便从今年夏并放。其麹官中自造,委逐州减旧价一半,于在城扑断货卖。除在城居人,不得私造外,乡村人户,或要供家,一任自造。”敕既下,人甚便之。其年七月,三司奏:“诸道州府申论,先有敕命,许百姓造曲,不来官场收买。伏虑课额不迨,请准前麹法,乡村百姓与在城条法,一例指挥。”从之。仍据百姓已造到麹,务令送纳入官,量支还麦本。
周显德四年七月敕:“诸道州府麹务,今后一依往例,官中禁法卖麹,逐处先置都务处,候敕到日,并仰停罢。据见在麹数,准备货卖,兼据年计合使麹数,依时踏造,候人户将到价钱,据数给麹,不得賖卖抑配于人。其外场酒务,一切仍旧。应乡村人户,今后并许自造米醋,及卖糟造醋供食。仍许于本州县界,就精美处酤卖,其酒曲条法依旧施行。”〈先是,晋、汉已来,诸道州府皆榷计麹额,置都务以沽酒。民间酒醋皆漓薄,上知其弊,故命改法。〉
后唐长兴二年十二月敕:“今后不计农器、烧器、动使诸物,并许百姓逐便自铸造,诸道监冶,除当年定数铸办供军熟铁并器物外,祇管出生铁,比已前价,各随逐处现定高低,每斤一例减十文货卖,杂使熟铁,亦任百姓自炼。巡检、节级、句当卖铁场官并铺户,一切并废。乡村百姓,祇于系省夏秋苗亩内纳农器钱一文五分足,随夏秋税二时送纳。”
晋天福六年八月赦节文:“诸道铁冶三司先条流,百姓农具,破者须于官场中卖,铸时却于官场中买铁。今后并许百姓取便铸造买卖。所在场院,不得禁止搅扰。”
后唐长兴四年五月七日,诸道盐铁转运使奏:
诸道州府盐法条流元末,一概定夺,谨具如后:
一、应食颗盐州府,省司各置榷粜折博场院,应是乡村,并通私商兴贩。所有折博,每年人户蚕盐,并不许挟带一斤一两入城,侵夺榷粜课利。如违犯者,一两以上至一斤,卖买人各杖六十;一斤以上至三斤,买卖人各杖七十;三斤以上至五斤,买卖人各杖八十;五斤以上至十斤,买卖人各徒二年;十斤以上,不计多少,买卖人各决脊杖二十,处死。所有犯盐人随行钱物、骡畜等,并纳入官。所有元本家业庄田,如是全家逃走者,即行点纳。仍许搬载脚户、经过店主并脚下人力等纠告,等第支与优给。如知情不告,与卖盐人同罪。
一、其犯盐人经过处,地分门司、厢界巡检、节级、所由并诸色关连人等,不专觉察,委本州临时断讫报省。如是门司关津口铺捉获私盐,即依下项等第,支给一半赏钱。十斤以上至五十斤,支赏钱二十千;五十斤以上至一百斤,支赏钱三十千;一百斤以上,支赏钱五十千。
一、应食末盐地界,州府县镇所有榷粜场院,久来内外禁法,即未一概条流。应刮咸煎盐,不计多少斤两,并处极法,并许四邻及诸色人等陈告,等第支给赏钱。欲指挥此后犯一两以上至一斤,买卖人各杖六十;一斤以上至二斤,买卖人各杖七十;二斤以上至三斤,买卖人各徒一年;三斤以上至五斤,买卖人各徒二年;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脊杖处死。如是收到咸土、盐水,即委本处煎炼盐数,准条科断。或有已曾违犯,不至死刑,经断后,公然不惧条流再犯者,不计斤两多少,所犯人并处极法。其榷粜场院员寮、节级人力、煎咸池客、灶户、搬盐船网、押纲军将、衙官、梢工等,具知盐法,如有公然偷盗官盐,或将货卖,其买卖人及过盐主人知情不告,并依前项刮咸例,五斤以上处死。其诸色关连人等,并合支赏钱,即准洛京、邢、镇条流事例指挥。
一、颗、末、青、白等盐,元不许界分参杂。其颗盐先许通商之时,指挥不得将带入末盐地界。如有违犯,一斤一两并处极法。所随行物色,除盐外,一半纳官,一半与捉事人充赏。其馀盐色,未有画一条流。其洛京、并、镇、定、邢州管内,多有北京末盐入界,捉获并依洛京条流科断。欲指挥此后但是颗、末、青、白诸色盐侵界参杂,捉获并准洛京条流施行。庆州青、白榷税院,元有透税条流,所有随行驴畜物色,一半支与捉事人充赏,其馀一半并盐并纳入官。欲并且依旧,一斗以上至三斗,杖七十;三斗以上至五斗,徒一年;五斗以上,处死。
一、安邑、解县两池榷盐院,河中节度使兼判之时,申到画一事件条流等,准敕牒,两池所出盐,旧日若无文榜,如擅将一斤一两,准元敕条并处极法。其犯盐人应有钱物,并与捉事人充赏者。切以两池禁棘峻阻,不通人行,四面各置场门弓射,分劈盐池地分居住,并在棘围里面,更不别有差遣,祇令巡护盐池。如此后有人偷盗官盐一斤一两出池,其犯盐人并准元敕条流处分,应有随行钱物,并纳入官。其捉事人依下项定支优给:若是巡检弓射、池场门子自不专切巡察,致有透漏到棘围外,被别人捉获,及有纠告兼同行反告,官中更不坐罪,陈告人亦依捉事人支赏。应有知情偷盗官盐之人,亦依犯盐人一例处断。其不知情关连人,临时酌情定罪,所有透漏地分官射及池场门子,如是透漏出盐二十斤以下,徒一年半。十斤以上至二十斤,支赏钱一十千;二十斤以上至五十斤,支赏钱二十千;五十斤以上至一百斤,支赏钱三十千;一百斤以上,支赏钱五十千。前项所定夺到盐法条流,其应属州府捉获抵犯之人,便委本府州检条流科断讫申奏,别报省司。其属省院捉到犯盐之人,干死刑者,即勘情罪由犯申上,候省司指挥。不至极刑者,便委务司准条流决放讫申报。
从之。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七十·赵尔巽 卷三·佚名 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抚启民汗 幸河西穷讨吐谷浑·蔡东藩 卷一忧危竑义前纪第一·刘若愚 朱子年谱卷三·王懋竑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二·佚名 金佗续编卷三·岳珂 吴猎传·脱脱 张纑传·张廷玉 王英传·张廷玉 陈纪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575)·司马光 卷十六·雍正 卷23·陈邦瞻 三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