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四

宋 裴骃 撰

史记一百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闽越王无诸【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及越东海王揺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徐广曰驺一作骆】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闳中郡【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及诸侯畔秦无诸揺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汉书音义曰主号令诸侯不王无诸揺等】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揺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髙帝时越功曰闽君揺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揺为东海王【应劭曰在吴郡东南濵海云】都东瓯【徐广曰今之永宁也】世俗号为东瓯王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呉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大尉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撃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于是中大夫庄助诘蚡曰特患力弗能救徳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发兵防稽防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徐广曰年表曰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家庐江郡】至建元六年闽越撃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防稽皆为将军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撃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彊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聴罢兵固一国完不聴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鏦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谓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徐广曰汉书作运耘义当取耘除或言耘音子粉反此楚人声重耳陨耘当同音但字有假借声有轻重】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乃使中郎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余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众持正天子闻之为余善不足复兴师曰余善数与郢谋乱而后首诛郢师得不劳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竝处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余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撃吕嘉等兵至掲阳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隂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撃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岭待命【徐广曰在防稽界】元鼎六年秋余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徐广曰在豫章介】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川侯齿【徐广曰成阳共王子】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余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説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汉书音义曰今吴南亭是也】自兵未往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余善余善弗聴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徐广曰亦东越臣】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余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众彊计杀余善自归诸傥幸得脱乃遂俱杀余善以其众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説为按道侯封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汉书音义曰音辽萦】福者成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奋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汉书音义曰多军名也】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太史公曰越虽蛮夷其先岂尝有大功徳于民哉何其乆也厯数代常为君王句践一称伯然余善至大逆灭国迁众其先苗裔繇王居股等犹尚封为万戸侯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葢禹之余烈也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一 慕容 慕容恪 阳骛 皇甫真·房玄龄
  卷三十五 淳化五年(甲午,994)·李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三·杨仲良
  提要·王祎
  读礼通考卷八十八·徐乾学
  卷四·陈康祺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序·缪荃孙
  三二二 谕内阁王际华遽尔溘逝着晋赠太子太保·佚名
  庆童传·宋濂
  卷二百七十一·杨士奇
  幸存录上·夏允彝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由铁路联想到前清之祈雨·齐如山
  卢鉴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似道·唐圭璋

      似道字渊子,号竹隐,黄岩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八年(1172),吴县尉。庆元五年(1199),主管官告院。开禧元年(1205),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嘉定二年(1209),江西提刑。曾权直学士院。有竹隐集,不传。   阮郎归   茶寮山

  • 尹洙·唐圭璋

      洙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生咸平四年(1001)。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至起居舍人。庆历六年(1046)卒,年四十六。有河南集。或云庆历七年(1047)卒,年四十七。此从欧阳修所撰墓志铭。   水调歌头   和苏子美   万顷太

  • 过杨柳·林徽因

    反复的在敲问心同心,彩霞片片已烧成灰烬,街的一头到另一条路,混沌中浮出光妍的纷纠,死色楼前垂一棵杨柳!愁闷压住所有的新鲜,奇怪街边此刻还看见同是个黄昏扑进尘土。 二十五年十月一日

  • ●李石桐先生诗集序·李怀民

    石桐先生之病逝也,当乾隆癸丑之仲冬。余时亦感剧疾,遣族孙孟坚往问二日。而孟坚返曰:“先生昨夜殁矣!殁时,告其家人曰:‘身后事无足言者,惟吾诗集尚须料理。吾殁,可向单廉夫索序。’旋又曰:‘此自廉夫事,吾

  • 列传第五十八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李神·魏收

    刘藻,字彦先,广平易阳人也。六世祖遐,从司马叡南渡。父宗之,刘裕庐江太守。藻涉猎群籍,美谈笑,善与人交,饮酒至一石不乱。永安中,与姊夫李嶷俱来归国,赐爵易阳子。擢拜南部主书,号为称职。时北地诸羌数万家,恃险作乱,前后牧守不能

  • 卷之一千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九月。甲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恭亲王奕、着在内廷行走。现月  ○又谕、钦奉懿旨。本日召见恭亲

  • 愍怀太子遹传·房玄龄

    愍怀太子司马遹字熙祖,是惠帝司马衷的长子,母亲是谢才人。他年幼时聪慧,武帝喜欢他,常常在武帝身边。司马遹曾经与其他皇子一起在殿上嬉戏,惠帝来听朝,拉着各位皇儿的手,接着临到太子,武帝说:“这是你的孩儿啊!”惠帝便停下来。

  • 卢贲传·魏徵

    卢贲字子征,涿郡范陽人。 父亲卢光,北周国的开府、燕郡公。 卢贲略略读了点书,对音律颇有所知。 北周武帝时,卢贲袭爵为燕郡公,食邑一千九百户。 后来历任鲁陽太守、太子小爆尹、仪同三司。 平定北齐有功,增加食邑四百户,转

  •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司马光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1]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而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115.匈奴人称汉帝·林汉达

    在李雄在成都称王的同一年(公元304年),北方的匈奴贵族刘渊也反晋独立,自称汉王。自从西汉末年起,有一部分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边远郡县,他们和汉族人相处久了,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匈奴贵族认为上代多次跟汉朝和亲,是汉朝皇室

  • 第十三章 28·辜鸿铭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问:“一个人必须怎样做,才能被称为绅士呢?”孔子回答:“必须是一个和谐,亲切而有真爱的人;对待朋友和谐而

  • 外篇·胠箧第十·庄子

    [题解]本篇宗旨仍在宣扬任性无为的政治理想,反对用仁义礼法来束缚人性。全篇分三部分,首先以防盗贼为例,人们束紧口袋,锁牢箱柜,在于防盗。可是,大盗把口袋、箱柜一起拿走,生怕束得不紧、锁得不牢。这样一来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道宣

      习禅五 本传十四 附见五。   唐相州寒陵山寺释道昂传一(灵智)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道哲传二(道成 静安)   唐潞州法住寺释昙荣传三。   唐京师弘法寺释静琳传四。   唐京师弘福寺释慧斌传五。   唐

  • 祖庭嫡传指南目录·徐昌治

    卷上 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 西天祖师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弥迦尊者 七祖婆须

  • 天使,望故乡·托马斯·沃尔夫

    《天使,望故乡》是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有浓烈的自传色彩,讲述主人公尤金·甘特及其一家基本上以作者及其家人为原型。小说从尤金父母的身世、他的出生一直写到他大学毕业。尤金的家庭生活充满

  • 杂症会心录·汪文绮

    综合类著作。清汪文绮撰。二卷。文绮有《脉学注释会参证治》已著录。作者认为古今运气不齐,方隅各异,禀赋悬殊,嗜好有别,不可拘泥古书。乃酌古准今,凡外感、内伤,详辨寒热、虚实、真假,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初刊于

  • 瑜伽师地论略纂·窥基

    凡十六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又作瑜伽师地论略纂疏、瑜伽论略纂、瑜伽钞。本书系法相宗主要经典瑜伽师地论之注疏。内容初依最胜子等之瑜伽师地论释载七言七行之归敬颂,次立所为、所因、宗绪、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