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先伯父文凤公家传

先伯父文凤公,讳万得,字仪卿,号丹轩;奠国公之长子也。性任侠,结交多奇土;济困扶危,万金不稍惜,故人争效命。

同治元年春,邑人戴潮春起事,陷彰化,杀守吏,所在俶扰。三月,股首林日成拥众三万余来攻,环围三匝,断水道;时庄中丁壮多从堂伯父文察公转战闽、浙,仅遗七十有二人,愿同生死。先伯父乃分为数队,扼险守;别分壮士越山行,乞援于近山之族。日成之来攻也,势张甚,又以故里前后厝之怨,誓必灭我。尝一日陷围数次,庄几破;我队力御之,开炮击,自日夕至于黎明,莫少懈。日成又募死士乘夜潜入我队,辄殪之,而围愈急。时东势角人罗冠英驻军翁仔社,闻报,越二日率二百人至,皆粤族;众虑内变。先伯父曰:『彼来援,是爱我也;宁有是事』!椎牛飨之。出家资数万列于庭,向众而言曰:『诸公跋山谷、冒危险以来护我庄,其济、庄之福也;不济、吾以死继之。不腆之资,愿供一醉;幸毋为贼人有』!众皆曰:『诺,愿杀贼』!乃耦其人而守之。又一日,涂城、太平、漳仔墘、头家厝等庄族人亦先后至,众可四、五百,士气大振。我队开壁出,搏战陇亩间,纵横突击,呼声动天地,无不以一当百,阵斩数百、俘虏数十;日成大败,踉跄走,自是不敢复攻阿罩雾。当是时,彰化既陷,镇、道俱死;潮春、日成之党多至十数万人,破斗六、围嘉义、攻大甲,搏战数百里。而阿罩雾以一村落,介立于红旗之间,防战经年。圳水又久为万斗六庄洪姓所遏,良田尽暍,粒米不收;乃出仓谷以赈。联络沿山一带,立约束、备器械,养精蓄锐,为规复计。二年冬,文察公奉旨平台,先祖父率乡勇助战,潮春、日成次第就灭。时方经大乱,流亡满道;先伯父拊循乡里,饥者食之、寒者衣之、病者药之,集农人治畎亩,构庐树芸,众始得息。除夕之夜,围炉聚饮,先伯父忽流涕曰:『当吾庄被围时,吾三夕不寐;仰视飞弹,如雨入室。吾自分必死,不能以家人相见;邀天之福、仗祖宗之灵,幸得复睹太平!吾今思之,心犹悸也』。又曰:『庄人可爱,与吾同患难,冒生死,吾不能一一存问,心良慊』!命家人代视人,男女老少各赠百钱为压岁;遂以为例。

初,文察公提师内渡,先祖考从;进复漳州。不利。嗣至省垣,为台勇遣散计;而大府反事苛求,遂不归。先伯父时往省视,跋涉波涛间。邑中公事,又知无不为;护闾阎、诰盗贼,排难解纷,众倚为重。

同治六年丁卯十二月,野番出草,乘夜来袭。先伯父闻警,提鎗出,趣召庄人御之;鸣金发炮,列炬如白昼。番惊散窜,逐之。而堂伯父文明公亦率一队遏其途,番不得归,散走平壤间,尽歼之;自是不敢复犯阿罩雾。

同治九年庚午三月十七日,文明公被害彰化。报至,庄人大愤,执戈制梃,不期而集者数千人,势汹汹,欲复仇。先伯父偃病在床,闻之大惊;趣出,止之曰:『彼设井陷我;今若此,是自投其祸也,且黑白未可知。须稍待』。众始散。初,城吏以计杀文明公,意我必拥众至,即以围城之罪罪之;及闻是言,愕眙而语曰:『林氏固大有人也』!然是时猾吏奸胥以我家富,每事倾陷。而文明公之狱尚未平,兵备道夏献纶又以旧憾故,颇不怿;戴案被抄诸人,亦构辞以讼,凡十数起。光绪五年己卯,献纶既卸任,至省谒大府,请籍林氏之产;大府利之,命会营往。先伯父既遭家多难,又闻是事,彷徨中夜,数日不能寝食;献纶抵郡,未久而逝,事稍止。先伯父乃间关至北京,见执政,陈冤抑,故无害。洎巡抚岑毓英来台,召视案卷,知其诬,而讼始结。

先伯父生于道光二十年庚子三月二十四日辰时,卒于光绪八年壬午四月十九日巳时,享年四十有三龄;葬于大里杙庄北势之田中。

配陈氏,名勤娘,号斯恩。生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八月二十四日未时,卒于同治九年庚子九月初七日辰时,享年二十有八龄;葬于阿罩雾庄南势细埔仔洋。继室庄氏,名粉娘,法号善白。赋性和蔼,举止端庄;持斋奉佛,五十年如一日,曾受当道表彰「节孝」;生于咸丰五年乙卯十一月初六日辰时,卒于民国二十年辛未八月十七日寅时,享寿七十有七龄;葬在车笼埔七星山家族墓地。子二:长烈堂、次澄堂。

献堂谨撰。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五十 唐紀六十六·司马光
  卷一百三十八·毕沅
  ●卷二·姚元之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纪昀
  金佗续编卷一·岳珂
  卷一百四·张守节
  严植之传·李延寿
  罗秉忠传·张廷玉
  弁言·李之芳
  卷十九·黄训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允禄
  馆阁续録卷五·陈骙
  暨過誤失坐官案·佚名
  同治五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诗源卷七·沈德潜

    ○晋诗  司马懿  宴饮诗  《晋书》:高祖伐公孙渊,过温,见父老故旧,燕饮累日,作歌。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逢际会,奉辞遐方。将扫逋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武阳。  张华  茂先诗,《诗品》谓其

  • ●跋·龚鉽

    官歌定州宣成之窑盛傅前代尚矣今但视为古玩不适民用。国朝景德一镇业陶中外咸资为用。陶之利亦普矣哉。先生格物穷理于陶业一端。悉其原委着为诗歌。使人皆知窑瓷攻苦不易。并得于备物致用时随处可以见道。真有陶镕一

  • 卷二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孙 觉【字莘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受学为同学所推登进士调合肥主簿试馆职预首选为校勘神宗初以昌王记室擢右正言坐希旨举劾大僚落职通判越州徙通州以

  • ●卷一百六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   起绍兴四年七月,尽其月。   臣窃见迩者宦寺这权太盛其非所谓澄本正末明理安分欤夫本既不澄末将。若之何理既不明分将。若之何则侵上陵下之蘖渐萌而不可制也。然上之设是职也。同谓是哉!陛下必

  • 提要·俞文豹

    【臣】等谨案吹剑録外集一卷宋俞文豹撰文豹先有吹剑録故此曰外集然卷首有淳祐庚戌序称续三为四以騐其学之进否则中间尚有二编今已佚矣吹剑録持论偏驳多不中理此集巻末载二诗诗前题词有絶笔斯録之语盖其晚年之所作故学

  •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三九提讯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一—二·佚名

    清书吴兴贪污事件,提讯及堂谕原本提讯名单承粮总差高登、张河计开:业户郑维匡田禀许送廿元。(注)郭武祥田禀称亲见出费四元。吴清芳田禀称同出费银六元。清书吴兴〔堂谕〕前据田禀称:「有郭其兴、郭凉

  • 第六十三册 天命九年·佚名

    第六十三册 天命九年汗曰:&ldquo;额亦都巴图鲁独取舒勒格布占,取巴尔达城,败萨克寨之来军,奋战於尼玛兰城,论功列为一等,将赐三牛录。考色章京在乌拉大国之战中,身先士卒,亲身下马步行攻战,败其乌拉之兵,灭大国,故准折十两之罪,

  • 楼宝传·李延寿

    楼大拔的孙子楼宝,字道成,性情淳厚朴实,喜欢读书。魏明帝时,官至朔州刺史。当时边境时常发生战争,民众大多流亡逃散,楼宝来到后,才稍微安定并回归。凡是残破的旧屋,他都让人加以修建,回归的民众一路络绎不绝。朝廷岁考时,他的政

  • 君子僧恶什么?·孔子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①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②而讪③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⑤以为知者,恶不孙(6)以为勇者,恶讦(7)以为直者。” 【注释】 ①恶:厌恶,憎

  •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四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意界清净。意界清净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意界清净。若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

  • 卷八十七·佚名

    释三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下【经】须菩提言:&ldquo;世尊,若菩萨摩诃萨知诸法无所有性,因四禅、五神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新学菩萨摩诃萨,云何于诸法无所有性中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以是次第行、次第学、次

  •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皇帝在建邸请升堂偈豁开顶门眼。照彻大千界。既作法中王。于法得自在又作偈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

  • 卷之二十二·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二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径山范禅师法嗣 杭州府净慈断桥妙伦禅师 台州黄岩徐氏子。母刘。梦月而孕。年十八。落发永嘉广慈院。初见谷源道於瑞岩。闻举麻三斤话

  • 台湾府志·高拱乾

    纂修高拱乾,字九临,陕西关中人。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由泉州知府升补分巡台厦兵备道,任职四年。1694年开始搜补资料,以修府志。翌年纂成,年后付刊。凡10卷,分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外志、艺文等

  • 仪礼译注·佚名

    儒家经典之一。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十七篇。相传为周公制作,或谓孔子订定。实为战国初至中叶成书。《十三经注疏》中收东汉郑玄《仪礼注》、唐贾公彦《仪礼义疏》。

  • 诸佛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记述佛陀在王舍城说过去无数劫中有几万千百之佛出世利生,并列举诸佛之名号。此经属于主张多佛出世之经典。

  • 华严镜灯章·续法

    佛教著述。清续法集,如朗校。一卷。以镜、灯为喻讲述华严宗的判教学说和主要教义,故名。书中谓贤首法藏为使学者理解“事事无碍法界”的道理,曾于暗室中供五佛,于每尊佛像前各燃一灯,又取十面镜子安置十方,使其“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