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馆阁续録卷五

撰述

祝辞【奉防撰】 淳熈十六年四月亲享太庙七祀【校书郎卫泾撰】嘉泰三年十一月大礼前一日享别庙恭淑皇后【校书郎曾从龙撰 按前録撰述门载大礼前一日享别庙列乾道元年正月上辛郊祀一条攷宋史宁宗本纪以嘉泰三年十一月甲戌朝飨乙亥郊祀原本于此失载年月今增入】开禧元年三月新建阏伯祠宇毕工南方大圣火徳荧惑星执法真君商邱宣明王【并秘书郎陈晦撰】

軷祭文【奉防撰】 淳熈七年三月魏惠宪王【秘书郎李巘撰】十年八月赠贤妃李氏【校书郎奚商衡撰】十二年正月荣国婉靓柔惠夫人张氏【校书郎罗防撰】三月皇孙女齐安郡主【秘书郎黄唐撰】七月贵妃蔡氏【秘书郎髙昙撰】贵妃刘氏【校书郎莫叔光撰】十五年八月少傅恩平郡王璩【秘书郎刘崇之撰】绍熈元年六月贵妃张氏【秘书郎王叔简撰】二年十一月贵妃黄氏【校书郎王容撰】五年十二月淑妃张氏【校书郎项安世撰】庆元二年八月皇子兖王【校书郎陈岘撰】四年五月太尉韩同卿【正字李撰】六年八月皇子邠王【正字邹应龙撰】十二月皇子郢王【正字张嗣古撰】嘉泰二年十月皇伯祖嗣秀王伯圭【正字曽从龙撰】三年二月信国夫人袁氏【正字徐邦宪撰】四年九月崇国夫人刘氏【秘书郎陈晦撰】开禧二年五月皇弟太保沂王【正字林岊撰】三年二月皇子顺王【校书郎章良肱撰】三月皇子申王【正字陈模撰】嘉定元年闰四月皇子肃王【正字林至撰】十一月庆国夫人周氏【校书郎傅行简撰】四年四月秦鲁国夫人卜氏【校书郎陈贵谦撰】十三年正月太师会稽郡王杨次山【正字卢祖皋撰】十六年二月皇子邳王【正字皇甫撰】十七年六月婕妤曹氏【校书郎杨迈撰】绍定二年十一月温国夫人成氏【正字王会龙撰】三年正月皇子永王【正字蒋重珍撰】六年十二月太师中书令忠献卫王史弥逺【正字潘子髙撰】嘉熈二年十一月皇子祁王【正字杨防度撰】

进诗 淳熈五年九月恭和御制秋日幸秘书省近体诗【少保右丞相卫国公史浩知枢宻院事王淮参知政事赵雄各一首签书枢宻院事钱良臣二首保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夀观使荣国公郑藻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夀观使曽觌刑部尚书张津各一首翰林学士周必大权户部尚书韩彦古各二首吏部侍郎程大昌三首刑部侍郎萧燧一首给事中王希吕一首颂一首武泰军承宣使夏执中右谏议大夫谢廓然各一首权吏部侍郎芮煇权户部侍郎吴渊各二首权礼部侍郎齐庆胄一首权兵部侍郎刘孝韪二首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赵磻老秘书监陈骙少监郑丙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李椿太府少卿胡坚常司农少卿戴几先右司郎中赵公硕右文殿修撰权发遣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陈岘各一首国子司业施师防二首起居舍人李木一首又律诗三首左司贠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阎苍舒直龙图阁新两浙西路提刑韩元龙殿中侍御史江溥度支贠外郎髙防直寳文阁新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张坚监察御史京镗徐诩余端礼知太宗正丞韦璞秘书丞黄洽直秘阁新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谢师稷各一首直秘阁新通判临安府杨文昺二首直秘阁新通判隆兴府杨文皥一首直秘阁新通判婺州张镃二首直秘阁杨文昌吴璿各一首奉议郎两浙西路安抚司参议官袁说友四首著作郎木待问閤门舍人赵介太府寺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宇文子震秘书郎葛邲朱时敏著作佐郎吕祖谦胡晋臣国子监丞兼国史院编修官李巘校书郎詹骙正字郑锷赵彦中将作监主薄韩梴国子正兼国史院编修官髙文虎读书王克勤各一首十月内防朝廷降付本省编类成册藏于秘阁】六年九月恭进明堂大礼庆成诗【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兼侍读兼太子詹事兼修国史周必大权吏部尚书兼侍讲兼同修国史程大昌权吏部侍郎兼同修国史芮煇权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兼同修国史阎苍舒秘书少监施师防国子司业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太子侍讲何耕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宇文子震著作郎兼学士院权直兼权吏部郎官崔敦诗著作郎兼权吏部郎官黄洽太府寺丞兼国史院编修官袁枢秘书郎兼权都官郎官朱时敏秘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李巘著作佐郎兼权戸部郎官葛邲著作佐郎兼玉牒所检讨官宇文价各一首校书郎詹骙二首正字兼吴王益王府教授郑锷正字赵彦中杨辅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髙文虎读书王克勤各一首使相宰执侍从而下皆进并诏送国史日歴所采择 按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太子侍讲何耕秘书丞一十七字原本脱去今据浙本增入】十二年恭进郊祀大礼庆成诗【秘书监沈揆右司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官尢袤将作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何澹军噐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范仲艺秘书丞梁汝永著作郎黄伦罗防秘书郎黄唐髙昙校书郎倪思莫叔光正字邓驲王叔简各一首 按后官聫门载邓驲王叔简二人均以十二年六月除正字十三年正月除校书郎原本于此脱正字二字今补入】绍熈元年五月恭和御制赐余复以下诗【秘书监杨万里秘书丞黄艾著作郎邓驲秘书郎李寅仲著作佐郎卫泾黄由校书郎王叔简正字石宗昭各一首】四年五月恭和御制赐陈亮以下诗【著作郎沈有开秘书郎范仲黼彭年著作佐郎李唐卿王容校书郎王奭正字蔡防学顔棫吴猎项安世各一首】庆元五年五月恭和御制赐曽从龙以下诗【秘书监杨王休秘书丞商飞卿秘书郎易祓著作佐郎王炎各一首】九月恭进太庙产瑞芝诗颂【秘书监杨王休诗二首著作郎商飞卿颂一首秘书郎杨济颂一首钟必万诗二首著作佐郎易祓正字莫子纯各诗二首】嘉泰三年恭进郊祀大礼庆成诗【秘书监李大异秘书少监李壁枢宻院检详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録院检讨官刘甲礼部郎官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録院检讨官陈岘秘书丞陈子冲著作郎张嗣古秘书郎曽从龙黄中著作佐郎周梦祥钱易直校书郎朱质徐邦宪以上各一首枢宻院编修官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録院检讨官汤璹六首著作郎娄机二首】开禧元年六月恭和御制赐毛自知以下诗【秘书监陈岘秘书丞黄景说著作郎周梦祥曽从龙秘书郎陈晦叶时著作佐郎邹应龙朱质校书郎张从祖许奕正字蘓大璋魏了翁各一首】嘉定四年六月恭和御制赐赵建大以下诗【秘书少监陈著作郎丁端祖任希夷秘书郎杨汝明著作佐郎眞德秀李道传校书郎陈贵谦乔行简各一首】五年十一月恭进郊祀大礼庆成诗【秘书监陈秘书丞赵汝述著作郎李道传秘书郎林坰宣缯各一首著作佐郎杨汝明三首著作佐郎陈贵谦校书郎康仲頴姚师虎正字李鸣凤各一首】七年六月恭和御制赐袁甫以下诗【秘书少监任希夷秘书丞林梦英著作郎杨汝明聂子述秘书郎许文蔚陈贵谊著作佐郎康仲颖姚师虎校书郎李鸣凤郑自诚正字孙德舆各一首】十年六月恭和御制赐吴潜以下诗【秘书少监黄冝著作郎袁韶李鸣凤秘书郎张虙张巳之著作佐郎赵崇朴陈黼校书郎叶澄各一首】十三年六月恭和御制赐刘渭以下诗【秘书丞张攀著作郎陈徳豫秘书郎徐鳯杨祖尧著作佐郎黄泾校书郎卢祖皋各一首】十六年六月恭和御制赐蒋重珍以下诗【秘书少监徐凤秘书丞王塈著作郎罗仲舒秘书郎钟震髙似孙著作佐郎刘致一校书郎陶崇杨迈正字皇甫晔方淙读书陆持之沈省曽各一首】寳庆三年十一月恭进郊祀大礼庆成诗【秘书监叶禾一首秘书丞杨璘一首著作郎姚子材二首秘书郎范钟李宗勉著作佐郎游浲许应龙校书郎徐愿陈耆卿正字池圣夫吴以上各一首】绍定二年六月恭和御制赐黄朴以下诗【秘书监周直方少监钱徳谦秘书丞周端朝秘书郎徐愿陈耆卿著作佐郎许应龙李宗勉校书郎池圣夫正字邢凯温若春校勘李心传各一首】绍定五年八月恭和御制赐徐元杰以下诗【秘书监钱徳谦秘书丞吴泳著作郎胡刚中秘书郎李心传葛逢著作佐郎陈耆卿校书郎王会龙正字黄朴各一首】端平二年七月恭和御制赐吴叔告以下诗【秘书少监吴泳秘书丞陶木著作郎池圣夫葛逢秘书郎杜防莭应防著作佐郎袁申儒校书郎家□正字王迈江万里校勘曽三异各一首】嘉熈二年六月恭和御制赐周坦以下诗【秘书少监李心传著作郎徐荣叟著作佐郎李榘刘汉弼校书郎赵汝腾正字徐元杰各一首】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列传第七十一 文苑·李延寿
  卷三十四 前秦録二·崔鸿
  ●卷中(起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曰止六月终)·李纲
  卷八 顺帝·王夫之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八·张岱
  名山藏卷之三十·何乔远
  第三十五回 议灭楚张良运筹 勉事汉王陵有母·黄士衡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三十四·佚名
  六十一、葬事·包天笑
  王厚传·脱脱
  渚宫旧事卷五·余知古
  纲鉴易知录卷四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蠲戏斋诗话(六)·马一浮

      诗之道极难,须从《三百篇》入,得诗人之胸襟,先立其大;再觅一家,寻个入处,始可言其余耳。不然门外张皇,终不济事。并须读得多,亦须读诗文评,以资启发。如《苕溪渔隐丛话》、《诗薮》二书,论诗颇允,体裁亦颇广博。但如未多读古

  • 列传第十八 褚裕之·李延寿

    长兄秀之字长倩,历大司马琅邪王从事中郎,黄门侍郎,宋武帝镇西长史。秀之妹,晋恭帝后也。秀之虽晋氏姻戚,而尽心于武帝。迁侍中,出补大司马右司马。晋恭帝即位,爲祠部尚书。宋受命,徙太常。元嘉初,卒于官。秀之弟淡之字仲原,亦历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四·叶隆礼

      王沂公行程錄   初,奉使者止達幽州,後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涼淀、北安州、炭山、長泊。   自雄州白溝驛度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一]。北度涿水、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縣。度盧溝河[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设义塾约·丁曰健

    台郡城乡子弟浮荡者多,皆由养蒙未得其正。大半苦无恒产,无力延师教课,及长成,或不免流为匪类;稍能知书明理,究竟作恶者少。不才之弃,殊为可叹。为农为工,即略识文字,亦不为无益。查郡城向无义塾,今饬本辕经书公立

  • ·覆赵尚书言台湾兵事书·丁曰健

    奉六月望后谕,以台营恶习,几有魏博牙兵之势,深虑之。集思广益,令博采舆论以闻。莹以为此不足为台地深忧,皆告者过耳。自古治兵与治民异。盖兵者凶器,其人大率粗鲁横暴;驭之之道,惟在简、严。简者不为苛细,责大端

  •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 第六·班固

    (楚元王刘交,刘向,刘歆)【原文】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次仲,伯蚤卒。高祖既为沛公,景驹自立为楚王

  • 宣宗本纪·张廷玉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名叫朱瞻基,仁宗长子。其母诚孝昭皇后。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给他大圭说:“传之子孙,永世昌盛。”宣宗满月后,成祖见他说:“儿英气满面,符合我做的梦。”稍微长大,爱好诗书,智识杰

  • 卷二百四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水利周灵王三十二年【灵王大心也】谷洛鬭将毁王宫【谷洛二水名鬭者两水挌有似於鬭】王欲壅之大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

  • 卷之四十三  三家世典(明)郭勛 撰·邓士龙

    (三家世典,一卷,明郭勛撰。郭勛,明開國功臣武定侯郭英六世孫。正德初襲封武定侯,鎮兩廣。嘉靖中督團營,兼領後府,因大禮議功,進翊國公,加太師。後以罪下獄死。傳附明史卷一三0郭英傳後。此書載中山王徐達、黔寧王沐英及郭勛三家

  • ○宋元科举三录序·佚名

    徐乃昌(前略)元统元年进士录,元刻本,为黄氏士礼居藏书,前人皆未之见。录中题名百人,元史有传及附见者凡十人。后附试策中多断烂,而余忠宣一篇阙文尚少,殆有神物护持者欤?爰汇绍兴、宝佑、元统三录,镂版印行,以与世之人共读焉。癸

  • 提要·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质疑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质疑十二卷明杨于庭撰于庭字道行全椒人万历庚辰进士此书之旨以胡安国春秋传意主纳牖褒讳抑损不无附会於春秋大义合者十七不合者十三又於左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佚名

    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秦太上文宣公第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尔时世尊告诸大众。汝当谛

  • 注维摩诘经卷第八·僧肇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什曰。有无迭用。佛法之常。前品说有。故次说空门。复次从始会以来。唯二人相对。余皆默然。今欲各显其德。故问令尽说。亦云情惑不同。发悟有因。令

  • 佛说父母恩重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摩诃萨及声眷属俱。亦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诸天人民及天龙鬼神。皆来集会。一心听佛说法。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佛言。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

  • 布特哈志略·孟定恭

    西布特哈人孟定恭纂。孟定恭编著的《布特哈志略》是布特哈地区建制以来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地方志书。成书于民国十四年(1925)以后,钞本。另有《辽海丛书》本。不分卷,无目录,内分历代沿革、村落姓氏、人物、古迹、

  • 血泪·郁达夫

    《血泪》是郁达夫的一篇小说。原载一九二二年八月八日至十三日《时事新报·学灯》,据《郁达夫短篇小说集》上册。

  • 弘道录·邵经邦

    弘道录,明朝邵经邦撰。五十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选录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中有关纲常名教之「嘉言善行」,汇辑成编,并附加编者按语。全书分作仁义礼智信五品,每品又分君臣、父子、夫妇、昆仲、朋友五目。记事上起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