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司马彪传

司马彪,字绍统,高陽王司马睦的长子。过继给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敏。年少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但轻薄好色,常遭到司马睦的责备,因此不得做继承人,虽然名义上是过继于人,实际上是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也因此不问人情世故,而致力于学业,所以能够博览群书,完成著书立说的大事。最初拜官骑都尉。泰始年间(265~274),任秘书郎,转任丞史。注释《庄子》,撰写《九州春秋》。司马彪认为“先王设立史官记述时事,阐明善恶规劝诱导,统摄了教化世人的要领。因此,《春秋》杂乱无章,孔子加以整理;《关睢》残缺不全,师挚进行修补。难道先哲们喜欢麻烦?是因为不得已而已。东汉中兴,终止于建安,忠臣义士功德昭著,而当时缺乏优秀史官,记述繁琐杂乱,谯周虽然做了删改修整,但仍不完善,自汉安帝、顺帝以后,多有残缺遗漏之处。”于是司马彪研究百家史书,参照世俗传闻,上自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下至汉末献帝刘协,共二百年,十二代王朝,前后贯通,广泛汇集诸多史事,作纪、志、传共八十篇,定名为《续汉书》。泰始初年(265),晋武帝司马炎到南郊举行祭祀大典,司马彪上书议定其事,语见《郊祀志》。后拜官散骑侍郎。晋惠帝末年(306)去世,时年六十余岁。

当初,谯周认为司马迁《史记》记述秦朝、周朝以前的事,有时采录世俗传说和百家之言,不专一依据正统经史,因此作《古史考》二十五篇,都依据旧时典籍,用来纠正马迁的错误。司马彪又认为谯周所著不够完善,列出《古史考》中一百二十二件史事,认为不妥,大多依据《汲冢纪年》中的说法,也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司马光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二·徐乾学
  读礼通考卷七十八·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之七十四·佚名
  一四二九 奉天府丞福保奏办理张焘前来文溯阁抽换抽阅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六五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孙仰曾等人请翻刻聚珍版书籍折·佚名
  评鉴阐要卷十一·乾隆
  有凤来仪:远游·胡兰成
  闽游月记卷一·华廷献
  徐远传·李百药
  金纯传·张廷玉
  卷三·楼昉
  卷二百十九·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四古今体一百三十三首【辛巳六】仲夏万夀寺北至言将致戒时还宫取便又临兹讵云适兴游方外総为祝厘相所宜雨後松风含飒?午前花露灔葳蕤僧人衣紫门旁跽可识袁州郑谷诗乐善园精蓝略领伊蒲味顺

  • 卷539 ·佚名

    周端臣 闻滁阳失守忆表兄 犹忆归淮甸,何期陷敌尘。 祗闻残破惨,未得死生真。 梦不谙长路,书难附便人。 吞声无限泪,一滴一伤神。 周端臣 毋忽诗 毋忽咫尺水,中恐有伏龙。 毋忽寻丈山,中恐有

  • 例言·曹庭栋

    例言一宋人各家诗分选彚刻宋时巳有之如吕居仁江西诗二十五家陈思名贤小集六十四家原夲惜不可得家石仓十二代诗选采宋代百数十家有仅得五六首者存诗至少潘讱叔宋元诗呉孟举宋诗钞陈言扬十五家诗虽所采互见存诗较多兹

  •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六储光羲储光羲兖州人登开元中进士第又诏中书试文章历监察御史禄山乱後坐?贼贬官集七十卷今编诗四卷述韦昭应画犀牛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远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絶流无浅深

  • 列传第五十三 邢峦 李平·魏收

    邢峦,字洪宾,河间鄚人也。五世祖嘏,石勒频征不至。嘏无子,峦高祖盖,自旁宗入后。盖孙颖,字宗敬,以才学知名。世祖时,与范阳卢玄、渤海高允等同时被征。后拜中书侍郎,假通直常侍、宁朔将军、平城子,衔命使于刘义隆。后以病还乡里

  •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仁宗一·宋濂

        ◎仁宗一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宗次子,武宗之弟也。母曰兴圣太后,弘吉剌氏。至元二十二年三月丙子生。   大德九年冬十月,成宗不豫,中宫秉政,诏帝与太后出居怀州。十年冬十二月,至怀州,

  • 卷二十六 武宗·王夫之

      〖一〗   呜呼!士生无道之世,而欲自拔于流俗,盖亦难矣。文宗凭几之际,李玨等扳敬宗子成美而立之,仇士良废成美,立武宗。武宗立,玨与杨嗣复以是窜逐,于是而李宗闵之党不容于朝,政柄之归必于李德裕,此屈伸之势所必然者也。

  • 鲁迅读古书·周作人

    关于鲁迅与古书的问题,普通有两种绝不相同的说法。甲说是主张用古文的一派:你们佩服鲁迅,他的新文学固然好,但那正是从旧文学出来的,因为他读得古书多,文学有根柢。乙说根据鲁迅自己的说法,在《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

  • 卷二·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二官制【附詹事府】翰林之名见於汉时未以署官特作赋者假喻於文辞云尔唐翰林院初本儒臣文学供奉待诏之所至开元中始设学士亦无定员皆以他官选充宋元及明相沿代置品秩名数亦随时不同唐翰林学士外

  • 周德威传·欧阳修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为人勇敢智谋多,能够望见尘土判断敌人的多少。他长得相貌雄壮威武,笑不改容,人们看见就感觉到他威风凛凛,自觉不如。做晋王的骑将,升为铁林军使,跟随晋王攻破王行瑜军,因功升为衙内指挥使。他的小名叫

  • 卷一百·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宋 赵汝愚 编刑赏门赦宥上仁宗乞郊禋更不行赦  龎 籍臣窃见南郊礼毕行赦且礼行於郊而劝赏赐赦者古之人无有也三王之世岁亲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又祀感生帝於泰坛汉朝有甘泉五畤之祭绵代

  • 论《牟子理惑论》·胡适

    ——寄周叔迦先生叔迦先生:前承先生赏饭,因事不能到,想能蒙先生原谅。今日细读大作《牟子丛残》,佩服之至。梁任公先生的“辨伪”,未免太粗心,殊为贤者之累。如云此书&ld

  •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四·陆陇其

    许锺斗[许锺斗文集止五卷无甚关系文字]谓春秋战国时有道德家有杨墨家有阴阳家有法术家有纵横家家各为教而不可无孔孟之学汉唐宋以来有游侠有释老而上之所以罗士者又或以博学以宏词以诗赋以对策射策不尽以明经故不可无周

  • 复黄忏华居士书(二通)·太虚

    一忏华仁者鉴:来问盖由无始熏习所集成之现识业流,非依教解理所能转染成净,必由行而致果乃有效力。行果不论其高者,即台家所谓观行即佛,已不易致,能致此,其功用已非凡矣。以大乘是全法界之系统,全达本空之无染无净,恒转之非常非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八·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深心求菩提品第二十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亲近善知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善知识?”佛告须菩提:“诸佛世尊,是菩萨善知识。何以

  •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佚名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精舍中止。晨朝整服呼语阿难。汝请诸明士除恶众及无著履迹等来。今日当有上问异要。于是阿难受敕。应时遍宣如来教于四辈人。时有除恶无著履迹众。凡五千万人诣如来

  • 法演禅师语录卷下·法演

    黄梅东山演和尚语录门人惟庆编师在海会受请。拈香示众云。八十翁翁辊绣毬。遂付维那宣疏毕。升座云。三处住持只这滋味。这回冤家难为回避。白莲峰鼻孔。海会山出气。当晚小参云。一则三三则七。牧羊堤畔女贞花。拒马

  • 韦护·丁玲

    现代长篇小说。丁玲著。上海大江书铺1930年9月初版。作品写于1929年,连载1930年1月至5月《小说月报》第21卷第1号至第5号。《韦护》是丁玲第1部长篇小说。描写一个从苏联留学归来的革命青年韦护,爱上“豪迈和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