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塔塔统阿传

塔塔统阿,畏兀族人。天性聪敏,善于言谈,精通本国文字,乃蛮大..可汗尊他为师,委任他掌管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乃蛮国亡,塔塔统阿带着金印逃亡,但不久被擒。太祖问他:“大..人民疆土都为我所有,你带着印到哪里去?”塔塔统阿回答说:“管印是我的职责,我誓死忠于职守,打算去找我的国王,把印交还给他,没别的用意。”太祖看出他是个忠孝之人,问印有何用。塔塔统阿说:“出纳钱谷,委任人材,一切事务都要以此为凭。”太祖连连点头称善,命他在帝左右,规定今后凡有圣旨始用印章,仍命塔塔统阿掌管;还命他用畏兀文字书籍教太子诸王。

太宗即位,命塔塔统阿管理内府的玉玺、金帛,命其妻吾和利氏为皇子哈剌察儿乳母,时常加以赏赐。塔塔统阿召集其诸子教育说“:皇上因你们母亲抚育太子而赏赐甚厚,但尔等岂能享有,应先供太子用后,有余才可分享。”太宗对左右侍臣说“:塔塔统阿以朕所赏赐物品先供太子,其为官廉洁可知。”从此对塔塔倍加以礼对待。不久,塔塔统阿病逝。至大三年(1310),赠中奉大夫,追封雁门郡公。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张廷玉
  第五十四回 驳问官范滂持正 嫉奸党窦武陈词·蔡东藩
  第四十回 驳百僚班勇陈边事 畏四知杨震却遗金·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九十四·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四·赵釴
  第五十七册 天命八年七月·佚名
  四 风暴的前后中·周作人
  六十四、记青州府中学堂(二)·包天笑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三 母子之间·溥仪
  北狄传·李延寿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周文璞

    【臣】等谨案方泉诗集四巻宋周文璞撰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山楹阳谷人与姜夔葛天民韩淲诸人同时集凡赋一巻诗三巻张端义贵耳集极称其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贺白然文璞古体长篇微病頽唐不出当时门径端义

  • 卷三十二·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二     休宁孙默编陈维崧乌丝词一丙午之秋余与陈子其年俱落第後会黄山孙子无言意欲以吾两人诗余梓以行世者嗟乎余与陈子少志观光许身稷契意谓有神之笔庶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谁知萧

  • 卷四十一·志第八·柯劭忞

      ○天文上   日食日晕珥诸变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上   郭守敬创制诸仪表,台官遵用百年,测验之精,远逾前代。于是日食、月五星凌犯,与夫彗孛、飞流之躔次,凡台官所测者,毕上于中书省,而载于中书之日历。虽不论占候,然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纪昀

    唐纪 【八】 肃宗 ○肃宗 肃宗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也母曰元献皇后杨氏初名嗣升封陕王开元四年为安西大都护 【按旧书云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 大都护肃宗以景云二年生至开元四年当是六岁】 幼性仁孝玄宗尤爱之十五年徙

  • 七三九 满本堂为知照堂属各官员数职掌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七三九 满本堂为知照堂属各官员数职掌事致典籍厅移付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满本堂为移覆事。准四库全书馆职官表处文称:现在本处钦奉谕旨,办理《历代职官表》一书,所有在京各衙门自本朝以来官制沿革,均应详悉查明,逐一

  • 四○四 谕两淮盐政寅着总商江广达等访购书籍着留储馆阁马裕藏书仍发还·佚名

    四○四 谕两淮盐政寅着总商江广达等访购书籍着留储馆阁马裕藏书仍发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二日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二日奉上谕:寅着奏据总商江广达等禀称,从前所进书籍,皆系商等自行访购,毋庸发还。又据马裕禀称,商人家藏之

  • 国语补(沈仲方笔)·查继佐

    ●国语补(沈仲方笔)南楚 湘女浙南夏完淳许德溥夏完淳(父允彝、陈子龙、沈犹龙、章简、李待问、殷之辂、黄蜚、沈云生、薛去疾、吴胜兆、侯承祖、其杰、徐式谷、吴总兵)云间有少年君子焉。夏完淳字存古,吏部考功郎彝仲先生

  •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梁启超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敌淮军平吴之功  江苏军与金陵军浙江军之关系  金陵之克复秦末之乱,天下纷扰,豪杰云起,及项羽定霸后,而韩信

  • 贾纬传·欧阳修

    贾纬,镇州获鹿人。年少时考进士不中,在州里当参军。唐天成中(926~929),范延光镇守成德,聘他当赵州军事判官,升为石邑县令。纬善长史学。唐朝从武宗以后没有实录,史官之职荒废,纬采用传闻,写《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唐末,王室衰微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十一·允禄

    署理都统事务委署领侍卫内大臣果毅公讷亲奏称查佐领遇有逺差则另选官员带领引见令其署理佐领事务公中佐领缺出俱于二十日内办理随单用緑头签补授官员事件一同具奏补授惟原管佐领世管佐领缺出俱随用折子家谱承袭世职事

  • 序·卫湜

    礼记集说序礼记四十九篇自二戴分门王郑异注历晋迄陈虽南北殊隔家传师授代不乏人唐正观中孔頴达等详定疏义稍异郑说罔不芟落诸家全书自是不可复见繇正观至五代踰三百年世儒竞攻专门之陋学礼者几无传矣本朝列圣相承崇显

  • 卷十九·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 音义自生民至卷阿八篇成王周公之正大雅【一十六字脱】序疏礼记称万物本于天人本于祖【于记作乎】后稷勤周十五世而兴【案周语云自后稷之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海中娑伽罗龙王宫庄严道场。与大比丘众七千五百人俱。并诸得大智慧菩萨摩诃萨。自十方世界皆来集会。复有百千俱胝那由他梵王帝释及护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二·澄观

    第五经自下。第二同生众。疏谓不动真而成事者。即事理无碍为方便。如涉有不迷于空次。巧以因门契果者。即事事无碍之方便。因果交彻故疏。竖通四上等者。并如世界成就品。略言竖者。即于一处有四上故。以法性之土为三

  • 卷第一百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十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十二 【经】尔时善财自见其身在彼一切诸如来所亦见於彼一切众会一切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十六世黄龙忠禅师法嗣袁州慈化寺普庵印肃禅师宜春余氏子。生而祥光烛天。莲产道周。长师寿隆贤公。贤授以法华。师曰。诸佛玄旨贵悟於心。数目循行何益於道。谒牧庵於沩山。问

  • 意林·马总

    五卷。唐马总所撰。马总字会元,陕西扶风人。他一生著述颇多,曾有 《通纪》七卷、《意林》五卷、《年历》《奏议》等百余卷。梁朝时,庾仲容博采周、秦以来诸家杂记约一百七家,摘其要语为三十卷,名曰 《子钞》,流布于市。总看

  • 道宣律师感通录·道宣

    亦称《律相感通传》。佛教感应集。唐道宣撰。一卷(或十卷)。据《法苑珠林》称:唐乾封二年(667)仲春,道宣“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闻随录,合成十卷”。书分两部分:(1)“初问佛事”,涉及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