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桓宣传

桓宣,谯国钅至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陽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

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自占据一城,拥有部众数千人。晋元帝因桓宣忠厚讲信用,又与张平、樊雅同州同里,便改任桓宣为参军,让他去劝降张平、樊雅。张平、樊雅派军主簿随同桓宣到丞相府接受辖制,晋元帝封他们为四品将军,令他们各率其部众,防守北方边地。南中郎将王含请桓宣做参军。

不久,豫州刺史祖逖进驻芦洲,派参军殷磖前往张平、樊雅驻地。殷磖蔑视张平,看见他的住屋,说应改做马棚,看见大镬,想打破铸成铁器。张平说:“这是帝王大镬,天下平定后正当用它,为何打破!”殷磖说:“足下能否保得住头,竟吝惜大镬呢?”张平大怒,就在座上斩杀了殷磖,率部固守城堡抗拒晋军。一年有余,祖逖北上攻占张平驻地,杀掉张平,而樊雅依旧据有谯城。祖逖因为兵力不足,向王含求援,王含派桓宣领五百兵士支援祖逖。祖逖对桓宣说:“足下早先已劝降过张平、樊雅,他们相信足下守信义。如今再为我去劝降樊雅。樊雅若肯归降,可继续留用做官,岂止是免死而已!”桓宣又单槍匹马带领随从二人直奔樊雅处,说:“祖逖正打算平定北寇,常要依靠足下为羽翼。先前殷磖轻薄无礼,大违祖逖的意愿。现在如果足下愿意和解,那么忠名可立,富贵可保。如果还要一味固执,祖逖将赫然震怒派遣猛将攻城,凭足下乌合之众,固守孤城,强寇窥伺于北方,朝廷大军从南边进攻,恐怕是万无一全。请足下仔细考虑。”樊雅置办酒席与桓宣结为朋友,派儿子随桓宣来见祖逖。不几天,樊雅便亲自来拜访祖逖,祖逖派樊雅回谯城抚慰其部从。樊雅的部众都以曾多次辱骂祖逖,畏罪不敢归降。樊雅只好又紧闭城门守城。祖逖率部攻城,又派桓宣入城劝说樊雅。樊雅便杀掉异己之人,开城出降。未过多久,石勒的部将率兵围攻谯城,王含又派桓宣率兵救援祖逖,未到谯城而贼兵已退。祖逖留下桓宣讨伐那些未归顺者,皆被攻破。改任桓宣为谯国内史。

祖约放弃谯城南撤,桓宣用书信劝谏,祖约不从,因此石勒便占领了陈留。及至祖约与苏峻共叛朝廷,桓宣对祖智说:“如今强胡未灭,正该齐心合力征讨进剿,而竟然与苏峻一道反叛朝廷,这岂能长久!足下若想做英雄豪杰,为何不协助朝廷讨伐苏峻呢?只有如此才可扬威于天下。”祖智等不予理睬。桓宣打算劝阻祖约,派儿子桓戎告白祖约请求会见。祖约知道桓宣必将劝阻举兵,因而拒绝接见桓宣。桓宣于是抗拒祖约,与祖氏分道扬镳。邵陵人陈光率部落数百家归降桓宣,桓宣对他们予以安抚。祖约返回历陽,桓宣率部曲数千家打算南奔寻陽,在马头山扎下营寨。适值祖焕准备袭击湓口,陶侃派毛宝救援湓口。祖焕派兵攻打桓宣,桓宣派桓戎向毛宝求救。毛宝率兵攻击祖焕,打败了祖焕,桓宣便投奔了温峤。温峤以桓戎为参军。叛军平定后,桓宣留居武昌,桓戎又做了刘胤的参军。郭默杀刘胤,又以桓戎为参军。

陶侃讨伐郭默,郭默派桓戎向桓宣求救,桓宣假装答应。西陽太守邓岳、武昌太守刘诩都怀疑桓宣与郭默串通一气。豫州西曹王随说:“桓宣尚且不与祖约同流,为何要与郭默同流呢?”邓岳、刘诩便派王随前往桓宣府第以观动静。王随对桓宣说:“明公虽无如此居心,但难以剖白,只有请明公将桓戎交付给我王随才能消除众人疑心。”桓宣便派桓戎与王随一道去迎接陶侃。陶侃召桓戎为属官,升桓宣为武昌太守。不久迁为监沔中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

石勒后赵的荆州刺史郭敬戍守襄陽,陶侃派儿子平西参军陶斌与桓宣一道攻打樊城,夺取了樊城。竟陵太守李陽又攻占了新野。郭敬畏惧,弃城逃走。桓宣与李陽便平定了襄陽。陶侃令桓宣镇守襄陽,将其淮南部曲立为义成郡。桓宣招集安抚那些新近归附的百姓,勉励他们从事农耕蚕桑,减轻刑罚,精简礼仪,有时在乘坐的轺车上装载锄头耒耜,有时亲自到田间里耕种收获。十余年间,石季龙两次派遣骑兵攻打襄陽,桓宣能获得民心,常以弱小之势抗击强敌的侵略,论者以为他是仅次于祖逖、周访的战将。

陶侃正准备派桓宣北伐中原,不幸碰上陶侃病逝。后来庾亮为荆州刺史,筹划北伐,以桓宣为都督沔北前锋征讨军事、平北将军、司州刺史、假节,镇守襄陽。石季龙派七千骑兵渡过沔水攻打桓宣,庾亮派司马王愆期、辅国将军毛宝率兵增援桓宣。贼兵从三面挖地道攻城,桓宣招募精壮勇敢之士,出其不意,杀伤数百贼兵,缴获大量披甲战马,贼兵撤围退走。过了一个时期,桓宣派精锐步骑解救了南陽等郡被贼兵扣押的百姓八千余人回归东晋。庾翼代替庾亮后,准备集中全国兵力举行北伐,任命桓宣为都督司梁雍三州荆州之南陽襄陽新野南乡四郡军事、梁州刺史、持节,将军封号不变。桓宣以先后所建战功,被封为竟陵县男。

桓宣久镇襄陽,安抚本地乡民及北方侨民,颇有政绩。庾翼迁镇襄陽,命令桓宣进讨石季龙部将李罴,大军驻扎丹水,为贼兵所败。庾翼大怒,贬桓宣为建威将军,命令桓宣移兵戍守岘山。桓宣名望与职权都受到损失,加上年老疾病困扰不堪,其时南蛮校尉王愆期镇守江陵,以身患疾病请求派人代替其职,庾翼任命桓宣为镇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王愆期。桓宣深感不得志,未到任,怨愤而死。朝廷追赠为镇南将军。桓戎官至新野太守。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脱脱
  卷三百四十七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第二十八回 争储位冢嗣被黜 罹文网名士沉冤·蔡东藩
  庙学典礼卷六·佚名
  卷五·陈燕翼
  名山藏卷之七十九·何乔远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八·佚名
  ◎地方警察厅水上警厅各县警佐附·费行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纪昀
  敬乡录卷五·吴师道
  茹法亮传·李延寿
  曹吉祥传·张廷玉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司马光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卷二·纳兰性德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南乡子秋莫村居红叶满

  • 屏山集补钞·吴之振

    刘子翚开善寺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杖履欲归仍更留。悠然堂吾庐犹未完,作意创此堂。悠然见南山,高风邈相望。宾至聊共娱,无宾自徜

  • 卷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一韦嗣立韦嗣立字延构郑州人第进士则天时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中为修文馆大学士与兄承庆代相尝於骊山构别业中宗临幸令从官赋诗自为制序因封为逍遥公睿宗时拜中书令开元中谪岳

  •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英宗二·宋濂

        ◎英宗二   二年春正月己巳朔,安南、占城各遣使来贡方物。壬申,保定雄州饥,赈之。庚午,广太庙。甲戌,禁汉人执兵器出猎及习武艺。丁丑,太阴犯昴。亲祀太庙,始陈卤簿,赐导驾耆老币帛。戊寅,敕有司存恤孔氏子孙

  • 卷十二·黄以周

      哲宗   △绍圣二年(乙亥,一峣九五)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戊戌朔。) 庚戌,宣政使宋用臣言:“昨自元丰二年四月内导洛通汴,六月成功放水,四时行流不绝。遇冬凌结,即督责沿河官吏,打拨通流,并无壅遏。自元祐二年

  • 第八节 “文牛”与“愚人”·老舍

    一、文牛这时候,我已移住白象街新蜀报馆。青年会被炸了一部分,宿舍已不再办。夏天,我下乡,或去流荡;冬天便回到新蜀报馆,一面写文章,一面办理“文协”的事。“文协”也找到了新会所,在张家花园。物价像发疯似的往上涨。文人们

  • 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纪昀

    艺术传元○元田忠良 靳德进 张康李杲孙威拱阿喇卜丹伊斯玛音阿尔尼格【刘元】帕克 斯巴【丹巴 必噜匝纳实哩】 邱处机张宗演【张留孙 吴全节 郦希诚 萧辅道 李居寿】田忠良靳德进张康李杲孙威 【孙拱】阿喇卜

  • 第三章婚姻·佚名

    第一节 正式之婚姻 第二节 变例之婚姻 第三节 蓄妾 第一节正式之婚姻 第一 婚仪之规定 第二 婚书 第三 礼帖 第四 有关妆奁字据 第五 有关离婚及改嫁字据 第六 有关嫁娶字据 第一婚仪之规定 (一)品官之礼 一、

  • 八五三 大学士英廉奏遵旨派员检阅各省解送明以后各书情形折·佚名

    八五三 大学士英廉奏遵旨派员检阅各省解送明以后各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大学士 四库馆正总裁 管翰林院事臣英廉谨奏,为奏闻事。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钦奉谕旨:四库馆书籍有应行钞誊者,有仅存名目不必缮

  • 卷四十一·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一盛事【十七 辟雍二】乾隆五十年二月初七日上丁皇上释奠於先师礼成临辟雍讲学御论【乙巳】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此虽言文王之止於至善而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北郊配位尊西向议一卷国朝毛竒龄撰竒龄有仲氏易巳著录康熙二十四年太常寺卿徐元珙疏奏现行祀典北郊既改北向而三祖配位仍首东次西同于南郊请酌改所向竒龄时官检讨因拟是书其斥汉元始仪之误谓孟春合祀天位

  • ●竹窗三笔·袾宏

    杀生人世大恶或问。人所造恶。何者最大。应之者曰。劫盗也。忤逆也。教唆也。予曰。是则然。更有大焉。大莫大于杀生也。或曰。宰杀充庖。日用常事。何得名恶。而况最大。噫。劫盗虽恶。意在得财。苟欢喜而与之。未必

  • 吴侵陈(1)·戴圣

    ——师出必须有名目 【原文】 吴侵陈(2)。斩祀杀厉(3)。师还,出竟(4),陈太宰嚭使于师(5)。夫差谓行人仪曰(6):“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7):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太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8)。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九众生居品第四十四(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九众生居处。是众生所居之处。云何为九。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所谓天及人也。或有众生。若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佚名

        功德施菩萨造    唐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等奉 诏译  稽首能悟真实法  离诸分别及戏论  欲令世间出淤泥  无言说中言说者  一切异道之所作  不能坏于诸想见  彼难坏见金刚断  故我归心此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四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念三宝品第十八之三诸有道路河流处  能建桥梁及舡筏普为利乐诸众生  称赞寂静令忻悟放大光名除渴爱  此光能觉

  • 武王伐纣平话·佚名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别题《吕望兴周》。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商周朝代更替故事。卷上起自妲己入宫受宠,文王姬昌谏而纣王不听。卷中记纣王无道,与妲己恣意淫乐,并残害百姓,陷害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