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四卷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四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念三宝品第十八之三

诸有道路河流处  能建桥梁及舡筏

普为利乐诸众生  称赞寂静令忻悟

放大光名除渴爱  此光能觉诸含识

令其舍离于五欲  专求解脱深妙法

若能舍离于五欲  专求解脱深妙法

则能以佛甘露雨  普灭世间诸渴爱

惠施池井及泉流  勤求无上菩提道

毁呰五欲赞禅定  是故光名除渴爱

放大光明名作变  此光能觉诸众生

见者令慕佛菩提  发心愿证无师智

造立如来大悲像  众相庄严处莲座

常叹最胜佛功德  是故此光名作爱

放大光明名忻乐  此光能觉诸众生

令其心乐于诸佛  及以乐法乐众僧

若常心乐于诸佛  及以乐法乐众僧

则在如来圣会中  逮成无生深法忍

开悟众生无有量  普使念佛法僧宝

及示发心功德行  是故此光名忻乐

放大光明名福聚  此光能觉诸众生

令其修习种种施  以此愿求无上道

设大施会无遮限  诸来乞者皆满足

不令其心有所乏  是故此光名福聚

放大光明名具智  此光能觉诸众生

于一法门了多法  于多法门刹那解

为诸众生分别说  决定了知真实义

善能广说无损减  是故此光名具智

放大光明名惠灯  此光能觉诸众生

令知众生性空寂  一切诸法无所有

法无主宰本来空  如幻阳焰水中月

亦如梦境及影像  是故此光名惠灯

放大光名法自在  此光能觉诸众生

令得无尽陀罗尼  悉持一切如来藏

恭敬供养持法者  给侍守护如诸仙

以种种法施众生  是故光名法自在

放大光明名具舍  此光觉悟悭众生

令知财富悉无常  乐行惠施而无吝

善能调伏彼悭者  了财如梦如浮云

增长惠施清净心  是故此光名具舍

放大光明名除热  此光能觉毁禁者

普令安住清净戒  发心愿证无师智

劝励众生咸奉持  十善业道常清净

复令发趣菩提心  是故此光名除热

放大光明名忍严  此光觉语多嗔者

令除忿恚及我慢  乐修忍辱常柔和

众生暴恶难行忍  为菩提故心不动

称扬最上忍功德  是故此光名忍严

放大光明名勤勇  此光觉悟懒惰者

令彼常于三宝中  恭敬供养无疲厌

若彼常于三宝中  恭敬供养无疲厌

则能超出四魔境  速成无上佛菩提

劝诸众生发精进  常于三宝伸供养

法欲灭时专护持  是故此光名勤勇

放大光明名寂静  此光能觉乱意者

令其远离贪恚痴  心不动摇栖正定

舍离一切恶知识  无义谈说杂染行

赞叹禅定阿兰若  是故此光名寂静

放大光明名惠严  此光觉悟愚迷者

令其证谛解缘起  诸根智惠悉通达

若能证谛解缘起  诸根智惠悉通达

则得日灯三摩地  智惠光明成佛果

国财及已皆能舍  为菩提故求正法

闻已为众广开演  是故此光名惠严

放大光明名佛惠  此光觉悟诸含识

令见无量百千佛  各各坐宝莲花上

赞佛威德及解脱  说佛自在诸神通

显示佛力妙难思  是故此光名佛惠

放大光明名无畏  此光照触除诸怖

非人捶打所执缚  一切灾难皆令灭

于诸众生施无畏  遇有恼害皆能止

拯济厄难孤穷者  是故此光名无畏

放大光明名安隐  此光能照疾病者

令除一切诸苦痛  悉得胜定三昧乐

施以良药救众患  妙宝延命香涂体

掌中涌现诸饮食  是故此光名安隐

放大光明名见佛  此光觉悟将殁者

随其忆念见如来  命终得生其净国

见有临终劝念佛  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  是故此光名见佛

放大光明名乐法  此光能觉诸群生

令于正法常欣乐  听闻读诵及书写

法欲尽时能演说  令求法者意充满

于法爱乐勤修习  是故此光名乐法

放大光明名妙音  此光开悟诸菩萨

能令三界所有声  闻者皆是如来音

以大音声称赞佛  及施铃铎诸音乐

普使世间闻佛音  是故此光名妙音

放大光明名甘露  此光开悟诸众生

令舍一切放逸行  具足修习诸功德

谓有为法非安隐  无量苦恼悉充遍

常乐称扬寂灭乐  是故此光名甘露

放大光明名最胜  此光开悟诸众生

令于佛所普听闻  戒定智惠增上法

常乐称赞大牟尼  胜戒胜定及胜惠

如是为求无上道  是故此光名最胜

放大光明名宝严  此光能觉诸群生

令得宝藏无穷尽  以此供养诸如来

以诸种种上妙宝  奉施于佛及佛塔

亦以惠施诸贫乏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香严  此光能觉诸众生

令其闻者悦可意  决定当成佛功德

人天妙香以涂饰  供养一切最胜主

亦以造塔及佛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名妙庄严  宝幢幡盖无央数

焚香散华奏众乐  城邑内外皆充满

由以微妙伎乐音  众香妙华幢盖等

种种庄严供养佛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严净  令地平坦犹如掌

庄严佛塔及其处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大云  而能密布雨香水

由以香水洒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严具  令裸形者得上服

严身妙物而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上味  能令饥者获美食

以众珍馔而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胜财  令贫乏者获宝藏

以无尽物施三宝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眼  能令盲者见众色

以灯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耳  能令聋者悉善听

作乐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鼻  昔未闻香皆得闻

以香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舌  能除粗恶不善语

由以美音称赞佛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身  令根缺者皆具足

以身礼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意  令失心者得正念

由修三昧自在力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色  难思妙相咸令睹

妙华供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声  观声缘起如谷响

了知声性本来空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香  令诸臭秽悉香洁

香水浴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味  能除一切味中毒

常供佛僧及父母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触  能令硬触皆柔软

戈鋋剑戟从空雨  皆令变作妙花鬘

以昔曾于道路中  涂香散花布衣服

迎奉如来蹈其上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净法  能令身诸毛孔中

悉演难思妙法门  听者咸欣蒙解脱

自性无生从缘起  法性常住等虚空

了知佛身即法身  是故得成此光明

如是等比光明门  如微尘数无有量

悉从大仙毛孔出  所作事业各差别

如一毛孔所放光  由若虚空微尘数

一切毛孔悉亦然  此是大仙三昧力

如彼所修诸功德  随其宿缘同梵行

今放光明故如是  此是大仙智自在

往昔同修胜福业  能生爱乐皆随喜

于今所作亦复然  是故得成此光明

若有自修众福业  数数供养于诸佛

复于佛德常勤求  由此光明所开觉

譬如生盲不见日  非谓无日出世间

诸有目者悉了知  各随所务而修作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智惠者皆悉见

凡夫邪信劣解人  于此光明莫能睹

摩尼宫殿及辇舆  妙宝灵香以涂莹

具有胜福咸自然  非无德者能安处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深智者咸蒙照

邪信劣解凡愚入  无有能得斯光瞩

若有闻此光差别  能生清净深信解

永断一切诸疑网  速成无上功德幢

复现最上三摩地  眷属庄严皆自在

十方一切国土中  佛子众会皆围绕

有妙莲华光庄严  量等三千大千界

其身端坐悉充满  现此三昧神通力

复有十刹微尘数  妙宝莲华所严饰

诸佛子等住其中  是此三昧威神力

宿世成就善因缘  具足修行佛功德

如是众会所围绕  悉共合掌观无厌

童子身中入三昧  于盛年身从定起

盛年身中入三昧  于老年身从定起

老年身中入三昧  近事女身从定起

近事女身入三昧  近事男身从定起

近事男身入三昧  比丘尼身从定起

比丘尼身入三昧  于比丘身从定起

比丘身中入三昧  学无学身从定起

学无学身入三昧  于缘觉身从定起

缘觉身中入三昧  现如来身从定起

如来身中入三昧  于诸天身从定起

诸天身中入三昧  于大龙身从定起

大龙身中入三昧  于夜叉身从定起

夜叉身中入三昧  于部多身从定起

部多身中入三昧  一毛孔中从定起

一毛孔中入三昧  一切毛孔从定起

一切毛孔入三昧  一毛端头从定起

一毛端头入三昧  一切发端从定起

一切发端入三昧  一微尘中从定起

一微尘中入三昧  于一切尘从定起

一切尘中入三昧  于金刚际从定起

金刚际中入三昧  于摩尼宝从定起

若摩尼宝入三昧  佛光明中从定起

若佛光中入三昧  于水大中从定起

若水大中入三昧  于火大中从定起

若火大中入三昧  于风大中从定起

若风大中入三昧  于地大中从定起

若地大中入三昧  于天宫殿从定起

若天宫殿入三昧  于空起定心不乱

是名不思议解脱  自在功德三摩地

十方所有诸如来  于无量劫说不尽

一切如来共宣说  众生业报龙变化

诸佛自在大神通  及入定力不思议

声闻心住八解脱  能以一身现多身

复以多身为一身  于虚空中入火定

彼不具足大慈悲  不为众生求佛道

尚能现此难思议  何况广大饶益者

譬如日月游虚空  其光普遍十方处

泉池陂泽器中水  众宝河海靡不现

菩萨色像亦复然  十方普现不思议

此皆三昧自在力  唯有如来能现证

海中有神名善音  其音普顺海众生

所有语言皆辩了  令彼一切悉欢悦

彼神具有贪恚痴  犹能善解诸言说

况复总持自在力  而不能令众欢喜

譬如幻师善幻法  能现无边巧事业

须臾示作日月岁  城邑丰饶大安乐

幻师具有贪恚痴  犹能幻力悦世间

况复解脱诸禅定  而不能令众欢喜

罗睺阿修罗变现  蹈金刚际海中立

海水虽深没半身  首与须弥正齐等

彼有贪欲嗔恚痴  尚能现此大神变

况复降魔照世灯  而无自在威神力

天与修罗斗战时  帝释神力得自在

随其军众之数量  现身与等彼无敌

诸阿修罗作是念  释提桓因来向我

必取我身五种缚  由是彼众悉忧怖

帝释现身有千眼  手执金刚出火焰

被甲持杖具威严  修罗遥见咸退伏

彼由微小福力故  犹能摧破大怨敌

何况救度一切者  岂于功德不自在

如风兴云降大雨  亦能息灭诸云气

亦能成熟诸苗稼  亦能安乐诸群生

彼不能学波罗蜜  亦不学佛诸功德

犹成不可思议事  何况具足诸愿者

论曰。菩萨诸有所作。皆为利乐诸众生故。自余别明增长福因。如宝云经偈云

若诸菩萨  严持香花  奉献如来

及佛塔庙  以此回向  愿诸众生

离破戒垢  得佛戒香  若诸菩萨

以净香水  扫洒涂地  以此回向

愿诸众生  离恶威仪  修善法式

整肃圆满  若诸菩萨  严持花盖

而以奉献  以此回向  愿诸众生

离烦恼热  若入伽蓝  发如是心

令诸众生  入涅盘城  出伽蓝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越生死狱

若开户牖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开圣智门  若闭户牖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闭恶趣门  若安坐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坐菩提场

右胁卧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安住涅盘  从卧起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离缠盖障  若往便利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趣大觉路

正便利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拔三毒箭  若洗净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洗烦恼垢  若洗手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离秽浊业

若洗足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离障尘坌  嚼齿木时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舍诸垢染  又彼菩萨

若身所作  一切善业  持以回向

利益安乐  一切众生  若礼如来

及佛塔庙  发如是心  愿令众生

常得人天  之所礼敬

猜你喜欢
  五阴品第二之二·佚名
  四教义卷第二·智顗
  卷十三(竺法护译)·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一·圆照
  卷第十六(第三诵之三)·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一卷·湛然
  佛乘宗要论序(三篇)·太虚
  评近代科学之发展及其与哲学之关系·太虚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二·宗喀巴
  第十二 婆蹉种相应·佚名
  10.说无色品·佛音
  南宋元明僧宝传后叙·自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八卷·湛然
  修禅要诀·佚名
  敦煌坛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苏庠·唐圭璋

      庠字养直,丹阳人。生治平二年(1065)。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不赴。绍兴十七年(1147)卒,年八十三。有后湖集,不传。   临江仙   席上赠张建康   本是白蘋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归来犹得趁鸥盟。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

  • 第三十四出 诇药·汤显祖

    〔末上〕“积年儒学理粗通,书箧成精变药笼。家童唤俺老员外,街坊唤俺 老郎中。”俺陈最良失馆,依然开药铺。看今日有甚人来? 【女冠子】〔净上〕人间天上,道理都难讲。梦中虚

  • 巻一·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一宋 孙绍逺 编古贤老子画像【刘莘老】敝周僿于文老子谈大道仁义已末流礼法固行潦虗无抱珠清净为至寳剖斗息羣竞死圣止大盗谓可愚斯民狂澜复既倒不知世大变万伪火就燥欲以区区言反俗入羲昊浑

  • 卷十·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       宋 许纶 撰七言律诗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句读江西独亢宗笔禆造化蚤论功相逢客已传河尹未见天教忆戴公歘讶鞭鸾仙尚散犹怜小草味能同明朝遣客方公事醉墨何妨落暮鸿 寒似西来不

  • 七集 二卷·钱德苍

    金雀记乔醋(小生上)【引】承恩命,除授新任河阳令;种花满县,曷胜荣幸?赋罢气凌霄汉,文成口吐珠玑。夜扶老叟青藜,杖上红光焰起。下官自到任以来,且喜黎民从约,士子循文,坐致物阜民安,一见太平景象。又得山公近与嵇阮诸君子会集于此

  • 1942──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郭廷以

      1﹐1(一一,一五)  甲、中美英俄荷等二十六國聯合宣言,保證全力對軸心國家作戰,決不單獨與敵人媾和(在華盛頓簽字)。   乙、蔣委員長為緬甸英當局強提中國由美運/抵仰光之器材物資,向英抗議,並命在華盛頓之外交部長宋子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十一月戊辰朔原任凤阳巡抚李三才有罪革职为民先是三才归自淮上筑居通湾张甚御史刘光复等劾其擅买皇木侵占仓厂一时论者哗然工科吴亮嗣等奉旨往勘以实闻 上怒下法司拟罪于是刑部右侍郎张问建都察院署院事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吕不韦相秦【上】史记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

  • 卷二·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二宋 林虙 编西汉二惠帝吏唯给军赋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两汉诏令

  • 凡例·叶酉

    春秋究遗凡例一春秋据事直书注家只当以?明圣意为主若逞其臆见务为苛刻穿凿之论纵能引经据史总属节外生枝先儒颇多此弊不敢效尤一圣经如书同盟书公至书归书入书人之类头绪如乱丝今悉为一一拈出又恐散见各条下或难参考

  • 去强第四·商鞅

    题记:强指百姓不听政令。本篇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作者认为去强需要以刑罚,专心农战,少事商贾也是去强的办法。运用强民的办法来清除不服从法令的民众,国家会被削弱;运用刑罚使民众听话等措施来清除不服从法

  • 卷十二(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八难。何等为十。一者离不善业。二者如来所立禁戒而不违越。三者远离慳吝。四者於先佛所植众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胜愿具足。九者多起厌患。十者发勤

  • 中国需耶教与欧美需佛教·太虚

    ──二十七年六月在华西大学讲──一 耶教曾训练成欧美人的组织能力  二 中国人现需此种训练  三 欧美需要通得过科学思想的宗教  四 惟佛教为最高科学理智的宗教今天承华西大学张校长和费先生相约,得来到这

  • 求得现世的安乐·李叔同

    莲花宝座后的光环、祥云与远山,一切都那么祥和宁静,请不必执着于患得患失的苦境,斩断捆绑内心的绳索,求得当下的福报与现世的安乐。与那光环、祥云和远山一样宁静,此生将幸福满满。珍惜机遇求福报人总为未得到的东西忧心惴

  •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漏尽意解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善解脱。众所知识大阿罗汉。复

  • 四分律卷第四十七(三分之十一)·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灭诤揵度第十六之一尔时世尊在舍卫国。时迦留陀夷,与六群比丘往阿夷罗跋提河中浴。时迦留陀夷浴竟上岸,着六群比丘衣,谓是己衣,不看而去。六群比丘洗浴已上岸,不见己衣,正见迦留陀夷衣,即言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住江西南昌府靖安县龙门山暇僧禅寺语录师于癸巳秋八月十二日入院。山门一喝云者道门马大师亲从出入山僧到来未免随他去就虽然以拄杖

  • 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为慈氏说咒,慈氏立誓拔苦,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