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祖逖传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县人。家中代代为官吏,食禄二千石,为北方幽州之地的名门显族。父亲祖武,任过晋王掾、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兄弟共有六人。其兄祖该、祖纳都性格豪放开朗而有才干。祖逖性格豪爽倜傥,不注重修饰仪表,不拘细节,十四、五岁时还不知道用心读书,他的兄长都为之担忧。然而祖逖轻视财物好行侠仗义,慷慨大方具有节操风范,每到田庄,则以兄长的名义拿出粮食布帛散给贫困之人以救济他们,乡中父老族中宗亲因此特别看重他。长大后博览经史群书,通晓古今事理,常到京师活动,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具有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才能。侨居到陽平县,陽平的地方官选拔他为孝廉,有关部门又推举他为秀才,他都没有接受。祖逖与司空刘琨同时担任司州主簿,两人关系非常亲密,晚上同榻共被而眠。半夜时分听到荒野外鸡鸣之声,祖逖将刘琨推醒后说:“这不是恶声啊。”于是二人起舞。祖逖、刘琨都有英迈之气度,每谈及天下之事,常半夜披衣起坐,相互勉励说:“要是四海鼎沸天下有事,四方豪杰并起,我们率兵在中原相遇,应该互相退让一步啊。”

祖逖曾被齐王司马礒征辟为大司马掾,被长沙王司马磖任为骠骑祭酒,转为主簿,累迁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跟随惠帝北伐,朝廷军队在荡陰遭到失败,于是他退还到了洛陽。惠帝大驾西幸长安后,关东诸侯范陽王司马九虎、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等竞相召纳,他都没有应允。东海王司马越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陰太守,因母丧而未能就任。

后来京师大动乱,祖逖带着宗族亲戚数百家逃往淮水、泗水一带避难,以他自己的车马运载同行的老弱病残之人,自己和大家一起徒步行走,所带衣服粮食药品和大家分享,又加上能谋划布置,所以不管老少都服从他的安排,推举他为一行人的头领。到达泗口时,元帝迎之而任他为徐州刺史,接着又任为军谘祭酒,停留在丹徒县的京口。

祖逖看到社稷倾覆,山河沦丧,常怀振兴朝廷、恢复故土的壮志。他所收募的宾客义士多是一些刚烈忠勇的猛士,祖逖对他们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弟子女一样。当时扬州地面正闹大饥荒,这些门客时常去打劫富豪之家,祖逖安抚劝慰性地问道:“你们又到南塘外面跑了一趟吗?”若有人被当地差吏抓获,祖逖则想办法把他们救回来。好议论的人就因此说他的坏话,他却像没事一样。当时皇帝刚刚在江南站稳脚跟,顾不上北伐,祖逖向皇帝进言道:“晋王室的动乱,并非是君王无道导致下面的叛乱,而是由于诸藩王争夺权利,自相诛杀,遂使北方的夷狄有了可乘之机,致使他们得以横行中原。现在遗留在中原的百姓备受欺凌,人人都有奋击抗敌之志。若君王能兴发国威,诏命诸将,让如祖逖我这样的人为统领,则各郡国的豪杰必定风从前往,那些沉溺于悲观失望中的人也会振奋苏醒过来,复国雪耻就有了希望,愿大王勉力图之。”元帝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领豫州刺史,给一千人的粮米,布三千匹,但不发铠甲兵器,让他自己筹集。于是祖逖带领着当年一起流徙江南的部曲庄户百余家渡江北上,船到江中,以楫击水而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恢复中原而又再次渡江,就如同这江水。”严辞正色,悲壮激昂,大家都为之慨叹。过江后屯于江陰,开始冶铸兵器,招募到两千人后继续北上。

当初,北中郎将刘演防御石勒,流浪人所聚集的坞寨首领张平、樊雅等都在谯郡一带,刘演任张平为豫州刺史,樊雅为谯郡太守。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几支队伍,各自拥有数百士卒,都统属张平率领。祖逖说服谢浮,让他消灭张平。谢浮谎称要与张平会见,终于杀了张平献给祖逖。元帝为了嘉奖祖逖的功绩,派人运送军粮给他,但由于路途遥远,粮食未到而军中已开始挨饿了。再进兵占据了太丘。樊雅派部下夜晚偷袭祖逖,攻进了营垒之中,他们手持剑戟大声呼叫,直冲向祖逖的幕帐,士卒们一时大乱。祖逖命令左右之人抵抗着敌人的冲击,督护董昭与贼苦战,敌人退走了。祖逖又率众乘胜追杀,这时张平的残部赶来帮助樊雅向祖逖进攻。蓬陂坞寨的头领陈川,自己封号为宁朔将军、陈留太守。祖逖派使者向陈川求救,陈川派部将李头领兵赶到相援,祖逖于是攻克了谯城。

当初,樊雅占据着谯城,祖逖因力量单薄,向南中郎将王含请求支援,王含派遣桓宣领兵前来援助。祖逖攻克了谯城,桓宣这才返回。石季龙知道了这个情况,就领兵包围了谯城,王含再派桓宣援救祖逖,石季龙听说桓宣赶来了就连忙退走了。桓宣于是就留了下来,帮助祖逖讨伐那些尚未归附的各地坞寨之主。

陈川的部将李头在讨伐樊雅的战斗中,奋力作战立有功勋。祖逖当时缴获了樊雅的骏马,李头非常喜欢这匹骏马,但不敢对祖逖说,祖逖知道了李头的心愿,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李头很感激祖逖的恩遇,常常感叹地说:“要是能够得这样的人为主,我就是死也无遗恨。”陈川听说了非常愤怒,就把李头给杀了。李头的亲信党羽冯宠率领自己的部下四百人投奔了祖逖,陈川于是更加气愤,派遣部将魏硕在豫州诸郡大肆抢劫,掠获了大量的子女车马。祖逖派遣将军卫策在谷水伏击魏硕,截获了他们抢掠的人口车马和财物,让这些被抢的人各自回家,部队什么东西都不要。陈川心里非常害怕,于是率领部下投降了石勒。祖逖率领各部讨伐陈川,石季龙领兵五万前来援救陈川,祖逖设下埋伏以计取之,石季龙被打得大败,收兵在豫州抢劫了一番,将陈川迁移到襄国驻守,留下桃豹等人守陈川的故城,他们都驻扎在西台。祖逖派遣部将韩潜等驻兵东台。同在这一座城中,贼兵出入放牧皆走南门,祖逖的军队却从东门出入,双方相峙了四旬之久。祖逖用布袋装满土,好像是装粮的米袋一样,让一千多人搬运到台上,又安排一些人担米,假装很疲劳的样子在路上歇着,敌兵果然追赶上来,这些挑米的士兵都丢下担子逃走了。敌人夺到了这些米,以为祖逖的粮食很多,士兵都能吃饱,可他们自己吃不饱饭已经很久了,心中更加胆怯,已没有什么斗志了。石勒部将刘夜堂用上千头驴运粮给桃豹,祖逖派韩潜、冯铁等人追赶到汴水,把这些粮米都缴获了,桃豹连夜撤走,退到东燕城据守,祖逖派韩潜前进到封丘逼近他的营垒。冯铁占据东、西二台,祖逖坐镇雍丘,数次派兵击截石勒,石勒的防地日渐缩小。侦察人员经常捉到一些濮陽人,祖逖都以礼相待放他们回家,这些人感激祖逖的恩德,率领乡中五百多家投奔祖逖。石勒又遣精兵万人来进攻祖逖,也被祖逖打败,石勒控制下的部落归顺祖逖的很多。当时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人各凭借略谋和军事实力相互攻击,祖逖派遣使者劝说,使各方和解,将战与和的祸福结局明白的告诉他们,于是他们都接受祖逖的节度调遣。祖逖爱惜人才礼贤下士,就是那些没有深交身份卑贱的人,也恩礼待之,这样一来黄河以南的土地又都归属于晋朝。沿河堡主中凡有子在胡营中为质者,都允许他们两边应付,时常派遣游军假装攻打一下,以向敌人明示这些堡寨并未归附。这些堡主感激不尽,敌人有什么密谋,他们悄悄给祖逖通报。祖逖先后取胜,都是由于这个原因。部下哪怕只有一点小宝,赏赐也不拖到第二天。他自己勤躬节俭,鼓励人民勤于农桑,严格要求自己,不积蓄家财,家中子弟亲自耕种,挑担打柴,又收葬露于野外的尸骨,并为之祭奠,百姓们感戴恩德。他曾经置酒邀请父老,父老们在席上感慨流涕说:“我辈老了,没想到再次得到父母般的关怀,死也无恨了。”于是唱道:“幸运呵,我们这些留下的百姓没做俘虏,日、月、星三辰朗照啊,我们又遇到了慈父。玄酒使人忘却了忧劳啊,果蔬珍肴是这样的甘甜,如何感激你的恩情啊,我们且歌且舞。”祖逖就是这样深得人心。因此刘琨在给亲朋故旧的书信中,极力赞颂祖逖的威望德行。朝廷下诏任祖逖为镇西将军。

石勒不敢以兵窥测黄河以南地区,命成皋县修好祖逖母亲之墓,又与祖逖通信,请求互派使者互相贸易。祖逖不予回信,但听任两地互通贸易,并获得了十倍之利,于是公私都增加了收入,部下人马日益增多。正当祖逖要率师渡河,扫清冀、朔二州的敌寇时,朝廷准备派遣戴若思来为都督。祖逖认为戴若思是吴人,虽然有名望有声誉,可没有卓识远见,何况自己已经扫清了荆棘障碍,收复了河南之地,而戴若思温文尔雅,一下子就成了统领,所以心中就怏怏不快。又听说王敦与刘隗产生了矛盾冲突,担心朝廷会发生内乱,使大功难以实现。心情愤慨激荡生了病,于是将妻子家属安置到汝南大木山下。当时中原士大夫以及黎民百姓皆议论纷纷,认为祖逖应进兵占据武牢,现在却把家眷安置险恶之地,有人予以谏阻,但未被采纳。祖逖虽然心内忧郁气愤,但并未停止进取,营建修缮武牢城,城北紧靠黄河,西接成皋,四边开阔可眺望远方。祖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屏障,必然会遭到敌人的袭击,于是派侄子汝南太守祖济率领汝陽太守张敞、新蔡内史周闳率兵修筑堡垒。工程未就,而祖逖身患重病。在这之前,华谭、庚阐问术士戴洋说:“祖豫州九月当死。”当初有妖星出现在豫州分野之中,历陽陈训曾对人说:“今年西北大将会死亡。”祖逖也见到了这颗星,他叹息道:“这是为我而来呀,正要平定河北,而老天却要杀我,这是老天不想帮助国家呀。”不久死于雍丘,终年五十六岁。豫州人民悲伤得如同死了父母一样,谯梁之地的百姓为祖逖建了祠堂。朝廷册立追赠为车骑将军。王敦早就萌生了叛逆之心,因畏惧祖逖而不敢行动,从此就开始肆意妄为了。紧接着就令祖逖之弟祖约接替了职务统率其众。祖约另有传。祖逖的兄长是祖纳。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二 礼乐十二·欧阳修
  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脱脱
  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脱脱
  后汉光武皇帝纪六卷第六·袁宏
  卷之六百十三·佚名
  一三八三 署江苏巡抚长麟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契丹传·魏徵
  李芳传·张廷玉
  孟化鲤、孟秋传·张廷玉
  齐负郭之民有狐晅者·佚名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二·佚名
  卷二十三·郭良翰
  第八卷·冯梦龙
  附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提学元佑(侨吴集)·顾嗣立

    元佑,字明德,处州遂昌人。其父希远徙家钱塘,是时咸淳诸老犹在,元佑遍游其门,质疑稽隐,充然有得,以奇气自负。父没,侨居平江,学者云集。浙省台宪争以潜德荐之,臂疾不愿仕,优游吴中者几四十年。至正丁酉,除平江路儒学教授,一岁,移疾去

  • 卷三十三·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三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九接武【下】李嘉祐杂兴花间昔日黄鹂啭妾向青楼已生怨花落黄鹂不复来妾老君心亦应变君心比妾心妾意旧来深一别十年无尺素归时莫赠路傍金江上曲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

  •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脱脱

        兴宗二   十年春正月辛亥朔,宋遣梁适、张从一、富弼、赵日宣来贺。甲子,复遣吴育、冯戴来贺永寿节。二月庚辰朔,诏蒲卢毛朵部归曷苏馆户之没入者使复业。甲申,北枢密院言,南、北二王府及诸部节度侍卫祗候

  • ◎又一直皖战争·刘以芬

    直皖战争,已于民国九年七月间告一结束,不谓至民国十三年又有一直皖战争,即世所称“江浙战争”是也。江浙战争何以谓为直皖战争?盖皖系自民九败于直奉联军后,所仅存之势力,即为浙江一省。浙督卢永祥,不但为皖系中坚人物,且为其

  • 第四一二禀光绪二年五月十三日一二二一七--二·佚名

    九芎林等庄绅衿、垦户、乡耆、佃户、铺户等,禀举姜荣椿为总理具禀治下竹北一保九芎林等庄监生詹国和、生员魏缵唐、垦户徐荣章、业主潘坤光、门生詹鹏材、职员刘维垣、生员魏盛唐、监生林步蟾、监

  • 第二十七册 天命六年九月至十月·佚名

    第二十七册 天命六年九月至十月十六日,佟驸马著尔传谕八游击,李都司,著速查无主粮草,运送前来,以供饲马。若不迅速办理,则为无主奴仆肆卖净尽也!再者,徵官粮时著连草料一并徵收。所徵粮草,皆以轮换之筑城车运来。授巴达为备御

  • 一四七九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一四七九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十五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官去

  • 张浚传·欧阳修

    张浚的字叫禹川,本来是河间人。生性洒脱不检点,博览图书史籍,喜欢高谈阔论,士人、朋友们都排斥、看不起他。他不能升官,就穿贫民衣服隐居金凤山,学纵横家的学说,用权术应变来希望得到重用。枢密使杨复恭遇到了他,从隐士推荐他

  • 礼四二·徐松

    国忌【宋会要】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十四日,追尊四庙,内出僖祖文献皇帝十二月七日忌,文懿皇后六月十七日忌,显祖惠元皇帝正月二十五日忌,惠明皇后五月二十一日忌,翼祖简恭皇帝四月十二日忌,简穆皇后十月二十日忌,宣祖昭武皇帝七

  • 卷二十七·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七明 孙防 编孝经纬贲居子曰孝经之成也使曾子抱以属天此其有禁秘之语宜集为纬者有之今所援神契勾命诀又率与诗三纬等之杂谶则纬之亡佚已多矣况其元命包左右握雌雄图及右秘分野口授诸图乎

  • 答倪君伟问(三则)·太虚

    问一:劫与数之分别何在?答一:常言劫数者,非就一人灾难而言,指多数人而言。劫字、佛典译语,乃劫波音之略,意指时代而言。有灾难之时曰灾劫;如最大之灾劫,全世界毁坏,人物皆受其难。今日中国人在遭灾难之时代,世界人类亦在灾劫中。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九(本)·窥基

    提婆达多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来意有三。一者论解六记中。第四无怨记云。与提婆达多记者。示佛世尊无怨恶故。故此品来。二者四品赞重流通中。此为第三。显持此经人可尊重。不吝躯命以求此法。于怨家所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三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三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四此四圣谛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二是断遍知所遍知。二非断遍知所遍知。几应断等者。二应断二不应断。几应修等者。一应修一不应修。二应

  •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二·守端

    舒州兴化禅院语录参学小师 处凝 编师开堂日。祝 圣白槌罢。乃云。便恁么散去。祖焰高辉了也。若也未然。不免平高就下。所以道。吾大圣人之道。不在有言。不在无言。不关有言。不关无言。只者个。赫然独耀。逈出古

  • 卷第十二·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戒学 弘法科(二) 齐法颖 生索氏。炖煌人。年十三。弃家依沙门法香。为弟子得度。游止凉州公府寺。与法力俱以解律显名。元嘉之季。游京师止新亭寺。孝武皇帝诏颖为都邑

  • 景岳全书·张景岳

    中医综合类著作。64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成书于1624年。博采前人精义,考验作者临症的心得,而成一家之书。首《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凡三卷。次《脉神章》,择诸家珍要精

  • 乾坤凿度·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二卷。《四库全书》本。又称《易纬乾坤凿度》或《周易乾坤凿度》。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乾坤凿度》,

  • 一贯别传·吹万广真

    主张三教道理一贯的论著。五卷。明·吹万广真撰。收在《嘉兴藏》。本书内容是在阐述儒道释三家重要典籍的精义,或以一经、一章为范围,或单就一句话发挥。卷一为〈儒宗〉,所解的儒家经典有《易经》及《四书》。卷二为〈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