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二十七

明 孙防 编

孝经纬

贲居子曰孝经之成也使曾子抱以属天此其有禁秘之语宜集为纬者有之今所援神契勾命诀又率与诗三纬等之杂谶则纬之亡佚已多矣况其元命包左右握雌雄图及右秘分野口授诸图乎惟左契右契内事图一二见焉并志之

孝经援神契

此言孝道之至行于阴阳通于鬼神上下古今若执符契也

周天七衡六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三分里之一合十一万九千里从内衡以至中衡从中衡以至外衡各五万九千五百里

日周天七衡夏至日在外衡内冬至阳气动日在外衡又曰在外衡牵牛之初冬至之日

周天七衡六问曰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立春后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后十五日斗指夘为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后十五日斗指东南维为立夏立夏后十五日斗指巳为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夏至后十五日斗指丁为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后十五日斗指西南维为立秋立秋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后十五日斗指酉为秋分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后十五日斗指西北维为立冬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又曰】大雪后玉衡指壬冬至指癸小寒指丑大寒指艮立春指寅雨水指甲惊蛰指夘春分指乙清明指辰谷雨指巽立夏指巳小满指丙芒种指午夏至指丁小暑指未大暑指坤立秋指申处暑指庚白露指酉秋分指辛寒露指戌霜降指干立冬指亥小雪指壬玉衡北斗柄也按周髀算经七衡图注北辰正居天之中央人所谓东西南北者非有常处各以日出之处为东日中为南日入为西日没为北北辰之下六月见日六月不见日从春分至秋分六月常见日从秋分至春分六月常不见日见日为昼不见日为夜所谓一嵗者即北辰之下一昼一夜黄图昼者黄道也二十八宿列焉日月星辰纒焉我之所在北辰之南非天地之中也我之夘酉非天地之酉内第一衡夏至日道也出第四衡春秋分日道也外第七衡冬至日道也皆随黄道终而复始也 其经文曰凡为此图以丈为尺以尺为寸以寸为分分一千里凡用缯方八尺一寸今为缯方四尺五分分为二千里吕氏曰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凡为日月运行之图周七衡周而六间以当六月节六月为百八十二日八分日之五故日夏至在东井极内衡日冬至在牵牛极外衡也衡复更终冬至故曰一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日一嵗一内极一外极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月一外极一内极是故一衡之间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三分里之一即为百步欲知次衡径倍而増内衡之径二之以増内衡径次衡放此其次曰冬至所北照过北衡十六万七千里为径八十一万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分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度得六千六百五十二里二百九十三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歩之三百二十七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

地顺受泽谦虚开张含泉任萌滋物归中【开张九覆西流洒润是其谦虚也】地以舒形万象咸载

计校九州之别土懐山陵之大川泽所注菜沛所生鸟兽所聚凡九百一十万八千二十四顷硗角不垦者千一百万二十顷

伏羲氏尽地之制凡天下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五十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五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

按广雅神农度四海内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一万里帝尧所治九州地二千四百一十万八千二百四顷其垦者九百一十万八千二十四顷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又山海经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也言其五蔵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为国用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记之以四海要之以太嵗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帝命竪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竪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竪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又吕览所説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九万七千里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冬至日行逺道周行四极命曰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当枢之下无昼夜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光响葢天地之中也 以此纬综贯天地故兼録及之

孔子曰日者天之明月者地之理月上属为使妇从夫放月纪

天地至贵精不两明【天精为日地精为月】

日中则光溢日神五色明照四方

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二八十六日转而归功于日晦至朔旦受符复行

按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乌阳也月中有兎与蟾蜍何兎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兎并明阴系于阳也【又】日中有金鸡乃酉之属月中有玉兎乃之属日月阴阳互蔵其宅也

仲春祈谷仲秋获禾仲夏茧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仲冬昴星中叔莒芋【莒亦芋也】故勅以天期四时节有晚早趣勉趣时无失天位皆由此术

斗指子为冬至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至 春分而物气菀秋分而物强

此与月令章句冬至之为极有三意焉义同

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枢

王者之后称公大国称侯皆千乗象雷震百里

辰极横后妃四星端大妃光明纵曲相扶

轩辕十二星后宫之属

文者精所聚昌者天纪辅拂并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宫 奎主文昌

帝王无事不法于天此其概也

五岳之神圣四渎之精仁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按白虎通岳之为言桶桶功德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南方霍山者霍之为言防也言万物防也太阳用事防养万物也西方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为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蔵于北方有常也中央为嵩山言其后大之也河谓之渎渎者浊也中国垢浊发源东注海其功着大故称渎也

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侯者也所以守蕃也臣者坚也守节明度修义奉质也

高山之巅无深海之渊无氷燥太刚湿太桑也八方之广周洛为中于是遂筑新邑营定九鼎以为王之东郡

按周书作雒解周公敬念于后曰予畏同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三十丈郛方七百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制郊甸方六百里国西上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郡有四鄙大县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立城方王城九之一郡鄙不过百室以便野事

人头圆像天足方法地五臓像五形四胑法四时九窍法九分目法日月肝仁肺义肾智心礼胆脾信膀胱决难髪法星辰节法日嵗肠法钤

按子华子心之精为火其气为离其色为赤其状如覆莲其神为朱鸟其窍上通于舌肝之精为木其气为震其色青其状如悬其神为苍龙其窍上通于目肺之精为金其气为兊其色白其状如悬磬其神为伏虎其窍上通于鼻肾之精为水其气为坎其色黒其状如介石其神为龟其窍上通于耳脾之精为土其气为戊已其色黄其状如覆缶其神为鳯皇其窍上通于口

又闗尹子曰心应枣肝应榆我通天地将阴梦水将晴梦火天地通我

又中黄道君曰人身包含天地无所不法日月者天之司徒司空公也人亦有之两肾是也璇玑者北斗君也天之侯王也主制万二千人持人命籍人亦有之在脐中脐者人之命也一名五城五城中有五真人者五帝也五城之外有八吏者八卦神也并太乙为九卿八卦之外有十二楼者十二太子十二大夫也并三焦神合为二十七大夫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故五城真人主四时上计八神主八节日主计十二大夫主十二月以晦日上计日月不得懈怠 噫非知道者不足以语此矣

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主情生于阴以计念性生于阳以理契

魄白也魂芸也白明白也芸芸动也形有体质取明白为名气唯嘘吸取芸动为义

按白虎通魂魄者何谓魂犹伝伝也行不休于外也主于情魄者廹然着人主于性也魂者芸也情以除秽魄者白也性以治内

又太微灵书云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光三曰幽精常呼念其名则魂安人身也生魂者父变一成神生魄者母化二生身

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书妖孽消灭景云出游庶人孝则泽林茂浮珍舒怪草秀水出神鱼

天子行孝四夷和平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病则致其忧鹪□消形求医翼全

天子孝曰就就之为言成也天子德被天下泽及万物始终成就则其亲获安故曰就也诸侯孝曰度度者法也诸侯君国能奉天子法度得不危溢则其亲获安故曰度也卿大夫孝曰誉誉之为言名也卿大夫言行布满能无恶称誉逹遐迩则其亲获安故曰誉也士孝曰究究者以明审为义士始升朝辞亲入仕能审资父事君之礼则其亲获安故曰究也庶人孝曰畜畜者含畜为义庶人含情受朴躬耕力作以畜其德则其亲获安故曰畜也

按董子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曰孝经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何谓也对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冬主蔵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由此观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天之经也王曰善哉愿闻地之义对曰地出云为雨起为风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故曰天风天雨也莫曰地风地雨也动劳在地名归于天非至有义其孰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不与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贵于甘五色莫贵于黄此为孝者地之义也

又按墉城仙録昔有人姓兰名期者称之曰兰公初于曲阜县高平乡其家百余口精脩孝行致斗中真人下降其家自称孝悌王讳康字伯中语兰公曰始炁为大道于日中为孝道仙王元炁为至道于月中为孝道仙王炁为孝道于斗中为孝悌王夫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王道为之成因付兰公秘防及金丹宝经铜符铁劵令授丹阳黄堂靖女真谌母且戒之曰将来有学仙者许逊汝当以此授之又曰婴母者姓谌氏西晋之时丹阳郡黄堂观居焉潜修至道时人自童幼迨衰老见之顔状无改众号为婴母因入吴市逢有三嵗孩子悲啼呼呌执母衣曰我母何来母哀而育之逾于所生既生明頴孝敬异于常人冠嵗以来风神挺迈所居常有异云气光景彷佛时説蓬莱阆苑之事母异之谓曰吾与汝暂此相因汝以何为号子曰昔蒙天真盟授灵章锡以名品约为孝道明王今宜称而呼之遂告母修真之诀一旦孝道明王漠然去又数年有云龙之驾千乗万来迎谌母白日升天

周千八百诸侯布列五千里内

按礼记王制郑注云周公制礼九州大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有九也其一为畿内余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设法一州封地方五百里者不过四谓之大国又封方四百里者不过六又封方三百里不过十一谓之次国又封方二百里者不过二十五及余方百里者谓之小国盈上四等之数幷四十九一州二百一十国则余方百里者百六十四也凡处地方千里者五方百里者五十九其余方百里者四十一附庸地也又畿内大国九者三公之田三为有致仕者副之为六也其余三待封王之子弟次国二十一者卿之田六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十二又三为三之田其余六亦待封王之子弟小国六十三大夫之田二十七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五十四其余九亦以待封王之子弟三之田不副者以其无职佐公论道耳

古微书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讼贤第二十二·桓宽
  断讼 第十九·王符
  第二章 8·辜鸿铭
  卷三十六·真德秀
  卷二十·沈廷芳
  诗序·胡广
  士虞礼·佚名
  哀公·哀公十四年·左丘明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佚名
  卷五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无量如品第七·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玄奘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下·元来
  卷第九·李遵勖
  劳工之道德·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岳伯川

    (净扮孛老引旦、俫上,云)老汉姓李,是这郑州东关里屠户。父母生我时,眼上有一块青,人顺口叫我做青眼李屠。嫡亲的四口儿,这个是媳妇儿,这个是孙子。孩儿是小李屠,不幸患病死了。今日三日也,心上还有些热,孩儿着众街坊抬出来我看

  • 卷八十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七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吴 彻【一首】彻字文通崇仁人为陈友谅用事尝侦太祖军被获命咏百马图黔其面目为诡谲秀才又赋西山夜雨诗云云西山夜雨莫厌西山夜雨多也应添起洞庭波东风肯与周郎便直上金

  • 卷五十四·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熊 鉌【号勿轩建阳人为宁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老而好学所着有翰墨全书行世 按元文类中有熊鉌者亦系闽人其着作多属大德至大间距宋亡三十余载恐非勿轩当再考之】游武夷山我

  • 卷六百五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五罗隐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鏐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勲郎朱全忠以谏

  • 明儒言行録续编卷二·沈佳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邵 锐字思抑浙江仁和人正徳戊辰进士仕至太仆寺卿举礼部第一改庶吉士值逆瑾擅政焦芳刘宇深相结纳芳子黄中字子仁皆为吉士未几传旨俱授编修公以甲第列于仁上亦并授焉耻与为列方具疏辞免防伯兄钦至以危

  • 卷四十一·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一大学士朱轼譔名臣传三十三元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托云八世孙父?以学行事金世宗见亲任终尚书右丞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羣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 卷十九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九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百官公卿表 【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

  • 邵雍传·脱脱

    邵雍,字尧夫。他的祖先是范阳人,他的父亲邵古迁居衡漳,又迁居共城。邵雍三十岁时,游历河南,把他的父亲葬在伊水岸边,于是成为河南府人。邵雍年少的时候,自觉有雄奇之才能,慷慨地想树立功名。对于书籍没有不读的,开始做学问,就很

  • 萧十三传·脱脱

    萧十三,蔑古乃部人。父铎鲁斡,历任节度使。十三能言善辩,灵巧聪明,善于揣摩他人之心意。清宁年间,根据任职的年数和劳绩迁任为护卫太保。大康初,耶律乙辛再度进入枢密府,更加骄横无忌。当时萧十三出入于耶律乙辛家中,觉得哪个

  • 卷九·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九       明 黄佐 撰御前讲论经文己亥年正月圣祖克婺州置中书分省召诸名儒会食省中日令二人进讲经史敷陈治道此论道讲学之始也即王位则设博士厅令博士许存仁等日讲尚书等书及有天下令文

  • 提要·陈淳

    道德性命之蕴,阴阳鬼神之秘,固非初学所当骤窥。苟不先析其名义,发其旨趣,使之有所乡望,则终日汩没于文字,有白首不知其原者矣。诸老先生虽虑学者居下而窥高,然其所以极本穷原,发挥蕴奥以示人者,亦未尝有隐也。然皆随叩而应,或得

  • 卷三十一·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一    宋 黄伦 撰西旅献獒大保作旅獒东坡曰大保召公也旅獒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无垢曰纣在上九夷八蛮皆不得其所故诚意断絶

  • 提要·夏良胜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中庸衍义      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中庸衍义十七卷明夏良胜撰良胜字子中南城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自宋以来取古今之义括举条目而衍其説者始叶时礼经防元嗣

  • 卷第二十七·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七   [宋碑]杭州九曲庆祥禅师俗姓沈氏。钱塘人也。六岁。本州龙山千佛寺出家。年十一。受具于弥勒寺。始习律乘。有僧录文光者。于时有名称。遂师之。经箱凡一览悉记。时谓得

  • 入誉论品第七·佚名

    是时释王,德日夜增,宝仓国境。名称智慧,金宝积聚,种种璎珞。众善来归,如秋海渊,象马车乘。犹天严驾,贤善调良,自然诣■。甘蔗石蜜,酥乳水浆,粳粮穀米。气味力增,殃患普除,怨敌屈附。旧亲增敬,疫馑消亡,凉风和调。时雨细润,空中晃昱,甚

  • 歙砚说·佚名

    一卷,辨歙石说 一卷。作者不详。《歙砚说》,主要记载歙砚石采掘之地,琢石之法,以及珍贵砚石的性质、声音、硬度、纹理、颜色等,并列举了“眉子”、“罗纹”、“金鈫”等珍贵砚石三十一种之多,也列举了砚石的十种病象。《辨

  • 蟫史·屠绅

    清代长篇小说。20回。原署为“磊砢山房原本”,一般认为是乾隆年间的名士屠绅所写。本书叙述桑蠋生受到指挥甘鼎的礼遇,并于掘井时得到三箧书。甘鼎和桑蠋生将其藏于秘室,时时从其中受到启示,获益极大。此后,桑、甘二人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