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七

嘉靖三十二年四月丙子朔时享 太庙先期礼部请遣亲王行礼不允仍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以久旱祷雨于内殿停刑禁屠六日

○兵部尚书聂豹言大同需修边犒军银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两已得旨令户部处发而户部诿为本部职掌欲于马价内查给今边工方兴经费既急臣等不敢及覆渎请已议取太仆寺马价待发但兵马钱谷各有司存今本部马价所余不及二万户部自常额外各省库藏所积顷岁一切搜括起角□羊无非为济边之用而临事复阻恡如此乞敕令协心共济国事 上以为治诏各镇修边银遵原议给发不许互诿

○巡视浙福都御史王忬条上海防事一一禁近海豪民通引倭夷以绝祸本二照各边例惟以奋勇血战为功不以损伤 军为罪三选调闽浙兵相兼操习以资防御四通行两广南直隶巡抚操江官远行哨探分布兵舡彼此夹攻五两省守巡兵备官查照原定地方常川驻劄以便责成六宽禁令以开自新如胁从贼犯准令投首积年渠魁亦听归降七闽浙鱼舡量议收税并议漳州桥房拖欠税课及查理盐课以助军饷八滨海顽民接济夷寇及走漏消息者乞以正犯处之极刑全家发边卫充军部覆俱从之

○光禄寺卿窦一桂奏工部原借本寺银三十四万余两今供应不敷请补还令工部言部贮寺储俱朝廷钱粮迩因大工繁兴通融措用岂宜责偿苐即既称缺乏请以节慎库见银一千六百余两待追完逋负共廷五万两还之报可

○丁丑

○升南京太常寺少卿钱邦彦为南京光禄寺卿南京礼部郎中欧阳衢为南京尚宝司卿

○兵部给事中游震得上言理财恤民事宜国家费有常经赋有常制今司计者既徵常赋又开事例又时括借加派其取之民者无遗策矣而太仓一岁之入不足以供一岁之出乞下部臣核每岁出入之数朝廷当明布俭德以示天下然后修复屯盐旧政及招人开垦荒田宽其税额使农多而粟广则财用自足一淮浙各有巡盐御史复设都御史十羊九牧民不堪命至几编派补商病民尤非善政皆宜稍为宽苏以恤民隐奏入得旨盐法都御史去留该部集议来闻余如震得言已广西道御史霍冀奏亦请革裁盐法屯牧营田都御史 上曰各官系言官建议添设未几又请裁革似此纷更国是何由而定吏部会同户部备查先年何人建议及各官有无裨益应否裁革从公定拟具奏尚书万镗等言迩年言官黄如桂赵锦朱伯辰等日睹时艰故各建议设官乃今各臣任事以来或阻于时势之艰虞或妨于事体之牵制在常职不无小补之劳在地方未收弘济之效故复议裁省宜如所请令都御史王绅王达王玑俱回籍候 上以其议示大学士严嵩嵩言言官论事皆无深虑偶有臆见任意陈奏该部不审可否畏奉言官一概题覆准行及行而窒碍輙又议革者非止一端似此议论纷更甚非政体今次有旨令从公看议则又依违两可却为之角□羊释曰或沮于时势之艰虞或妨于事体之牵制又曰在常职不无小补之劳在地方收弘济之功夫特简宪臣专敕行事岂为常职既云未收弘济之功则有负朝委任即当参究罚治岂只顺从裁革收回听用缘初推举之时该部未能为官择人如先年王琼赵鉴亦系添设清理盐法都御史彼皆于盐政有济不为徒设今官不得人干理无效而坐得美升又无怠之罚人心何以知警 上以嵩言为是批示部曰天下大政属之六部言官意见或有异同部臣当执可否以为行止尔等何每事輙与题覆以致方行遽改甚非政体今奉旨会议又狥情回护专事依违姑不究王达等俱裁革回籍听候其行事有无成效令所在巡按御史核实以闻

○戊寅

○经略边务兵部右侍郎杨博言昌平 陵寝所在如驻守都御史苦无事权百凡掣肘宜割涿霸宛平大兴良乡房山同安永清东安武清漷文安保定大成及昌平顺义怀柔共十七州县并境内卫所属之昌平都御史易以提督兼巡抚名目与顺天巡抚势相犄角总督官开府蓟州居中调度其昌平副总兵亦乞加以镇守名目节制 天寿山巩华城黄花镇居庸关等处以便战守至于黄花镇原非虏冲而渤海所切近贼巢宜移黄花镇参将驻渤海所令其往来督理移渤海所守备代之乂镇边长峪横岭三城最为要害今止设守备一人把总二人权轻兵寡不堪战守白羊口僻在一隅虏所不至反设游击一人守备一人殊为失策宜将白羊口游击移驻镇边城分所部各干人助守镇边长峪横岭三处白羊口止留守备亦足防御矣仍敕宣府守臣相度山后通 皇陵路径速议修守毋分彼我其永安巩华二营缺马二千二百五十匹乞令太仆寺给之事下兵部尚书聂豹等言昌平都御史本逆鸾奏设令欲割顺天巡抚所属隶之则事权体统未免分裂况顺天永平自虏患以来已增设总督军门又于沿边分为八区各置参将游击不为不多矣使人怀共济畿辅自保无虞臣以为昌平都御史可革但责之顺天巡抚令秋防移驻其地见任都御史王轮俾回京听用但改设副总兵亦足专护 陵寝余皆如博议诏依部拟 博又言古北口潮河川及镇边长峪横岭三城为虏入要害乞于古北潮河列亭彰筑城垣于三城再宜增置参将盗兵防守仍先檄提督时陈移兵二枝驻近地为援报可

○礼部言 二王讲读旧规开以二月八月初旬辍以五月十一月初旬今有闰三月请于四月辍讲不为例内侍书官每日启王温隶仍日书百字送内阁圈注讲读等官每半月恭诣各府起居如王更欲授书进讲及质问疑义字法各官亦得自效诏可

○升湖广右布政使邹守愚为河南左布政使四川左参政黄光昇为广东按察使

○己卯

○升江西左布政使蔡云程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 命左春坊左庶子郭仆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掌管院事

○山西沂州定襄县崞县地震有声如雷

○壬午

○初山东江北连岁水旱饥民螽为起盗剧贼时洲时恺马爱等各聚众数百人流劫沂邳闻烧毁泇口镇地方甚彼其害巡按直隶御史李逢时以闻诏停山东淮安抚臣沈应龙连矿及兵备等官俸令克期平定至是山东麦收甚穰饥民多归就业应龙等复檄许群盗自首于是贼势衰耗诸首恶多就擒应龙等以事平具闻诏斩所擒获诸盗而贷其自首者命应龙等支俸如故然应龙苟冀无事诸贼来首虽凶迹章灼皆贷不问而民间受害家属稍行捕报即痛治以刑由是贼党骄矜良民丧气而所在剽掠公行矣

○癸未

○宁夏地震有声

○丙戌

○浙江舟师破贼于松门港把总夏光等擒贼四十四人斩首二十九级 上谕辅臣严嵩等曰建城一事固好但不可罔力伤财枉作一番故事如下用土上以砖石必不堪久湏围垣以土坚筑门楼以砖包而可承重一二年定难完朕闻西面最难用工者兹经始不可不先思及之嵩传示在工诸臣平江伯陈圭都督陆炳侍郎许论等圭等覆言重城四面原议用土坚筑其垛口腰墙及各城门始用砖砌惟西面地势低下土脉流沙稍难用工宜先完南面由南转东北而西以次相度修理 上允之令严嵩督工匠以渐修筑毋致虚糜财力 上又虑工费重大功不易以问嵩等嵩等乃自诣工所视之还言臣等今日出视城工时方修筑正南一面自东及西延长二十余里询之各官云前此难在筑基必深取实地有深至五六尺七八尺者今基筑皆已出土面其板筑土有才起一二板者有筑至四五板者其一最高至十一板盖地有高低培垫有浅深取土有近远故工有难易大抵上板以后则渐见效矣 上谕答曰卿等以工义具闻谓委难重然既作之必果持久方可但土质恐未坚或曰且做看此非建大事者之思也又或仍以原墙说正先作南面待财力都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计或同圭等一详计之于是嵩会圭等议覆京城南面民物繁阜所宜卫护今丁夫既集板筑方兴必取善土坚筑务可持久筑竣一面总挈支费多寡其余三面即可类推前此度地画图原为四周之制所以南面横阔凡二十里今既止筑一面苐用十二三里便当收结庶不虚费财力今拟将见筑正南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并力坚筑可以克完报其东西北三面候再计度以闻报允

○丁亥

○升吏部郎中黄养蒙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戊子 命五军营副将署都督佥事刘大章充总兵官镇守宣府

○海寇犯太仓州攻城不克分众四掠烧毁关厢卢舍是时有失舟倭四十人突至浙江乍浦往来平湖海盐海宁之境纵横肆掠焚戮惨虐官兵前后遇之皆败凡杀把总一指挥四千户一百户六县丞一所伤官兵无虑数百人凡十有六日竟倘祥夺舟而去

○庚寅

○录陕西神木堡等处斩虏功升赏官军张瀚等百四十九人

○壬辰

○选授行人王正国殷正茂谢江俱为给事中行人李邦珍李一经中书舍人曹光李守仁詹理何廷钰俱试监察御史正国礼科正茂兵科江工科邦珍浙江道先福建道一经广东道守仁河南道理陕西道廷钰云南道

○癸巳

○以灾伤命改山东沂州并郯费滕峄邹五县预徵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本色马每匹折银二十两

○海寇破松江上海县

○甲午

○未封妃王氏薨赐号曰庄诏丧礼如睦妃例

○总督京营戎政平江伯陈圭奏城工重大乞留中□河南山东班军当诣蓟镇者并工修筑报可

○丁酉

○改南京吏部尚书潘横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海寇攻吴淞江所南淮所俱破之分兵掠江阴

○经略边务侍郎杨博请以苏州仓漕粮六万石仍运本色其十八万石俱改折色以从民便报可 先是户部议革各边主兵马草令其采牧自给巡抚山西都御史赵时春言本镇地狭丁少而徭役供办实倍他镇具今春冬用兵不休诸将败亡接踵臣等日夜抚绥百方积聚犹恐不足以固离至而振积衰况可为此削夺之举乎如以用度匮乏欲从莭省宜以本地民纳草束姑从臣等徵角□羊支给不敷之数当放先辽东抚臣马文升罚积粮草遗意于各纸贾赃罚折草补支仍于屯军处分积谷草以广军需待储蓄稍充容臣等自请裁省以裕国计从之

○戊戌

○御史蔡朴言曩时守臣于大同弘赐诸堡外增筑镇羌等六堡内有垦地五百四百顷建城募兵且耕且守而移北东路参将驻得胜堡北西路参将驻助马堡各适中调度以为应援可谓得策后都御史何思谓其孤悬难守欲改掣内地若以大边难守而并之二边二边难守而并之内边则地目削而势日蹙岂善计哉乞命守六堡如故又四海冶永宁旧墙单薄乞亟命增缮并筑敌台五十一座仍于大小红门柳沟口外适中处所增筑空心敌台三座其北路独石一带塞垣王巨宜先设敌台四十四座计需银七千九百余两请以万全都司所贮事例银充之又大红门原设巡检一员后移隆庆以致本口竟无盘缉请仍设本地以便巡禁兵覆如其言得旨俱如拟

○己亥

○宜春官兴工

○鲁府乐陵王健概薨赐祭葬如例

○庚子

○江北倭掠海州杀二百余人浙江倭五百余攻破临山卫乘胜西犯松杨知县罗拱宸督处州兵御之贼浮海走参将俞大猷以舟师邀击斩首六十九级 命协守甘州左副总兵姜应熊挂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

○甲辰

○倭攻福宁州山□秦屿所破之大掠而去

猜你喜欢
  第三十九回 谏远色王茂得娇娃 窃大宝萧衍行弑逆·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王祎
  名山藏卷之九十·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三十一·佚名
  一一三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黄道周着《博物典汇》纂辑情形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一·佚名
  刘元海传·房玄龄
  梅之焕传·张廷玉
  卷六十一·佚名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吕思勉
  何五良·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拿回去吧,劳驾,先生”·徐志摩

    啊,果然有今天,就不算如愿,她这“我求你”也就够可怜!“我求你”,她信上说,“我的朋友,给我一个快电,单说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宽。”叫她心宽!扯来她忘不了的还是我——我,虽则她的傲气

  • 三集目录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二十七癸未元旦元旦试笔咏爆竹新正养心殿题岁朝图岁朝图联句仇英水仙蜡梅新正重华宫题镂玉百子屏元人雪江渔艇博洛尔部沙瑚沙默特伯克所进武器制匣藏之并纪是

  • 山谷外集诗注卷八·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八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晓放汴舟【山谷罢北京教授入京改京官得知吉州太和县其秋自汴京归江南寔元丰三年】 秋声满山河行李在梁宋【梁即汴京宋即南京】川涂事鷄鸣【渊明诗目倦川涂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六·杨仲良

      神宗皇帝   薛向等措置陕西折二钱   庆历中,陕西、河东皆用铁钱。后用张奎议,小铁钱独行于河东,而陕西许用铜钱及大铁钱,以一折二,然小钱积同、华二州者,凡四十万缗。熙宁初,诏赐河东,以铁償之。   熙宁二年三月,诏

  •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十二月。辛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外起居注○调吏部右侍郎长萃为仓场侍郎。礼部左侍郎溥善为吏部右侍郎。转礼部右侍郎<辶黎>方■土岫为

  • 稽古録卷十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真宗咸平元年【正月辛酉朔改元 三月壬申初令饥民刼窖者减强盗法 五月戊午朔日食 七月丙戌初令恶民再犯徒三犯杖送军头司十月丙戌朔日食 十二月丁酉初令大辟疑者具狱以闻行新编敕】 二【二月催欠司

  • 卷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十六叶赫地方舒舒觉罗氏硕翁科洛巴图鲁图鲁什费扬古      禅禅安布禄      新布吴努春      岱音布禄舒敏以上

  • 卷四十五·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五大学士朱轼撰名臣续传二附魏范粲范粲字承明陈留外黄人为人高亮贞正博涉强记学皆可师远近请益者甚衆性不矜庄而见之皆肃如州府交辟不就久之乃应命为治中转别驾辟太尉掾尚书郎出为征西司马

  • 卷十五·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五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孔子仕鲁【仲 由 冉求端木赐 高柴】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犂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刼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

  • 卷十九上·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九上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嘉礼表先王厚男女之别重继嗣之原爰定昏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所以别嫌明微先德后色垂万世统至深逺也东迁而后礼教不修伦纪废壊陈灵以君臣宣淫晋文以懐嬴荐宠

  • 杨国忠传·刘昫

    杨国忠本名钊,蒲州永乐人。父亲名王旬,凭借国忠的显达,被追封为兵部尚书。则天朝中的宠臣张易之,即是国忠的舅舅。国忠无学术,行为放荡,能饮酒,爱好..艹捕,品行不端,为同宗族人所鄙视。于是发愤从军,在蜀帅手下奉事,因驻防出色应

  • 张仪说秦王曰·佚名

    【提要】 张仪,战国时代与苏秦齐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连横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张仪也擅长于战略谋划、长篇游说和辩论,张仪在运用具体技巧和策略时也毫不逊色。合纵派与连横派的斗争最终以张仪为首的连横派的胜

  • 孟子纂疏卷九·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九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爲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歴山时也仁覆闵下谓之昊天【愚案此説出毛诗】号泣于旻天呼

  • 第十四章 10·辜鸿铭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辜讲有人有一次问孔子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相当于当时的柯尔贝尔 )什么品格特征。孔子回答:“他是个慷慨大方

  • 提要·赵汸

    【臣】等谨案春秋金锁匙一卷元赵汸撰汸有春秋师説左氏补注诸书已着于録是书撮举圣人之特笔与春秋之大例以事之相类者互相推勘考究其异同而申明其正变葢合比事属辞而一之大防春秋之初主于抑诸侯春秋之未主于抑大夫中间

  • 物不迁论第一·僧肇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

  • 卷第一百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三傍生趣亦有生处得智能知他心等。云何知然。昔有女人置儿一处作余事业。时有一狼持其儿去。傍人为逐语彼狼言。汝今何

  • 刻支那福州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后序·为霖道霈

    鼓山为霖大师被柔忍衣。入寂慈室。坐法空座。开堂说法三十余岁。座下常随众五千指。循循善诱。如老婆怜儿孙。谦谦度生如津梁。大师诚天下之至柔乎。及室中提宗印。辨魔拣异。则壁立万仞。七十四岁垂死而未肯许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