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春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

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春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抽出错悞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免,【真按:校于前文似有脱节.】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悞,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阅检看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在案。

所有乾隆四十七年冬季进过书籍错悞,业于本年二月二十八日查核交部。其本年春季进过第三分全书七次,臣等详加稽核,除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官关槐记过四次;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七百二十三次,潘有为记过三百四十三次,孙溶记过三百三十三次,仓圣脉记过二百三十次,徐以坤记过二百二十二次;分校官吴省兰记过一百八次,雷震记过四十次,罗万选记过三十六次,吴锡麒记过三十二次,励守谦记过三十次,胡予襄记过二十四次,季学锦记过二十三次,刘源溥、罗修源各记过二十二次,汪镛记过二十次,胡敏、周鋐、嵇承志、郭晋、叶兰各记过十八次,甄松年、邱庭漋、李荃各记过十六次,杨世纶、陈木、徐立纲、何循、朱绂各记过十四次,牛稔文、于鼎、朱攸、许兆椿、汪学金、罗国俊、陈昌齐各记过十二次,邹奕孝、庄通敏、章宗瀛、王天禄、张志枫、康仪钧各记过十次,孙玉庭、王庆长各记过八次,曹锡龄、严福、张焘、郭祚炽、李岩、王坦修、沈培、徐秉敬各记过六次,柴模、闵惇大、黄寿龄、范来宗、何西泰、徐文干各记过四次,李鼎元、张能照、李斯咏、施培应、常循、程琰、王春煦、戴均元、王〔照〕、【真按:王照。其何以知此乃王照也?下文尚有王煦之是否为王照者尚未可知也!】戴联奎、秦泉、萧广运、方大川、章煦、王璸、袁文邵、金兆燕、孙球、吴鼎雯、蔡廷衡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志十二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薛居正
  ●卷八·邵伯温
  ○补遗·赵翼
  读礼通考卷二十二·徐乾学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謇斋琐缀录四·尹直
  卷二十八·陈均
  第三九二佥禀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一日一二二一二--一·佚名
  一○九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成德履历情形并拟写谕旨进呈片·佚名
  遗文编就答君心——《志摩全集》编排经过·陆小曼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八。·金富轼
  钱法例·佚名
  卷五十三·纪昀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休斋·唐圭璋

      曹休斋生平仕履未详。以其词乃和元人刘近道者,疑为元人。顷细检翰墨大全全书,壬集卷六有曹休斋题熊退斋熊源书堂诗(熊退斋即熊禾),其人殆亦自宋入元者。   贺新郎   海棠次刘草窗韵   旧事凭谁诉。记锦宫、初试

  • 卷三十六·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六    宋 陈起 编芳庭斯植采芝续稿 送故人之天台 新緑又成隂归期直到今人行芳草远犬吠落花深野店春寒雨江城橘树林无情名利事休系一生心 送敏上人归永嘉

  •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刘眘虚刘眘虚江东人天宝时官夏县令诗一卷江南曲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一作月】长玉手欲有赠裵囘双明璫歌声随緑水怨色起青【一作朝一作春】阳日暮还家望云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隆庆元年六月甲申朔始开史馆纂脩 世宗肃皇帝实录 命礼部遣官行取衍圣公孔尚贤及翰林院五经博士颜肇先孟彦璞仍别取孔氏老成族人五人颜孟族各二人驰驿来京以 圣驾将幸大学也○户部署员外郎林乔相以三年秩满请得追赠生

  • ◎知事拍马屁·李定夷

    江西临川县知事傅岷孙,对于应酬一道,素极讲究。近因天气炎热,特派干员在本县采买大西瓜一船,另派护兵二人送省。用土车载入城内,分送各当道。计李督军大西瓜三十个,戚省长大西瓜三十个,罗财政厅长二十四个,陈政务厅长二十四个

  • 卷十【五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十【五则】     宋 岳珂 撰 人品明证 官品名意之讹珂尝书之然以九品爲人品之别而非官品则未有的据也及考之晋书卫瓘邓攸二传事特较明盖当时去魏未远名未大讹意犹可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张恭安公存墓志铭司马光熈宁四年三月癸巳礼部尚书致仕张公年八十八薨于兾州私第其孤保孙状公之功行遣使者走洛阳谓某曰公将以八月壬申塟子为我铭公之墓某既哭自惟文辞鄙恶不足发明公事业然婚媾累世庻知公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七·佚名

    八月初五日戊子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曰前据阿桂等奏亲赴固原查勘马升贵挖窖等事想此时自当查办完竣其善后各事宜谅亦已与福康安妥恊商办此外即有零星之贼如鹰窝石等处自己殱擒浄尽设有一二逋逃者福康安在被督同将弁等

  • 孙即康传·脱脱

    孙即康,字安伯,他的祖先是沧州人。后晋末年,辽国迁移河北居民充实燕、蓟,八代祖延应在被迁人中,口说籍贯析津,其实在大兴。官做到涿州刺史。延应玄孙克构,是辽检校太傅、启圣军节度使。即康,是克构曾孙,大定十年(1170)中进士第

  • 一一六、惠施返魏考·钱穆

    惠施至宋不久而返魏。《史记 魏世家》:&ldquo;襄王卒,子哀王立,张仪复归秦。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rdquo;襄王卒乃惠王,哀王立乃襄王。张仪于惠王死即去魏,故明年而魏即约五国攻秦也。(参读《考辨》第九五。《张仪传》:&ldqu

  • 卷六·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六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齐卫结谋叛晋定公七年秋齐侯卫侯盟于沙左传七年秋齐侯郑伯盟於咸徵会于卫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使北宫结如齐而私於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於琐【琐即沙】齐卫联兵伐晋

  • 卷十二·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二同知吴廷华撰士丧礼第十二【士谓死者及其子葢士死而其子丧之自始死至卜塟之礼据杂记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葢春秋转相僭窃士丧礼废而其书尚在故孔子以教孺悲而是礼遂传丧于五礼

  • 卷二百七·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二十六复次善现,净戒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净戒波罗蜜多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净戒波罗蜜多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

  • 奉持品法句经第二十七(十有七章)·佚名

    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好经道者,不竞於利,有利无利。无欲不惑,常愍好学,正心以行。拥怀宝慧,是谓为道,所谓智者,不必辩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奉持法者,不以多言,虽素少闻。身依法行,守道不忌,可谓奉法。所谓老者,不必

  • 丹徒会音寺同戒录序·太虚

    丹徒会音寺,即明季海潮庵,乃华山见月律师受具之道场也。历经废兴,而时一弘传戒法,清道光间,曾有德真静律师阐扬甚盛,后毁于红羊之劫。复于智慧德律师中兴之,民国之四年开坛传戒,犹有同戒录可稽。照如和尚继之,得松涛和尚、法莲

  •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太虚

      谈佛法诸山长老参学在先,太虚何须立说?即诸大居士皆研究有素,亦不待太虚启言。况佛法甚深,非言语所能及!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以实证说亦唯佛与佛乃能了之。且诸法实相,竖说横说,重在亲证;有所说者,皆为方便引导假立法

  • 序·佚名

    序百痴大师三山狮子一代马驹现光明拳照波若眼历坐道场素缁倾慕洵可以远吸曹溪迩跻大白者矣曩岁吾郡超果开席金鳗青虎之墟瓢衲麇至余获晨夕觐侍其间窃稔师之为人道韵渊澄辩才飙发钳锤来学困彻婆心虽以轰雷激电之机而寓

  • 词旨·陆辅之

    一名《词旨畅》。词论。元陆辅之撰,2卷。陆 辅之曾从张炎受词学,《词旨》论词, 专门阐明乃师的宗旨。全书计有论 词7则,属对38则,乐笑翁奇对23 则,警句92则,乐笑翁警句13则, 词眼26则,炼字之法集虚字33则。 总的来看,他强调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