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考。   水调歌头   昨夜乘秋兴,长啸驭清风。飘然玉宇虚廊,忽到广寒宫。解后姮娥相见,为问中秋诞节,奇特世难同。底事长庚梦,独占此宵中。   呼金免,寻玉策,检前踪。自从盘古有月,便有此仙翁。公向人间游戏,月在天 
- 武进蒋骥撰九章昔人说九章其误有二一误执王叔师顷防迁原江南作九章之说而谓皆作于江南一徒见原平生所作多言沅湘又其所自沈亦于湘水而执江南以为沅湘之野故其说多牵强不相合余谓九章杂作于怀防之世其迁逐固不皆在江南 
-   七言〈原缺〉 
-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一五言古诗九贡师泰拟古二首东南有佳人逺在水一方绮疏粲飞楼曲防围洞房意态闲且靓气若兰蕙芳纤阿扬姣服杂佩悬明珰流风回皓雪明月舒其光白面谁家子锦鞍青丝缰翩然一见之下马立中堂可望不可 
-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春正月。乙酉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诣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乾清宫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 
- 王正言,郓州人。父亲王志,任济阴令。王正言早年丧父贫穷,跟从和尚学佛,擅长写诗,密州刺史贺德伦令他还俗,担任郡职。贺德伦镇守青州,推举他为推官,贺德伦移镇魏州后,王正言改任观察判官。庄宗平定魏博后,王正言仍任旧职,小心谨慎 
- 华高,和州人。和俞通海等人率巢湖水师前来归附。从大军攻克太平,授予总管。又从大军破采石、方山的敌军,挥师下集庆、镇江,晋升为秦淮翼元帅。与邓愈攻战于广德,守兵严阵以待,华高派数骑兵挑战,敌兵坚壁不动。华高派兵猛烈攻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七经籍考经【书】明书传会选六卷翰林学士刘三吾等奉勅撰刘三吾序略曰九峯蔡氏集传发明殆尽矣然书成於朱子既卒之後不无可议如尧典天与日月皆左旋洪范相协厥居为天之隂隲下民有未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丙午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大江,东进白下门外,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内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庳隘。上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故增筑新城, 
- 小学类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此自是正理然古者人心质朴风俗淳厚孩提至七八岁时知识尚未开今则人心风俗逺不如古人家子弟至五六岁已多知诱物化矣又二年而始入小学即使父教师严已费一畨手脚况父兄之教又未必尽如古法 
- 一、问题的提出。二、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他们的衣服是殷服,他们的宗教是殷礼,他们的人生观是亡国遗民的柔逊的人生观。三、论儒的生活:他们的治丧相礼的职业。四、论殷商民族亡国后有一个“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一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国风案序风有二义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是也孔氏頴达曰诗以当国为别谓之国风周南周召之地郑谱谓在雍州岐山之阳文王受命作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以为二公采邑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 
-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八难。何等为十。一者离不善业。二者如来所立禁戒而不违越。三者远离慳吝。四者於先佛所植众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胜愿具足。九者多起厌患。十者发勤 
- 佛告族姓子。如来见已及他众生。知於往古不可称计本所行业。一世十世百世千世百千世无数世不可计载。百千亿世天地成败劫立劫尽。亦不可计无能限量天地及劫之反数也。而悉知之靡不彻了。本於某处名字种姓。居止饮食颜 
-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第四十   十八不共法者.一者諸佛身無失.二者口無失.三者念無失.四者無異想.五者無不   定心.六者無不知已捨.七者欲無減.八者精進無減.九者念 
- 每一个人身上都爆发着一场神与人的斗争,与此同时,每个人也都渴望二者和解。灵魂和肉体愈强健,斗争就愈能产生丰硕果实,最后获得的和解也愈完美。这本书不是一部传记;它是每一个痛苦挣扎的人的自白。作者写本书的目的是 
- 文集。清李塨(1659—1733)撰。十三卷。塨字恕谷,号刚主(一作字刚主、号恕谷),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康熙举人,年六十为通州学政,旋以病告归。博学工文辞,师博野颜元,又从毛奇龄论乐律。著有《周易传注》、《李氏学乐 
- 中国古代文史理论著作。章学诚著。本书通行有《章氏遗书》本,1921年吴兴刘承干刻印。1956年12月中华书局据此排印出版,1961年9月第2次印刷。章学诚所著除本书外,还有《校雠通义》内篇3卷,《方志例略》2卷,《文集》8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