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一三二)大品赖吒和罗经第十六(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与大比丘众俱。往至鍮芦吒。住鍮芦吒村北尸摄和园中。

尔时。鍮芦吒梵志.居士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拘楼瘦。与大比丘众俱。来至此鍮芦吒。住鍮芦吒村北尸摄和园中。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若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尊重礼拜。供养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应共往见沙门瞿昙礼拜供养。

鍮芦吒梵志.居士闻已。各与等类眷属相随。从鍮芦吒出。北行至尸摄和园。欲见世尊礼拜.供养。往诣佛已。彼鍮芦吒梵志.居士或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问讯佛。却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遥见佛已。默然而坐。彼时。鍮芦吒梵志.居士各坐已定。佛为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默然而住。时。鍮芦吒梵志.居士。佛为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各从坐起。稽首佛足。绕佛三匝而去。

彼时。赖吒和罗居士子故坐不起。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鍮芦吒梵志.居士去后不久。即从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如我知佛所说法者。若我在家。为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行梵行。世尊。愿我得从世尊出家学道而受具足。得作比丘。净修梵行。

世尊问曰。居士子。父母听汝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耶。

赖吒和罗居士子白曰。世尊。父母未听我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世尊告曰。居士子。若父母不听汝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我不得度汝出家学道。亦不得受具足。

赖吒和罗居士子白曰。世尊。我当方便从父母求。必令听我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世尊告曰。居士子。随汝所欲。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闻佛所说。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绕三匝还归。白曰。二尊。如我知佛所说法者。若我在家。为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行梵行。唯愿二尊听我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赖吒和罗父母告曰。赖吒和罗。我今唯有汝一子。极爱怜念。意常爱乐。见无厌足。若汝命终。我尚不欲相弃舍也。况生别离不见汝耶。

赖吒和罗居士子复至再三白曰。二尊。如我知佛所说法者。若我在家。为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行梵行。唯愿二尊听我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赖吒和罗居士子父母亦至再三告曰。赖吒和罗。我今唯有汝一子。极爱怜念。意常爱乐。见无厌足。若汝命终。我尚不欲相弃舍也。况生别离不见汝耶。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即时卧地。从今不起。不饮不食。乃至父母听我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一日不食。至二.三.四.多日不食。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父母往至子所。告曰。赖吒和罗。汝至柔软。身体极好。常坐卧好床。汝今不知苦耶。赖吒和罗。汝可速起。行欲布施。快修福业。所以者何。赖吒和罗。世尊境界甚难甚难。出家学道亦复甚难。尔时。赖吒和罗居士子默然不答。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父母往至赖吒和罗亲亲及诸臣所。而作是语。汝等共来至赖吒和罗所。劝令从地起。

赖吒和罗居士子亲亲及诸臣等即便共至赖吒和罗所。语曰。赖吒和罗。汝至柔软。身体极好。常坐卧好床。汝今不知苦耶。赖吒和罗。汝可速起。行欲布施。快修福业。所以者何。世尊境界甚难甚难。出家学道亦复甚难。彼时。赖吒和罗居士子默然不答。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父母至赖吒和罗居士子善知识.同伴.同时所。而作是语。汝等共来至赖吒和罗所。劝令从地起。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善知识.同伴.同时即共往诣赖吒和罗居士子所。而作是语。赖吒和罗。汝至柔软。身体极好。常坐卧好床。汝今不知苦耶。赖吒和罗。汝可速起。行欲布施。快修福业。所以者何。赖吒和罗。世尊境界甚难甚难。出家学道亦复甚难。彼时。赖吒和罗居士子默然不答。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善知识.同伴.同时往至赖吒和罗居士子父母所。作如是语。可听赖吒和罗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若其乐者。于此生中。故可相见。若不乐者。必自来还归父母所。今若不听。定死无疑。当何所益。

于是。赖吒和罗居士子父母闻已。语赖吒和罗居士子善知识.同伴.同时曰。我今听赖吒和罗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若学道来还。故可见也。

赖吒和罗居士子善知识.同伴.同时即共往诣赖吒和罗所。便作是语。居士子。父母听汝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若学道已。还见父母。

赖吒和罗居士子闻是语已。便大欢喜。生爱生乐。从地而起。渐养其身。身平复已。从鍮芦吒出。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白曰。世尊。父母听我于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唯愿世尊。听从世尊出家学道而受具足。得作比丘。

于是。世尊度赖吒和罗居士子出家学道。授其具足。授具足已。于鍮芦吒随住数时。于后则便摄衣持钵。游行展转。往至舍卫国。住胜林给孤独园。尊者赖吒和罗出家学道。受具足已。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彼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尊者赖吒和罗知法已。至得阿罗诃。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得阿罗诃已后或九年十年。而作是念。我本已许出家学道还见父母。我今宁可还赴本要。于是。尊者赖吒和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我本有要。出家学道已。还见父母。世尊。我今辞行。往见父母。赴其本要。

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此赖吒和罗族姓子。若使舍戒。罢道行欲如本者。必无是处。世尊知已。告曰。汝去未度者度。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灭讫者令得灭讫。赖吒和罗。今随汝意。

彼时。尊者赖吒和罗闻佛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坐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至己房中。收举卧具。著衣持钵。游行展转。往至鍮芦吒。住鍮芦吒村北尸摄和园。于是。尊者赖吒和罗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鍮芦吒而行乞食。尊者赖吒和罗作如是念。世尊称叹次第乞食。我今宁可于此鍮芦吒次第乞食。尊者赖吒和罗便于鍮芦吒次第乞食。展转至本家。

彼时。尊者赖吒和罗父在中门住。修理须发。尊者赖吒和罗父遥见尊者赖吒和罗来。便作是语。此秃沙门为黑所缚。断种无子。破坏我家。我有一子。极爱怜念。意常忍乐。见无厌足。彼将去度。当莫与食。

尊者赖吒和罗自于父家不得布施。但得啧[口*數]。此秃沙门为黑所缚。断种无子。破坏我家。我有一子。极爱怜念。意常爱乐。见无厌足。彼将去度。当莫与食。尊者赖吒和罗知已。便速出去。

彼时。尊者赖吒和罗父家婢使以箕盛臭烂饮食。欲弃著粪聚中。尊者赖吒和罗见父婢使以箕盛臭烂饮食。欲弃著粪聚中。便作是语。汝妹。若此烂饮食法应弃者。可著我钵中。我当食之。

彼时。尊者赖吒和罗父家婢使以箕中臭烂饮食泻著钵中。泻著钵中时取其二相识。其音声及其手足。取二相已。即往至尊者赖吒和罗父所。而作是语。尊今当知。尊子赖吒和罗还来至此鍮芦吒。可往见之。尊者赖吒和罗父闻已。大欢喜踊跃。左手摄衣。右手摩抆须发。疾往诣尊者赖吒和罗所。

彼时。尊者赖吒和罗向壁食此臭烂食。尊者赖吒和罗父见尊者赖吒和罗向壁食此臭烂食。作如是说。汝赖吒和罗。汝至柔软。身体极好。常食好食。赖吒和罗。汝云何乃食此臭烂食耶。赖吒和罗。汝以何意来此鍮芦吒。而不能还至父母家耶。

尊者赖吒和罗白曰。居士。我入父家不得布施。但得啧[口*數]。此秃沙门为黑所缚。断种无子。破坏我家。我唯有一子。至爱怜念。意常爱乐。见无厌足。彼将去度。当莫与食。我闻此已。便速出去。

尊者赖吒和罗父即辞谢曰。赖吒和罗可忍。赖吒和罗可忍。我实不知赖吒和罗还入父家。于是。尊者赖吒和罗父敬心扶抱尊者赖吒和罗。将入于内。敷座令坐。尊者赖吒和罗即便就坐。

于是。其父见尊者赖吒和罗坐已。往至妇所。而作是语。卿今当知。赖吒和罗族姓子今来还家。可速办饮食。

尊者赖吒和罗母闻已。大欢喜踊跃。速办饮食。办饮食已。疾辇钱出。著中庭地。聚作大积。彼大钱积。一面立人。一面坐人。各不相见。作大钱积已。往诣尊者赖吒和罗所。作如是语。赖吒和罗。是汝母分所有钱财。汝父钱财无量。百千不可复计。今尽付汝。赖吒和罗。汝可舍戒罢道。行欲布施。快修福业。所以者何。世尊境界甚难甚难。出家学道亦复甚难。

尊者赖吒和罗白其母曰。我今欲有所说。能见听不。

尊者赖吒和罗母语曰。居士子。汝有所说。我当听之。

尊者赖吒和罗白其母曰。当作新布囊。用盛满钱。以车载之。至恒伽江。泻著深处。所以者何。因此钱故。令人忧苦.愁戚.啼哭。不得快乐。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母而作是念。以此方便不能令子赖吒和罗舍戒罢道。我宁可至其本妇所。作如是语。诸新妇等。汝可以先所著璎珞严饰其身。赖吒和罗族姓子本在家时极所爱念。以此璎珞速严身已。汝等共往至赖吒和罗族姓子所。各抱一足而作是说。不审贤郎有何天女胜于我者。而令贤郎舍我为彼修梵行耶。

于是。其母即至尊者赖吒和罗其本妇所。作如是语。诸新妇等。汝可以先所著璎珞严饰其身。赖吒和罗族姓子本在家时极所爱念。以此璎珞速严身已。汝等共往至赖吒和罗族姓子所。各抱一足而作是说。不审贤郎有何天女胜于我者。而令贤郎舍我为彼修梵行耶。

彼时。尊者赖吒和罗其本妇等即各以先所著璎珞严饰其身。尊者赖吒和罗本在家时极所爱念。以此璎珞严饰身已。往诣尊者赖吒和罗所。各抱一足而作是说。不审贤郎有何天女胜于我者。而令贤郎舍我为彼修梵行耶。

尊者赖吒和罗语本妇曰。诸妹。当知我不为天女故修于梵行。所为修梵行者。彼义已得。佛教所作今已成办。

尊者赖吒和罗诸妇等却住一面。啼泣垂泪而作是语。我非贤郎妹。然贤郎唤我为妹。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回还顾视。白父母曰。居士。若施食者便以时施。何为相娆。

尔时。父母即从坐起。自行澡水。以上味肴馔。种种丰饶。食啖含消。手自斟酌。极令饱满。食讫收器。行澡水竟。取一小床。别坐听法。尊者赖吒和罗为父母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从坐起立。说颂曰。

观此严饰形珍宝璎珞等

右磐萦其发绀黛画眉目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

以众好彩色庄严臭秽身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

众香遍涂体雌黄黄其足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

身服净妙衣庄严犹幻化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

断绝鹿鞙繦及破坏鹿门

我舍离饵去谁乐于鹿缚

尊者赖吒和罗说此颂已。以如意足乘虚而去。至鍮芦吒林入彼林中。于鞞醯勒树下敷尼师檀。结加趺坐。尔时。拘牢婆王及诸群臣前后围绕。坐于正殿。咨嗟称叹尊者赖吒和罗。若我闻赖吒和罗族姓子来此鍮芦吒者。我必往见。

于是。拘牢婆王告猎师曰。汝去案行鍮芦吒林。我欲出猎。猎师受教。即便案行鍮芦吒林。于是。猎师案行鍮芦吒林。见尊者赖吒和罗在鞞醯勒树下。敷尼师檀。结加趺坐。便作是念。所为拘牢婆王及诸群臣共坐正殿。咨嗟称叹者。今已在此。

尔时。猎师案行鍮芦吒林已。还诣拘牢婆王所。白曰。大王。当知我已案行鍮芦吒林。随大王意。大王本所为与诸群臣共坐正殿。咨嗟称叹尊者赖吒和罗。若我闻赖吒和罗族姓子来此鍮芦吒者。我必往见。尊者赖吒和罗族姓子今在鍮芦吒林中鞞醯勒树下。敷尼师檀。结加趺坐。大王欲见者。便可往也。

拘牢婆王闻已。告御者曰。汝速严驾。我今欲往见赖吒和罗。

御者受教。即速严驾。讫还白曰。大王。当知严驾已办。随大王意。

于是。拘牢婆王即乘车出。往至鍮芦吒林。遥见尊者赖吒和罗。即便下车。步进往至尊者赖吒和罗所。尊者赖吒和罗见拘牢婆王来。而作是说。大王。今来欲自坐耶。

拘牢婆王曰。今我虽到自己境界。然我意欲令赖吒和罗族姓子请我令坐。

尊者赖吒和罗即请拘牢婆王曰。今有别座。大王可坐。

于是。拘牢婆王与尊者赖吒和罗共相问讯。却坐一面。语赖吒和罗。若为家衰故出家学道耶。若为无财物故行学道者。赖吒和罗。拘牢婆王家多有财物。我出财物与赖吒和罗。劝赖吒和罗舍戒罢道。行欲布施。快修福业。所以者何。赖吒和罗。师教甚难。出家学道亦复甚难。

尊者赖吒和罗闻已。语曰。大王。今以不净请我。非清净请。

拘牢婆王闻已。问曰。我当云何以清净请赖吒和罗。非以不净耶。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应如是语。赖吒和罗。我国人民安隐快乐。无恐怖.无斗诤。亦无棘刺.无苦使役。米谷丰饶。乞食易得。赖吒和罗住我国中。我当护如法。大王。如是以净请我。非以不净。

拘牢婆王闻已。语曰。我今以净请赖吒和罗。非以不净。我国人民安隐快乐。无恐怖.无斗诤。亦无棘刺.无苦使役。米谷丰饶。乞食易得。赖吒和罗住我国中。我当护如法。

复次。赖吒和罗。有四种衰。谓衰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云何为四。病衰.老衰.财衰.亲衰。赖吒和罗。云何病衰。或有一人长病疾患。极重甚苦。彼作是念。我长病疾患。极重甚苦。我实有欲。不能行欲。我今宁可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于后时以病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是为病衰。

赖吒和罗。云何老衰。或有一人年耆根熟。寿过垂讫。彼作是念。我年耆根熟。寿过垂讫。我实有欲。不能行欲。我今宁可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于后时以老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是谓老衰。

赖吒和罗。云何财衰。或有一人贫穷无力。彼作是念。我贫穷无力。我今宁可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于后时以财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是谓财衰。

赖吒和罗。云何亲衰。或有一人亲里断种。死亡没尽。彼作是念。我亲里断种。死亡没尽。我今宁可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于后时以亲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是谓亲衰。

赖吒和罗昔时无病。安隐成就。平等食道。不冷不热。平正安乐。顺次不诤由是之故。食啖含消。安隐得化。赖吒和罗非以病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赖吒和罗往昔之时。年幼童子。发黑清净。身体盛壮。尔时作倡伎乐。极以自娱。庄严其身。常喜游戏。彼时亲属皆不欲使令其学道。父母啼泣。忧戚懊恼。亦不听汝出家学道。然汝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赖吒和罗不以老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赖吒和罗。此鍮芦吒第一家.最大家.最胜家.最上家。谓财物也。赖吒和罗。不以财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赖吒和罗。此鍮芦吒林间。大豪亲族亲皆存在。赖吒和罗不以亲衰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赖吒和罗。此四种衰。或有衰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我见赖吒和罗都无此衰。可使赖吒和罗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赖吒和罗。知见何等。为闻何等。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尊者赖吒和罗答曰。大王。世尊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说四事。我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云何为四。大王。此世无护。无可依恃。此世一切趣向老法。此世非常。要当舍去。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拘牢婆王问曰。赖吒和罗。向之所说。大王。此世无护。无可依恃。赖吒和罗。我有儿孙.兄弟.枝党.象军.车军.马军.步军。皆能射御。严毅勇猛。王子力士钵逻骞提摩诃能伽有占相.有策虑.有计算.有善知书.有善谈论。有君臣.有眷属。持咒知咒。彼随诸方。有恐怖者能制止之。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护。无可依恃。赖吒和罗。向所说。此有何义耶。

尊者赖吒和罗答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大王。此身颇有病耶。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今我此身常有风病。

尊者赖吒和罗问曰。大王。风病发时。生极重甚苦者。大王。尔时可得语彼儿孙.兄弟.象军.马军.车军.步军皆能射御。严毅勇猛。王子力士鍮逻骞提摩诃能伽。占相.策虑.计算.知书.善能谈论.君臣.眷属。持咒知咒。汝等共来暂代我受极重甚苦。令我无病得安乐耶。

拘牢婆王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我自作业。因业缘业。独受极苦。甚重苦也。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无护。无可依恃。我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护。无可依恃。赖吒和罗。我亦欲是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无护。无可依恃。

拘牢婆王复问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一切趣向老法。赖吒和罗向所说。此复有何义。

尊者赖吒和罗答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若大王年或二十四.或二十五者。于意云何。尔时速疾何如于今。尔时筋力.形体.颜色何如于今。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若我时年或二十四.或二十五。自忆尔时。速疾.筋力.形体.颜色无胜我者。赖吒和罗。我今极老。诸根衰熟。寿过垂讫。年满八十。不复能起。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一切趣向老法。我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一切趣向老法。我亦欲是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一切趣向老法。

拘牢婆王复问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常。要当舍去。赖吒和罗向所说。此复有何义。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耶。

拘牢婆王答曰。如是。

尊者赖吒和罗复问曰。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若时有法来不可依。忍乐破坏。一切世无不归死者。尔时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可得从此世持至后世耶。

拘牢婆王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我独无二。亦无伴侣从此世至后世也。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无常。要当舍去。我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常。要当舍去。者。我亦欲是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无常。要当舍去。

拘牢婆王复问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赖吒和罗向所说。此复有何义。

尊者赖吒和罗答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耶。

拘牢婆王答曰。如是。

尊者赖吒和罗复问曰。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若于东方有一人来。可信可任。不欺诳世。来语王言。我从东方来。见彼国土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大王。可得彼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欲得彼国整御之耶。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若我知有如是丰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得彼人民整御治者。我必取之。

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从大海彼岸若有人来。可信可任。不欺诳世。来语王言。我从大海彼岸来。见彼国土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大王。可得彼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欲得彼国整御之耶。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若我知有如是丰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得彼人民整御治者。我必取之。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我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我亦欲是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世尊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我说此四事。我知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说此颂曰。

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

得财复更求悭贪积聚物

王者得天下整御随其力

海内无厌足复求于海外

王及诸人民未离欲命尽

散发妻子哭呜呼苦难伏

衣被而埋藏或积薪火烧

缘行至后世烧已无慧念

死后财不随妻子及奴婢

贫富俱共同愚智亦复然

智者不怀忧唯愚抱悒戚

是故智慧胜逮得正觉道

深著于有有愚痴作恶行

于法非法行以力强夺他

少智习效他愚多作恶行

趣胎至后世数数受生死

已受出生世独作众恶事

如贼他所缚自作恶所害

如是此众生至到于后世

为己所作业自作恶所害

如果熟自堕老少亦如斯

欲庄美爱乐心趣好恶色

为欲所缚害因欲恐怖生

王我见此觉知是沙门妙

尊者赖吒和罗所说如是。拘牢婆王闻尊者赖吒和罗所说。欢喜奉行。

赖吒和罗经第十六竟(六千七百七十七字)。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第三念诵)

猜你喜欢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念诵仪轨经卷中·佚名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全文·佚名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致阎百川总司令书·太虚
  诫初心学人文·知讷
  卷十五·赞宁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佚名
  第二 受相应·佚名
  禅宗直指·石成金
  卷第六·寒松智操
  为蒋委员祈祷安全通电·太虚
  法句譬喻经地狱品第三十·佚名
  卷四十二·彭绍升
  鹤林植和尚语录序·佚名
  卷第二十七·昙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176_1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 第二折·刘唐卿

    (卜儿抱病同蔡员外领净兴儿、旦儿上)(卜儿云)四肢老弱身无力,呵吁,两鬓斑皤病已深。老身延氏,为因上庙烧香去,我赶头香,起的早了些儿,感了些寒气,一卧儿不起,饮食少进,睡卧不宁。争奈老身年纪高大,肌体尫羸,我那里耽的这般病证?这

  • 第三折·马致远

    (赵改扮驾引侍臣上,诗云)两手指摩新日月,一番整理旧乾坤。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寡人宋太祖是也。数年之前,曾与汝南王兄弟在竹桥边买卦,遇见陈抟先生,被他拨开混沌乾坤,指出太平天子。寡人临御以来,好生想他。昨差

  • 卷第一百九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十一〔起强圉作噩(丁酉)五月,尽上章困敦(庚子),凡三年有奇。〕太宗文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佚名

    弘治九年三月己卯朔○四川长宁县民家楠树生莲花李树生豆荚○辛巳赐秦府永兴王诚澜通鉴纲目从其请也○罚镇番领哨都指挥佥事李钦及分守参将马荣俸各两月坐虏入境杀掠人畜也○晋府义宁王奇渶薨王晋王庶第二子母夫人张氏

  • 七八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七八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户部为遵旨〔察〕议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三月初七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公 额驸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十月

  • 第八章 秦汉之际·张荫麟

    第一节陈胜之起灭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在旧楚境的蕲县大泽乡停留着附近被征发去防守渔阳的闾左兵九百人。适值大雨,道路不通。这队伍已无法如期达到指定的处所。照当时的法律,将校误期,要被处斩。有两位下级将校陈胜和吴广,便

  • 黄鼎·周诒春

    黄鼎 字佐廷。年四十三岁。生于上海。已婚。子二女五。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十八年。自费游美。光緖二十二年。毕业于勿吉尼亚大学。光緖二十三年回国。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及某校教员。光緖二十七年。任山西大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二为政第二凡二十四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音拱亦作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新安陈氏曰首训正字本夫子政者正也子帅

  • 礼经会元卷二上·叶时

    宋 叶时 撰宫衞宫正宫伯掌王宫之官在王宫者百官府之数各有版士庶子之数亦有版官府有府官之次舎士庶子有士庶子之次舎宫正则掌其戒令纠禁而比百官府之众寡宫伯则掌其敎令秩叙而授士庶子之职事此皆言宫衞者也说者多言

  • 卷一·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一    宋 王安石 撰天官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昼参诸日景夜考诸极星以正朝夕于是求地中焉以建王国此之谓辨方既辨方矣立宗庙于左立社稷于右立朝于前立市于后此之谓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而得空性。何等为十。一者能知力空性。二者能知无畏空性。三者能知不共法空性。四者能知戒蕴空性。五者能知三摩地空性。六者能知般若空性。七者能知解脱蕴空性。八者

  •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去舍卫城西二十余里。有一村名曰长提。有一婆罗门。名婆私腻迦。在其中住。其人学问广博。深信内典敬

  • 厦门志·周凯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凌翰等纂。十六卷。凯字仲礼,一字芸皋,浙江富阳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府、分巡道员。 凌翰,孝廉,官闽清县教谕。是志始修于道光十年(1830),成于十二年(1832)。首载厦门、御碑亭、朝天宫等八图,及

  • 资政要览·顺治

    又作《御定资政要览》,三卷,后序一卷。清爱新觉罗·福临撰。该书凡三十章,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友道、体仁、弘义、敦礼、察微、昭信、知人、厚生、教化、俭德、迁善、务学、重农、睦亲、积善、爱民

  • 吕公实政录·吕坤

    一名吕新吾先生实政录。明吕坤著,七卷。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文炳刊印,集于《吕子遗书》第四函。本书集著者于万历年间历任山东、山西、陕西各官时所作之各类政牍、文稿,共七十一篇,汇为一书。全书内容分五部分:(1)

  • 维摩经义疏·吉藏

    凡六卷。隋代吉藏(549~623)撰。又称维摩经疏、维摩经广疏、净名经广疏、维摩广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立于三论宗之立场以注释维摩经。初论‘玄义’,其次逐一注释维摩经十四品之文句。该‘玄义’部分可视为维摩

  • 高僧摘要·徐昌治

    佛教史书。清徐昌治编辑。四卷。成书于顺治十一年(1654)。是摘要记述历代僧人的传记著作。分为四科:(1)道高僧摘要,收四十二人;(2)法高僧摘要,收四十三人;(3)品高僧摘要,收四十七人;(4)化高僧摘要,收四十一人。每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