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康愍王陈昙朗传

南康愍王陈昙朗,为高祖母弟忠壮王陈休先之子。其父陈休先少时卓异不凡有大志,梁简文帝在东宫时,深被赏识。太清年间接纳降将侯景后,北方有乱,便令陈休先招募数千人,授为文德主帅,不久死。高祖得天下后,总称道休先,说:“此弟若活着,中原不愁不能平定。”梁敬帝即位,追赠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为武康县公,食邑一千户,高祖受禅称帝,追赠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为南康郡王,食邑二千户,谥号忠壮。

陈昙朗少年时丧父,尤为高祖钟爱,受宠超过高祖诸子。他胆量勇力双全,善于安抚人心。侯景之乱平定后,陈昙朗初任著作佐郎。高祖渡江北伐,围攻广陵,宿预人东方光据乡举义旗,高祖便派昙朗和杜僧明从淮水入泗水接应。北齐援军甚众,昙朗与僧明筑垒抗御,不久奉命班师回朝,带宿预义军三万家渡江至陈。高祖诛杀王僧辩,留昙朗镇守京口,主管府内事务。绍泰元年(555),任中书侍郎,代管南徐州。

二年,徐嗣徽、任约率北齐军寇掠京都,不久讲和,北齐要求以高祖子侄为人质。当时四方州郡多未归附,京都财物空虚,粮草不继,满朝文武都愿同北齐和亲,高祖很为难,但又不想违众议,便对朝臣说:“我辅佐朝政不得力,导致蛮夷一齐騷乱华夏之朝,没有能力戡乱,又怎么能逃脱责任。现在诸位贤臣,都想休战,与北齐和好,让边境安宁,我若违众议,必定说我怜惜子侄,现我决定派昙朗去北齐为人质。不过北齐人不守信用,常伺隙而动,认为我朝虚弱,必当违背和约。如齐寇来犯,诸君应该背水一战。”高祖担心昙朗惧怕为人质,也许取东道出逃,他便亲自率步骑赴京口接昙朗,带他回京师,接着让他入北齐为人质。

北齐果然背约,再派萧轨等人随徐嗣徽渡江,高祖与之交战,大破之,俘获萧轨、东方老等人。北齐人要求割地和给马牛牲畜赎回昙朗,高祖没答应。等到萧轨等人被杀后,齐人也杀陈昙朗于晋陽,时年二十八岁。那时已与北齐断交,不知道昙朗已被害。高祖即位,还让昙朗袭封为南康郡王,继奉忠壮王之祀,礼数俸禄一概同皇子。天嘉二年(561),与北齐人和好,才知道陈昙朗已被害死。世祖诏曰:“追远慎终,先朝诏诰中多有所见。南康王陈昙朗,英明睿哲孝敬双亲,堪称国家之屏藩,到北齐为质,以解除国家之危难。国运昌盛了,君却未能返国,我常常想念,日夜不忘。北齐国使臣初到时,噩耗才传到,追思痛悼,在我是加倍地伤情,应该厚加追赐,以光大历朝惯例。可追赠为侍中、安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谥号愍。”接着派兼郎中令随出访使江德藻、刘师知接昙朗灵柩,三年陈书春返回京都。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一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焦竑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八·刘恕
  附:清代名人趣史·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九·叶盛
  第十一卷 上海租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纪昀
  通志卷十五下·郑樵
  提要·钱时
  十国春秋卷五十三·吴任臣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陈寿
  卷四·黄佐
  ●皇朝通典卷八十七·佚名
  卽位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王世贞

      高帝尝谓宋濂:“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耳。才思之雄,卿不如祎;学部之博,祎不如卿。”又尝与刘诚意论文,诚意谓:“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又其次张孟兼。”孟兼性刚愎,好出人上。为按察副使,上冢归,邑令谒

  • 提要·汪晫

    【臣】等谨案康范诗集一巻宋汪晫撰晫字处防以字行绩溪人当开禧间隐居县之环谷给事袁甫守徽州闻晫名求见不得叅政真徳秀属绩溪令李遇求晫言行之实将荐于朝值徳秀卒事遂寝晫卒年七十六李遇私谥之曰康范先生是集末有晫三

  • 松陵集原序·陆龟蒙

    诗有六义其一曰比比者定物之情状也则必谓之才才之备者于圣为六艺在贤为声诗噫春秋之后颂声亡寝降及汉氏诗道若作然二雅之风委而不兴矣在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之作三言者曰振振鹭鹭于飞是也五言者曰谁谓雀无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三二六 谕内阁此次召试二等各生愿効力者准其四库全书誊录上行走·佚名

    三二六 谕内阁此次召试二等各生愿効力者准其四库全书誊录上行走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此次巡幸山东、天津两处,召试所取二等之举人、贡监生员等,着照上届巡幸天津召试二等各生之

  • 卷五十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五十八卓晋氏满都浑      塞赫色穆奇理氏岱达理      阿郎阿广佳喇氏奇堂仪      札尔布吴察喇氏聂尔苏      克星额苍玛尔纪氏阿禄       额聂赫

  • 职官三八·徐松

    节度使【宋会要】干德元年二月,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来朝,上欲使彦卿典兵,枢密使赵普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柄,屡谏不听。宣已出,普复怀之请见。上迎谓曰:「岂非符彦卿事邪 」对曰:「非也。」因别以事奏。既罢,乃出彦卿宣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二十二典礼六【大酺】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丁丑上以直省臣民来京庆祝万夀者人数繁多谷值腾贵命吏部尚书管仓塲事富宁安等发京仓米石减价平粜自三月初一日至於三十日本年三月十八日恭遇

  •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吕思勉

    戊戌变法,庚子拳乱,清朝的失政,一步步的使人民失望;而其时人民的程度亦渐高,于是从改革政治失望之余,就要拟议及于政体了。中国的民主思想,在历史上,本是酝酿得很深厚的。不过国土大,人民多,没有具体的办法罢了。一旦和外国交通

  • 明代的军兵·吴晗

    一军与兵明初创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各卫所,专负保卫边疆和镇压地方的责任。军和民完全分开。中叶以后,卫军废弛,又募民为兵,军和兵成为平行的两种制度。军是一种特殊的制度,自有军籍。在明代户口中,军籍和民籍、

  • 卷四十一 杂记上第二十·郑玄

    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屦不易。(谓既练而遭大功之丧者也,练除首?,要?葛,又不如大功之麻重也。言练冠、易麻,互言之也。唯杖、屦不易,言其馀皆易也。屦不易者,练与大功俱用绳耳。○要,一遥反。)[疏]“有三”至“不

  • 人才的品质更重要·孔子

    【原文】 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②也。” 【注释】 ①骥:古代良马的称呼,即千里马。②德:指马训练有素,驾驭时能顺人意。 【译文】 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 【读解】 尚德不尚为,重视品质

  • 卷二十·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宣公【公名倭一名接又作委母敬嬴夫人穆姜諡善问周逹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踰年改元必又行即位礼此是周制但遭弑逆之变则不行而此又行者不以子恶之杀为弑也余见桓元

  • 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 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征起。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或为下。依征广释。三佛子是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六·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广录德庆禅众请普说举拂子云大众会么良久云此事自从拈花之后西天四七东土二三祖祖传来直至临济老和尚向没缝罅处尽情剖出以定纲宗千古万古一印印定一毫移他不得只是急切难于嗣续须是得他

  • 十四经发挥·滑寿

    针灸学著作。全书共3卷,元代滑寿撰。滑寿(十四世纪),字伯仁,号樱宁生,祖籍为河南人,后徙居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县)。古代有十二条正经,虽也提到督脉与任脉,但与十四经的关系,并未明言。滑寿则强调全身除十二条正经各有

  • 眼科阐微·马云从

    中医专著。马云从著。4卷。卷一20余篇,主要阐述眼病辨证施治的理论,并指出辨证与用药的注意点等;卷二专述老年眼病,后附方药,以供选用;卷三、四对详述时行眼证,常见内外障诸症,以及妇人小儿眼病的辨证与治疗等。内容

  • 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阿难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