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松陵集原序

诗有六义其一曰比比者定物之情状也则必谓之才才之备者于圣为六艺在贤为声诗噫春秋之后颂声亡寝降及汉氏诗道若作然二雅之风委而不兴矣在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之作三言者曰振振鹭鹭于飞是也五言者曰谁谓雀无何以穿我屋是也六言者曰我姑酌彼金罍是也七言者曰交交黄鸟止于桑是也九言者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是也葢古诗率以四言为本而汉氏方以五言七言为之也其句亦出于毛诗五言者李陵曰携手上河梁是也七言者汉武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是也尔后盛于建安建安以降江左君臣得以浮艶之然诗之六义防矣逮及吾唐开元之世易其体为律焉始切于俪偶拘于声势然诗云见悯既多受侮不少其对也工矣尧典曰声依永律和声其为律也甚矣由汉及唐诗之道尽矣吾又不知千祀之后诗之道止于斯而已耶后有变而作者余不得以知之夫才之备者犹天地之气乎气者止乎一也分而为四时其为春则煦枯发枿如育如护百蘤融冶酣人肌骨其为夏则赫曦朝升天地如窑草焦木渇若燎毛发其为秋则凉飔高瞥若露天骨景爽夕清神不蔽形其为冬则霜阵一捷万物昔率云沮日惨若惮天责夫如是岂拘于一哉亦变之而已人之有才者不变则已苟变之岂异于是乎故才之用也广之为沧溟细之为沟窦高之为山岳碎之为瓦砾美之为西子恶之为敦治壮之为武贲弱之为处女大则八荒之外不可穷小则一毫之末不可见苟其才如是复能善用之则庖丁之牛庆之轮郢之斤不足谓其神解也意古之士穷达必形于歌咏苟欲见乎志非文不能宣也于是为其词词之作固不能独善必须人以成之昔周公为诗以贻成王吉甫作颂以赠申伯诗之酬赠其来尚矣后每为诗必多以斯为事咸通七年今兵部令狐员外在淮南今中书舎人农公守毗陵日休皆以词获幸悉防以所制命之和各盈编轴亦有名其首者十年大司谏清河公出牧于吴日休为部从事居一月有进士陆龟蒙字鲁望者以其业见造凡数编其才之变真天地之气也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俾陆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太曰稽其门辟其户眼其键然后乃应况其不者乎余遂以词诱之果复之不移刻由是风雨晦防蓬蒿翳荟未甞不以其应而为事苟其词之来食则辍之而自饫寝则闻之而必惊凡一年为往体各九十三首今体各一百九十三首杂体各三十八首聮句问答十有八篇在其外合之凡六百五十八首南阳广文润卿陇西侍御徳师或旅泊之际善其所为皆以词致师词之不多去之速也大司谏清河公有作或命之和亦着焉其余则吴中名士又得三十首除诗外有序十九首总録之得十通载诗六百八十五首汉书曰古者诸侯卿大夫交以邻国以防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葢以别贤不肖也余之与生道义志气穷达是非莫不见于是士君子或为之览贤不肖可不别乎哉噫古之将有交绥而退者今生之于余岂是耶生既编其词请于余曰尔有文当为我序诗道兼十通以名之日休曰诺由是为之序松江吴之望也别名曰松陵请目之曰松陵集皮日休撰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阮阅
  第三出 邂逅·许自昌
  第二折·李唐宾
  ●慶芝堂詩集卷八·戴亨
  提要·陈耀文
  今释澹归·龙榆生
  卷377 ·佚名
  雪·闻一多
  云巢诗钞·吴之振
  东坡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吴之振
  御选金诗卷九·康熙
  ●齐东绝倒·沈泰
  韩琦词作鉴赏·佚名
  河东赋译文·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目录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六十一丁亥元旦元旦试笔题檀玉如意边文进双喜图放生玉盘謡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陕西邠州民赵资八世同居赐诗旌表题古玉斧佩新正重华宫加赈山东去岁被水州

  • 卷一·乾隆

    卷一陇西李白诗一有唐诗人至杜子美氏。集古今之大成。为风雅之正宗。谭艺家迄今奉为矩矱无异议者。然有同时并出。与之颉颃。上下齐驱。中原势钧力敌而无所多让。太白亦千古一人也。夫论古人之诗。当观其大者。远者。

  • 列传第九十九·刘昫

    ○于休烈 子肃 肃子敖 敖子琮 令狐峘 归崇敬 子登 登子融奚陟 张荐 子又新 希复 希复子读 蒋乂 子系 伸 柳登 弟冕子璟沈传师 子询 于休烈,河南人也。高祖志宁,贞观中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父默成,沛县令,早卒

  • 卷三十三·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三 【起甲子明熹宗天启四年尽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凡四年 【甲子】四年春正月何宗彦卒 【宗彦清修有执携尚书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戊辰朔福建泉州府地震○辛未诏免河南府祥符阳武封丘三县水灾田租时三县之田连三岁为河水暴决浸没有司不以言 上闻之即遣官核实免其租且切责三县官吏坐视民灾之罪○壬申以湖广全州及灌阳县隶

  • 卷之九十一·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闰三月。甲戌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奏、塔境窜贼情形。并赴金顺行营会商

  •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 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嫺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後

  • 长沙威王萧晃传·李延寿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高帝的第四个儿子。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武力,被高帝所宠爱。升明二年(478),代替哥哥萧映为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晃熟悉弓箭和骑马,起初沈攸之事变发生,萧晃带着很多武人,在街道上耀武扬威,当时的人们说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四·高晋

    天章御制文重修恵济祠碑文经国之务莫重于河与漕而两者必相资而成曩者东南之民数厪河患矣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亶天纵之神明干苞坤络了列指掌清跸屡勤比隆神禹开示方畧神契从用诒万世无疆之休河臣禀受圣谟罔失尺寸若隄若

  • 卷八·佚名

    △思惟三昧品之馀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何证知舍离我见耶。佛言:不空见。若诸菩萨摩诃萨得证知时。无有住著则离我见。如是菩萨虽无住著。而能为彼一切世间天人众生作大利益。云何利益。所谓为

  • 卷二十五·赜藏主

      ○筠州大愚(守)芝和尚语录师太原王氏子。升座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一言已出驷马难追。”问:“如何是城里佛?”师云:“十字街头石幢子。”问:“如何是为人一句?”师云:“四角六张。”进云:“意旨如何?”师云:“八凹九

  • 卷九·性音

    宗鉴法林卷九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一世 衡州南岳怀让禅师(大鉴能嗣) 初参六祖。祖曰甚处来。师曰嵩山来。祖曰什么物恁么来。师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可修证否。师曰。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祇此不染污。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一·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歌贊銘說敘疏佛事十二時歌半夜子,睜開兩眼翻身起,滿天星斗墜寒簷,錯認金花放玉蕊。雞鳴丑,啟鎖開門放出狗,撥火燒香探有無,堂中禮佛忙稽首。平旦寅,舀水添柴煮菜根,古灶鍋前吹把火,半升羅裏解翻身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示眾二中元,示眾。「大眾!今日是目連救母、地官赦罪之辰,雲集懺悔,亡者可以超生、存者可以獲福,此是世間父母也。然出世間亦各各有個父母,他能長你法身、養你慧命,大眾還知麼?者個父母非形像可求、非遠近可見、

  • 密行禅师语录序·密行寂忍

    嘉兴大藏经 密行忍禅师语录密行禅师语录序向上一事不受功勋一棒当头直指心源拈布衫之七斤道离钩之三寸横施逆用一切临时皆不在语言文字者也故有以见闻觉知之性塞满虚空黄卷赤轴之言承当教意其不契天下老和尚棒头者

  • 二〇 大会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皆是阿罗汉俱住释迦族迦毗罗卫城之大林园。而十方世界之众多诸天,为见世尊及比丘众而集来。二时,四净居天曰:&ldquo;今彼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皆是阿罗汉俱住释迦族迦毗罗卫城之大林园

  • 鹤山笔录·魏了翁

    一卷。旧题南宋魏了翁 (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 《周易要义》。此书卷末有悔馀老人跋,称“竹坨自粤游回,钞鹤山笔录一卷见示,予意必陈腐满纸,漫不省也。近因笺注苏诗,试取检阅,则见辨核纪录,皆有真趣,卓乎不说名家

  • 周礼白话文·佚名

    《周礼》是西周根据周王朝曾有过的官制加工整理的王朝设官分职的书。汉朝原称《周官》,又称《周官经》。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全书6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6官:天官冢宰,称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宫中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