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腾传

刘腾,字青龙,本是平原城民,后迁至属南兖州的谯郡。未成年时因犯罪受到刑罚,补任小黄门,又迁任中黄门。高祖在悬瓠时,刘腾出使到高祖所在地。高祖向他询问宫里的事,他一一告知有关幽后的隐私,与陈留公主所告的情况相符,由于这他升为冗从仆射,仍为中黄门。

后来刘腾与茹皓出使徐州、兖州,搜访挑选民女。回朝廷后,升中给事,逐步升为中尹、中常侍,特加龙骧将军。后来任大长秋卿、金紫光禄大夫、太府卿。

肃宗登位之初,因刘腾先在宫卫,封为开国子,食邑三百户。这一年,灵太后临朝执政,因刘腾同于忠保护有功,授予崇训太仆之职,加中侍中,改封长乐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其妻时被授为钜鹿郡君,每次进入内廷,得到的赏赉仅次于诸主外戚。所生二子,被授予郡守、尚书郎。刘腾曾患重病,灵太后恐怕他或许不治,把他升为卫将军、仪同三司,其他官职仍旧。后来刘腾的病好了。刘腾受命的时候,肃宗走到殿前,刚好那天起了大风,十分寒冷,因而作罢,就派一使者持节授之。刘腾自幼充当宫役,很少读书,裁断事情只知画押签名而已。刘腾为人奸谋有余,善于猜测人意。灵太后当朝,他独蒙提拔宠爱,多有所托,内外琐碎秘密之事,他忙忙碌碌,乐而不疲。洛北永桥、太上公、太上君及城东三处寺庙,都是由他主持营建的。

吏部曾经依刘腾之意,上奏让其弟为郡戍官,其弟为人性情乖张,清河王元怿将此事按下而不予办理。刘腾因此怀恨在心,就与领军元叉一道杀害元怿。刘腾又伙同元叉在宣光殿废黜灵太后,将宫门昼夜关闭,内外断绝。刘腾亲自执掌宫门钥匙,就连肃宗也不得相见,只能处理政务受人供养而已。灵太后的衣服膳食都被废除,不免饥寒加身。刘腾又使中常侍贾粲假借侍奉肃宗书案,暗中令其监视肃宗行迹。元叉以刘腾为司空公,二人里外擅权,互相结为朋党。元叉在外抵挡,刘腾在内防备,轮流在宫禁之中值班,共同裁决刑罚和赏赐。刘腾于是同崔光一道同受皇帝诏令乘车出入殿门。四年之中,一切生杀予夺之权,都取决于元叉、刘腾之手。八座、九卿与所有朝廷官员,都要一早就到刘腾府宅,观其颜色,然后才到各自省爱处理政务,也有整日见不到刘腾的,无论公私请托,他都要受纳财物。水陆交通之利都归其所得;山泽丰饶之所都在其统辖之下,他垄断各地城镇的贸易,搜刮民财。一年攫取的钱财就数以巨万计。他又肆意驱役宫女,经常向她们征索财货;一应美女财物,都公开受纳。他还抢夺他人房屋,大建房舍屋宇。天下百姓都倍受其苦。

正光四年(523)三月,刘腾死于职上,时年六十岁。殡葬所费的物财有帛七百匹、钱四十万贯、蜡二百斤。一切丧事都由鸿胪少卿承办。宦官没有子息,而为他穿丧服的却有四十余人。

刘腾当初建造官宅,奉车都尉周特替他卜卦,认为不吉利,极力劝他停止,他大怒而不从。周特告诉别人说:“刘腾在三月、四月之交必有厄运。”果然他在这个时候死去,官邸罢刚建成,他的尸首便陈放在这里。皇上追赠刘腾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太尉公、冀州刺史。刘腾出葬那一天,太监们当他的义子,执丧杖穿丧衣的数以百计,朝中权贵都相随送葬,他们乘坐的车马填塞大路,前后连接直达郊野。自魏初到当时,宦官权贵死后礼仪的盛大,没有能赶得上刘腾的。

后来,灵太后再次临朝执政,把刘腾所封的一切爵位统统取消,并挖开他的坟墓,将尸骨都散在野外,没收他的全部财产。后刘腾所收养的一个儿子叛变投向萧衍,灵太后大怒,就把刘腾收养的其他义子都迁到北方边境,不久又派密使往汲郡将其追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四 循吏·李延寿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张廷玉
  第三十五回 异兆·德龄
  ●卷二·王锜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纪昀
  通志卷八·郑樵
  世家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四十四·郑麟趾
  卷一百二十四·张守节
  谢晦传·李延寿
  贾公彦、李玄植传·刘昫
  阮之钿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卷十二·佚名
  司封部·佚名
  王府官·朱元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三·袁枚

      李穆堂侍郎云:“凡拾人遗编断句,而代为存之者,比葬暴露之白骨,哺路弃之婴儿,功德更大。”何言之沉痛也!余不能仿韦庄上表,追赠诗人十九人。乃录近人中其有才未遇者诗,号《幽光集》,以待付梓。采取未毕,姑先摘数首及佳句,存

  • 续集巻七·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七    宋 黄升 辑宋词史邦卿名达祖号梅溪有词百余首张功父姜尧章为序尧章称其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风韵绮罗香【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防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

  • 卷九十三·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承天曾孙也天监中起家奉朝请迁建安王水曹参军王爱文学日与宴游及迁江州逊犹掌书记复为安西安成二王参军

  •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魏收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其先居于尔朱川,因为氏焉。常领部落,世为酋帅。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论功拜散骑常侍。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太祖初以南秀容川原沃衍

  • 卷之二·佚名

    乙未春正月戊午朔滁师乏粮诸将谋所向子兴言计多失 上数谏之子兴不听 上郁郁因致疾一日议出师遣人召 上上以疾辞召至再三乃力疾往子兴命定计 上曰困守孤城诚非计今欲谋所向惟和阳可图然其城小而坚可以计取难以力胜

  •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吏部考功清吏司考察凡天下文官三载考绩以定黜陟在内曰京察在外曰大计京察之制三品京堂由部开列事实具奏候旨四五品京堂请特简王大臣验看分别等第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 洪武十八年冬十月己丑朔,《御制大诰》成,颁示天下。初,元氏以戎狄入主中国,大抵多用夷法,典章疏阔,上下无等,政柄执于权臣,任官重于部族,断狱迷于财贿,黜陟混于贤愚,奢而僭上者无罪,奸而犯伦者

  • 卷第十·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十文德紀十文德天皇起天安二年正月,盡九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公卿上奏議停皇后國忌文德天皇二年,春正月,甲午朔 ,天皇不聽朝賀。以陰雪也。戊戌 ,陰陽寮漏剋鼓,不擊自鳴。庚子

  • 卷六·胡广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大全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六明 胡广等 撰月令第六吕不韦集诸儒着十二月纪名曰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言十二月政令所行也月用夏正令则杂举三代及秦事礼家记事者抄合为此篇【马氏曰历象

  • 卷十五·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豳 郑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官守窜於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焉其封域在禹贡雍州

  • 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马鸣

    诸力士悲感,在於王殿上。供养尊舍利,如是至数日。邻侧七国王,时各寻遣使。皆共同一时,如会至城下。各通其王命,诸力士相闻。皆陈其敬意,求得舍利分。诸力士答言,佛於我国灭。自供养舍利,不能以相与。尔时诸国使,相闻至数返。力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一切仪成就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九之余  尔时圣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从自部出生已。所有一切如来等一切胜愿。皆悉圆满。说此一切义成就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历诸善中。先分别四运者。运者动也。从未至欲从欲至正从正至已。故通云动也。又国语云。陆载曰运水载曰漕。漕字常为九界四心所载。故名为运。今摄九运令入佛运。仍观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四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四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四 弥勒成佛经一卷(初出一名弥勒当来下生经太安二年出见聂道真录及僧佑录) 一十七纸 十二因缘经一卷(第四出亦云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见佑录) 温室

  • 通鉴地理通释·王应麟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十四卷。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治今浙江宁波)人。淳祐进士。历官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等。博洽多闻,宋代著名学者,于史地考证尤精。

  • 求雨·赵树理

    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54年10期。金斗坪村有一座龙王庙。解放前,每逢遭受旱灾,金斗坪的人便集中在庙里跪祷求雨。地主周伯元总是趁机用粮食低价买地。土地改革后,土地回到农民手里。这年夏天又遇上旱灾。村党支

  • 续命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先敬礼观音,祈愿救助娑婆世界重罪者,安著涅槃解脱地。次谓念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一佛两菩萨名号,可离生死苦,永不入地狱。再次发十愿,均属“风雨顺时行”、“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