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晦传

谢晦,字宣明,陈郡陽夏人,是晋朝太常谢裒的玄孙。谢裒的儿子谢奕、谢据、谢万、谢铁,都是以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谢据的儿子谢朗字长度,位居东陽太守。谢朗的儿子谢重字景重,职位是会稽王刘道子的骠骑长史。谢重生了谢绚、谢瞻、谢晦、谢日爵、谢遁。谢绚职位做到宋武帝镇军长史,死得早。谢晦起初担任孟昶建威府的中兵参军。孟昶死后,武帝问刘穆之,孟昶府中谁能够入自己府中,刘穆之举荐谢晦,于是就任命他为太尉参军。

有一次武帝审讯案件,那天早晨,刑狱参军有病,让谢晦代替他。谢晦在车中把诉讼材料看了一遍,随意询问,对答没有失误。武帝认为他很奇异,当天就任命他代管刑狱贼曹。逐渐升迁为太尉主簿。跟随征讨司马休之,当时徐逵之战死,武帝将要自己登岸,各位将官劝谏而不听。谢晦抱住了武帝,武帝说:“我要把你斩了。”谢晦说:“天下可以没有谢晦,不可以没有您,谢晦死了有什么呢?”正好赶上胡藩登岸,贼军撤退,才停了下来。

谢晦的风姿很美,善于谈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涉猎文章内容含义,博学多识,当时的人拿他比作杨德祖,略微有些不及。谢晦听了还觉得很遗憾。武帝对他十分爱赏,跟随征讨关中、洛陽,内外的重要事务都委托给他。武帝在彭城举行盛大宴会,要来了纸笔写诗,谢晦恐怕武帝有闪失,起身向武帝进谏,就代作了一首,说:“先荡临淄秽,却清河洛尘,华陽有逸骥,桃林无伏轮。”于是群臣一起作起来。当时谢混的风姿和才华为江东第一,曾经与谢晦一块在武帝面前,武帝看着他们说:“同时忽然有了两个玉人!”

刘穆之派遣使者汇报事情,谢晦往往提出不同意见,刘穆之生气地说:“您还有回去的时候吗?”后来武帝想让谢晦做从事中郎,刘穆之坚持不给,所以刘穆之在世的时候他一直得不到升迁。等刘穆之去世的消息一到,武帝哭得很悲痛,说:“使我丧失了一个贤良的朋友。”谢晦当时正在那里值班,非常高兴,自己进了殿门,当天叫他出来,调任从事中郎。宋台建立,他做右卫将军,担任侍中。

武帝听说咸陽沦陷,想再北伐,谢晦劝谏说兵马都很疲倦,才停下了。于是登城北望,慨然长叹,很不高兴,便让身边的臣僚诵诗,谢晦咏王粲的诗说:“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武帝流泪不能自控。后来武帝接受天命做了皇帝,在石头城登上祭坛,准备好车驾进宫,谢晦率领流动的军队进行警戒。后又担任中领军,封为武昌县公。

永初二年(421),因为使用玉玺加封镇西司马南郡太守王华,而误封了北海太守刘球,下诏免除了谢晦的侍中职务。不久转为领军将军,担任散骑常侍,依照晋朝的中军羊祜的先例,进入殿省值勤,总管保卫工作。后来武帝有病,配给仪仗二十人,和徐羡之、傅亮、檀道济一齐伺候服药。少帝即位,担任中书令,和徐、傅共同辅佐政治。等到少帝废黜,徐羡之让谢晦兼任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做都督,想让他在京城外面作为援助。他担心文帝到了,或者另外任用别人,所以先有了这样的安排。精兵旧将,都配备给了他。文帝即位,谢晦担心不能前去,十分忧虑惶恐。等出发到了新亭,回头望着石头城高兴地说:“现在终于逃脱了。”进封他为建平郡公,他坚持辞让。又配给他乐队一部。到了江陵,深深地和侍中王华结交,希望能够免祸。两个女儿许配给了彭城王刘义康、新野侯刘义宾。元嘉二年(425),差妻子和长子谢世休送女儿回京城。在此以前,景平年间(423~424),魏国军队攻取了河南,现在文帝想杀死徐羡之等并且讨伐谢晦,便声言要北行,又说要参拜京陵,装备舟舰。傅亮给谢晦写信,说“讨伐河北,事情尚未结束,朝野当中,忧虑恐惧的人很多。”又说“将要派外监万幼宗前往。”当时朝廷处置异常,计谋常常泄露。元嘉三年正月,谢晦的弟弟黄门侍郎谢日爵派人驰马报告谢晦,谢晦还以为不会这样,叫来咨议参军何承天把傅亮的来信拿给他看,说:“估计万幼宗一两天内必定来到,傅公怕我好事,所以先寄这封信来。”何承天说:“在外面听到,都说西讨已经决定,万幼宗哪还有西上的道理?”谢晦还认为是谎信,让何承天预先写好答复诏书的启奏草稿,认为北行应该到明年。江夏内史程道慧得到寻陽人的来信,说这事已经很确切,让人告诉谢晦。谢晦向何承天询问计策,回答说:“承蒙将军看重,常常想着报答恩德,事变到了,怎敢隐瞒真情。然而明天戒严,动用军法,依我自己的短浅想法,恐怕不能尽享天年。”谢晦恐惧地说:“您难道是要我自杀吗?”何承天说:“尚没有到这种地步,因为你是在险境之外。”谢晦说:“荆州是用武之地,兵员和粮食都容易供给。姑且决战,然后再撤走也不算晚。我不能怕死,辜负先帝的托付,怎么样?”又对何承天说:“万幼宗还没有到,如果此后两三天没有消息,便是不再来了么?”何承天说:“程道慧说这件事情已经决定,怎么还能怀疑?”谢晦打算毁掉南蛮的兵士登记簿,率领现有的兵力决战。士人大多劝他发兵。谢晦问各位将领:“战士三千足以守城吗?”南蛮司马周超说:“不仅是守城,如果有外来的敌寇,还可以立功。”司马庾登之请求辞去司马、南郡的职务授给他,谢晦便当即任命周超为司马,转任庾登之为长史。

文帝杀死了徐羡之等和谢晦的儿子谢世休,逮捕了谢日爵和他的儿子谢世平、他哥哥的儿子谢绍等。谢晦知道后,首先举行仪式向徐羡之、傅亮致哀,然后公布了子弟的不幸消息。随即自己走出射堂,聚集了精兵三万人,于是上表,说“我们如果企图专权,不顾国家典章,便会辅助幼主,辜负背弃皇上,哪会沿流二千里?虚馆三个月,奉迎皇上銮驾,以遵陛下圣旨。从前庐陵王在营陽的时候,屡屡遭受猜疑,积累怨恨犯上作乱,自取灭亡。如不有所废除,将何以兴盛,耿不以贼寇留给君父,臣又有什么对不起宋室的呢。”又说“徐羡之、傅亮无罪而被杀死,王弘兄弟轻狂急躁愚昧,王华猜忌残忍”。文帝当时已经戒严,尚书传令荆州揭露他的罪状。

谢晦率兵二万从江陵出发,舟舰从江津一直排列到破冢,旌旗互相照耀。他慨叹道:“遗憾的是不能以此作为勤王的大军。”散发檄文到建邺,叙说王弘、王昙首、王华等人的罪状。又上表陈说自己的心情。起初,谢晦与徐羡之、傅亮商议自我保全的计划:谢晦占据上游,檀道济镇守广陵,各自拥有强兵,足以制约朝廷;徐羡之、傅亮在朝中掌权,可以持久。后来文帝将行,召见檀道济,把军队委托给他。谢晦开始以为檀道济不会顺从,等听说他过来,大军全部溃败。谢晦得了一只小船回到江陵。

起初,雍州刺史刘粹派遣弟弟刘道济和台军主将沈敞之袭击江陵,到了沙桥,周超把他打得大败。很快谢晦到了江陵,没有作其他处置,只有惭愧地感谢周超。周超当天夜里赶往到彦之那里投降,谢晦便带着弟弟谢遁、他哥哥的儿子谢世基等七人骑马向北逃走。谢遁肥胖不能骑马,谢晦常常等待他,不能很快前进。到了安陆的延头,谢晦过去的下属官员、守卫部队主将光顺之把他捉住,用囚车送到了建邺。谢晦在路上作了一篇《悲人道》来自我哀叹。

周超投降以后,到彦之让他负责参谋府中军事。刘粹派人告诉到彦之,沙桥的失败,就是因为周超。到彦之于是把他抓起来,与谢晦等人一并处死。

谢世基,是谢绚的儿子。很有才气,临死的时候写了一首连句诗说:“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反为蝼蚁食。”谢晦接续道:“功遂谋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

谢晦的女儿是彭城王刘义康的妃子,聪明而又有才貌,她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和谢晦诀别说:“父亲呀,大丈夫应当横尸战场,为什么却狼狈地死在都市呢?”说罢长叫而死,行人都为她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谢晦死的时候年龄三十七岁。庾登之、殷道鸾、何承天等谢晦以下的其他人都被宽免。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班固
  列传第三十四·魏徵
  卷三十二·吴广成
  大事记续编卷五·王祎
  卷之四百十五·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二首一韵·佚名
  一百六十一 内务府奏详核乌罗图查算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纪昀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雪交亭正气录卷四·高宇泰
  卷二十七·佚名
  沈燕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潘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闽县(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幹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刘克庄为撰

  • 孟宾于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孟宾于(900?—983?),字国仪 ,连州(今广东 省阳山县 )人 。少年时将所作诗百余首题为《金鳌集》,为时人称誉 。后晋天福九年(944)进士及第。 后归南唐,李后主用为丰城薄,迁滏阳令。后隐居吉州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一

  • ●卷六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七。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七日戊辰,尽八日已巳。   七日戊辰车驾诣种师道宅浇奠。   中书舍人孙觌上殿劄子乞弃三镇。   臣蒙恩召还不胜区区忧国之心以谓新宰相当国北方边事必有一定之论起居郎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百八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禺页)後事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十八日 奴才李煦跪奏: 曹(禺页)病故,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念其孀母无依,家口繁重,特命将曹(兆页)承继袭职,以养赡孤寡,保全身家。仁慈浩荡,亘古所无,不独曹寅父子妻孥死生衔结,普天之下莫不闻风感泣,仰颂天恩。奴才与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三·阿桂

    八月己亥阿桂丰升额海兰察额森特奏言勒乌围碉寨高坚其南为转经楼又过甲尔日磉桥而南为科布曲山腿与官寨互为犄角卡寨鳞栉聨络接应前阻大河后负高磡对河扎乌古阿尔古一带之鎗炮既能隔山救援而其后髙磡层层均有卡栅碉座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九·阿桂

    二月戊辰上谕军机大臣曰五岱密奏折内有温福自以为是不聴伊言颇寒官兵之心等语朕谓军賛在营办事必彼此一心方于军务有益今阅五岱所奏则已露彼此不睦之意朕已将其折片焚毁并降防询问阿桂然朕彻夜思惟倘温福知之转生

  • 洪兆麟·陶菊隐

    洪兆麟,湖南宁乡人。微时,以卖包子为业,人呼“洪包子”。衣食不给,愤然走岭南,与乡人隆世储同应募为惠州协亲兵。时副将方绥德,湘人也,所部多三湘子弟。无何,方被岑春煊劾免,洪等已擢为哨官,转辗入六路提督秦炳直部下

  • 李听传·欧阳修

    李听字正思,七岁时因为是功臣李晟的儿子被任为协律郎,父亲的部下认为他年幼,不太尊敬他,李听立即令人鞭打这人,李晟认为他是个奇才。长大才征召到于由页府中帮着干事。吐突承璀征讨王承宗,任李听为神策军行营兵马使。战斗中

  • 卷之四十六  三朝聖諭錄中(明)楊士奇 撰·邓士龙

    (三朝聖諭錄,三卷,明楊士奇撰。楊士奇,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孤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編纂太祖實錄。成祖即位,入內閣典機務。仁宗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未幾,命為兵部尚書。修太宗實錄,為總裁之一。宣宗即位

  • 颜氏學記卷五·戴望

    恕谷二 卦爻之象與占不可分繫辭,傳曰:設卦觀象,六十四卦皆象也,繫辭焉而明吉凶,六十四卦之辭皆占也。平居所玩之辭,卽卜筮所玩之占,故曰彖者言乎象者也,易者象也。葢文王周公所繫之辭,皆象也,而遇其辭者,卽以為占焉。本義

  • 庄子解故·章太炎

    消摇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释文》:抟,徒端反;一音搏。崔云:拊翼徘徊而上也。字当从搏,崔説得之。《考工记》注:搏之言拍也。作抟者形误,风不可抟。而后乃今培风。王念孙读培爲冯,之、蒸对转也。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説

  • 论宋明儒学·太虚

    ──十二年冬作──尝论我国自晚唐、五代以入于宋,禅宗实为学者思想之结核,故不惟佛教之天台、贤首、净土等,能畅行于宋、明来者,皆托禅宗为根底,各开应化门户;虽道家、儒家,亦取禅宗为骨,涂附或道、儒之旧业为皮肉,以号为性命

  • 不能代替·佚名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

  • 金华黄先生文集·黄溍

    诗文别集。元黄溍著。四十三卷。其中初稿三卷,续稿四十卷。据卷前贡师泰序,可知初稿三卷为黄溍登科前所作,由危素编次;续稿四十卷,为登科后所作,由门人王袆、宋濂编次。初稿卷一、卷二为诗,卷三为文;续稿前三卷为诗,

  • 李虚中命书·李虚中

    三卷。古代星命术书。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二》:“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指《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

  • 易纬略义·张惠言

    清张惠言撰。三卷。《张皋文笺易诠全集》本。惠言以为,《易纬》八种之中,《乾坤凿度》伪书不足论,《乾元序制记》乃宋人抄撮为之,《坤灵图》、《是类谋》、《辨终备》亡佚颇多而不可指说。唯《稽览图》、《乾凿度》、

  • 闺艳秦声·佚名

    艳情小说《艳桃记》大约成书于清代中叶以前, 其附录《闺艳秦声》以民间打油诗组歌形式, 用第一人称刻画了一位十八岁少女在新婚前后的性心理和性生活的感受。语言通俗质仆, 富有民俗特色, 全篇约5000余字。 作者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