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五

成化十五年冬十月癸未朔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井之神

○钦天监进成化十六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以冰雹灾免宣府前左右三卫并兴和守御千户所子粒细粮共一千四百四十余石谷草三千六百余束

○甲申肃府汾川王贡錝以府第被灾三丧未举请赐肃简王截支禄米凡六月以营葬事又伊府西鄂安僖王諟鈌妃李氏奏王以六月薨禄当截支缘男幼未封夫丧未举请俟年终停支 上曰朕于宗藩笃念亲亲之谊每事务从优厚今汾川王西鄂王妃俱乞给停支禄米以资丧葬之费览奏不觉怃然其悉如所请给之

○乙酉升南京鸿胪寺卿袁恺为南京光禄寺卿九年秩满也

○升礼科给事中王坦为刑科都给事中

○复除广东布政司右参政卓天锡为山西左参政

○缅甸求孟餋贡掌地不许缅甸宣慰卜剌浪等奏昔麓川思任发叛朝廷敕有能擒获者以麓川孟餋地与之后臣擒思任发叛其妻子以献而不蒙赐地今思洪发复欲夺贡掌地贡掌乃缅甸朝贡驻泊之所乞与缅甸且今所遣金齿卫军余李让乞今为冠带把事以备役使兵部尚书余子俊等以为思任发族属累经赦宥思洪发不闻有过岂可夺其土地李让中国人而与为把事是变于夷也宜勿许 上令兵部谕其使臣曰朝廷一视同仁无间华夷凡经赦不再犯者俱不复治孟餋贡掌是尔朝贡往来之所已诏边臣谕思洪发凡尔使经过不得阻滞李让听该管官司专遣伴送往还勿令奸人搀夺<矢见>利尔其体悉朕意毋得复有所望

○夜西方流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自外屏西南行至近浊

○驸马都尉石璟卒璟直隶昌黎县人府军前卫千户林之子尚顺德长公主正统十四年督官军随驾北征天顺五年曹钦谋反璟率众赴敌擒达军脱脱 上闻特加奖劳成化十四年命往南京奉祀至是卒讣闻辍朝一日遣官谕祭命有司营葬

○丁亥命太监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佩靖虏将军印充总兵官讨建州夷时巡抚辽东都御史陈钺希直意奏建州女直伏当加以不得为都督声言来寇辽东且言往年建州三卫构海西毛怜累犯边境朝廷授以都督都指挥之职诸夷因起争端纷纷扰乱亦欲挟制以求显职与其加升而招侮莫若整兵而征讨伏惟简命刚正谋勇大臣假以赏罚之权揜其不备捣其巢穴庶不纵寇长奸事下兵部尚书余子俊等以为驭夷之道守备为本我 太祖载诸祖训永以为法建州女直叛服不常朝廷或开马市以掣其党或许买铁器以结其心皆羁縻之义非示之弱也今钺等历数其罪意欲捣其巢穴此军国大务非臣等所敢专诏下廷臣会议于是掌中军都督府事英国公张懋吏部尚书尹旻等复上议曰辽东为京师左掖恒宿重兵正欲守臣随宜战守以分宵旰之忧但勤兵于远难以妄动今钺等以伏当加等二百余人声言要来犯边遽欲命将出师似非备边本意然恐其或有所见未敢逆料其非乞命重臣一人往辽东随机战守其建州毛怜海西有未尝犯边者亦湏分别勿令惊疑庶万全可图一方可靖时钺附太监汪直势而司礼内阁又有结为心腹者故竟主钺奏而有是命然直弄兵之祸实始于此云

○戊子户科都给事中张海等以灾异上言五事一南北直隶河南山东狭西江西湖广四川福建等处水旱频仍军民饥馑管粮官迫于住俸催徵转急民不堪命乞敕该部凡灾重地方军卫有司该徵并拖欠粮草子粒诸色颜料及关过赈济悉为宽免江西之地被灾尤甚所造瓷器宜暂停止及凡无灾地方宜通行巡抚巡按等官严督有司及时措置预备仓粮四时造册奏报一天顺二年 英庙有敕禁革皇亲大臣强占军民田地侵夺公私之利成化四年户科请禁求讨庄田者皇上有旨内外官豪势要之家不许求讨庄田近来内外亲幸不遵敕旨仍凭信奸民投献求讨无厌民生窘迫恐致他虞乞令户部申明禁约一健讼之徒起灭词讼蜎兴大狱滥及无辜往年因灾差官审录每有辩明俱蒙恩宥况今灾伤尤甚冤狱必多乞敕各处巡按御史会官审录重囚如有矜疑明白敷奏不必差官免致纷扰一今天灾荐至地道欠宁皆由寅亮爕理者不职所致今南京兵部尚书薛远年加衰惫才愈荒疏先年总理京储曾被劾退今复寄以留矜岂能胜任南京吏部侍郎钱溥素之清誉屡见弹劾老悖不明藻鉴安在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杨鼎才非经国职业未修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王复年龄已老精力亦衰此数臣者上不能和阴阳下不能安百姓地道示戒天意可知乞将溥罢归田里远等俱令致仕一近年海贼劫掠福建地方交阯屡犯云南边境巡抚缺官未经添设乞暂遣大臣巡视福建命都御史巡抚云南时十三道监察御史李介等亦以是为言 上批答曰灾重地方追徵粮草颜料并停俸官吏所司即为查照斟酌奏闻烧造瓷器将完不必停止关过赈济悉从宽免求讨庄田严加禁约恤刑狱准行杨鼎等仍留治事福建巡视云南巡抚官俱不必用

○庚寅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杨鼎奏乞致仕诏曰卿国家老成人正当修职用副倚任勿因人言遽求退休所请不允

○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王复奏乞致仕诏曰卿办理部事积有岁年兹宜加勉以副朕怀不允休致

○辛卯运银五万两于辽东以备边储时将有事于建州故也

○蠲大同军士孳牧马太监汪直言永乐宣德时大同十五卫有孳牧马一万六千其后相继死亡经三十余年乃令追补至有典卖妻女者命蠲之

○命中都副留守孙安兼守备神策卫指挥詹钦协理军政龙江右卫指挥聂端理漕运时中都留守李谦以赃罢巡按监察御史范珠言凤阳根本重地频年旱涝所司多奸贪坏法乞选廉介者用之兵部以安等名闻故有是命

○夜月犯垒壁阵西第四星

○癸巳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杨鼎再乞致仕诏曰朕以卿久练部事方隆委任但累乞休致特允所请其令有司月给米二石人夫四名应用以副朕优老之意仍赐之敕曰卿发身贤科历官翰苑纂修讲读劳效良多逮迁户部殚心经理国赋通融厥绩茂焉朕方图任老成切于倚毗卿乃引年至再欲遂闲适兹特允所奏命给驿舟送卿还乡仍令有司月给米二石岁拨人夫四名以备赡用夫优老敬贤者朕之心执礼餋恬者卿之志功成身退者士之荣去国怀忠者臣之厚卿其笃念乎此优游田里化导乡人使风俗归淳治理臻盛则足以副朕眷遇至意卿岂不亦永终誉哉先是大臣致仕未有给米拨夫之例有之实自鼎始人咸谓朝廷优老敬贤之意良不为过云

○命直隶管屯佥事兼审刑狱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王亿奏南北直隶止有巡按御史事务繁冗刑狱不清乞专差官每年审录一次或二次否则如管屯事例增设按察司官一员职专审录为便至是都察院议以直隶见有管屯佥事可以兼审刑狱不必增设从之

○丙申 皇太后圣旦 上率皇太子及亲王上寿命妇朝贺赐百官宴于午门

○命朝鲜国王李娎出兵夹击建州女直赐之敕曰朕诞膺天命君主华夷施惠行仁乃朕素兴兵动众岂所愿为奈何建州女直逆天背恩累寇边陲守臣交请剪灭朕念彼中亦有向化者戈鋋所至玉石不分爰遣大臣抚谕贷其反侧之愆听其来京谢罪悉越常例升赏宴待而归曾未期岁贼首伏当加等复紏丑类侵犯我边虽被官军驱逐出境而未遭挫衄廷议皆谓此贼冥顽弗悛罪在不宥已令监督总兵等官选领精兵刻期征剿我师压境王宜遣兵遥相应援贼有奔窜至国境者必擒而俘献之逆虏既除则王敌忾之功愈茂而声名永享于无穷报酬之典朕必不尔缓也

○戊戌赐锦衣卫指挥同知陈玺等钞弊有差以擒盗功也

○己亥夜月犯毕宿

○庚子 诚孝昭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黄镛祭 献陵

○命禁约游僧监察御史陈鼎奏自成化二年起至十二年共度僧道一十四万五千余人而私造度牒者尚未知其数此辈游食天下奸盗诈伪靡所不为使不早为处置大则啸聚山林谋为不轨小则兴造妖言扇惑人心为患非细今苏州等处累获强盗多系僧人乞敕所司禁约礼部为覆奏命通行天下禁之

○夜金星犯南斗魁第三星月犯天高星

○壬寅给云南缅甸宣慰使司阴文信符一道○癸卯户部以内帑乏金请于浙江福建云南银课内折金一千两从之

○甲辰户部覆议六科给事中所言救灾事宜顺天等府涿鹿等卫勘报成灾已为除豁河南等处俟取勘至日处置其各年拖欠曾经会派内府供用及已徵在官者仍令起解半灾并未徵者合准丰年补纳管粮官吏戴罪停俸催徵者准令仍旧支给预备仓粮宜督有司措置年终奏报以俟考满查照黜陟今后求讨庄田不开报投献人姓名者皆勿施行告争未决者暂听居民承种俱令都察院出榜申明禁约其有恃势怙终及容庄仆人等强占抽分关隘挟制把持者许科道指名劾奏悉遵敕旨究治 上曰如议今后敢有妄报投献田土并管庄仆佃人等占守水陆关隘抽分勒取财物挟制把持害人者悉发边卫永充军役○丙午赏辽东等处官军庄鉴等五千七百七十五员名共银一百三十余两绢七千五百七十疋布四千三百九十疋以义州等处讨贼功也

○旌表孝子张伦等二人节妇尤氏等四人伦山西潞州学生父死时年十五守礼过哀母疾亲尝汤药愿代其身及死营坟若丘庐于傍穿井无水焚香叩拜有泉涌出周禄狭西华阴县学生父殁寝苫食粥负土成坟露宿于侧夜忽风雷大作祈天而止俱表其门曰孝行尤氏直隶长洲县民魏公进妻江氏歙县民何士溢妻汪氏民谢荣远妻谌氏四川眉州人行人司行人黄裳妻夫亡皆躬织纴奉翁姑抚孤子以成人俱表其门曰贞节

○丁未命徙延绥定边营于中山坡初余子俊为都御史巡抚狭西建议安边营平旷难守宜退守中山坡其后都御史丁川复以安边营为便而巡按监察御史李敬亦言开疆展土乃为国之图退地弃城岂守边之策且封疆百里城池三座岂可轻弃若曰空旷难守则定边花马池何以防守若曰粮运难阻则宁夏高桥儿何以运饷议与川合至是子俊为兵部尚书固守前议言臣尝访求古今守边事宜安边及新兴永济等处水少且苦昔范仲淹守延鄜必据水与险其城堡遗迹往往尚在而永乐间弃东胜不守亦其明验况今实未尝弃乎诏可

○戊申升鸿胪寺序班黄璨为中书舍人仍内阁书办九年秩满也

○赐英国公张懋襄城侯李瑾定西侯蒋琬左都督赵胜岁禄折色内改本色米懋百石瑾琬五十石胜三十石俱在京支给从其请也

○守备山丹都指挥佥事赵杰坐虏入境杀掠人畜命巡按御史鞫治其罪而镇守甘肃太监覃礼总兵官都督佥事王玺副总兵康永参将刘文皆宥之

○己酉命巡抚辽东右副都御史陈钺参赞东征军务初建州之役其谋实起自钺而都御史王越亦有垂涎之意兵部尚书余子俊以钺开边衅恶之既而 上命汪直朱永将兵而不及钺钺疑为子俊所沮乃言本朝未尝有武职节制文职大臣者且征讨重务岂可无文臣总督意盖自荐于是子俊言前命出于 圣断不可复移今钺自以风宪大臣不受节制故为沮挠宜敕其协济共谋毋分彼此而钺以直故且以计沮越竟得参赞之命云○庚戌升翰林院侍讲李永通为侍讲学士九年秩满也

○太监李荣传奉 圣旨僧继晓升僧录司左觉义以邪术进也

○都督佥事叶春卒春山后人伯父叶不陶闾儿洪武中从司徒阿迷归附历功升隆庆右卫千户永乐二年赐姓叶五年迤北剿阿鲁台有功升指挥使正统十三年再使瓦剌还升指挥同知天顺改元升都督佥事右军都督府带俸七年谢南京都督府事至是卒赐祭葬如例子盛袭大同前卫指挥使

○辛亥直隶永平府地震

○太傅会昌侯孙继宗为其故弟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续宗乞祭葬诏特允之

○夜金星犯狗星○壬子升工部郎中杨恭为通政司右通政仍管河道恭管理北河直抵济宁一带河道六年考满漕运总兵等官奏保升职仍旧任事吏部议拟通政司参议诏曰恭既管河勤能准升右通政恭在河道承奉太监汪直故有不次之擢也

○命狭西署都指挥使马昭子义代父原职镇番卫指挥使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一·李延寿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脱脱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二·徐梦莘
  第二十五回 越长江燕王入京 出鬼门建文逊国·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七十五·何乔远
  路史卷三十三·罗泌
  台湾割据志·川口长孺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七、工商业·陶元珍
  野史无文卷十一·郑达
  选举二三·徐松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一贯休夜寒寄卢给事二首刻羽流商否霜风动地吹迩来唯自惜知合是谁知堑雪消难尽邻僧睡太奇知音不可得始为一吟之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旧居沧

  •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赵尔巽

      ◎儒林四   ○孔荫植   孔荫植,字对寰,孔子六十五代孙,世居曲阜。明天启初,袭封衍圣公。清顺治元年,世祖定鼎京师,山东巡抚方大猷疏言开国之初,首宜尊崇先圣。下礼部议,衍圣公爵及其官属,悉循明旧制。荫植朝京师,遣官迎

  • 卷第二百七十九·胡三省

    后唐纪八〔起阏逢敦摇(甲午)二月,尽旃蒙协洽(乙未),凡一年有奇。〕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九三四)〕1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节度使如故。〔赵季良遂为孟蜀佐命元臣。〕2吴人多不欲迁都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正德十四年九月壬辰朔 上驻跸保定府张宴于府堂巡抚都御史伍符与巡按御史管粮主事皆侍宴行酒 上问符知其善饮与为藏阄之戏符偶胜 上不悦故投手中阄于地令符拾之罚符饮数瓢符颓然 上复大笑○命驸马都尉蔡震守端门崔元承

  • 卷之六十四·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十二月。丙申。谕内阁。李鸿章奏、粥厂不戒于火、请将该管委员分别参办、并自请议处一摺。本月初四日。天津东门外粥厂不戒于火。伤毙人口甚多。该委员等、平时漫不经心。临事又不力筹救护。致饥困

  • 第二七四分单同治十年十月初四日一一七○二--三·佚名

    淡水分府周,饬对保头役,协同澚甲预备渡船、竹筏,伺候总镇驾临钦加府衔、即补直隶州正堂、署淡水分府周(注)为饬吊事。照得新任镇宪,不日按临,凡经过溪河渡船、竹筏,亟应预备伺候,合行饬吊。为此单,仰对保头

  • 一四二二 左都御史纪昀奏查《性理大全》错误请旨换写分赔折·佚名

    一四二二 左都御史纪昀奏查《性理大全》错误请旨换写分赔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九日臣纪昀跪奏,为错误官书难于改补,请旨换写分赔事。伏查《性理大全》一书,乃明永乐中胡广等奉勅所撰。臣等奏定缮写,原以明刻旧本送殿,现

  • 公冶长篇·孔子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

  • 卷下·罗隐

      理乱第六  夫家国之理乱,在乎文武之道也。昔者圣人之造书契以通隐情、剡弓矢以威不伏,二者古今之所存焉。然则文以致理,武以定乱,文虽致理不必止其乱,武虽定乱不必适其理。故防乱在乎用武,劝理在乎用文。若手足之递,使

  • 第十七卦:《随卦》·佚名

    随:元,亨,利,贞,无咎。【白话】《随卦》象征随从,随和:如果随从、随和,便能始终亨通,和谐有利。固守正道,没有任何危险。《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白话】《象辞》说:《随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兑(泽)上

  • 目録·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御纂性理精义目録     儒家类卷一太极图说 通书卷二西铭 正蒙卷三皇极经世卷四易学啓蒙卷五家礼卷六律吕新书卷七学类一小学 总论为学之方 立志 存养 省察卷八学类二致知 力行

  • 佛说木槵子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

  • 勿慕见境·印光

    问:“小女现年廿(niàn二十)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今春其母亡过,伊(她)哀思笃切,数日不进饮食。后经弟子嘱其为母念佛,以期莲品转高,伊自后对灵念佛,寒暑无间。惟其念佛至纯一时,往往见十方光明,内现佛像。曾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一·澄观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已上入第五十三经)初明来意。来意有三一分来。前明修因契果生解分。则于法起解。今明托法进修成行分。则依解起行义次第故。二会来者。前会因圆果满生解之终。此会正行处世无染。通于始终故次来也。

  • 圣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持世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复有人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云何受持愿佛演说。尔时世尊告持世言。若复有人。于初二月白月一日。于彼独注入海之河。乃入水中。水

  • 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卷上·开福道宁

      住大沩山嗣法小师 善果 集师开堂日拈香云。此一瓣香。虔祝今上皇帝圣寿无穷。此一瓣香。奉为 知府待制诸位监司阖郡官僚常居禄位。此一瓣香。佛祖不知名。人天共瞻仰。信手拈来半斤八两。今对人天众前更不囊藏

  • 太上说中斗大魁掌算伏魔神咒经·佚名

    经名:太上说中斗大魁掌算伏魔神儿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伏魔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劝人旦暮诵经,急呼天师、真人、金童、玉女、天丁、力士、将军、金刚、龙王和雷

  • 玉合记·梅鼎祚

    明代传奇剧本。梅鼎祚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唐许尧佐《柳氏传》(见《太平广记》卷485)。写唐代诗人韩翃,流寓长安,见李王孙歌妓柳氏,惊其艳丽,赠以玉合。柳氏亦属意于韩。经李王孙撮合,两人结为夫妇。平卢节度使侯希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