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〇 父亲的病上

我于甲午年往三味书屋读书,但细想起来,又似乎是正月上的学,那么是乙未年了,不过这已经记不清楚了,所还记得的是初上学时的情形。我因为没有书桌,就是有抽屉的半桌,所以从家里叫用人背了一张八仙桌去,很是不像样,所读的书是《中庸》上半本,普通叫作“上中”,第一天所上的“生书”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的是“哀公问政”这一节,因为里边有“夫政也者蒲芦也”这一句,觉得很是好玩,所以至今不曾忘记。回想起来,我的读书成绩实在是差得很,那时我已是十二岁,在本家的书房里也混过了好几年,但是所读的书总计起来,才只得《大学》一卷和《中庸》半卷罢了。本来这两种书是著名的难读的,小时候所熟知的儿歌有一首说得好:

“大学大学,

现在话分两头,一边是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由“上中”读到《论语》《孟子》,随后《诗经》刚读完了“国风”,就停止了。一边是父亲也生了病,拖延了一年半的光景,于丙申(一八九六)年的九月弃世了。

屁股打得烂落!

屁股打得好种葱!”本来大学者“大人之学”,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不是小学生所能懂得的事情,我刚才拿出《中庸》来看,那上边的两句即“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还不能晓得这里讲的是什么,觉得那时的读不进去是深可同情的。现今的小学生从书房里解放了出来,再不必愁因为读书不记得,屁股会得打的稀烂,可以种葱的那样,这实在是很可庆幸的。

中庸中庸,

父亲的病大概是在乙未年的春天起头的,这总不会是甲午,因为这里有几件事可以作为反证。第一个是甲午战争。当时乡下没有新闻,时事不能及时报道,但是战争大事,也是大略知道的,八月里黄海战败之后,消息传到绍兴,我记得他有一天在大厅明堂里,同了两个本家兄弟谈论时事,表示忧虑,可见他在那时候还是健康的。在同一年的八月中,嫁在东关金家的小姑母之丧,也是他自己去吊的,而且由他亲自为死者穿衣服,这是一件极其不易的工作,须得很细心谨慎,敏捷而又亲切的人,才能胜任。小姑母是在产后因为“产褥热”而死的,所以母家的人照例要求做法事“超度”,这有两种办法,简单一点的叫道士们来做“炼度”,凡继续三天,其一种是和尚们的“水陆道场”,前后时间共要七天。金家是当地的富家,所以就答应“打水陆”,而这道场便设在长庆寺,离我们的家只有一箭之路,来去非常方便,但那时的事情已都忘记了。小姑母是八月初十日去世的,法事的举行当在“五七”,计时为九月十五日左右,这也足以证明他那时还没有生病。有一天从长庆寺回来,伯宜公在卧室的前房的小榻上,躺着抽烟,鲁迅便说那佛像有好许多手,都拿着种种东西,里边也有枯髅,当时我不懂枯髅的意义,经鲁迅说明了就是死人头骨之后,我感到非常的恐怖,以后到寺里去对那佛像不敢正眼相看了。关于水陆道场,我所记得的就只是这一点事,但这佛像是什么佛呢,我至今还未了然,因为“大佛”就是释迦牟尼的像不曾见有这个样子的,但是他那丈六金身坐在大殿上,倒的确是伟大得很呢。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司马迁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五·柯劭忞
  卷第二·徐鼒
  卷之二十一·佚名
  卷二十五·张九成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通志卷一百九十九·郑樵
  卷三十·傅恒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蒋廷黻
  卷01·陈邦瞻
  吴纪舜·周诒春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彭定求

        卷260_1 【晚秋拾遗朱放访山居】秦系   不逐时人后,终年独闭关。家中贫自乐,石上卧常闲。   坠栗添新味,寒花带老颜。侍臣当献纳,那得到空山。   卷260_2 【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秦系

  • 第十八出 传书·李渔

    〖贺圣朝〗(生冠带引众上)一封辞罢天朝,只身早驾星轺。漫嗟吁,惟我独勤劳,职在有何逃!下官柳毅,蒙圣恩除授御史,钦差督理河工,早间已曾辞朝过了。今日是黄道吉日,叫左右,打牌从鼎州起,至潼津县暂缴。(众应,送牌,生签押介)就此起马。(众

  • 第十四回 无锡县时届挂灯期·佚名

    诗曰:终日昏昏南牢间急闻慈母游九原赠银寄书出望外始知结发性情贤闲言不表、书接前词:却说爱姐闻听继高之言,说为儿谨记叔言,无烦叮咛。继高说:“你奶奶的大事,家中无人,甚是难为你母亲与侄女了。”唱:孙继高手拉爱姐泪汪汪:回

  • 卷一百二 志七十七·赵尔巽

      ◎舆服一   皇帝五辂 皇帝辇舆 皇后舆车皇太后舆车附 皇贵妃以下舆车   亲王以下舆车 亲王福晋以下舆车 京外职官舆车庶民附   命妇舆车   自虞廷缋,制创垂衣。车服之朌,式昭庸典。夏絻殷辂,文质异观。迄乎

  • 卷第六十三·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五〔起屠维单阏(己卯),尽上章执徐(庚辰

  • 卷之六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纪昀

    列传宋 【三十六】○宋三十六边肃梅询 马元方辥田寇瑊杨日严李行简 章频陈琰李宥 郑向郭稹赵贺高觌袁抗【陟】徐起张旨齐廓郑骧 王臻鱼周询贾黯李京吕景初【马遵】吴及范师道 李绚【何中立】沈邈边肃梅询马元方辥

  • 三五三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覆查给还原书情形并呈续获违碍书籍折·佚名

    三五三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覆查给还原书情形并呈续获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安徽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覆奏事。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九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一〕

  •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林语堂

    在元佑八年(一0九三)秋天,有兩個女人逝世,就是蘇東坡的妻子和當政的皇太后,我們幾乎相信兩個女人都是蘇東坡的守護神,說來似乎神秘難解。她倆的去世和蘇東坡命運的逆轉,趕得極巧。蘇東坡的妻子死于八月初一,太后則死于九月初

  • 二八 鲁迅在S会馆·周作人

    S会馆的名称始见于《呐喊》自序中。这本名山会邑馆,是山阴会稽两县人的会馆,在李越缦日记中常有提及,清末山会合并称为绍兴县,也就改名绍兴县馆。出宣武门一直往南,到了前清杀人的地方菜市口,迤西路南即是北半截胡同,在广和

  • 卷四十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四十五明 黄训 编刑部【律例】进大明律表【宋濂】臣闻天生烝民不能无欲欲动情胜诡伪日滋强暴纵其侵凌柔懦无以自立故圣人者出因时制治设刑罚以为之防欲使恶者知惧而善者获宁传所谓狱者万民

  • 卷八四·邱濬

    ▲举赠谥以劝忠 《礼记表记》: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壹(专也)惠(善也),耻名之浮于行也。” 郑玄曰:“谥者行之迹也,名谓声誉也。言先王论行以为谥以尊名者,使声誉可得而尊言也。壹读为一,惠犹善也。言声誉

  • 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让而升②,下而饮③。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射箭。这里指射箭比赛,是古代的一种礼仪。②揖(yi)让而升:揖,拱手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揖让而升是说在登堂比赛前先相互作揖表

  • 卷二十·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二十     元 李亷 撰昭公【名禂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八年共三十三年】左氏【注昭公襄公子母齐归襄公薨子野卒昭公立】【周景王四年】元年

  • 白雨斋词话·陈廷焯

    词话著作,清陈廷焯撰。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作者论词大旨,宗常州词派张惠言。常州词派的词学观点为反对浙派尖新小巧、轻佻浮滑而无所寄托的词风,主张“温柔敦厚”。陈氏论词的主要精

  • 万首唐人绝句·洪迈

    唐代诗歌总集。南宋洪迈编辑。淳熙间集成5000多首,40卷,绍熙间成万首,100卷,每卷100首,凡七言绝句75卷,五言绝句25卷,末附六言绝句1卷38首。明代赵宦光、黄习远整理增补,总得10477首。今存明嘉靖刊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

  • 儒林宗派·万斯同

    十六卷。清万斯同撰。本书记孔子以下迄于明末儒家各派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序,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列入附录。所列仅及人名、字号、师承与弟子,间有籍贯,而无事迹。自朱熹《伊洛渊源录》出后,《宋史》遂以道学儒林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