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播传

杨播,字延庆,自称是恒农华陰人。高祖杨结,在慕容氏政权中任职,卒于中山相任上。曾祖杨珍,太祖时到了皇魏,卒于上谷太守。祖杨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亲杨懿,延兴末年任广平太守,有政绩。高祖南巡,吏人称赞他的治绩,朝廷加授他为宁远将军,赐给帛三百匹。后又被朝廷征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之誉。除任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没有到任便死了。朝廷赠他本官,加授弘农公,谥称简。

杨播本字元休,太和年间,高祖赐改字延庆。母亲王氏,文明太后的外婆。杨播少年时代即仪表不凡,奉养双亲竭尽礼度。朝廷擢任他为中散,累迁给事,领中起部曹。因是皇帝外戚,朝廷累加优赐,前后达万计。后进官北部给事中。皇帝下诏让杨播巡视北部边疆,高祖亲自送他到家,告诉他军略大计。不久,除任龙骧将军、员外常侍,转任卫尉少卿,常侍官职仍旧。杨播与陽平王元颐等人领兵到漠北出击柔然,大胜而归。高祖嘉许他的功劳,赐给他奴婢十人。又迁任武卫将军,又领兵打击柔然,到居然山兵还。

朝廷除任他为左将军,不久又加前将军。跟随皇帝车驾向南讨伐,到钟离。大军回撤,皇帝下诏让杨播统领步兵三千、骑兵五百为大军殿后。当时春水初涨,敌人蜂涌而至,撤还的船只塞住江川。杨播考虑大军仍未全部渡过淮河,自己统兵严守南岸,亲身处后。大军渡完,敌人也到了,于是围住了杨播兵马。杨播把士兵摆成圆阵以抵御敌人,亲身冲入敌阵,斩敌很多。两军相持了两个昼夜,杨播部下粮草已尽,敌人围攻更加凶猛。魏高祖在北岸观望,自己又没有船只,无法救援。淮河水势稍减,杨播自领三百名精锐骑兵登上船只,大叫说:“现在我要渡河,能战的就上前来。”敌人不敢行动,于是杨播带领军马渡过淮河。高祖十分称赞他的壮举,赐爵华陰子,不久又除任右卫将军。

后来,杨播又跟随皇驾讨伐崔慧景、萧衍于邓城,破了敌人,朝廷进其号为平东将军。当时皇帝车驾在沔水上显威,皇上已摆下宴席,魏高祖与中军、彭城王元勰赌射箭,左卫元遥在元勰一边,而杨播在皇帝一边。元遥射中靶心,筹限已满。高祖说:“左卫筹限已满,右卫也只好作罢了。”杨播回答说:‘仰凭圣恩,必须一争。’于是弯弓发射,也正中靶心。高祖笑着说:“过去养由基神射妙处,大概也不过如此吧。”于是拿着酒杯赐酒杨播说:“古人以酒养病,朕今天犒赏卿的才能,可以说是古今不同了。”从车驾到悬瓠,除授他为太府卿,晋爵为伯。

景明初年,兼任侍中,出使恒州,赈寒济饥。转任左卫将军。后朝廷除授他外任为安北将军、并州刺史,他坚决推辞,于是授他为安西将军、华州刺史。到州之后,借占老百姓的田地,被御史王基所弹劾,削除了官爵。延昌二年(513),在家中去世。儿子杨侃等人停柩不下葬,连年上诉,到熙平年间(516~518),朝廷才赠其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并复其爵位,谥称壮。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四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卷之三百一·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第六十一册 天聪朝事六件无年月·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五·佚名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林语堂
  福王登极实录·文震亨
  袁枢传·姚思廉
  宗悫传·李延寿
  薛瞮传·李延寿
  博尔术传·宋濂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言绝句·刘克庄

    春眠(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访袁拾遗不遇(唐)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 款步(二)·戴望舒

    答应我绕过这些木棚,去坐在江边的游椅上。啮着沙岸的永远的波浪,总会从你投出着的素足撼动你抿紧的嘴唇的。而这里,鲜红并寂静得与你

  • 卷七·汪广洋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凤池吟稿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七    明 汪广洋 撰七言律诗范蠡庙越王去国将危日范蠡归心用计时千古君臣难再遇百年耆老尚兴思空檐暮雨巢乾雀遗庙春风哭子规惟有西施滩下水浪声东向

  • 卷七 词选·施蛰存

    一 花间新集:宋花间集叙引歌诗变而为长短句,晚唐始成其体。选声设色,温飞卿祖之;缘情比兴,韦端己祖之。意内言外,创业垂统,遂张楚矣。《花间》一集,词家之诗骚也。后之作者,纵有变化,亦莫能自绝于祖祢。清人论词,严别唐、宋,驯至

  • 武帝纪第一·陈寿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

  • 卷六十七 夏录二·崔鸿

    赫连昌 赫连昌字还国一名折勃勃之第三子也凤翔元年封太原公为前将军镇潼闗后率众袭杀太子璝遂立为太子身长八尺魁岸美姿貌真兴七年秋八月勃勃死昌即伪位于永安殿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元承光[承

  • 卷二十三·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三 【起甲辰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尽壬子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凡九年 【甲辰】二十三年秋七月谙达犯大同总兵官

  • 卷之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三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三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初八日户部为遵旨等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初七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具题内开:查四库全书馆所进书籍,该总裁等理应悉心校阅,毋致错误。乃总核

  • 张熠传·魏收

    张熠,字景世,自称是南陽西鄂人,汉代侍中张衡是他的十世祖。张熠应朝廷所请任扬州车骑府录事参军。入朝廷除授步兵校尉。永宁寺塔营造之风大兴,经构规模求广,灵太后曾经亲到兴建工地,凡是太后问到的,张熠敷陈指画,无所遗漏,太后

  • 蔡攸传·脱脱

    蔡攸,字居安,兴化仙游人,是蔡京的长子。元符中,官为监在京裁造院。徽宗当时是端王,每次退朝,蔡攸都到自己的府衙,他们在途中相遇,蔡攸必下马垂手站立恭迎端王,端王问左右,知道他是蔡承旨的儿子,心里喜欢他。等即位后,记着他,于是蔡

  • 目录·佚名

    卷之一官吏门咨目呈两通判及职曹官(真西山)谕州县官僚(真西山)劝谕事件于后(真西山)监司案牍不当言取索(蔡久轩)州官申状不谨朱佥判赴滁州乞牒官交割奖拂立曹公先生祠(蔡久轩)奖子兼佥旌赏监税不受贿赂儆饬官司预借不为理

  • 姚观顺·周诒春

    姚观顺 年二十五岁。生于广东香山。父启瑞。本籍住址。广东香山小隐。未婚。在美系自费。光緖三十三年。入草谷高等学校。宣统三年。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三年。入法孟省之兵学校。得学士学位。曾入校中

  • 卷四十·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士防礼第十二○防于五礼属凶【下考注有礼字】疏皆録之于此【于此误是以从通解续挍】亡则以缁长半幅【半误百】死于适室节注疾时处北墉下死而迁之当牖下【墉误

  • 今之教者(1)·戴圣

    ——对症下药治弊端【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

  • 贤护分饶益品第九·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我念往昔过於无量阿僧祇劫。时有一佛号无畏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於世。当尔之时,有长者子名须达多。与二万人俱诣彼佛无畏王所。到已顶礼彼世

  • 北山录卷第八·神清

      论业理第十三(三世行支曰业征索求理白论)  觉皇有业智力(佛有无漏净业。八识四智等。又示相门中有九业报。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佛。二旃遮婆女系木杅谤佛怀姙。三提婆达多推山厌佛。四迸木枪刺佛足。五琉璃王害释

  • 清拳·佚名

    拳种之一。据传,该拳传自京西“勒建岫云禅寺”万春、万光和尚。清光绪三十四年,河北宁晋李振鸣从养性禅师学得此拳后,清拳始在河北宁晋、钜鹿和北京等地得到流传。该拳以十路弹腿为基本功。单练套路有:轻身小架36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