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渊传

卢渊,字伯源,小名陽乌。性情温雅寡欲,有祖父的风范,笃志学业,家门和睦。袭爵为侯,拜为主客令,典属国。迁任秘书令、始平王师。后按例降爵为伯。任给事黄门侍郎,迁任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当时,高祖将立冯后,准备召集朝中大臣讨论此事。高祖先问卢渊:“卿觉得怎么样?”卢渊说:“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是很慎重的,依臣愚见,应该求之卜筮。”高祖说:“因她是先后的侄女,我的主意已定。”卢渊说:“虽然为臣奉命如此,然而心中实有未尽之意。”等到朝臣聚集讨论,卢渊仍像以前一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得到皇帝的隆厚宠遇,这下深深记恨在心,卢渊也不记挂。

等到高祖召集朝臣讨论征伐萧颐的事,卢渊上表说:

“为臣虽然见识不周广,但也颇涉篇籍。从魏晋前溯,太平之世时,从未有皇帝御驾亲临六军,决胜战场之上。胜了说不上是英武,不能胜又有损圣德,这是所谓千钧之驽不为老鼠而发动机关的道理。过去魏武王曹操反凭老弱之兵一万而使袁绍土崩瓦解,谢玄以士兵三千而苻坚瓦解。胜负不由人数众寡决定,成败在于须臾之间,若袁绍采用田丰之谋,则坐制曹孟德。魏已吞并蜀国,到了晋代,吴仅据有江表,魏居其上游,国力大小悬殊,德政理绝。但是仍然君臣协谋,延续数十年。到了吴孙皓时朝政暴虐,上下离心背德,魏才水陆俱进,一举攻下吴国。现在萧氏政权以篡杀之烬,政治暴酷,赋役繁杂,又加上门内支属相互残杀,人神同弃。吴、会这些地方的百姓,纷纷来到皇魏境内,眼下正是克平之日,统一之期。如若皇上您大驾南巡,敌人必定革面臣服,闽、越之民必定倒戈,这就犹如运山压卵,有征无战。但是愚臣认为万乘之尊的您亲自出征,漕运难继,千里运粮,兵有饥色,大军征战之后,必有饥荒凶险之年。还不如命令将帅统领精锐,荡涤江右,然后陛下您鸣鸾巡察,庆功于东岳泰山,则天下不胜幸运,四海百姓便会拥戴依赖于您。

“为臣又听到流言,关右之民,近年以来,竞相设立斋会,假称豪贵,互相煽惑,公然在集会时候,诽谤朝廷。无上之心,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愚臣认为应迅速惩办灭绝此风,诛杀其魁首。不这样的话,臣担心会铸成黄巾、赤眉那样的祸乱。养育其微萌之芽,不铲其毫末之苗,万一他们造反,恐怕受其危害的就多了。为臣世代侍奉皇家,义在与君王同休共戚,十分清楚犯颜直谏触犯龙颜的罪过深重,然而如果不这样,不忠之罪就更可怕了。”

皇帝下诏说:

“至上之德虽然只有一个,但树立功德的途径却很多。三圣殊文,五帝异律,或张或弛,哪里要一定是相因不改呢。朕远思太平之主,所以不亲自挂帅征讨,大概都是有缘由的。英明之主,或以天下统一而无征;守庸之君,或因志劣停伐。而今朕若把自己与过去英明的皇帝比较,时势今非昔比;比之庸懦的君主,朕着实又不甘心。假如尊贵无上的君主,不宜亲驾,那二公之徒,革辂之战,岂不是很荒谬的吗?朕推寻过去的人,假如都身先士卒拯济世事,哪还有不拓广祖先基业的呢?定火之雄,未闻不武;世祖的行为,非皆疑慑。而且曹操胜了袁术,是由于其德行礼义内泽百姓;苻坚土崩瓦解,是因为其政治火候未到。显然不是老弱的士兵力量强大,十万之众势力弱小。现在朕采用先天之术,率领仁义之师,审观成败,或许可以免于这种过失。长江险阻,并不可怕;要成就伟大的计划,何必一定要找个先前的模式呢。洞庭、彭蠡,毕竟不是坚固如殷城,我魏师振臂一呼,或许即能成就汉之大业。谋略之义,当付之临机应变;粮草之需,就寄托在如萧何那样的贤相身上。朕此番前行,将求海内统一,哪里是喜好轻举妄动,利益所在,何能委派他人!

“而且国家遭到水旱灾害,未必是由于兵祸;尧、汤时的灾难,难道也是因为兴兵动旅引起的?国家丰年之后,虽静有之,关左的小纷乱,朕已下令平伐。微不足道的流言,哪能妨碍大业的完成?朕深深记住了爱卿的一片诚心,卿不要记恨朕不按你说的去做。”

等到皇帝车驾亲征,赵郡王元干督管关右诸军事,皇帝下诏加授卢渊为使持节、安南将军,为副都督,统领七万兵马准备从子午出击。不久因萧颐去世,停止南征。当时泾州羌人叛逆,攻城占邑,卢渊率领六千骑步兵,号称三万,慢慢向前开进。不到一个月,叛贼便纷纷逃散,投降的民众有数万人,卢渊只杀了首恶,其他人的罪行一律不过问。皇帝下诏让他兼任侍中。当初,卢渊十四岁时,曾经到长安去过,准备回来时,有五十多人为他饯别,地点在渭水北面,有位相士扶风人王伯达说:“诸君都不如这位卢郎,他的官位与其学识才干虽不相称,但是他的德行名声十分隆盛,名望超过朝中诸公宰辅。二十多年后,当号令关右。愿卢郎不忘老夫今日之言。”此行之时,王伯达已年逾八十,到军门求见,谈论平生所见。没多久,朝廷便拜卢渊为仪曹尚书。魏高祖考核在位官员,降卢渊以王师守常侍、尚书郎,夺除他常侍的俸禄一周。不久任他为豫州刺史,卢渊以母亲年老为由,坚辞不赴任。

恰逢萧昭业的雍州刺史曹虎派使者前来请求投降,朝廷便派卢渊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督领前锋诸路军马奔赴樊邓。卢渊到高祖驾前辞谢说:“为臣一介儒生,颇闻俎豆祭祀之类,带兵征战之事,从未学过。望陛下定夺。”行军日期已经逼近,高祖不同意换人。卢渊说:“臣担心曹虎又成为另一个周鲂啊,陛下应审慎从事。”曹虎果然诈降。卢渊到叶城,详细询问曹虎诈降之事,兼陈述其利害关系。魏帝下诏让卢渊攻打南陽。卢渊以兵少粮乏,上表请求先攻赭陽。因它靠近叶城粮仓的缘故。高祖同意了,于是卢渊便进攻赭陽。萧鸾派将领垣历生前来救援,卢渊素无将略,被敌人打败了,被免去官爵,贬为平民。

不久卢渊遭母丧,魏高祖派使者前往卢宅宣慰吊问。丧期完了之后,卢渊兼任太尉长史。高祖南讨,卢渊又兼任彭城王中军府长史。不久为徐州、京兆王元愉兼任长史,朝廷赐绢百匹。元愉年纪很小,府中事不论大小,大多由卢渊决定。卢渊以诚信御物,得到东南老百姓的信任与爱戴。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卢渊看出了他们的迹象,暗暗吩咐诸戍军,以防不测。卢渊屡屡上表,朝廷也不采纳他的意见,沈陵后来果然杀了身边将帅,率宿豫人马叛逃南方。沿淮诸戍地,由于有防备,得以保全。沈陵戍边多年,暗地勾结的人员很多,南徐、宿豫二州,人情都被煽惑。沈陵南逃后,他的余党,很有一些被押送到卢渊这里来的,卢渊都安抚他们一番之后把人放了,由此人心安定下来。

景明初年,朝廷任命他为秘书监。二年(501),卒于任上,享年四十八岁。朝廷赠他为安北将军、幽州刺史,恢复其固安伯爵位,谥称懿。

当初,卢谌父亲卢志师法钟繇书法,世代传业,代有能人。至卢邈以上,兼擅长草书。卢渊演习家法,代京宫殿的字多是卢渊所题。白马公崔玄伯也善于书法,世代传习卫馞体。魏朝初年工于书法的,就是崔、卢两家。卢渊与仆射李冲关系特别和睦。李冲看中卢渊门风,而卢渊推崇李冲才识官位,故结为婚姻亲家,往来亲密。至于卢渊受到高祖的礼遇赏识,李冲从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卢渊有八个儿子。

猜你喜欢
  ●靖康稗史之一·确庵耐庵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六·佚名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二·孙承泽
  元婚礼贡举考·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卷八·叶盛
  通志卷一百四十三·郑樵
  八八九 谕内阁卓天柱因两目青盲着从宽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四·杜大珪
  五〇 仁房的大概·周作人
  董绍传·魏收
  耶律庶成传·脱脱
  黄子澄传·张廷玉
  乙酉笔记·佚名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吴昌龄

    (正末扮松神持笏上,云)吾乃庐山松神是也。今有佛印禅师密遣花间四友,前去玉春堂魔障东坡学士。恐上帝知道,必然责罪小圣。须索追赶那四个鬼头去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晚风轻,霜华重,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转瑶阶月

  • 卷八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李景伯【一首】囘波乐囘波尔时酒巵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諠譁窃恐非仪沈佺期【一首】囘波乐囘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録袍笏未复牙绯裴谈【一首】囘波乐囘波尔时栲栳怕

  •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欧阳修

    ○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钞,以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五曰表;六曰状。自露布以上乃审,其

  • 一三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书籍清单并即委员专解折·佚名

    一三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书籍清单并即委员专解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臣海成谨奏,为恭进续得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西搜选各书,经臣节次开列书目进呈,并奉廷臣饬取。适有庐陵县知县元克中、临川县知县程文林二

  •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一。○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

  • 史记集解卷五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庻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齐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吕太后怒且诛齐

  • 第三十九章 豫北大战·冯玉祥

    经过十六年前后豫东、豫北的几次血战,河南局面,虽暂告安定,但长江流域和冀、晋原野,都燃起了连天的烽火。宁汉间的局面时弛时张,意见迄不消释,而亲痛仇快的战幕不免终于揭开。幸而变化微妙,急转直下,干戈忽又化为玉帛;跟着是要

  • ·与杜少京书·丁曰健

    时事方殷,亟还杜母;士民歌舞,仁威远闻。观今日之舆情,益知当年之惠政。望风庆喜,为之不寐。頴斋先生还言:足下受符于疮痍皇遽之中,慷慨致身,推赤诚以安反侧;众志成城,可歼强敌。况此区区乌合之徒,一闻大兵,已自惊溃,

  • 二一 上海生活——前五年·许寿裳

    一九二七——一九三一)鲁迅自一九二七年回上海,至一九三六年逝世,这十年间,国难的严重日甚一日,因之,生活愈见不安,遭遇更加惨痛,环境的恶劣实非通常人所能堪,他的战斗精神却是再接再厉,对于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国内政

  • 章献明肃刘皇后传·脱脱

    献明肃刘皇后,其祖上家居太原,后迁徙到益州,成为华阳人。其祖先刘延庆,在晋、汉间任右骁卫大将军;其父刘通,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跟随皇帝征讨太原,途中去世,刘皇后是刘通的第二个女儿。当初,刘皇后的母亲庞氏梦见月亮入

  • 卷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七郊社考【七】日月星辰顺治八年六月定春分秋分朝日夕月之礼初定祀典以日月从祀天坛罢春秋二分祀事至是礼臣请照旧典以春分秋分日致祭於从祀天坛外仍立朝日坛於东郊立夕月坛於西郊从之

  •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九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二十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为恭谢 圣恩事雍正六年九月二十八日【臣】齎摺家奴蒙恩赏给驿

  • 卷一百九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人物志七十大臣传五十六【汉军镶黄旗二 李兴元 卢崇峻 佟国正 范承谟 张长庚靳辅】李兴元李兴元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顺治五年由拔贡生授

  • 第五节 中宗复位·吕思勉

    武后以女主革命,为前世所无,身没之后,将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乎?抑虽传诸子,而不易其赐姓,不改其国号,遂以唐为周乎?又或传诸武氏之子乎?此本无成法可循。以当时事势论,自以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为较洽乎人心;即后亦未必欲舍其子而传诸武

  • 纲鉴易知录卷三七·吴楚材

    齐纪 附北魏高宗明帝纲 乙亥,春二月,魏主攻钟离,不克。遣使临江数齐主之罪而还。纲 夏四月,魏主如鲁城祠孔子,封其后为崇圣侯。目 魏主如鲁城,亲祠孔子;拜孔氏四人、颜氏二人官,仍选诸孔宗子一人封崇圣侯,奉孔子祀。命修其

  • 人生三戒·孔子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中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

  •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初分赞清净品第三十五之三世尊,我清净故五眼清净。佛言:如是毕竟净故。世尊,何缘而说我清净故五眼清净是毕竟净。善现,我无所有故五眼无所有是毕竟净。世尊,我清净故六神通清净。佛言:如是毕竟净故。世尊,何缘而说我清净故

  • 慧印三昧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与大乘智印经及如来智印经同本。为佛如来入智印三昧而说之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