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水东日记卷八

刘詹事遗事

张文翔

衣和庵主

交谊厚薄

郑氏先世回定仪状

苏公清虚堂诗

顾魏二公归荣令终

方希直不拜佛

范氏家谱世系

陈古庵经纪梁氏

杨文贞公遗嘱

论黄霸丙吉

宰相须福德才量

东坡赤壁赋真迹

元金台集刻本

张养浩全集

韩令公真赞

诧异等字

兴学勤教

○刘詹事遗事

詹事刘先生简静,端恪士也,久在翰林,初为祭酒,人或以不更事为先生疑,久之始大服。祭酒所苦诸生出身资格为权要所挠一事,先生曰:「此易耳。」立诸生而与之约曰:「有不守规格图出身者,必同馆诸生合辞共推即遣行,不然不可得也。」他日有图之者,动为诸生所哗,至不能容,繇是此风遂绝。尝见吕洪御史言:「闻之乃祖,先生一日家中作祀事,忽外间云:『高先生使人来,言有保荐矣。』先生不怡者终日,曰:『尔自保荐,何与我事?高世用亦为是耶?』盖先生与高最厚,高初以有旨即入谢,欲先生知之耳。盖出无心,而先生之言如此,则其为人可知已。」

○张文翔

张翼字文翔,太仓人。性嫉恶,至不容人小过。御史按吴中不律,翼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谪开平数年,以宥还。予亦以其或惩于是矣,一日来,偶及后御史之不律者,其事尤详。或从旁窃笑之,翼犹瞋目骂曰:「使得一碗凉水,已吞之矣。」盖方言云。翼善书,学欧、颜二大家,得意处谓能逼真。岭北察院公馆及温泉等处,题壁极多,大者至如方斗,终日挥洒不倦。盖其书于题壁尤长,予谓龙门谏院题名记尤超伟,非流辈所可及。

○衣和庵主

衣和庵主,苏州昆山人也。隐居雪窦之栖云,畜二虎,恒跨之以游。后徙二灵终焉。初,雪窦妙高峯左千丈岩巅有藤一枝,蜿蜒其上,下临不测,乃蟠结成龛,为藏修之所,故号栖云。大德丁未毁于盗,更二十年不克复,虎乳其墟,为民害。咸谓庵复而和祠,则虎祸其息。至元丙子复其庵,肖其像,于是二虎前伏,餐慈饮和,屈猛从仁,不为害。和师在日,有四偈咏藤龛偈云:「竹笕两三升野水,窗前五七片闲云。老僧活计只如此,留与人间作见闻。」「十方世界目前宽,抛却云庵过别山。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万虑澄。年老懒能频对客,披萝又上一崚嶒。」「自从南岳来雪窦,二十余年不下山。两处住庵身已老,更寻幽谷养衰残。」此出奉化志,节之自浙录寄广中云。

○交谊厚薄

山东参政海宁孙子良,与同年进士西昌杨相交游极厚,相为主事,坐谷府累卒。子良惧,不敢往吊,繇是为东里杨公所薄,子良累膺荐举,辄不果,虽未必繇杨公,而士论固云然矣。正统中,都察院因陈智、李庸事,奏去御史五人,三人出苏州。而成规敢言之士,章珪亦无大过,颇为公论所少。杨仲举先生时为王府长史,以「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载重如山」分韵要诸公赋诗送之。或以忤当道为言,先生毅然曰:「彼固得罪于朝廷,不得罪于乡里,交际之礼,何可废耶?」然苏人轻薄之谤,始于此矣。又尝见好问言:右都御史耿公初以石氏事补外,继而及好问,门外逻者犹纷纷未已,好问治装间谢绝亲友,非至亲亦无敢入门者。而惟白御史侃日一至焉。 【 「白御史侃」,明弘治本作「孙状元贤」。】 好问以彼此无益谢之,则答曰:「谁无朋友!」噫,此所以为君子也欤! 【 「君子」二字,明弘治本作「状元」。】

○郑氏先世回定仪状

郑太师府佥判位本贯开封府开封县,今寓平江府昆山县。三代曾祖南,皇任国信所亲属。祖端,皇任修职郎、池州司法参军。祖母赵氏,前知兴国军与燔娣。父元德,见拟将仕郎。母王氏,前军器监簿中实孙,沂国文正公后。亲祖姑长适前湖南运使陈贵谨,次适见任淮西运司帐管卢复孙。从伯元方,见任从政郎,前严州桐庐县丞;元哲,见任将仕郎,待铨;从叔元寿,见任儒林郎,新宜差信州军事判官。主婚从叔祖竦,见任朝奉大夫,前知宝庆军府事,主管建康府崇禧观;■〈立需〉,见任朝奉郎,前监尚书六部门本位。长女庆一娘,年一十四岁,十二月十一日巳时生,今与潘少卿宅知县万八新恩为亲,奁租五百亩,奁具一十万贯,十七界。缔姻五千贯,十七界。景定元年二月初三日,元德具状,忝眷朝散大夫新知韶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提点银铜坑冶事郑竦谨专送上少充侄孙女庆一娘回定之仪。伏惟亲慈俯赐容纳本宅礼书三缄,双金鱼袋。开合销金缬一疋,开书利市彩一疋,籍用玉红文虎纱。官绿公服罗一疋,画眉褐织一疋,籍用玉红条纱。转官球■〈须上巾下〉掠一副,迭金箧帕女红五事,籍用官绿纱条。迭迭喜■〈须上巾下〉掠一副,盛线箧帕女红十事,籍用金褐择丝。劝酒孩儿一合,籍用紫纱。茶花三十枝,籍用红缬。果四色,酒二壶,媒氏生金条纱四疋,官楮二百千省。景定三年四月 日谨状。大明天顺六年太岁壬午春正月六世孙进士文康录此卷。时又寄至梧州,予为跋焉。

○苏公清虚堂诗

苏长公雪中饮王定国清虚堂诗真迹,自注云:「旧说佛经所言,如人入薝卜林中,只齅薝卜,不嗅余香,盖中华栀子花也。百花皆五出,惟栀子、雪花独六出。」

○顾魏二公归荣令终

都察院右都御史太康顾公佐,洪武庚辰进士。永乐初,自庄浪令为监察御史,升江西按察司副使,入为应天府尹,转通政司。宣德初,进掌台事,疾,上遣医往视。再阅岁,降勑慰问,俾致仕,赐楮币,永复其家。刑部尚书南昌魏公源,永乐丙戌进士,监察御史、浙江副使,入署刑部右侍郎事,升河南左布政使。赈饥三年,为刑部右侍郎,进尚书。尝奉勑整饬北边武备,简禁兵。晚以足疾辞,诏免常朝,再辞,赐勑褒美,给舟车以还,复其家。二公尝同道为御史,同大拜执邦法,俱尝典留守,声名相上下,归荣令终亦同。而廉介公正,人于太康无间言云。

○方希直不拜佛

尝闻宋景濂先生过佛寺,方孝孺实从,先生见佛参拜,孝孺不为礼。或以为请,先生曰:「后生未到老夫田地故耳。」先生岂亦主尹和静拜观音之说耶?

○范氏家谱世系

「吾家唐相履冰之后,旧有家谱,咸通十一年,一枝渡江,为处州丽水县丞,讳隋。中原乱离,不克归,子孙为中吴人。皇宋太平兴国三年,曾孙讳坚、垌、墉、埙、埴、昌言六人,钱氏归朝,仕宦四方,终于他邦,子孙流离,遗失前谱。仲淹蒙窃国恩,皇佑中来守钱塘,遂过姑苏,与亲族会追祖宗,既前谱未获,复惧后来昭穆不明,乃于族中索所藏诰书家集考之,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今子孙,支派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又葺理祖第,使复其居,以求依庇。故作续家谱而次序之。皇佑三年正月八日,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户部侍郎、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使、充青州淄潍登莱沂密齐州淮阳军安抚使范仲淹谨述。」此谱见于今广西参将都指挥使范信所谱叙,文正公子纯仁生正思,第三子,正思生直方,直方生公兴,第二子,公兴生良史,良史生士选,长子,士选生光祖,第三子,光祖生文炳,长子,文炳生伯莱,伯莱生叔冑,叔冑生子圉,第二子,子圉生仁杰,第三子。仁杰四子,其第三名檀州,盖信父也。信之言曰:「吾祖国初辰州教授,谪吏密云,家焉。教授之子习武事矣。」谱近年所修录,询其元本,曰:「同楮钱焚之矣。」信有将畧,而素以墨闻,其言虽未可凭,予甚爱公文之简而质也,故录之。

○陈古庵经纪梁氏

翰林编修梁禋先生既病,语家人曰:「朋游中,惟邻居同年陈汝同心地好,且有家法,孤子女可托也。」汝同盖国子祭酒致仕陈古庵先生云。梁病笃,先生往视之,已不能言,惟指以手,左右具述其言,先生垂涕诺焉。后梁氏凡居第嫁娶等事,皆先生为经纪之,至冒谤毁而为之,始终如一。嫁女得今肇庆知府黄瑜,瑜今日偶及此。噫,友道雕丧久矣,如陈先生,何可多得哉!

○杨文贞公遗嘱

杨文贞公传,王抑庵尚书作。公尝三致书商确书削,再致润笔,且求其亲书,俾子孙宝藏。王忠毅公行状亦公无恙时口授指画为之,假王盐山名。至如其临终,于神道碑、墓铭、书旐、题主之类,某出何人,某出何人,皆公所自定。岂豪杰之士,固亦不忘身后之名欤?然亦可见前辈于死生之际,其不苟如此。文贞公遗嘱数条,如不用孝帛等事,真足以警流俗,悉附于此。

「吾在世已久,踰越分愿,无所遗憾。但官品崇重,国恩未报,此虽死不能瞑目。身后数事,务示子孙,此吾之治命,其遵行之,不可违也。一、只用幅巾深衣,殓须用绞衾,庶几柩归,经过闸埧,可得稳当。一、吾平生不曾用僧道,死后亦勿用,只依家礼祭祀。祭物随时所有,不必丰,但设我平日所用冠带袍服,于中行礼。祭告之文,亦用家礼,不必新作。一、凡今丧家,遇亲朋来吊者,皆散孝,此是北方风俗,南方素无此礼,古礼亦无。盖吊是常礼,孝是凶物,岂可进凶物请他人为己持孝?大非礼。非礼,吾死后切不可行。或有缙绅大夫来吊,待宾者明谢以非礼,不敢亵渎,实非慢也。一、吾病久,数数累公卿大夫垂问,感愧甚矣。今不能报,烦院中一僚友,干浼少保先生、宗伯先生、冢宰先生三大人,遍叩列位公卿大人,一切遣祭遣赙,并止不行,至叩至叩。同院僚友,乡里亲交,及归途有相知者,欲行祭赙,皆谢却之。此吾之中恳,非矫情也。力辞力辞。一、作急写书,托徐尚书大人,傥有驰驿上广东者,寄去报导,令急急作坟楮原,龙州随择一处干燥平稳无凶祸者,便选日兴工,切不可求子孙利达,如此然后易成。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砖石石灰,务要坚固,于外只作一大土馒头。必须自费,不可吝悭,庶得早完。若延缓稍迟,必累及乡里,重吾过矣。一、柩到家,可且安置于学后正厅,却择日葬,亦不可久停。盖死者复土则安矣。一、启行回去,凡书籍文字,并须逐一收拾,包裹爱护,舟中尤须谨备雨水漏湿,片楮只字,不可损坏遗落,图画皆然。」

○论黄霸丙吉

黄霸只是州郡之才,为宰相而事钩距,固无如许精神,天下亦将无所容,而弊将不胜其多矣。若丙吉,则又伤于大鹘突。易曰:「易简,得天下之理。」孟子曰:「智者行其所无事。」宰相之道,其在是乎?

○宰相须福德才量

元人为宰相须福德才量四者兼备之说,诚亦前人所未道也。然君子所务,亦惟曰德才量而已。

○东坡赤壁赋真迹

东坡赤壁赋真迹,寄傅尧俞者,尝于俞尚书家见之。「洗盏更酌」,「更」字下自注一小「平」字。

○元金台集刻本

元诗人葛逻禄乃贤马易之金台集前后序、题跋,出虞伯生、欧阳元功、黄晋卿、张起岩、余廷心、曾子白、危大朴等,篆隶真行小楷,皆出诸公亲笔入刻,极其精妙。尝从钱原溥简讨借观,留余所者数月,后再从借观,则托辞却去矣。

○张养浩全集

张文忠公养浩全集有欧阳圭斋序,今在故副都御史云中孙廷瑞家,盖齐府旧物,廷瑞得之青州库中。

○韩令公真赞

韩令公真赞在欧阳外集,末句作「丞相卫公」,而题云「魏国」。黄文献乃云末句作「魏公」,且云在居士集,当别考也。

○诧异等字

诧异、差 【 去声】 异、阘靸、衰飒、录续等字,非必古有所出,亦迁就彷佛耳。

○兴学勤教

天地间事,凡有人用如此工夫,则必有如此效验;有是工夫,无是效验,虽间有之,然亦鲜矣。姑以予幼学时所闻所见事明之。庐陵彭祖期先生,以监察御史提督南畿学政,化诱型范,皆有法。礼部会试,三甲之魁与高等,多出苏、松、应天。如状元施盘、探花倪谦,二甲一二名张和、钱溥,三甲之莫震是也。 【 「三甲」原作「二甲」,据明弘治本改。按莫震为正统四年三甲第一名进士。】 吴县旧学卑隘,科目屡阙,巡抚侍郎周公忱始一新之,未几,邑生施盘状元及第。庐陵孙鼎宜铉教授松江,一时东南称善教者无踰焉。正统辛酉京闱,乡士百人,松举十五人,五经魁占二人。昆山教谕嘉兴朱士章先生,季考月试,勤而且严。其考二场文字,厌人作诏诰,以字数少不能衬贴,论文必欲其习四六,作表且授以作表之法,曰:「起语必切题,不尔,则号大家幞头矣。」昆山科举虽不乏,而未有刊文字者。正统二年,南京所刻进新唐书表,为昆山郑文康,六年敬天图表,则予所为,后科则太仓军生陈铨,皆刊表,皆先生门人。盖先生自昆升镇海、太仓卫学教授也。凡是皆不可谓之偶然,有志者,其监之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 侯景·姚思廉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脱脱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四·王称
  卷十五·吴广成
  第四回 图东吴羊祜定谋 讨西虏马隆奏捷·蔡东藩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二·佚名
  尚史卷二·李锴
  二五四 寄谕广西巡抚熊学鹏所查高熊征陆显仁书非悖逆释放其子孙·佚名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卷三·张廷玉
  读例存疑卷一·薛允升
  陈继儒传·张廷玉
  蓬山密记·高士奇
  第二节 中叶后南蛮之患·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仙现·唐圭璋

      仙现,教坊使。   绛都春   上元   融和又报。乍瑞霭霁色,皇州春早。翠幰竞飞,玉勒争驰都门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绛绡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   缥缈。风传帝乐,庆三殿共赏,群仙同到。迤逦御

  • 卷二十一·徐世昌

    金之俊金之俊,字彦章,一字岂凡,吴江人。明万历己未进士,历官兵部侍郎。入国朝,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加太傅兼太子太傅。谥文通。有《息斋集》。苦雨暗云障晓窗,急雨奔泉注。衢巷倏成川,马牛争蹇步。阴雾瀰远天,亭

  • 二集卷二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九古今体九十三首【辛未八】先皇后亲蚕图成命弆藏蠺馆并志以诗农桑并重以身先创举崇祠荐吉蠲秋叶哀蝉惊一旦春风浴茧罢三年宛看盆手成新卷益觉椎心忆旧弦

  • 卷162 ·佚名

    李弥逊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 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 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 枝分要及时,手植须着贤。 清晨东篱下,畚插自畦轸。 土膏入新

  • 致吴景超等·闻一多

    景超,毓琇,毅夫,实秋诸位新知旧好:我在这海上飘浮的六国饭店里笼着,物质的供奉奢华极了,(这个公司底船比中国南京等号底船价贵多了,因为他的设备更讲究。)但是我的精神乃在莫大的压力之下。我初以为渡海的生涯定是很沉寂,幽雅,寥

  • 列传第七十七 艺术上·李延寿

    晁崇 张深 殷绍 王早 耿玄 刘灵助 沙门灵远 李顺兴 檀特师 由吾 道荣 张远游 颜恶头 王春 信都芳 宋景业 许遵 麹绍 吴遵世 赵辅和 皇甫玉 解法选 魏宁 綦母怀文 张子信 陆法和 蒋升 强练 庾季才 子质 卢太翼 耿询 来

  •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文惠皇太后王氏,开平初追谥。太祖性孝愿,奉太后未尝小失色,朝夕视膳,为士君子之规范。帝严察用法,无纤毫假贷,太后言之,帝颇为省刑。《北梦琐言》云:梁祖父诚蚤卒,有三子俱幼。母王氏,携养寄于同县人刘崇家。昆弟之中,惟温狡猾无

  • 卷一百二十四 寶元二年(己卯,1039)·李焘

      起仁宗寶元二年七月盡是年十月   秋七月庚寅朔,彰化留後、同知大宗正事守節卒。贈鎮江節度使,追封丹陽郡王,諡僖穆。守節性孝謹,母譙國夫人杜氏疾,嘗刺臂血寫佛經。舅從保卒,鞠其二孤,為畢婚嫁。治家嚴肅,頗通時務,號賢

  •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蔡东藩

      却说晋主得杨光远奏报,不欲遽允,仍敕光远进攻魏州。光远意存观望,遇有军事调度,辄与朝廷龃龉。晋主曲意含容,且令光远长子承祚,尚帝女长安公主,次子承信,亦拜美官,光远乃整军徐进。到了魏州城下,驻立大营,亦不过虚张声势,迁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五·阿桂

    四月甲辰明亮富徳奏言窃河南北各处前敌以及骆驼沟当噶尔拉两路均为雪阻难以轻进【臣】等悉心斟酌查正地一路若能乗势直捣中间则已溃其腹心而四面交攻贼人必成瓦觧之势该道路情形其由革布什咱之甲鲁至黄草坪即与骆驼沟

  • 第八章 11·辜鸿铭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辜讲孔子说:“一个人可能有像周公那样让人羡慕的能力,但是如果他高傲而吝啬,可能没有人会认可他思想中的其他品质。”(周公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摩西 旧约前五本书是由他

  • 卷二十一·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十一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郑二遵大路篇祛疏云袂是袪之本袪爲袂之末俱是衣袖○释名云袪虚也○玉藻云深衣三袪袂可以囘肘长中继揜尺袪尺二寸○防服记云袂属幅袪尺

  • 卷五十六·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六昭公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干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左传】二十九年春公至自干侯处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比公于大夫】子家子曰齐卑君矣君祗辱焉公如干侯【谷梁传】唁公不得

  • 卷十二·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十二    灵璧知县马骕撰王朝交鲁平王【隠元年】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 三年春王正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桓王【七年】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

  • 番大悲神咒·佚名

    捺么啰得捺(二合)得啰(二合)牙(引)牙[打-丁+柰]么阿[口*栗]牙(二合)哑斡卢鸡帝说啰(引)牙布提萨咄(引)牙么曷(引)萨咄(引)牙么曷(引)葛(引)噜祢葛(引)牙怛爹塔唵萨[口*栗]斡(二合)板塔捺妻达纳葛啰(引)牙萨[口*栗]斡(

  •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上)(论本第二十七至第二十八)·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卷第二十七上来释五佛观中初二已讫。自下第三缘起观。于中初问次解后结。问中缘性即是四缘。缘起即十二支缘。解中初明依四道理推求三世诸行唯有诸法无有作受者。后明由思惟痴心清净。先中有二。初于三

  • 卷第五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八三会普光明殿 普贤菩萨说离世间法门。自五十三卷起至五十九卷止。共一品经即离世间品

  • 阿育王经 第三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三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供养菩提树因缘品第三尔时阿育王。于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般涅槃。于一一处。各以十万金供养于菩提树。倍生信乐作是思惟。此是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日日之中最胜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