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三十

 

  卷730_1 【上清辞五首】李九龄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

  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

  上清仙路有丹梯,影响行人到即迷。

  不会无端个渔父,阿谁教入武陵溪。

  本来方朔是真仙,偶别丹台未得还。

  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间。

  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

  群仙个个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卷730_2 【读三国志】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卷730_3 【山舍南溪小桃花】李九龄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

  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卷730_4 【春行遇雨】李九龄

  夹路轻风撼柳条,雨侵春态动无憀。

  采香陌上谁家女,湿损钗头翡翠翘。

  卷730_5 【登楼寄远】李九龄

  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

  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卷730_6 【望思台】李九龄

  汉武年高慢帝图,任人曾不问贤愚。

  直饶四老依前出,消得江充宠佞无。

  卷730_7 【山舍偶题】李九龄

  门掩松萝一径深,偶携藜杖出前林。

  谁知尽日看山坐,万古兴亡总在心。

  卷730_8 【荆溪夜泊】李九龄

  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

  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

  卷730_9 【旅舍卧病】李九龄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

  病来旅馆谁相问,牢落闲庭一树蝉。

  卷730_10 【登昭福寺楼】李九龄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卷730_11 【代边将】李九龄

  雪冻阴河半夜风,战回狂虏血漂红。

  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卷730_12 【夜与张舒话别】李九龄

  愁听南楼角又吹,晓鸡啼后更分离。

  如何销得凄凉思,更劝灯前酒一卮。

  卷730_13 【寒梅词】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卷730_14 【题灵泉寺】李九龄

  入谷先生一阵香,异花奇木簇禅堂。

  可怜门外高低路,万毂千蹄日日忙。

  卷730_15 【宿张正字别业】李九龄

  茅屋萧寥烟暗后,松窗寂历月明初。

  此时谁念孤吟客,唯有黄公一帙书。

  卷730_16 【鹤】李九龄

  天上瑶池覆五云,玉麟金凤好为群。

  不须更饮人间水,直是清流也汗君。

  卷730_17 【过相思谷】李九龄

  悠悠信马春山曲,芳草和烟铺嫩绿。

  正被离愁著莫人,那堪更过相思谷。

  卷730_18 【写庄子】李九龄

  圣泽安排当散地,贤侯优贷借新居。

  闲中亦有闲生计,写得南华一部书。

  卷730_19 【山中寄友人】李九龄

  乱云堆里结茅庐,已共红尘迹渐疏。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猜你喜欢
  庞籍·唐圭璋
  ●卷七·潘德舆
  第十出 盟谑·李渔
  第四回 因践梦救难许身·陈端生
  第一折·白朴
  第二折·关汉卿
  提要·魏野
  卷一九·郭则沄
  韦庄浣花集原序·韦庄
  卷460 ·佚名
  南宋襍事诗卷三·佚名
  卷六十七·高棅
  剧说提要·焦循
  李贺诗鉴赏·佚名
  卷四·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彭定求

        卷410_1 【独游】元稹   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莺。   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   卷410_2 【洞庭湖】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

  • 周邦彦·唐圭璋

      邦彦字美成,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嘉祐元年(1056)。元丰中,献汴都赋,召为太学正。徽宗朝,仕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知处州。秩满,以待制提举洞霄宫。晚居明州。宣和三年(1121)卒,年六十六。自号清真居士。有清真

  • 雍熈乐府卷之三·郭勋

    正宫端正好       衣锦还乡一班儿扶社稷衆公卿多应是随圣主天差降一个个

  •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蔡东藩

      却说吴楚两王,闻得粮道被断,并皆惊惶,欲待冒险西进,又恐梁军截住,不便径行。当由吴王濞打定主意,决先往击周亚夫军,移兵北行。到了下邑,却与亚夫军相值,因即扎定营盘,准备交锋。亚夫前次回驻昌邑,原是以退为进,暗遣弓高侯韩

  • 第七十九回 诛暴主辽阳立新君 隳前功符离惊溃变·蔡东藩

      却说李显忠原名世辅,系绥德军青涧人,父名永奇,为本军巡检使。显忠年十七,即随父出入行阵,颇有胆略,积功至武翼郎,充副将。至金人陷延安,授显忠父子官,永奇私语显忠道:“我为宋臣,乃可为金人用么?”显忠尝念父言,每欲乘间归宋,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五)·陈寅恪

    关于湖上草赠诸文人之诗,虽为酬应之作,不必多论,然有一特点,即牧斋所称河东君半野堂初赠诗“语特庄雅”者是也。(见东山训和集壹第贰诗题。)夫以河东君当日社会之地位,与诸男性文人往来酬赠,若涉猥俗,岂不同于溱洧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嘉靖十四年正月壬戌朔元旦以 宪庙恭妃初丧免文武百官庆贺暂辍视朝六日 两宫皇太后 庄肃皇后皆免命妇朝贺 是日召辅臣张孚敬李时武定侯郭勋尚书汪鋐夏言至文华殿示以 御制元旦诗一章命赓之○癸亥先是工部郎中汪登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正统十二年闰四月壬戌朔大理寺言诬告十人以上军编边卫民编口外惟监生生员吏八材知印承差僧道总小旗无例 上曰第如律○修高梁桥闸○甲子遣太保成国公朱勇工部侍郎王佑祭京都城隍洎司工之神以修都城北垣毕工也○免山西

  • 世宗实录二·佚名

    嘉靖十三年甲午春正月戊戌朔。癸卯,废皇后张氏。壬子, (「壬子」,原作「甲寅」,据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一五八嘉靖十三年正月壬子条及明史卷十七世宗本纪改。)册立德妃方氏为皇后。甲子,总理河道副都御史朱裳会工部郎中郑秉聪、

  •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佚名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真按: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明史纪事本末》一书,系谷应泰所撰。朕从前在书房时卽曾见其

  • 朱谦传·张廷玉

    朱谦,夏邑人。永乐初年,他承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朱谦隶属阳武侯薛禄,北征有功,进升为指挥使。宣德元年(1426),进升为万全都指挥佥事。正统六年(1441),朱谦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遭遇敌寇,将其击走。驻扎闵

  •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高晋

    目录天章【十】乾隆二十七年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天章【壬午 江南 山东 直】诗廻避至苏州廻避至苏州葑门泊御舟郡城徐按辔仄巷不鸣驺接踵摩肩众授衣足食谋万民亲切意两日得因留支遁庵支公当日此肥遁剜

  • 卷二十·佚名

    △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二菩萨众品第四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世尊今者已说声闻功德。复愿说诸菩萨具足功德。何以故?一切功德从此出生。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告舍利弗。彼佛刹中有无量百千亿诸菩萨众皆来集会。所有出家菩

  • 卷第十四·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四   [宋勒]庐州大觉禅师上堂。时有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师云。有恁么盍生无所知 进云。见后如何 师云。无恁么盍生有所知。问。觉人久处沉迷。请师一接 师云。接 僧

  • 卷第六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密印养拙行明禅师山西蒲州常氏子。二十岁辞亲。薙发于普陀。往参金粟悟老人。于棒下有

  • 印第安酋长·卡尔·麦

     羽毛是印第安部落里权力的象征。这部《印第安酋长》中,“老铁手”来到印第安人领地绘制地图。在部落间的冲突中,阿帕奇人的酋长“好太阳”饮弹身亡,美丽的姑娘“丽白”为追求白人的文明与爱情却被白人杀害。年轻的酋长

  • 忠贞录·李维樾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明洪武年间

  • 治禅病秘要法·佚名

    凡二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详述修禅者于阿兰若处修禅时对治身心病魔之方法。共列举十二种:(一)对治于阿兰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