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韦佑传

韦佑字法保,京兆山北人。

少年时以字行。

世代都是州郡大姓。

祖父韦骈,曾任雍州主簿。

被推举为秀才,任中书博士。

父亲韦义,曾任前将军、上洛郡守。

魏大统年间,由于法保大功,被追赠秦州刺史。

法保从少年时就敢于救人急难,而性格朴直少言。

同他交游的,都是轻薄狡猾不要命的人。

别人有危难之事来投奔的,他大多收留。

虽然多次被追捕,但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行为。

父亲死后,侍奉母亲、兄长,以孝顺恭敬闻名。

仰慕李长寿的为人,于是娶李长寿的女儿为妻,因此寓居函谷关以南。

正光末年,四方动乱。

凡有遭难的王公到他那里躲避,大都得到周全接济,因此被那些无官职的王公贵族所感激。

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加轻车将军衔。

魏孝武帝西迁时,法保从太行山以南赶赴皇帝所在处。

被任命为右将军、太中大夫,封爵固安县男,食邑二百户。

李长寿被害后,他的儿子李延孙收集余部,防守东部边境。

朝廷担心李延孙兵少,难以自保,就任命法保为东洛州刺史,配备兵员数百人,以援助李延孙。

法保到潼关时,弘农郡守韦孝宽对他说:“我担心您这次出征,难以活着回来。”法保说:“古人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安危之事,不可预测。

即使为国捐躯,也没有遗憾。”于是加倍赶路。

东魏陕州刺史刘贵以步兵、骑兵千余人截击。

法保令部下列成圆阵,边战边进。

几天后,与李延孙部队会合,就在伏流合力设置栅栏。

不久,太祖追令法保与李延孙率军还朝,厚加赏赐慰劳。

仍任大都督。

大统四年(538),任河南尹。

李延孙被害后,法保率领部属,占据李延孙原来的栅营。

接连同敌人交战,每次都是冲锋在前,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所以每战都必定受伤。

曾到函谷关南,与东魏人作战,飞箭射中脖子,从口中穿出,当时断气。

抬回营地后,很久才苏醒过来。

九年,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九曲城。

侯景以豫州前来归附,法保率军赴侯景处。

侯景想留下他,法保怀疑侯景有二心,就坚决推辞,回到原镇守之城。

十五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衔,随即晋封公爵。

恰逢东魏派军队送粮食到宜阳,法保悄悄率兵截击。

转战数十里,因兵力单薄,支持不住,被乱箭射中,死于阵上。

谥号为“庄”。

儿子韦初承袭封爵。

建德末年,官至开府仪同大将军、阎韩防主。

猜你喜欢
  东汉会要卷三十五·徐天麟
  卷十三·六朝(宋)·蒋一葵
  卷八·三国(魏)·蒋一葵
  卷之八十四·佚名
  一百九十 曹(兆页)恭请圣安并报地方雨水·佚名
  卷七十三上上·郝经
  九八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骈字类编》内桃字一行补入事致八阿哥等函·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七·佚名
  刘炫传·李延寿
  唐纪八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丙戌、626)·司马光
  卷六·纪昀
  卷七十九·佚名
  第二节 南方诸国·吕思勉
  十三年·佚名
  三十三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成大·唐圭璋

      成大,“全”已见。   鹧鸪天   仗下仪客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经圀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明朝莫遣书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洞仙歌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

  • 卷一百七十六·徐世昌

    荣庆荣庆,字华卿,号实夫,蒙古人。光绪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弼德院顾问大臣。谥文恪。送何见石甘肃之行使君奉诏陇西行,洱海归来又远征。忆昔文章动秋榜,频年诗酒共春明。诸昆并焕鹓鸾彩

  • 林婆见六娘说病·佚名

    【引】(末苏妈上)扎时不曾出厅堂,移步近前看海棠;海棠花开满庭红,对对粉蝶戏花丛。未曾男婚先嫁女,一子愿来成双。札时理会嫁妆,不曾行到。海棠花都开了,我不免只处坐一下。(净扮林婆上)【金钱花令】我是一林婆,郭家央我说千般。

  • 本纪第一 高祖·刘昫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 ,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锡,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六·佚名

    永宪录选录永宪录选录萧奭〔圣祖仁皇帝御极之康熙六十有一年(岁在壬寅)春正月甲午〕,始命满、汉监察御史巡察台湾。御史专稽察非常,整饬营务,不干预地方事。如有条奏,照本衙门例行。一年而替,如巡盐例;后巡察同。乾隆元年后多

  •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八·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八元 胡一桂 撰东汉世祖光武姓刘名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南阳郡今邓州蔡阳县名】高祖九世孙景帝子长沙定王发之後生九岁孤养於叔父良性勤稼穑受书通大义王莽末盗贼起【壬午冬】避吏新野【邑名

  • 王恂传·宋濂

    王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父王良,金末为中山府的一个小官吏,后弃官而潜心于宋之程颐、程颢兄弟之理学,对于天文律历无不精通,年九十二岁卒。恂禀性聪悟,三岁就能识字,母刘氏教他读《千字文》,他过目成诵。六岁开始上学,十三岁学

  • 唐悦良·周诒春

    唐悦良 字公度。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叔瑞祺。业商。已婚。初学于上海妥玛汉布学校。及圣约翰大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耶路大学。习教育及心理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入普林斯顿大学。习市政。民国四年

  • 守道第二十六·韩非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极于权衡,而务至于任鄙;战士出死,而愿

  • 著者告白二·梁漱溟

    我在本书结论里认定我们现在应当再创宋明讲学之风,我想就从我来试作。我不过初有志于学,不敢说什么讲学,但我想或者这样得些朋友于人于已都很有益的。又我想最好是让社会上人人都有求学的机会,不要单限于什么学校什么年级

  • 信本际品第八十·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假令初无有众生及其处。菩萨为何等故念行般若波罗蜜。佛告须菩提,菩萨信真际故。念般若波罗蜜。真际及众生际有异者,菩萨终不念般若波罗蜜。以真际众生际等无有异故。菩萨欲益众生故。念行般若波罗蜜。

  • 卷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八 集云堂 编 旁出诸祖 河北智隍禅师(六祖能嗣) 始参五祖。后结庵长坐二十余载。不见惰容。及遇策禅师。因同参六祖。祖愍其远来。便垂开决。师於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总无影响。 当年睥睨此山阿。

  • 第一 心生起品·佚名

    第一 善心欲缠八大心第一心一云何是善法耶?喜俱行智相应而以色为所缘;若以声为所缘,若以香、味、触、法为行缘,若依彼等令欲缠善心生起之时,其时有触、受、想、思、心,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有信根、进根、念根、定根

  • 万历永安县志·佚名

    郡邑有志,备史采也。史,公是非、示劝惩、昭治忽,纪往诏来,垂当年得失之镜,风励人心之大机也。或谓:志,史之流也。余以天下之史,必合郡邑之志,而通采以成之,是可以易言哉!仲尼作《春秋》,因鲁史旧文笔削其义,而天下之乱臣贼子惧。故

  • 星·叶紫

    叶紫一九三五年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以大革命中的湖南洞庭湖滨为背景,叙述的是农村妇女梅春姐在农民运动前后命运变化的故事。叶紫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以展示人物心理特征为重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带着时代风姿的农

  • 庄岳委谈·胡应麟

    明胡应麟著。系《少室山房笔丛》中之一部分。其下卷有不少有关戏曲的考据文字,提出对戏曲历史及理论的一些见解。如从文体演变的角度肯定戏曲的地位;肯定戏曲的虚构方法;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肯定《西厢记》和《琵琶记》的

  • 大学证文·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著。此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的同异。首先列注疏本,次列汉熹平石经本(有名无文,因石经本不存,且经考验旧文,知石经本即今注疏本,故只列其名),次列魏正始石经本,次为明道(程颢)改本,次为伊川(程颐)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