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炫传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少年时因聪明机敏受到称赞。和信都人刘焯一起闭门读书,十年之间足不出户。刘炫的眼睛非常明亮,看太阳不目眩,记忆力强,默默地记忆,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中诵读,目中数数,耳朵听讲,五件事情一起做,没有遗失。周武帝平定齐国,瀛州刺史宇文亢召刘炫为户曹从事。后来,刺史李绘用为礼曹从事,因有官员的才干而广为人知。

  隋开皇年间,刘炫奉敕令与著作郎王劭一同修撰国史,不久,改署于门下省,以待顾问。又诏令和诸位术圩订天文律历,兼在内史省考定诸家言论。内史令博陵人李德林待他很有礼貌。刘炫虽然在中书、门下、内史三省都供过职,但竟然没有得到官职,被县司责讨赋税和劳役。刘炫向内史自我陈说,内史把他送到吏部。吏部尚书韦世康问他有什么才能,刘炫自写情状说:“《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安国、郑玄、王弼、何晏、服虔、杜预等人的注释,总共十三家,虽然道理有精有粗,但都可以讲授;《周易》、《仪礼》、《谷梁》这三种,用的功夫少一些;史书、子书、文集、警句故事都能心中默诵;天文、律历,穷究其精微奥妙。至于公私文章翰墨,从来不曾借助别人之手。”吏部竟然不详细考试。然而,朝中知名人士十多人,作保证明刘炫所说的不错,于是授予刘炫殿内将军之职。

  当时,牛弘奏请购买搜求天下散佚的书籍,刘炫就伪造书籍一百多卷,题其名为《连山易》、《鲁史记》等,送到官府,领了赏就离去了。后来有人告他,经过大敕免除死罪,除去名籍。回到家乡,以教授学生为业。被废除的太子杨勇知道后把他召来。到了京城之后,敕令侍奉蜀王杨秀,刘炫拖延不去。杨秀非常愤怒,将刘炫枷起来送到益州。接着就发配为士卒,经常让他手执兵器当门卫。不久就把他放了,让他主持校订书史。刘炫因而模仿屈原的《卜居》,作《筮途》来自我寄托。杨秀被废除之后,刘炫和诸位儒生修订五礼,授旅骑尉之职。

  吏部尚书牛弘建议,认为根据《礼》:诸侯杜绝依傍的时期,大夫官降一级。如今的上柱国虽然和古代的诸侯不同,但和大夫相比还是可以的,官职在第二品,应该比帝王的近亲降一等。论者大多认为说得对。刘炫驳斥道“:古时候做官的人,作为正宗的只有一人,庶出之子不能进授官爵,因此,古代帝王重视嫡亲。其嫡亲长子有分享爵禄的道理,同宗的人和嫡长子虽然疏远,但还服丧服三个月,实在是因为受到了他的恩德。如今做官的人,爵位刚刚升上去,就对嫡亲庶出不加限制,既然和古时候不同,有什么可降低的!如今,高贵的人大多忽视近亲,如果将有的人官爵降低,人类社会道德规范的疏远,就要从此开始了。”于是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开皇二十年(600),废止国子、四门和各州县的学校,只设置太学,博士二人,学生七十二人。刘炫上表,说学校不应该废止,情感和道理都很恳切,隋文帝没有采纳。当时,国家富足强大,都把辽东放在心上,刘炫认为不可征伐辽东,写了一篇《抚夷论》来讽劝。当时没有人省悟。到了大业末年,三次征伐都没有取胜,刘炫的话才得到证实。

  隋炀帝即位,牛弘用刘炫修订刑律法令。自隋文帝时开始,官府中负责公文的人大都是小人一类,时间长久,奸邪滋长,是形势造成了这种局面。又因风俗衰败,妇人没有节操。于是设立府吏处事的规则,州县中的辅助官员,三年更换一次;九品官员的妻子,不得再嫁。刘炫著书立论,认为不可这样,牛弘竟然听从他的建议。各郡设置的学官和九品以外的职官的俸给,都从刘炫这里开始。

  牛弘曾经问刘炫说:“根据《周礼》,士多而官员少;如今,令史比从前多了很多倍,判官削减了就不够用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刘炫说“:古时候的人任命职务而责以成功,到了年终考察其政绩优劣,文案不重新校理,公文没有那么繁多,府史的责任,就是掌管要目罢了。如今的文案簿籍,一直都考虑审核校订锤炼,如果不够严密,就不远万里追证很多年前的旧文案。所以谚语说‘:老吏抱案死。’今古的不同,悬殊竟像这样!事务繁多,政治的弊病,都是因了这个原因。”牛弘又问道“:北魏、北齐的时候,令史从从容容;如今则没有功夫在家中安静地呆一会儿。这件事情是什么原因呢?”刘炫说“:齐朝设立的州,不过几十个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和其行台,按其顺序相互统领,文书下达,不过十条;如今,有州三百个。这是第一繁多。以往,州中只是设置主簿,郡设置郡守、郡丞、县只有县令一人而已,其他所用僚属,则是长官自己征召,接受诏令之后赴任,每一州不过是几十个人;如今却不是这样,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由吏部任免,小小一点事迹,都由考功考核。这是第二繁多。减少官员不如减少事务,减少事务不如让心中清静,官员事务没有减少,而希望从从容容,怎么可能呢?”牛弘非常欣赏刘炫的言论,但是不能采纳。

  纳言杨达举荐刘炫学识渊博,有文采,射策高中,任命为太学博士。过了一年多,因品性低下而离任。回乡,行至长平,奉敕令追刘炫到皇帝所在的地方。有人说刘炫没有德行,炀帝就作罢了。刘炫回到河间。这时,盗贼蜂起,粮食的价格猛涨,经籍之道止息,教授学生这条道行不通了。刘炫和妻子儿女,相距百里,音讯断绝。刘炫郁郁不得志,就自己作赞说:

  “学识渊博的司马相如、扬子云、马季长、郑康成等人,都自己叙说美善,流传芳名于来世。我岂敢上仰与先贤相比,留给后嗣笑柄?只是因为时间不多了,大限就要到来,老朋友四处飘零,弟子像雨一样离散,突然死于野外,魂灵埋葬于野,亲朋故旧不知道心迹,后人见不到踪迹。将死之人,简单地说一说心里的想法,留给路人,传到州郡里邑,让将来的俊才贤哲,知道我这鄙薄的志向罢了。

  “我自从绾结头发以来,以至于白发苍苍,婴孩之时受到慈父慈母的宽恕,不曾挨过鞭子;上学之后受到明师的怜惜,也不曾挨过老师的板子。至于按照亲疏辈分友爱乡党族人,结交同辈,看重别人而不顾惜自己,先人后己。当初在幼小的时候,乐于参拜长者;到了老迈的时候,屡屡接引后生。学生则顺从而不厌倦,教人则辛劳而不感疲倦。情致幽静,落落寡合,心念与事情多有违背。内心反省生平,回顾一生始终,大感幸慰的事情有四件,深感遗憾的事有一件。

  “生性原本愚鲁暗昧,家业贫穷,受到父兄的宽恕,侧身于官僚之末,因而得以博览典籍文诰,窥视涉猎今古,小小的善名闻于乡里,虚名传于国家。这是一可幸慰的。

  “隐居显赫于人间,沉没漂浮于世俗,多次忝居白白辛劳的职位,长期执掌法令刑律,名字没有署于弹劾奏章,事迹没有沾染罪人名册,惭愧的事情实在很多,行孝善终,或许可以幸免。这是二可幸慰的。

  “以此平庸虚浮之人,多次受到皇帝的宠幸;以此微贱之躯,经常得到朝廷的赏赐。与良俊相等齐,并列朝官班行。供官于中书省,记言行于麒麟阁。拜见宰相辅臣,造访诸位公卿,礼遇丰厚。恩宠非常,增益荣耀,身价大增。这是三可幸慰的。

  “所有的日子就要尽了,已经生出年老的嗟叹,退隐返归于家乡,归还遗骸于故里。玩弄文史来怡养性情,观览鱼鸟来驱散忧虑,巡视野外之物,临视园中之沼,缓缓行步代替车马,无所事事以之为贵。这是四可幸慰的。

  “仰承美好光明的盛世,感慨道德教化衰败,沿袭先儒走过的道路,哀伤群言的荒芜肮脏,驰骋于经籍典章,析理改正偏狭谬误,修撰之事刚刚结束,事业刚刚成功,上天违背人的意愿,人生之路已经走尽,世道不平,学校都废除,道德不具备于当时,事业不流传于身后。含恨地下之事,实实在在就在这里吧!这一点是深感怨恨的。”

  当时,刘炫在郡城,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他的弟子大部分都跟随了盗贼,可怜刘炫穷困,到城下索要刘炫,郡中的官员就把刘炫放出来交给他们。刘炫被盗贼带着,经过攻下来的城堡。不久,贼兵被官军打败,刘炫饥饿,没有依靠,又去投奔县官。县官认为刘炫和盗贼来往,恐怕以后发生变故,就关闭城门不让他进来。当时夜间非常寒冷,刘炫因此冻饿而死。后来,他的弟子赠谥号为宣德先生。

  刘炫生性急躁,很喜欢调笑逗乐,自高自大,喜欢菲薄当世,受到当权者的讨厌,因此,做官的经历很不顺遂。著有《论语述议》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经正名》十二卷、《孝经述议》五卷、《春秋述议》四十卷、《尚书述议》二十卷、《毛诗述议》四十卷,注释有《诗序》一卷、《算术》一卷。这些著作和他所著的文集一道,都在世上流传。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二·志第八十五·乐七等·脱脱
  卷九十七·志第四十五下·食货五·宋濂
  卷二一一 唐紀二十七·司马光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一·焦竑
  卷第一百九十·胡三省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第三○○行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一一七一六--一·佚名
  一三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李潢关于朱载堉乐谱情形片·佚名
  夏侯详传·姚思廉
  卷二百一·杨士奇
  卷八·乾隆
  卷三十九·佚名
  卷六十二·徐天麟
  卷四十二·徐天麟
  卷二商约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吴殳

      问曰:“五言古诗如何?”答曰:“此体之名,失实久矣!汉固有高澹、浓诡二种诗,皆入歌喉,皆在乐府。乐府乃武帝所立官署之名。《古诗十九首》,谓是古不知何人所作之诗,亦在乐府中。故乐府之‘青青河畔草&r

  • 第一出 家门大意·王世贞

    〔西江月〕〔末上〕秋月春花易老。赏心乐事难凭。蝇头蜗角总非眞。惟有纲常一定。四友三仁作古。双忠八义齐名。龙飞嘉靖圣明君。忠义贤良可庆。且问后房子弟。今日搬演谁家故事。〔内应〕是一本同声鸣凤记。〔末〕

  • 目录·冯琦

    海岱会集 明 石存礼、蓝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海岱会集目録     总集类卷一古乐府六十三首卷二古乐府三十六首卷三五言古诗五十六首卷四五言古诗二十六首卷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易实甫拜倒石榴裙·吴虞公

    龙阳易顺鼎实甫世有才子之目。民国二年入京后,日与倡优相周旋,摹写其笑貌声歌形诸篇什。其情可笑,因复有疯子之目也。在印铸局参事任时,某日北京女子敦谊会为贫儿院筹款,开音乐慈善会于东厂胡同。实甫是日亦到会,即夕又饮于

  • 第六卷 唐·缪荃孙

    叠玉峰磨崖在句容拓本高 尺 寸,广 尺 寸,正书大字,径一尺四寸。题款五行,行六字,字径三寸。叠玉唐大历三载,吴开国公尝道此。建中三□□□道士□□□筑。 琅琊颜颓题。光绪六年,句容尚兆鱼访得之。叠玉字径尺,小字亦径寸

  • 卷一百三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三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

  • 清河王元怿传·李延寿

    清河王元怿,字宣仁。他从小聪慧机敏,仪容秀美,孝文帝很喜爱他。彭城王元勰格外器重他,并且说:“这个孩子风采神韵外表伟俊,黄中而内润,如果天假以年华,可继《二南》之化。”博览经史,兼习百家之言,有文学才能,善谈理趣,宽厚仁爱,很

  • 卷一(春秋序)·孔颖达

    《春秋左氏传》序(○陆曰:“此元凯所作。既以释经,故依例音之。本或题为‘春秋左传序’者。沈文何以为‘释例序’,今不用。”)[疏]正义曰:此序题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传序”,或云“春秋经传集解序”,或云“春秋

  • 卷二十一·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一曾子问此篇多论丧祭之事芮氏城曰曾子所问或事所有或所不必有虽虚位也而实理寓焉夫子所答或礼所有或未有而以义起虽权制也而经常在焉易曰至赜而不可

  • 卷八·姚炳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八 钱唐 姚炳 撰 草部 蓬 蓬【召南驺虞篇】蓬似蒿散生故今俗亦称蓬蒿要非蒿属说文直训为蒿非是释草雕蓬黍蓬二种郑渔仲皆名为茭不名蓬然按西京杂记宫中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袚邪此即

  • 卷三·佚名

    △离诤王授记品第六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应供正遍知而作是念。彼劝多亿众生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转地。我今应授其记示现佛刹。尔时世尊入于三昧。名为不忘菩提心。即现微笑。笑已妙光普照无量无边佛土。示离诤

  • 大雲初分金翅鸟健度第二十三·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金翅鸟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示。有能坏婆修吉龙王力神通法门。自在力入法门。喜入法门。开勇入法门。大海时入法门。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二   復次善勇猛菩薩摩訶薩若能於法如是覺知乃可名爲真實菩薩.言菩薩者謂能隨   覺有情無實無生增語.又菩薩者於一切法亦能如實如佛而知.云何菩薩如佛而知

  • 翻译名义集卷第二十·法云

    统论二谛篇第六十四教传东土(东标所至)。法本西域(西显所出)。当闻香以寻根。故沿流而究原。辨佛陀僧伽之号。解菩提般若之名。随机之语。虽曰无边。旨归之意。唯诠二谛。今就集末。略开七门一原宗二释名三辨义四示体

  • 卷第六·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六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四世 伏龙长禅师法嗣 苏州邓蔚山万峰时蔚禅师 温州乐清金氏子。年十三,依本县演庆升讲主出家。十六,落发。十九,更衣学禅。闻杭州虎跑止岩和尚道誉,遂往参

  • 广博物志·董斯张

    类书,博物学文献。五十卷。明董斯张撰。董斯张(生卒年不 详),字避周。乌程人。素称博洽,善诗词, 著有《静味斋词》,又有《吴兴艺文志》等 书。此书续用张华“博物”之名,而在体例 上大加变化,内容广为扩张,故曰“广”。 全书

  • 道德真经集义·危大有

    十卷。明危大有(生卒年不详)撰。危大有,字道纪,盱江人。撰有《道德真经集义》十卷。此书成于洪武丁卯年(1387)。卷首有嗣四十三代天师三洞弟子张宇初《道德真经序》,阐述危大有撰此书之原由及志向。其次为危大有《道德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