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安世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
    午梦睡新足,西溪微暑侵。
    高堂通爽气,绿树爱繁阴。
    甽润冷侵舄,帘虚风入襟。
    独携梅老集,终日伴沉吟。
项安世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
    同僚归去后,挟册此婆娑。
    树密阳 
- 						 			  ◎世戚   ○石家奴 裴满达 忽睹 徒单恭 乌古论蒲鲁虎 唐括德温 乌古论粘没曷 蒲察阿虎迭 乌林答晖 蒲察鼎寿 徒单思忠 徒单绎 乌林答复 乌古论元忠(子谊) 唐括贡 乌林答琳 徒单公弼 徒单铭 徒单四喜 
-   孔子称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洪崖先生创高道於上皇之代,许由善卷不降节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之义,礼有玄纁之制。诗人发白驹之歌,春秋显子臧之节。明堂月令以季春聘名士,礼贤者。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 
- 皇佑四年夏四月,广源州蛮侬智高寇邕州。守臣陈巩死之。遂击破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瑞九州岛。五月进围唐州城,纔容府寺仓廪,而城下之民剽杀略尽。朝廷始命起居舍人杨畋、阁门副使曹修安抚岭外,团练使张忠、蒋 
- 嘉靖二十七年七月甲戌朔时亨 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初浙江既设巡抚都御史兼管福建海道提督军务以朱纨为之乃御史周亮给事中叶镗先后俱言不便亮谓纨原系浙江巡抚所兼辖者止于福建海防今每事遥制诸司往来奔命大为民 
-                     ●卷六○韩持国入仕首末韩持国既以忠宪任为将作监主簿,少年清修,不复以轩冕为意。将四十矣,犹未出仕。宋元宪欲荐孔宁极文,偶观其诗卷,乃得持国所和篇,诵之大喜,遂舍宁极而荐持国,繇是赐第入馆。嘉中 
-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康熙五十四年九月戊戌赏赉右卫官兵上谕兵部曰遣司官一员赍羊袍狐帽各一千六百件驰驿送往右卫将军费扬古军前给右卫兵丁之少冬衣者恐有不足并携银二千两于喀尔喀扎萨克处购买酌量赏 
- 钱易,字希白。从前,其父钱亻宗即位为吴越王,被大将胡进思废,而改立钱亻宗的弟弟钱亻叔。钱亻叔归降宋朝,其属下都在宋朝做了官,只有钱易与其兄钱昆没有被录用,于是他们即发奋读书。钱昆字裕之,考中进士。为政宽松简便,很照顾民 
- (丁酉)八年大明成化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子,上率百官,行望闕禮,進表裏于三大妃殿。○御仁政殿受賀。日本國一岐州上松浦鹽津留助次郞源經使人等及兀良哈副萬戶阿哈等十人,隨班獻土宜。○都承旨玄碩圭啓曰:「今審會禮宴諸 
- 篇名礼器。郑氏谓:「其记礼使人成器。」徐伯鲁谓:「明礼乐之不可无,犹器用之不可阙。」并非。陈可大谓:「行礼者明用器之制。」近是,然有未尽也。作此篇者,乃当时之儒而杂老氏之教者,故见礼为后起,不过器而已。于是言多少、 
- △初分魔事品第四十之二复次善现,能说法者於六波罗蜜多有方便善巧。能听法者於六波罗蜜多无方便善巧。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听法者於六波罗蜜多有方便善巧 
- 问一:自归依后即研究教理,尤与唯识之教契应。每日晨起静坐,调身、调息、调心者约三数年,近益勇于修证,于念佛、修密、参禅似均不大相应,于观照唯识及于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照确甚契应。惟友人多以念佛修密为可靠而相劝勉,余 
-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菩萨及比丘僧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俱。其诸菩萨。一切皆得大智善权。悉能通达无字法藏。具乐说辩不违真俗。勇猛精进永离盖缠。调伏诸根无所执著。怜愍 
-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释法藏撰自下第二重显所依因缘体相。于中有二。初略明缘起甚深。后所谓心性下。广显缘起差别之义。初中二。先标叹甚深。后何以下释深所以。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 初中言无明熏习所起识者。牒上所说 
-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二卷沙门法宝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一云贤圣者。说文云。有多才行。谓之为贤。桂苑珠丛云。无事不通。谓之为圣。依仁王经。地前为贤。地上名圣。经云三贤.十圣故。依此论云。圣谓已得无漏道生。远 
- 佛教各宗派,均有所依据的经验。依经论而有教相,依教相而显示其观点,判摄佛陀一生所说的经教。禅宗则不同,它没有所依的经论,完全是以自己的参究体验为其传道的依据。所谓公案者,就是对禅宗祖师的言行范例所作的归纳或总结,禅 
-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全称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又作六时礼赞偈、往生礼赞、礼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以龙树、世亲之礼赞偈为基础而订六时礼赞法,印于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 
- 凡二卷或四卷。唐代宗密(780~841)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初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一书,收录禅宗诸家之言句偈颂,别称禅那理行诸诠集,凡百卷,后遇会昌法难(845)与唐末五代之乱而佚失,今仅残存都序,即是本书。宗密同属禅宗(荷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