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庾信传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

祖父庾易,在齐国不应朝廷征聘。

父亲庾肩吾,曾任梁国散骑常侍、中书令。

庾信自幼英杰出众,聪明机敏无与伦比。

博览群书,特别通晓《春秋左氏传》。

身高八尺,腰带长达十围,形貌举动疏慢而不拘礼法,有不同常人之处。

从湘东国常侍起家,转任安南府参军。

当时庾肩吾担任梁国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

东海人徐扌离任左卫率。

徐扌离之子徐陵和庾信同时担任抄撰学士。

父子均在东宫,出入宫禁之中,恩宠礼遇无人可比。

庾信、徐陵才华横溢,文风都是绮靡浮艳,因此世人称为徐庾体。

当时的后学之士,争相模仿他们的文章。

每写成一篇文章,京师没有不传诵的。

多次升迁,官至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

出任郢州别驾。

随即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东魏。

他的文章和言谈,被邺下高度赞美。

回来后任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侯景作乱时,梁简文帝命令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在朱雀航扎营。

侯景赶到,庾信让众人先撤退。

台城失陷后,庾信逃到江陵。

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任命他为御史中丞。

梁元帝继位后,庾信转任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衔,出使我朝。

适逢大军南征,就留在长安。

平定江陵后,任命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随即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孝闵帝登基后,封为临清县子,食邑五百户,任司水下大夫。

出任弘农郡守,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晋爵义城县侯。

不久又被任命为洛州刺史。

庾信懂得旧时的不少典章制度,为政简要清静,官吏百姓都能安宁。

当时陈氏与朝廷互通友好,寄居他乡的南北人士,都允许回归故里。

陈氏就请求放还王褒、庾信等十余人,高祖只放还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放。

不久被征调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都很喜好文学,庾信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

至于赵王、滕王等人,更是恳切应酬,好比平民之间的交情。

公卿们的墓碑墓志,大多拜托他撰写。

当时只有王褒与庾信文才相当,其余的文人,没有能及的。

庾信虽然官位高,名声大,但常有思乡之情。

于是作《哀江南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意。

大象初年,因病退职,不久去世。

隋文帝深切悼念,追赠他原来官职,加荆、淮二州刺史衔。

儿子庾立承袭封爵。

猜你喜欢
  外篇 杂说上第七·刘知几
  ●卷三十五·徐梦莘
  卷六·庞元英
  ●卷一·魏泰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三·王祎
  卷之九·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中。绍宗皇帝纪·佚名
  ●吴郡二科志叙·阎起山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司马迁
  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原文)·范晔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王世贞
  卷二十九、增加兵额·黄鸿寿
  第六节 交 通·吕思勉
  卷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杨慎

      ○渚宫妓高使君别宴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似雪飞。”高骈自渚宫移镇扬州,别宴口占楚词二句,使幕下续之,久未有应。有一妓进曰:“贱妾感相公之恩,续貂可乎?”

  • ●漱玉词全集·王仲闻

    分正集、存疑、误题、补遗和佚词,共收词88首,残句13则,佚词1。 (一)正集(词43首,残句2则)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①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②?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 卷70 ·佚名

    董嗣杲 富池客中 舍舟遵陆几程来,家事身谋两未谐。 九地渺茫怜骨肉。四方轩豁畅襟怀。 雨翻茶崦春离岳,风飐监旗晓渡淮。 短景不延愁思远,只堪长醉向茅柴。 董嗣杲 富池客中寄范药庄 客子惊

  • 卷八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一马湘马湘字自然杭州盐官人貌丑齇鼻秃鬂大口饮酒石余醉卧即以拳入口游行处多题诗句大中十年归乡忽死明年又於梓桐县白日上昇有司奏闻勅浙西发塚视之乃一竹杖而已登杭州秦望山太乙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 谕礼部祷雪分命大臣诣各宫庙如例 大学士严嵩言自古帝王莫不以豫建太子为首务臣叨奉密对屡以为请 圣衷渊邃久未施行中外臣民引领颙望谓此大事置而不讲臣等何以辞其责请及开岁之首诹吉举行 上

  • 通志卷一百十一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四下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六世祖勲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王莽初授以厌戎连率勲对印绶仰天叹曰吾防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曽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将家属逃入深山与

  • 鲁迅在南京学堂·周作人

    鲁迅与南京的关系相当不浅,虽然他在南京只是前后五个年头,比起留学日本的七年来,时间要少些。他于前清光绪戊戌(一八九八)年闰三月十一日从绍兴出发,经过杭州上海,于十七日到了南京。四月初五日写信给家里,说往江南水师学堂考

  • 高宗本纪·刘昫

    高宗本纪(上)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名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顺圣长孙皇后。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

  • 李彦威传·欧阳修

    李彦威,寿州人。年少时在梁太祖部下,为人聪明,善测人意,太祖喜欢他,收为养子,赐姓朱名友恭。历任汝、颍二州刺史。昭宗迁洛阳,授右龙武统军。起初,刘季述废昭宗,立皇太子裕为天子。昭宗恢复帝位,认为皇太子年幼,是贼人所立的,赦免

  • 唐王朱纃、朱聿键传·张廷玉

    唐定王朱..,太祖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受封。永乐六年(1408)前往藩地南阳。十三年去世。其子靖王朱琼烃继嗣。朱琼烃行为规矩,为成祖疼爱。入朝之后,成祖三天两头召见他。宣德元年(1426),朱琼烃去世。其妃高氏还

  • 卷之一百六  瀛涯勝覽(明)馬歡 撰·邓士龙

    (瀛涯勝覽,一卷,明馬歡撰。馬歡,浙江會稽人。永樂中隨鄭和通使西洋,即其見聞著成此書。) 諸番國名 占城國 爪哇國 舊港國 暹邏國 滿剌加國 啞魯國(小邦) 蘇門答剌國并那孤兒黎代(皆小邦) 南浡里國 錫蘭并裸形國 小葛蘭

  • 卷一百三十七 战国汉唐诸子·黎靖德

      家语虽记得不纯,却是当时书。孔丛子是后来白撰出。〔道夫〕   家语只是王肃编古录杂记。其书虽多疵,然非肃所作。孔丛子乃其所注之人伪作。读其首几章,皆法左传句,已疑之。及读其后序,乃谓渠好左传,便可见。   孔丛

  • 卷二十 论语二·黎靖德

      ◎学而篇上   △学而时习之章   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馀自然易晓。〔寿昌〕   学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有朋自远方来",在"时习"之后;"而亲仁",在"入则孝,出则弟"之后;"就有道而正焉",在"食

  • 卷三十四·佚名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善男子,若言如来毕竟涅槃不毕竟涅槃。是人不解如来意故作如是说。善男子,是香中有诸仙人五万三千。皆於过去迦叶佛所。修诸功德未得正道亲近诸佛听受正法。如来欲如是人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

  • 撰集百缘经卷第六·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诸天来下供养品第六  (五一)贤面悭贪受毒蛇身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贤面。财宝无量。不可称计。多诸谄曲悭贪嫉妒。终无施心。乃至飞鸟驱不近舍。有诸沙门及婆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下·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具寿邬波难陀初始出家。分得一床。甚是破坏。若动身时。床便作声。在床上卧。不敢转侧。恐畏作声。邬波难陀即作是念。我若不乞更作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八·佚名

    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戒句中欲分别令知,此是总说,汝等当知。起作识有心世间罪功德业受起者,总一切戒本,有六戒句起。”法师曰:“后当解,今当略说耳。后戒因六种戒而起,有戒因四种起,有戒因三种起,有戒因迦絺那起,有戒因羊

  • 经筵玉音问答·胡铨

    《经筵玉音问答》的作者是胡铨,其生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2),卒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此书流传版本不多,仅《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澹庵文集》本 。此书流传版本不多,仅《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澹庵文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