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漱玉词全集

分正集、存疑、误题、补遗和佚词,共收词88首,残句13则,佚词1。  

(一)正集(词43首,残句2则)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①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②?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①帘:《历代诗余》作“翠”。 

②其:音jī,语助词。  

转调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①金锁,管是客来唦②。寂寞尊前席上,惟□□③、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醾④落尽,犹赖有□□⑤ 。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龙骄⑥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⑦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缺六字) 

①玉钩:各本《乐府雅词》原缺,据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补。惟此句“玉钩金锁”文义,与下句不甚连接,疑有错误,或馆臣臆补。 

②唦:此字字书不载,宋人词中用之,依所押之韵,应读做shā音,语助词。 

③□□: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惟愁”,仍缺一字,疑非,故未补。 

④酴醾:或作“荼蘼”。 

⑤□□: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梨花”。按季节酴醾花开在梨花之后,此处作梨花不妥。未据补。 

⑥骄:原作“娇”,应误,今改。 

⑦残:四印斋本《漱玉词》注“别作笺”。未知所据何本,文义已不合。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①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③三山去。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题作“记梦”。 

《广蘅馆词选》乙卷“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中语”。 

①转:《历代诗余》作“曙”。 

②谩:《历代诗余》作“复”。 

③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往”。  

如梦令 

常①记溪亭日暮, 

沈②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③回舟, 

误入藕花④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⑤鸥⑥鹭。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作“酒兴”。 

杨金本《草堂诗余》卷上,误作苏轼词。 

《词林万选》卷四,误作无名氏,注“或作李易安”。(按:《词林万选》书中所注或作某某,殆为毛晋所加,非杨慎原文) 

《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卷一、《唐词纪》卷五、《古今词话·词辨》卷上、《历代诗余》卷112引《古今词话》,俱误作吕洞宾词。 

①常:《全芳备祖》、杨金本《草堂诗余》、《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卷112作“尝”。 

②沈:通假字“沉”。 

③晚:《全芳备祖》、《词林万选》、《唐词纪》、《二如亭群芳谱》、《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卷112、《广群芳谱》作“欲”。 

④藕花:杨金本《草堂诗余》、《花草粹编》作“芙蕖”。 

⑤滩:诗词杂俎本《漱玉词》、《全芳备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杨金本《草堂诗余》、《词林万选》、《二如亭群芳谱》、《林下词选》、《历代诗余》、《广群芳谱》、《三李词》、《唐词纪》、《古今词话》作“行”。(按:《三李词》所收之词,多录自《历代诗余》,以后凡《三李词》与《历代诗余》文章无出入者,校记不列。) 

⑥鸥:《全芳备祖》作“鸳”。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①。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题作春晚、暮春、春景、春晓、春容。 

《全芳备祖》误将调名作《醉花阴》。 

①雨疏风骤:一作“风疏雨骤“。  

菩萨蛮 

风柔日薄①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①薄:四部丛刊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暮”。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①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①曙:从《花草粹编》补,《乐府雅词》原作空格,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作“霁”。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①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②恐难禁。 

《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啸余谱》、《古今诗余醉》、《记红集》、《清绮轩词选》题作“春景”。 

①云:《乐府雅词》、《花草粹编》原作“山”,据《历代诗余》及他本误引之周邦彦词改。 

②谢: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卸”。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①枕隐花钿。 

海燕未②来人斗草,江梅已③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此首别见于明《永乐大典》收录的宋人仲并《浮山集》,题作“春闺即事”。宋人曾慥以此为易安作。 

①山:《浮山集》作“绣”。 

②燕:《阳春白雪》作“归”。 

③已:《浮山集》作“初”。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①梳头。任宝奁尘满②,日③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④,多少事、欲说还⑤休。新来⑥瘦,非干病久,不是悲秋。  

休休⑦!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⑧难留。念武陵人远⑨,⑩烟锁秦楼⑾。惟有⑿楼前流⒀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⒁处,从今又添⒂,⒃一⒄段新愁。 

一题作“闺情”。 

一题作“离别”。 

①慵自:《乐府雅词》原作“人未”。  

②尘满:《乐府雅词》原作“闲掩”。 

③日:《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作“月”。 

④离怀别苦:《乐府雅词》原作“闲愁暗恨”;《词的》作“离情别苦”;《草堂诗余》评林秋集卷五、《词菁》作“离别苦”;《自怡轩词谱》、《碎金词谱》作“别愁离苦”。 

⑤还:《啸余谱》作“难”。 

⑥新来:《乐府雅词》原作“今年”。 

⑦休休:《乐府雅词》原作明朝。 

⑧则:《乐府雅词》原作“即”;《词菁》作“只”。 

⑨人远:《乐府雅词》原作“春晚”。 

⑩《历代词府全集》此句作“空凝竚武陵人远”。 

⑾烟锁秦楼:《乐府雅词》原作“云锁重楼”。 

⑿惟有:《乐府雅词》原作“记取”。 

⒀流:《乐府雅词》原作“绿”。 

⒁凝眸: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盼望’,误”。 

⒂又添:《乐府雅词》原作“更数”。 

⒃《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此句作“从今去又添”,无“凝眸处”三字。 

⒄一:《乐府雅词》原作“几”。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①,独上兰舟。云中谁寄②锦书来③,雁字回④时,月满西⑤楼。⑥ 

花自⑦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⑧闲⑨愁。此情无计可⑩消除,⑾才⑿下眉⒀头,却⒁上心⒂头。 

《彤管遗编》、《名媛玑囊》、《绣谷春容》调作“一枝花”。 

一题作“别愁”、“离别”、“秋别”、“闺思”。 

清张宗櫹《词林纪事》卷十九:“此《一剪梅》变体也。前段第五句原本无‘西’字,后人所增。旧谱谓脱去一字者非。又按汲古阁宋词,此词载入《惜香乐府》,恐误。”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又案此阕别见赵长卿《惜香乐府》九。以校《雅词》,颇有异文:‘玉簟’作‘碧树’、‘轻解罗裳’作‘羞解罗襦’、‘独’作‘偷’、‘满’下有‘西’字、‘此情无计可消除’作‘酒醒梦断数更残’、‘才下眉头’作‘旧恨前欢’、‘却’作‘总’,疑出长卿手订。编者不察,遂误入赵集耳。” 

按又万历庚子乔山书堂刊本《续草堂诗余》卷下,此首作无名氏词。 

①裳:《便读草堂诗余》、《草堂诗余评林》作“襦”;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襦’,误”;《续草堂诗余》作“裙”。 

②谁寄:《古今别肠词选》作“不见”。 

③来:《古今别肠词选》作“投”。 

④回:《琅(láng)嬛(huán)记》、《词律》作“来”。 

⑤西:许多版本皆无“西”字,词学丛书本《乐府雅词》注“一本无西字”。 

⑥《古今别肠词选》此二句作“雁字南楼,明月西楼”。 

⑦自:《便读草堂诗余》、《草堂诗余评林》作“月”;《古今女史》作“落”。 

⑧处:《历城县志》、《林下词选》做“地”。 

⑨闲:《续草堂诗余》作“离”;《天籁轩词选》作“凝”;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无此字。 

⑩可:《续草堂诗余》作“与”。 

⑾《古今别肠词选》此句作“此时转转几时休”。 

⑿才:《弇(yǎn)州山人词评》一作“方”;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方”。 

⒀眉:《续草堂诗余》作“心”。 

⒁却:《花草粹编》等作“又”,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又”。 

⒂心:《续草堂诗余》作“眉”。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①罗②衣脂粉满③,④四⑤叠阳关,唱⑥到⑦千千遍。人道⑧山长山⑨又断,萧萧微⑩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⑾把⑿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此首别见于元人刘应李《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后丙集卷四,无撰人姓氏,题作《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田艺衡《诗女史》卷十一、田艺衡《留青日札》卷三十九、《阳关三叠》、周铭《林下词选》卷三并以为延安夫人作,题《暂止乐昌馆寄姊妹》。 

郦琥《彤管遗编》后集卷十二、《古今名媛汇诗》卷十七、《名媛玑囊》卷三、赵世杰《古今女史》卷十二亦作延安夫人词,题作《寄姊妹》。 

叶申芗(xiāng)《闽词钞》卷四、林葆恒《闽词征》卷六亦作延安夫人词,题作“暂止东昌馆寄姊妹”,注:“此阕或误题李易安”。 

宋人曾慥《乐府雅词》以此为李易安作,必无错误。 

①湿:《翰墨大全》、《留青日札》、《诗女史》、《彤管遗编》、《花草粹编》、《名媛玑囊》、《林下词选》、《历代诗余》等作“揾(wèn)”。 

②罗:《翰墨大全》、《留青日札》、《古今名媛汇诗》、《诗女史》、《彤管遗编》、《花草粹编》、《名媛玑囊》、《林下词选》、《历代诗余》等作“征”。 

③满:《翰墨大全》、《留青日札》、《古今名媛汇诗》、《诗女史》、《彤管遗编》、《花草粹编》、《名媛玑囊》、《林下词选》、《历代诗余》等作“暖”。 

④此句四印斋本《漱玉词》注“别作泪揾征衣脂粉暖”。 

⑤四: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三”。 

⑥唱:《历代诗余》作“听”。 

⑦到:《翰墨大全》、《诗女史》、《彤管遗编》、《花草粹编》、《名媛玑囊》、《林下词选》、《历代诗余》等作“了”。 

⑧道:《历代诗余》作“到”。 

⑨山:《历代诗余》作“水”。 

⑩微:《留青日札》作“风”。 

⑾好:《翰墨大全》、《留青日札》、《诗女史》、《彤管遗编》、《花草粹编》、《名媛玑囊》、《林下词选》、《历代诗余》、《古今名媛汇诗》、《古今女史》作“若”。 

⑿把:《翰墨大全》、《留青日札》、《诗女史》、《彤管遗编》、《花草粹编》、《名媛玑囊》、《林下词选》、《历代诗余》、《古今名媛汇诗》、《古今女史》作“有”;四印斋本《漱玉词》注“别作有”。  

蝶恋花 

暖雨①晴②风初破冻,柳眼③梅腮④,已觉春心⑤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⑥金缕缝,山⑦枕斜欹(yi)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词汇》、《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题作“离情“。 

《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春怀”。 

①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 

②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 《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 

③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 

④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 

⑤心: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风”。 

⑥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衣”。 

⑦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 

⑧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  

鹧鸪天 

寒①日萧萧上②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①寒:《历代诗余》作“尽”。 

②锁:《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琐”。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玉笼①碾玉成尘,留晓②梦,惊破一瓯春③。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①笼: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花草粹编》作“龙”。 

②晓: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作“晚”。 

③瓯春: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旁注“溪云”。“春” 《历代诗余》作“云”。  

临江仙 

(序:)欧阳公做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语,予酷爱之。用其语做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①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jiōng)。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②建安③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④ 

疑从《词学丛书》本《乐府雅词》作“建安”为是。 

①此序见《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欧阳永叔蝶恋花词注。(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辨》卷上引《乐府纪闻》一则与此同。《词苑丛谈》卷一又另有一则,盖亦出自《草堂诗余》)。 

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首《蝶恋花》非欧阳修作,实冯延巳(sì)作。 

②客:赵万里辑《漱玉词》作“老”。 

③建安: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远安”;四印斋所刻词本《漱玉词》、赵万里辑《漱玉词》作“建康”。 

④末二句,《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作“灯花空结蕊,离别共伤情”。  

醉花阴 

薄雾浓云①愁永昼,瑞脑销②金③兽。佳④节又重阳,玉⑤枕纱橱,半夜⑥凉⑦初透。⑧ 

东篱把酒⑨黄昏后,有暗香⑩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⑾黄花瘦。 

诗词杂俎本《漱玉词》、《花草粹编》等题作“九日”。 

《草堂诗余》、《词的》等题作“重阳”。 

《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题作“重九”。 

①云:《全芳备祖》作“阴”(该书只存抄本,另有作“云”);《词品》卷一云“今俗本改‘雰(fèn)’作‘云’”;《古今词统》等作“雰”;《林下词选》云“一作‘云’”;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雰’,误”。 

②销:《全芳备祖》、《草堂诗余》等作“喷”;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作“销”,注“一作喷,误”。 

③金:《全芳备祖》、《二如亭群芳谱》作“香”。 

④佳:诗词杂俎本《漱玉词》、《全芳备祖》等作“时”;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佳,误”。 

⑤玉:《草堂诗余》、《词的》等作“宝”;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玉”;《自娱轩词选》作“鸳”。 

⑥夜:《啸余谱》、《古今诗余醉》作“夏”,误。 

⑦凉:《全芳备祖》、《草堂诗余》等作“秋”。 

⑧凉初:《诗余圆谱》作“秋先”; 《历城县志》作“新凉”;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在句末注“一作秋光透,又作秋先透,俱误”。 

⑨酒:《词学筌蹄》、《汇选历代名贤词府》作“菊”。 

⑩香:《全芳备祖》误作“风”(抄本或作‘香’,或误作‘风’”)。 

⑾似:《全芳备祖》(抄本或作‘似’,或误作‘比’”); 《彤管遗编》、《词综》等作“比”; 四印斋所刻词本《漱玉词》作“比”,注“别作似”。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①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②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jué)。 

①正:原本作“正是”; 四印斋所刻词本《漱玉词》云“此词上段末句‘是’字疑衍”;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按此句无作六言者,‘正’、‘是’二字必有一衍”;兹从其说,删去“是”字。 

②缸: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花草粹编》作“红”。  

诉衷情  

夜来沈①醉卸妆迟,梅萼②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③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花草粹编》题作《枕畔闻残梅喷香》。 

①沈:通“沉”。 

②萼:《花草粹编》作“蕊”。 

③“酒醒”二句:《乐府雅词》原作“酒醒薰破,惜春梦远,又不成归”,与律不合,兹从《花草粹编》改;四印斋本《漱玉词》注“运案:‘酒醒’三句,毛抄本、《花草粹编》并作‘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词学丛书本《乐府雅词》云“案《诉衷情》有单调、有双调,皆与此词不同。惟《诉衷情令》相合,但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此词前段五句,下三段皆作四字一句,较谱多一字。或传为误增,或当时本有此体,然宋人皆无如此填者,附注俟考”。  

行香子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①,关锁千重②,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③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④ 

《历代诗余》题作“七夕”。 

①地: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花草粹编》、《词谱》作“色”。 

②重:《花草粹编》作“里”,误。此处应叶韵。  

③鹊: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花草粹编》作“鹤”。 

④“甚霎儿晴”三句:《花草粹编》、《词谱》作“甚一霎儿晴,一霎儿雨,一霎儿风。”每句多一“一”字,《词谱》以为又一体。按《翰墨大全》丁集卷一,有铃岗(傅大询)《行香子》·邓宰母一首,上下半阕末三句俱作四字句,《词谱》漏列其体,清照词则上半阕仍为三字句耳。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①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②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四印斋本《漱玉词》、《三李词》调作“御街行”。 

①断续:《历代诗余》、《花草粹编》、《天籁轩词选》作“烟断”。 

②萧萧:《历代诗余》、《花草粹编》、《天籁轩词选》作“潇潇”。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①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②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③雨藉,不耐风揉④。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⑤减,须信道、扫迹⑥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历代诗余》、《花草粹编》、《复堂词录》题作“残梅”。 

①更:《历代诗余》、《花草粹编》作“渐”。 

②浑:《历代诗余》、《花草粹编》作“恰”。  

③堪:《历代诗余》作“禁”。 

④揉:《乐府雅词》原作“柔”;《历代诗余》、《花草粹编》作“揉”。风柔无不耐之理,兹从《花草粹编》。 

⑤雪:《历代诗余》作“玉”。 

⑥扫迹:四印斋本《漱玉词》注“一作迹扫”。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①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②,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③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④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历代诗余》、《花草粹编》题作“红梅”。 

①琼苞:《历代诗余》、《花草粹编》作“瑶”。 

②香:《历代诗余》作“时”。 

③闷损:《花草粹编》作“闲损”;《历代诗余》作“闲拍”。 

④酌:《花草粹编》作“著”;《历代诗余》作“看”。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①沈:通“沉”。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①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①画栏开处:《二如亭群芳谱》、《广群芳谱》作“诗书闲处”,按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云“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此词正用其事,故曰“画栏开处”。《群芳谱》不足据。  

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①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展有馀清②。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③,点滴霖霪③,愁损北④人,不惯起来听。 

《历代诗余》调作《添字采桑子》 

《花草粹编》、《词谱》作《采桑子》 

《词鹄》云:“一名丑奴儿第二体”。 

①谁种:四印斋本《漱玉词》作“种得”。 

②清:各本俱作“情”。 

③霖霪:《历代诗余》、《词谱》、《词鹄》、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凄清”。 

④北:《历代诗余》、《词谱》、四印斋本《漱玉词》作“离”。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①角。 

断香残酒情②怀恶。西风③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④,⑤又还寂寞。 

四印斋本《漱玉词》题作“咏桐”。 

此词又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花草粹编》卷三,无撰人姓名。 

①闻: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②情:《花草粹编》作“襟”。 

③西风:《群芳备祖》原缺此二字,据《花草粹编》补。 

④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 

⑤又还秋色:杨金本《草堂诗余》作“天还秋也”。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①斜风细雨、重门须②闭。宠柳③娇花④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⑤鸿过尽、万千心事难⑥寄。 

楼上几日春寒⑦,帘垂四⑧面,玉阑干慵倚。⑨被冷香消新⑩梦觉⑾,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⑿桐初引⒀,多少游春意。日⒁高烟敛,更看今⒂日晴未。 

诗词杂俎本《漱玉词》、《词林纪事》调作《壶中天慢》。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词学筌蹄》、《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词选》等题作“春情”。 

《彤管遗编》、《名媛玑囊》、《古今女史》、《古今名媛汇诗》题作“春日闺情”。 

《词的》题作“春恨”。 

《历城县志》题作“春思”。 

①又:《花草粹编》、《词的》、《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历城县志》作“有”;沈际飞本《草堂诗余》卷四作“又”,注“一作‘有’,误”。 

②须:《词的》、《历代诗余》、《历城县志》作“深”。 

③柳: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弱’,误”。 

④花:《阳春白雪》作“莺”。 

⑤征:《阳春白雪》作“飞”。 

⑥难:《阳春白雪》作“谁”。 

⑦春寒:《阳春白雪》作“寒浓”。 

⑧四:《阳春白雪》作“三”。 

⑨玉阑干慵倚:《阳春白雪》作“慵拍阑干倚”;《古今别肠词选》作“懒向阑干倚”。 

⑩新:《阳春白雪》作“清”;《历城县志》作“春”;《古今别肠词选》作“孤”。 

⑾梦觉:《彤管遗编》误倒作“觉梦”;“觉”《阳春白雪》作“断”。 

⑿新:《阳春白雪》作“疏”。 

⒀引:《词菁》作“影”。 

⒁日:《阳春白雪》作“云”。 

⒂今:《阳春白雪》作“明”。  

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①,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②鬓,怕见夜间出去。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题据《贵耳集》卷上补。 

①浓:《贵耳集》、《癸巳类稿》卷十五引断句作“轻”。 

②霜:四印斋所刻词本《漱玉词》作“雾”。 

③怕见夜间出去:《癸巳类稿》作“怕向花间重去”;四印斋所刻词本《漱玉词》注“‘见’别作‘向’,又作‘怕向花间重去’”。  

长寿乐·南昌生日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此首原题撰人为易安夫人,宋人未见有以此呼清照者,未知有误否?《翰墨大全》有延安夫人、易少夫人,俱仅一字之异。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①已尽,日晚②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③泪先④流。 

闻说⑤双溪春尚⑥好,也拟泛轻⑦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⑧、许多愁⑨。 

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古今名媛汇诗》、《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等题作“春晚”。 

《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囊》题作“暮春”。 

《词学筌蹄》题作“春暮”。 

《词汇》题作“春晓”。 

《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按明洪武本、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 

《古今别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①花:《词律》、《词谱》作“春”。 

②晚:《花草粹编》作“落”;《词律》、《词谱》、《词汇》作“晓”。 

③语:崇祯《历城县志》误夺此字。 

④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⑤说:《天籁轩词选》作“道”。 

⑥尚:《啸余谱》作“向”。 

⑦轻:《历朝名媛诗词》、《汇选历代名贤词府》作“扁”。 

⑧动: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得’,误”;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漱玉词》作“得”。 

⑨愁: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后叠句多一字”;《古今词统》、《林末下词选》云“载字衬”。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①难将息。三杯两盏②淡酒,怎敌他、晚③来风急。雁过也,正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xiān)⑤摘。守著⑥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百词谱》调名作《梧桐雨》。 

《词的》、《古今名媛汇诗》、《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诗余醉》、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漱玉词》等题作“秋情”。 

《古今女史》题作“秋晴”。 

《古今词统》、《历城县志》等题作“秋闺”。 

《碎金词谱》题作“秋词”。 

①最:《词林万选》、《花草新编》、《花草粹编》、《古今名媛汇诗》等作“正”;《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正’”。 

②盏:《花草粹编》作“杯”;《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杯’”。 

③晚:《古今名媛汇诗》、《词的》、《碎金词谱》、《草堂诗余别集》等作“晓”;《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晚’”。 

④正:《花草新编》、《花草粹编》作“纵”;《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纵’”。 

⑤忺:《词林万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诗余醉》、《古今名媛汇诗》等作“堪”。 

⑥著:《贵耳集》卷上、《癸巳类稿》卷十五引断句作“定”。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①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②,望断归来路。 

诗词杂俎本《漱玉词》、《花草粹编》、《续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词汇》题作“闺思”。 

《古今名媛汇诗》、《古今女史》题作“闺怨”。 

①柔:《续选草堂诗余》作“愁”。 

②芳草:《花草粹编》原作“衰草”,《古今名媛汇诗》同;《草堂诗余续集》注“一作‘衰’,误”;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见山亭古今词选》作“芳草”;《词综》、《历代诗余》、《历朝名媛诗词》作“芳树”,四印斋本《漱玉词》同。 

按此阕上半首云:“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乃暮春景物,下云:“连天衰草”,则又为残秋气象,“衰”字必误。“芳草”字较合,惟“草”字不叶韵。“芳树”未知所本。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①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汲古阁未刻本《漱玉词》收之,‘染’作‘点’,词意浅显,亦不似他作。”按以词意判断真伪,恐不甚妥,兹仍作清照词,不列入存疑词内。 

①染:四印斋本《漱玉词》作“点”,注“一作‘染’”。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①,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②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cu)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①轻: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明”,注“一作‘轻’”。 

按上半阕末句已押“明”字,此句不应重押,“轻”字是。 

②大: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太”,注“一作‘大’”。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①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②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天籁轩词选》调作《山花子》;《历代诗余》调作《南唐浣溪沙》。 

①熟:《天籁轩词选》、《历代诗余》作“热”,赵辑《漱玉词》、《全宋词》同,误。 

②书:《历代诗余》作“篇”。  

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bāi)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虞、真二部,诗余绝少通叶。极似七言绝句,与《瑞鹧鸪》词体不合”。 

按《花草粹编》收此篇作《瑞鹧鸪》,必非无据,尚未能断其为诗,兹仍编入词内。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彤①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②,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③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④走香轮。绮筵散日⑤,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⑥。几枝先近⑦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⑧烛,不管⑨黄昏。 

①彤:《历代诗余》作“雕”。 

②淡伫:《历代诗余》、《词谱》作“泞”;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澹(dàn)沱”。 

③艳:《历代诗余》、《词谱》夺此字。 

④竞:《花草粹编》原作“竞”;兹从《历代诗余》、《词谱》作“竞”。旧本书“竞”误作“竞”者常有之。 

⑤日:《历代诗余》作“目”。 

⑥殿:《历代诗话》作“里”。 

⑦近:《历代诗话》作“向”。 

⑧了尽:“尽”《历代诗话》作“画”;赵万里辑《漱玉词》云“‘了尽’当作‘尽了’”。 

⑨管:《词谱》作“爱”。  

失调名 

条脱闲揎(xuān)系五丝。 

《岁时广记》卷二十一“易安居士词云‘条脱闲揎系五丝’”。  

失调名·元旦词 

瑞脑烟残,沈香火冷。 

见于《岁时广记》卷四十《纪闻》“李易安《元旦》词云‘瑞脑烟残,沈香火冷’”。 

《岁时广记》所引《纪闻》原出《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六,文字稍有出入。  

多丽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①损琼②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③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④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⑤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乐府雅词》题作“咏白菊”。  

《历代诗余》题作“兰菊”。  

①揉: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注一作“掺”。  

②琼: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瑶”。  

③愁:《历代诗余》作“低”。  

④朗:《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作“明”。  

⑤度:《历代诗余》作“瘦”。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①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①疏钟:据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此二字不妥,疑亦臆补。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①秋已暮、红稀香②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③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③也④恨、人归早。  

此词别见于《词谱》卷二引《复雅歌词》,作无名氏词。《复雅歌词》久无传本,《词谱》殆从《花草粹编》转引。  

《碎金词谱》卷二亦作无名氏词。  

①《花草粹编》注:“首句,复雅歌词作云锁重楼帘幕晓”。  

②香:《乐府雅词》少此字。兹从其他各本补。  

③清:词学丛书本《乐府雅词》作“青”。  

④似:《历代诗余》、《天籁轩词选》作“应”。  

(二)存疑 (词14首,残句1则) 

怨王孙 

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门外谁扫残红?夜来①风。 

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②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①夜来:《历城县志》作“落花”。 

②归:陈钟秀本《草堂诗余》、《诗余图谱补遗》、《古今女史》、《古今词统》作“佳”。  

怨王孙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①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②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词的》、《名媛玑囊》、《词综》、《复堂词录》、诗词杂俎本《漱玉词》题作“春暮”。  

《啸余谱》题作“春景”。 

《古今名媛汇诗》、《古今女史》题作“暮春”。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上二阕(指‘梦断、漏悄’一阕及此阕)《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殆与《类编草堂诗余》同出一源。前一阕,至正本《草堂诗余》引与《如梦令》《武陵春》二词衔接,类编本以为李作,失之。后一阕,至正本不收,见类编本,未详所出。” 

按:前一首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作无名氏词;后一首杨金本《草堂诗余》同卷作秦少游词,并无题。《类编草堂诗余》并以为李清照作,不可据。 

①谁:《古今诗余醉》作“难”。 

②拼:《草堂诗余评林春集》卷三、《便读草堂诗余》卷三作“弃”。  

生查子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①,怕见江南信。 

酒②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古今名媛汇诗》、《名媛玑囊》、《绣谷春容》、《古今女史》题作“闺情”。 

别作朱淑真词,见元·杨朝英《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卷一、《词综》卷二十五、金绳武本《花草粹编》卷二、《复堂词录》卷八。 

又作朱希真词,见《词林万选》卷四、《花草粹编》卷一、四印斋所刻词本《樵歌拾遗》。 

①未还家:《林下词选》、《历代诗余》作“不归来”。 

②酒:《樵歌拾遗》作“欢”。  

丑奴儿  

晚①来一阵②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调作《丑奴儿令》。 

杨金本《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花草粹编》题作“夏意”。 

《词的》题作“新凉”。 

①晚:《古今词选》作“晓”。 

②阵:《花草粹编》作“霎”。 

四印斋本《漱玉词》注:“此阕词意肤浅,不类易安手笔。”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上阕词意儇(xuān)薄,不似他作。未知升庵何据?” 

按: 

此首别见《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卷一、《花草粹编》卷二,题康伯可作。(赵万里辑《顺庵乐府》,此阕失收。) 

又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后集卷下、《词的》卷二、《古今词选》卷一,俱无撰人姓氏。 

《古今别肠词选》卷一又误以此首为魏大中词。 

此首疑实为康与之词。  

点绛唇  

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①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②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续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花镜隽声》、《词汇》题作“秋千”。 

杨金本《草堂诗余》题作“佳人”。 

①慵整:杨金本《草堂诗余》、《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作“整顿”。 

②见客入来:《历代诗余》、《古今图书集成》、《天籁轩词选》、金绳武活字本《花草粹编》作“见有人来”。 

此首别作苏轼词,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卷下。 

又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四、《古今诗余醉》卷十二、《花镜隽声》卷七、《词汇》卷七、《同情集词选》卷四。 

别又误作周邦彦词,见《词的》卷二。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词意浅薄,不似他作。未知升庵何据?” 

按: 

一九五九年出版之北京大学学生编写之《中国文学史》第五编第四章,断定此首为李清照作,评价颇高,恐未详考。《词林万选》中不可靠之词甚多,误题作者姓名之词,约有二三十首,非审慎不可也。  

浪淘沙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①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②浓。一江春浪③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记红集》、《古今词选》题作“闺情”。 

《林下词选》云:“一本误刻六一居士。”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花草粹编》卷五引此阕,不注撰人。《词林万选》注‘一作六一居士。’检《醉翁琴趣》无之,未知升庵何据?” 

按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此首作无名氏词。 

《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七、《古今诗余醉》卷十、《见山亭古今词选》卷中、《记红集》卷一、《古今词选》卷二、《词汇》卷二、《自怡轩词选》卷一并以为欧阳修词。 

此首似非李清照作,亦决非欧阳修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俱不载)。 

又按《花草粹编》卷五,此首题“二”字,盖以为与前一首同一撰人所作(前一首乃幼卿撰),赵先生所考未谛。 

疑从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无名氏词为是。 

杨慎《词林万选》误题撰人姓名之词极多,殊不可据,清《四库全书总目·词林万选提要》疑其书为后人所伪托。此书所注:“一作某某。”不似杨慎原注,殆为毛晋刻《词苑英华》时所加。 

①玉:《草堂诗余续集》注“一作‘金’,误。” 

②烟:《历代诗余》、《晚香室词录》作“云”。 

③一江春浪:《词洁》、《自怡轩词选》作“一腔春恨”。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①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②尽又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③。 

题从《花草粹编》,他本俱无题。 

四印斋本《漱玉词》注:“此首疑亦有伪,似借前《临江仙》词橅拟为之者。”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梅苑》九引作曾子宣妻词,《乐府雅词》下魏夫人词不收。以《草堂》所载前阕自序证之,自是李作无疑。王鹏运云:借前调橅拟为之者,盖未之深考也。” 

按此首泛咏梅花,情调与另一首完全不同,未必同时所作。《乐府雅词》李词亦未收此首。《梅苑》以此首为曾子宣妻词,《花草粹编》以为李易安词,俱不详所本,存疑为是。 

①损:《历代诗余》、《天籁轩词选》作“瘦”。 

②吹:《历代诗余》、《天籁轩词选》作“开”。 

③肥:《历代诗余》、《天籁轩词选》作“时”。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①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②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③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题从《花草粹编》,他本俱无题。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梅苑》九引上阕,不注撰人。《花草粹编》题作李词者,其所据《梅苑》,殆较今本为善故也。兹并校之。” 

按旧本《梅苑》,今不可见。傅本《梅苑》既不注撰人姓名,或《花草粹编》误题清照姓名,亦不可知。只能存疑。 

①又:《梅苑》作“较”。 

②前:《历代诗余》、《梅苑》作“中”。 

③更:《梅苑》作“便”。  

青玉案 

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①去。秋风②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犹③把新词④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双⑤泪,一似黄梅雨。 

《花草粹编》、《翰墨大全》题作“送别”。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翰墨大全》后丙集卷四引接《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一首,不注撰人。《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以为李作,失之。” 

按:通行元、明刻本《翰墨大全》后丙集未载诗词。此首只海宁吴氏拜经楼旧藏元刻初印本有之。 

①归:《翰墨大全》无“归”字。 

②风:《历代诗余》作“正”。 

③犹:《历代诗余》作“独”。 

④词:《历代诗余》、《词谱》作“诗”。 

⑤双:《翰墨大全》作“衰”。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①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②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③犀还解辟④寒无。 

《花草粹编》、《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林下词选》题作“闺情”。 

此首别见《花草粹编》卷二,无撰人姓氏,其前为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一阕。《续草堂诗余》等以为李清照作,未知何据。 

①慵:《花草粹编》、《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词综》作“懒”。《历朝名媛诗词》误作“恼”。 

②瑞:《历城县志》作“玛”。 

③遗:《历代诗余》、《历朝名媛诗词》、《词综》作“通”。 

④辟:《历城县志》作“避”。  

浣溪沙 

绣面①芙蓉一笑开,斜飞②宝鸭衬香腮,眼波才③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④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续草堂诗余》、《二如亭群芳谱》、《花镜隽声》调名误作《山花子》。 

《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女史》、《花镜隽声》、《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古今名媛汇诗》、《词的》题作“闺情”。 

四印斋本《漱玉词》注:“此尤不类,明明是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意。盖既污淑真,又污易安也。”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金瓶梅》卷十三回引上阕,不著撰人。《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面’作‘幕’,词意浅薄,不类易安他作。。王鹏运已疑之,未详所出。” 

①面:《历代诗余》、《古今图书集成》作“幕”。 

②飞:《历代诗余》、《古今图书集成》作“偎”;《词坛艳逸品》作“云”。 

③才:《古今诗余醉》作“方”。 

④笺:《古今图书集成》作“残”。  

浪淘沙  

素约①小腰身,不奈②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③何样似?一缕轻云。 

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④。桃花深径⑤一通津。怅望瑶台清夜月,还送⑥归轮。  

《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二如亭群芳谱》、《花镜隽声》调名误作《雨中花》。 

《续草堂诗余》、《诗词杂俎》本《漱玉词》、《花镜隽声》、《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题作“闺情”。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题作‘闺情’。《花草粹编》五引作赵子发词。《草堂续集》以为李作,失之”。 

①素约:《花草粹编》作“约素”。 

②奈:《续草堂诗余》、《历代诗余》、《林下词选》作“耐”。 

③娉娉:各本多作“娉婷”;只《续草堂诗余》、《花草粹编》作“娉娉”;《历代诗余》作“婷婷”。 

④嗔:《续草堂诗余》、《花镜隽声》、《花草粹编》作“真”,改从其他各本。 

⑤径:《花草粹编》作“处”。 

⑥送:《历代诗余》、《古今图书集成》作“照”。 

鹧鸪天  

枝①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②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③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词的》、《古今词统》题作“春闺”。  

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案毛钞本尚有《鹧鸪天》‘枝上流莺’一阕,《青玉案》‘一年春事’一阕,注云‘《草堂》作少游、永叔,而秦、欧集无。’今案此二阕,别本无作李词者,当是秦、欧之作。且脍炙人口,故未附录。”  

各家辑《漱玉词》,俱未收此二阕。《全宋词》卷二百九十《李清照词》亦未载此二阕,盖俱本况周仪之说(惟李清照之附录词,卷末之《宋词互见表》俱未收入,则疑为遗漏)。按《草堂诗余》前后集上下四卷本载此二词,俱无撰人姓名。《枝上流莺》阕前为秦观《画堂春》一首,《一年春事》阕前为欧阳永叔《浪淘沙》一首。《类编草堂诗余》、四印斋刻陈钟秀本《草堂诗余》及以后各选本遂俱以为秦、欧之作,实不足据。明谢天瑞本《诗余图谱》卷二不著撰人姓名,注:“诗余”。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载《鹧鸪天》词,后集卷上载《青玉案》词,并无撰人姓名。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收此二词,虽未知所本,但此二首既非秦、欧之作,实应存疑,不宜遽(jù)从《漱玉词》中删去。  

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原书未见。此词从《类编草堂诗余》卷一录出。其文字与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是否相同,不得而知。  

①枝: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枕’,误。”《古今词统》作“枕”,注:“‘枕’误作 ‘枝’”。按此处以作“枝”为是,《古今词统》所云不足据。  

②鸟:《草堂诗余》前集卷上、《草堂诗余评林春集》卷二、《诗余画谱》作“雁”。  

③儿: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光’,误。”  

青玉案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①。②绿③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④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⑤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类编草堂诗余》、《古今词统》题作“春日怀旧”。 

杨金本《草堂诗余》题作“春情”。 

此首或为无名氏词,《类编草堂诗余》误为欧阳修作,参阅上《鹧鸪天》考证。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正集注:“一刻易安。” 

各本《草堂诗余》而外,误为欧阳修作者尚有《词学筌蹄》卷五、《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卷三、《花草新编》卷三、《花草粹编》卷七、《词综》卷四、《古今图书集成·人事典》卷一百零五、《词轨》卷四、《蓼园词选》等书。近人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沈》、唐圭璋《全宋词》(初版本),咸承其误。 

①事: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是’,误。”按此首末句押“是”字,此句作“是”字必误。 

②绿暗红嫣浑可事:胡桂芳本《类编草堂诗余》卷上作“绿暗红稀浑何事”。 

③绿:杨金本《草堂诗余》作“垂”。 

④又: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后段第二句多一字。”《古今词统》注“又字衬”。 

⑤枉:《古今词统》、《词洁》卷二作“住”。  

失调名 

教我甚情怀。 

出于《花草粹编》卷二朱秋娘集句《采桑子》,亦载《彤管遗编》后集卷十二,未注每句出处。《花草粹编》所载则每句俱注有撰人,当别有所据。 

按:《彤管遗编》云朱秋娘名希真,与宋词人朱敦儒之字希真相同。《彤管遗编》、《古今女史》等所载朱希真(秋娘)词,又多见于朱敦儒《樵歌》。一部分词则又见于朱淑真《断肠词》。朱秋娘有无其人,颇成疑问。所集词句,未见可据。 

(三)误题(词29首,残句2则) 

玉烛新 

溪源新腊后。见几朵江梅,剪裁初就。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悄,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才,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谩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插繁华盈首。须信羌笛无情,看看又奏。  

此首乃周邦彦作,见宋本《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卷七。 

《梅苑》误作李清照词。  

品令 

零落残红,似胭脂颜色。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寂寞,幽对小园嫩绿。 

登临未足。怅游子、归期促。他年清梦,千里犹到,城阴溪曲。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 

此首乃曾纡(yū)词见《乐府雅词》卷下。《京本通俗小说》所引多附会之说,不足据。  

春光好 

看看腊尽春回。消息到、江南早梅。昨夜前村深雪里,一朵先开。 

盈盈玉蕊如裁。更风清、清香暗来。空使行人肠欲断,驻马徘徊。  

河传·梅影 

香雹素质。天赋与、倾城标格。应是晓来,暗传东君消息。把孤芳,回暖律。 

寿阳粉面增妆饰。说与高楼,休更吹羌笛。花下醉赏,留取时倚阑干,斗清香,添酒力。  

七娘子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粉。溪边伴,轻蕊有如浅杏。一枝儿、喜得东君信。 

风吹只怕霜侵损。更欲折来,插在多情鬓。寿阳妆面、雪肌玉莹。岭头别后微添粉。  

忆少年 

疏疏整整,斜斜淡淡,盈盈脉脉。徒怜暗香句,笑梨花颜色。 

羁马萧萧行又急。空回首、水寒沙白。天涯倦牢落,忍一声羌笛。  

上海新编《李清照集》云:“此阕《梅苑》作易安词。”下《捣练子》、《喜团圆》、《清平乐》、《二色宫桃》、《泛兰舟》、《远朝归》、《十月梅》、《真珠髻》、《击梧桐》、《沁园春》、等阕俱同。 

按传本《梅苑》,各首实俱作无名氏词,不知所据何本。  

玉楼春·腊梅 

腊梅先报东风信。清似龙涎香得润。黄轻不肯整齐开,比著江梅仍更韵。 

纤枝瘦绿天生嫩。可惜轻寒摧韵横。刘郎只解误桃花,惆怅今年春又尽。 

以上五首,俱见《梅苑》卷九,无撰人姓氏,盖无名氏作品。 

《永乐大典》误作李清照词。《梅苑》无名氏词,《永乐大典》往往以为前一人所作。 

又按:唐圭璋《全唐词》,《玉楼春》一首失收。又《全宋词》所录《永乐大典》各词,先后次序未依原书,文字亦与原书不尽相同,如改从别本,又无任何注明,一似《永乐大典》原文如是者,不知何故?  

柳梢春·春晚 

子规啼血。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飞雪。 

丁香露泣残枝,诮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此乃蔡伸作,见《友古居士词》。 

洪武本《草堂诗馀》前集卷上、荆聚本《草堂诗馀》前集卷上、陈钟秀本《草堂诗馀》卷上、杨金本《草堂诗馀》后集卷上俱误作无名氏词。 

《词学筌蹄》误作李清照词,《七修类藁》殆承其误。 

《类编草堂诗馀》卷一、《诗馀图谱补遗》卷一等又俱误作贺铸词。 

上海新编《李清照集》云:“《草堂诗馀》作易安词。”余所见各本《草堂诗馀》未有以此词为李易安作者。不知究竟何本也。  

点绛唇·春晚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门掩黄昏雨。  

烛影摇红,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此首乃苏轼作,见曾慥本《东坡词拾遗》。 

洪武本《草堂词馀》前集卷上误作无名氏词。 

《类编草堂诗馀》卷一又误作贺铸词,其后各选本俱误从之。  

青玉案·春晚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楼花院,倚牕朱户。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空题断肠句。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乃贺铸作,见《东山词》卷上,《乐府雅词》卷上、《中吴记闻》卷三、《诗人玉屑》卷二一等书。黄山谷有《寄贺方回》诗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见《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八。宋人和方回此词韵者甚多。 

洪武本《草堂诗馀》前集卷上误作无名氏词。  

如梦令·闺怨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亸。无那。无那。好个恓(qi)惶的我。 

此乃向镐作,见《乐斋词》。 

《续草堂诗馀》误作李清照词。 

《林下词选》注:“一本误作向丰之”。非是。 

上海新编《李清照集》云:“《乐府雅词》作向镐《乐斋词》。”而传本《乐府雅词》并无此词,亦无向镐词,不知何据,疑有错误。  

菩萨蛮·闺情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翠敛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啼粉污罗衣。问郎归几时? 

乃五代时牛峤所作,见《花间集》卷四。《续草堂诗馀》等误。《林下词选》注:“一本误作牛峤。”非。  

生查子·元夕有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此乃欧阳修词,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卷一。 

《词的》误作李清照词。 

又《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卷一、《续草堂词馀》卷上误以此首为秦观词。 

《词品》卷二误为朱淑真词。 

《见山亭古今词选》卷一误作无名氏词。 

《瀛奎律髓》卷十六王諲《观灯》诗,方回注云:“如李易安‘月上柳梢头’则邪僻矣。”是宋人已误以此为清照作矣。  

浣溪沙·春暮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看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乃周彦邦词,见《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卷三。《林下词选》注:“一本误刻周美成。”非。 

《便读草堂诗余》等误作李清照词  

孤鸾·早梅 

天然标格,是小蕚堆红,芳姿凝白。淡伫新妆,浅点寿阳宫额。东君想留厚意,倩年年、与传消息。昨夜前村雪里,有一枝先拆。 

念故人何处水云隔。纵驿使相逢,难寄春色。试问丹青手,是怎生描得。晓来一番雨过,更那堪、数声羌笛。归去和羹未晚,劝行人休摘。 

此首见《草堂诗馀正集》卷四,题朱希真撰,注:“误刻李”。盖当时或以此为李清照词也。 

实为无名氏作。见《草堂诗馀》后集卷下、杨金本《草堂诗馀》后集卷下、陈钟秀本《草堂诗馀》后集卷下。 

陈钟秀本《草堂诗馀》卷下、《类编草堂诗馀》卷三误作朱敦儒词,其后各选本多承其误。  

品令 

急雨惊秋晓。今岁较、秋风早。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 

汀蘋岸草。怎称得、人情好。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问道。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此首见《花草粹编》卷七,无撰人姓名,与前《品令》“零落残红”一首相衔接。 

《词谱》误作李清照词。  

捣练子 

欺万木,怯寒时。倚阑初认月宫姬。拭新妆,披素衣。 

孤标韵,暗香奇。冰容玉艳缀琼枝。借阳和,天付伊。  

喜团圆 

轻攒碎玉,玲珑竹外,脱去繁华。□殢东君,□先点破,□压群花。 

瘦影生香,黄昏月馆,清浅溪沙。仙标淡伫,偏宜幺凤,肯带栖鸦。 

(缺三字) 

此二首俱无名氏词,见《梅苑》卷八。第二首又误作晏几道词,见朱之赤旧藏抱经斋钞本《小山词》补遗引《花草粹编》。 

李文裿辑《漱玉词》卷三此二首俱误作李清照词。  

清平乐 

寒溪过雪。梅蕊春前发。照影临姿香苒苒,临水一枝风月。 

梦游仿佛仙乡。绿窗曾见幽芳。事往无人共说,愁闻玉笛声长。  

二色宫桃 

镂玉香苞酥点蕚。正万木、园林萧索。惟有一枝雪里开,江南有信凭谁托。 

前年记赏登高阁。叹年来、旧欢如昨。听取乐天一句云,花开处、且须行乐。 

以上二首皆无名氏作,见《梅苑》卷九。 

李文裿辑《漱玉词》卷三误作李清照词。  

小桃红 

后园春早。残腊蒙烟草。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 

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此首乃晏殊《玉堂春》词,见《珠玉词》。 

《梅苑》卷八误作无名氏词。 

李文裿辑《漱玉词》误作李清照词。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初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无名氏作,见《乐府雅词拾遗》卷下(《全宋词》失收)。 

李文裿辑《漱玉词》误作李清照词。 

上海《李清照集》云:“此词见《花草粹编》,除冷雪庵本《漱玉词》(指李文裿辑《漱玉词》)外,各本俱未收。”按传世《花草粹编》两种:一为明万历原刊十二卷本(有影印本),一为清金绳武活字印二十四卷本,此二本俱不做李清照词。  

泛兰舟 

霜月亭亭时节,野溪开冰灼。故人信付,江南归也仗谁托。寒影低横,轻香暗度,疏篱幽院何在,秦楼朱阁。称帘幙。 

携酒共看,依依承醉更堪作。雅淡一种天然,如雪缀烟薄。肠断相逢,手捻嫩枝追思?浑似那人,浅妆梳掠。 

无名氏词,见《梅苑》卷一。 

李文裿辑《漱玉词》误作李清照词。  

远朝归 

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金尊里。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当时醉魄,算依旧、徘徊花底,斜阳外。谩回首、画楼十二。 

此赵耆孙词,见《花草粹编》卷八。 

《梅苑》卷一作无名氏词。 

李文裿辑《漱玉词》卷四误作李清照词。  

远朝归 

新律才交,早旧梢南枝,朱污粉腻。烟笼淡妆,恰值雨膏初细。而今看了,记他日、酸甜滋味。多应是。伴玉簪凤钗,低挜斜坠。 

迤逦,对酒当歌,眷恋得芳心,竟日何际。春光付与,尤是见欺桃李。叮咛寄语,且莫负、尊前花底。拼沈醉。尽铜壶、漏传三二。  

《梅苑》卷八无名氏词。 

《花草粹编》卷八作赵耆孙词。 

李文裿辑《漱玉词》卷四误作李清照词。  

十月梅 

千林凋尽,一阳未报,已绽南枝。独对霜天,冒寒先占花期。清香映月浮动,临浅水、疏影斜欹。孤标不似,绿李夭桃,取次成蹊。 

纵寿阳、妆脸偏宜。应未笑、天然雅态冰肌。寄语高楼,凭阑羌管休吹。东君自是为主,调鼎鼐、终付他时。从今点缀,百草千花,须待春归。 

无名氏词,见《梅苑》卷一。 

李文裿辑《漱玉词》卷四误作李清照词。  

真珠髻·红梅 

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残冬时节。小园幽径,池边楼畔,翠木嫩条春别。纤蕊轻苞,粉萼污、猩猩鲜血。乍几日,好景和风,次第一齐催发。 

天然香艳殊绝,此双成,皎皎倍增芳洁。去年因遇东归使,指远恨、意曾攀折。岂谓浮云,终不放、满枝明月。但叹息、时饮金钟,更绕丛丛繁雪。 

无名氏词,见《梅苑》卷一。 

《历代诗馀》卷八七误作晏几道词。 

李文裿辑《漱玉词》卷四误作李清照词。  

击梧桐 

雪叶红凋,烟林翠减,独有寒梅难并。瑞雪香肥,碎玉奇姿,迥得佳人风韵。清标暗折芳心,又是轻泄,江南春信。最好山前水畔,幽闲自有,横斜疏影。 

尽日凭阑,寻思无语,可惜飘琼飞粉。但怅望、王孙未赏,空使清香成。怎得移根帝苑,开时不许众芳近。免教问、深岩暗谷,结成千万恨。  

沁园春 

山驿萧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望一枝颖脱,寒流林外,为传春信,风定香浮。断送光阴,还同昨夜,叶落从知天下秋。凭阑处,对冰肌玉骨,姑射来游。 

无端品笛悠悠。似怨感长门人泪流。奈微酸已寄,青青□杪,助当年太液,调鼎和馐。樵岭渔桥,依稀精彩,又何藉纷纷俗士求。孤标在,想繁红闹紫,应与包羞。 

(缺一字) 

以上二首皆无名氏作,见《梅苑》卷一。 

李文裿辑《漱玉词》卷一误作李清照词。  

失调名 

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乃周邦彦《南乡子》词句,见陈元龙《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卷三。 

《花镜隽声》所附《花镜韵语》以为李清照作,误。  

失调名 

几日不来楼上望,粉红香白已争妍。 

此乃清初顾贞立(顾贞观之姊)《浣溪沙》词句,全篇云:“百啭娇莺唤独眠。起来慵自整花钿。浣衣风日试衣天,几日不曾楼上望,粉红香白已争妍。柳条金嫩滞春烟。”题作《和王仲英夫人韵》,见《众香词》礼集(亦见清初人其他选本,兹不赘引)。 

《蕙风词话》以为李清照词句,失考。 

《蕙风词话》原文云:“梅宛陵诗‘不上楼来今几日,满城多少柳丝黄。’《晁氏客语》记欧公云:‘非圣俞不能到。’(见宋叶寘《爱日斋丛钞》)按李易安词:‘几日不曾楼上望,粉红香白已争妍。’由此脱胎,却自是词笔。” 

(四)补遗(词2首,残句8则) 

新荷叶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孔繁礼《全宋词补辑》:  

《诗渊》“娉婷”字后空一格,有“又”字,再空一格,接“鹤瘦”句,似乎“鹤瘦”以下为另一首。 

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  

此词原载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诗渊》第六册第4513页第12行,作者署“宋李 

易安”。  

刘瑜《李清照全词》: 

明抄本《诗渊》(第二十五册)收为李清照词。 

全文依《诗渊》影印本(第4513页)录之。 

王步高、刘林《李清照·辛弃疾全集》: 

“生”作“行”。 

杨合林《李清照集》: 

“绕”作“遶”。  

木兰花令  

沉水香消人悄悄。楼上朝来寒料峭。春生南浦水微波,雪满东山风未扫。  

金樽莫诉连壶倒。卷起重帘留晚照。为君欲去更凭栏,人意不如山色好。  

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  

此词录自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程敏政《天机馀锦》卷二,由黄文吉复印寄赠徐培均。  

“诉”原误作“”,径改。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2005年第二版增补:“未”作“来”。 

失调名(集残句)  

几日不来楼上望,  

粉红香白几争妍。  

几多深恨断人肠。  

水晶山枕象牙床。  

行人舞袖拂梨花。  

犹将歌扇向人遮。  

闲愁也似月明多。  

罗衣消尽恁时香。  

直送凄凉到画屏。  

彩云易散月长亏。  

凝眸,  

两点春山满镜愁。  

本为10则,因王仲闻本误题类收入其中“几”、“凝”2则,故只算8则。  

刘瑜《李清照全词》:  

八句中七句出于宋人胡伟《宫词》集句,唐圭璋《全宋词》收之,唐案:“胡伟所集,有诗句亦有词句。李清照以词名,且此七句依其格调,似是词句。”亦见于王仲闻本的易安诗部分,王案:“其用韵相同者是否属于同一作品,无法考定。又胡伟所集,有时割裂原句,……此七句是否俱为完整之句,亦不得而知。以各句风调观之,似是词句。传世清照诗,与之不甚相近。”  

其中“行人”句出自《古今小说》之《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亦见于王仲闻本的易安诗部分,王案:“此句未必为易安所作,为诗为词,亦不可知。”  

(五)佚词 (词目1) 

鹊桥仙·金鱼池莲  

宋人朱敦儒有和词  

附:  

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  

朱敦儒  

自鸥欲下,金鱼不去,圆叶低开蕙帐。轻风冷露夜深时,独自个、凌波直上。  

幽兰共挽,明珰难寄,尘世教谁将傍。会寻织女趁灵槎,泛旧路、银河万丈。  

猜你喜欢
  卷七百四十二·彭定求
  王去疾·唐圭璋
  哀长吉·唐圭璋
  卷一·蔡梦弼
  附民国元年辛亥稿·丘逢甲
  曲品卷上·吕天成
  第三十四出 诇药·汤显祖
  弁山小隠吟録卷一·黄玠
  常建诗卷三·常建
  余集卷四·乾隆
  卷第九·陈与义
  秧歌·刘半农
  苇碧轩诗钞·吴之振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张说
  鹦鹉洲卷上·陈与郊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九 殷孝祖 刘勉·李延寿

    孝祖少诞节,好酒色,有气干。宋孝武时,以军功仕至积射将军。前废帝景和元年,爲兖州刺史。明帝初即位,四方反叛,孝祖外甥司徒参军颍川荀僧韶建议衔命征孝祖入朝,上遣之。时徐州刺史薛安都遣薛索儿等屯据津径,僧韶间行得至,说孝祖

  •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五·柯劭忞

      郝和尚拔都 天挺 何伯祥 玮 王善 庆端 梁瑛 天翔 杜丰 思明思忠 思敬 王玉 忱   郝和尚拔都,安肃人,出于朵鲁别族,以小字行。幼为国兵所掠,长通译语,善骑射。太祖遣使宋,往返再四,以辨称。授太原府行军元帅,佩金符。

  • 卷二百三十 列传十七·赵尔巽

      武理堪子吴拜苏拜苏拜子和讬 武纳格子德穆图齐墨克图 阿什达尔汉苏纳固三泰固三泰子明阿图明阿图子赛弼翰瑚什布瑚什布子穆彻纳鄂莫克图喀山喀山子纳海安达立绰拜布丹孙达哩 吉思哈弟吉普喀达吴巴海 康喀勒从兄子

  • 卷之三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四十二册 天聪五年十月·佚名

    第四十二册 天聪五年十月十月初二,谕众军士曰:“汗曰:昔定法度者禁止喧闹,今犹兴起,奈何纵其喧闹耶!原定不论开赴何处,若甲兵二十人去,则二十甲兵之斯役亦随之去。甲兵十五人去,十五甲兵之厮役亦随之去。今观之,甲兵身居

  •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 第二十五·班固

    (卫青,霍去病)【原文】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陽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平陽侯曹寿尚武帝姊陽信长公主。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卫媪长女君孺,次女少

  • 卷一百六·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六宋 宋敏求 编政事制举处分举人勅处分制举人勅孝悌力田举人不令考试词策勅建中元年试制举人策问贞元元年贤良方正科策问又博通坟典科策问又试洞

  • 二十四年·佚名

    (辛卯)二十四年大明萬曆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戌,政府、六曹東西班二品以上、政院、玉堂問安,入啓,答曰:「知道。」○正言李尙吉啓曰:「臣伏見,近日以都堂闕參之故,臺諫相繼遞免。臣前任刑曹佐郞時,再經合坐,未爲參謁。臣名雖

  • 十九年·佚名

    (丙戌)十九年大明萬曆十四年二月○工曹正郞趙穆陳疏,迄退。其疏略曰:父子君臣,其理一也。故子有疾痛,必呼於父,而父不得不動於中。臣有悶迫,必達於君,而君不得不矜其情。此固天下古今人情之所固然也。又曰:今《小學》、四書翻譯

  • 卷一百五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五  宗 卫湜 撰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庙而拜迎於门外壻执鴈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鴈盖亲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御轮三周先俟於门外妇至壻揖妇以入共

  • 卷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九檀弓上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此言属子以死之事而讥其非礼也后木鲁孝公子惠伯巩之後后木曰吾尝闻丧礼於县子矣其言曰夫孝子之居丧事有其至大者不可

  • (四)·梁漱溟

    问题就在这里:为此学者莫要于自识其本心,顾其事乃殊非易;其亦有路可循否乎?前人岂其无路;然途路种种不一,将何所适从?又或为可通之一路(如习静)而易滋迷误,则亦非所取也。求其循之可必致,既切近又平妥者,其有之邪?于此,请得而

  • 佛说十吉祥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俱。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人。前后围绕而为说经。时大会中有一大士名离垢盖。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叉手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智品第二颇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如此章及解章义。是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为止他义故。如摩诃僧祇部

  • 空中历险记·凡尔纳

    18世纪50年代的一个9月,我来到了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我乘气球穿越了德国的几个主要城市,因此这次旅程很是惹人注目。可当呆在吊舱里时,我的身边并没有德国人相伴,而我在巴黎成功的升空也吸引不了那些板着脸孔做人的德国

  •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李杲

    诊法著作。元李杲撰。一卷。杲有《脾胃论》已著录。本书原题朱震亨撰,实为后人误题。成书于定宗三年(1248)。内容以指掌图说明脉象及其主病,对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常脉病脉、脉证治法等脉诀内容,进行解说,

  • 诗女史·田艺蘅

    妇女诗总集。十四卷,拾遗二卷。明田艺蘅编纂。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岁贡为徽州训导,后辞归。性磊落,以著述为事,大约生活在隆庆、万历期间。妇女作诗,肇自先秦。许穆夫人之《载驰》著录于《诗经·鄘风)

  • 聊斋俚曲集·蒲松龄

    清蒲松龄所作通俗说唱作品集。近人路大荒整理。有《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俊夜叉》、《快曲》、《丑俊巴》、《富贵神仙》、《增补幸云曲》、《穷汉词》、《墙头记》、《禳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