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增加兵额

高宗乾隆三年,增设八旗养育兵额。初,八旗兵额数二十五万人,入关既久,馀丁繁多,其不得充伍之闲散满人,至有窘迫不能养其妻孥者,世宗愀然忧之,亟欲为谋生计。无长策,欲增编佐领则正饷不敷,因议设八旗养育兵,给予钱粮,俾得赡养。于雍正二年选其下满洲、蒙古、汉军共四千八百人为教养兵,满、蒙每人月给三两钱粮,每年共需银十七万二千八百两。每旗满洲、蒙古、汉军共六百名,内满洲每旗四百六十名,蒙古六十名,汉军八十名。其汉军之八十名,令为步兵,食二两钱粮,就此钱粮数内通融料理,可多得四十名,汉军每旗选百二十名。此所设教养兵,皆于参领下计数选取,至是复定满洲、蒙古各旗原设养育兵,每二名出缺,作为三名,照汉军例,各给银二两。满洲、蒙古旗,每佐领下,增足养育兵十名,汉军旗每佐领下增足六名。

四年,设荆州驻防养育兵四十名。

六年,增杀虎口至绥远城兵额。

七年,增设荆州驻防养育兵四百名。

十年,设江宁驻防养育兵四百名。

十八年,复定养育兵每三名出缺,作为四名,再恩赏一名,各改给银一两五钱。时于原养育兵一万五千一百二十四名外,匀出缺五千四十四,再恩赏缺五千四十四,共二万五千二百十二名,食银四十五万三千八百十六两。

二十九年,设绥远城驻防养育兵四百名。 复定满洲、蒙古之养育兵二万三百十五名,每年增食米一万六千一百石有奇。

三十一年,增设伊犁驻防养育兵二百四十六名。

三十二年,增设成都驻防养育兵一百四十四名。

三十八年,增设乌鲁木齐驻防养育兵二百入十名。

三十九年,增设杭州驻防养育兵一百二十八名。

四十四年,增设土鲁蕃驻防养育兵四十八名。

四十七年,增添绿营兵额。先是,各直省七十一镇之中,绿营兵数虽名为六十四万,而其实缺额常六七万。至乾隆四十六年,增兵之议案决,武职坐粮马干,另行添设养廉公费,赏恤另行开销正项。所有空名,悉令挑补实额。直隶省增实兵四千七百七十名,山东省增实兵一千五百八一名,山西省增实兵二千五百九十五名,河南省增实兵九百七十九名,江南省增实兵五千十一名,江西省增实兵一千五百八十七名,福建省增实兵四千七百五十六名,浙江省增实兵三千三十九名,湖北省增实兵二千三百八十名,湖南省增实兵二千五百八十八名,四川省增实兵四千二百七十四名,陕西、甘肃二省增实兵一万二千七百三十名,广东省增实兵五千七百七十四名,广西省增实兵二千三百三十四名,云南省增实兵五千四百六十名,贵州省增实兵五千二百八十四名。于是举康雍以来绿营兵之不足者,悉数挑补,一举而添兵六万有奇。然岁添新饷几三百万焉[1]。

仁宗嘉庆四年,命各省督抚提镇召募新兵,补实兵额。自苗教军举以来,征调各省营兵开赴前敌,其在军中死丧逃亡者甚众,帝恐将来事定归伍时不敷各省原定兵数,因谕各省督抚提镇召募新兵。除河南、陕西、四川、云南募兵较多,所缺无几,毋庸议外,其馀各省著照派出征兵现缺之数酌量招募。直隶、山东应先补十分之五,山西、甘肃、广东应先补十分之四,江西、广西应先补十分之三,贵州应先补十分之七。

九年,藉给宁陕及陕安等处新兵地价银两。白莲教会之役,以满、汉额兵征发不便之故,临时广募乡勇以佐战守,谓之新兵,复增置郡县营汛,即以新兵挑补。各地增设之兵额,湖北置襄阳提督一,郧阳总兵、道员各一,计增兵三千五百。陕西置五郎总兵一,改称宁陕镇。馀如陕安镇营、汉中协营、并阳平关、宁羌、略阳等处,增兵共八千六百一十七。四川置绥定府〈以达州升〉副将一,馀如保定、夔州所属要害地,各设守备,共增兵千。就中宁陕及陕安等处新兵,因地险粮贵,皆须一律置买地亩,自行开垦,俾裕生计而勤训练。每名借与地价银十两,共八万六千一百七十两,于是并地丁项下借支,在于节省马干项下分年扣还。至十五年冬季,全数归款。

十年,增设满洲、蒙古八旗养育兵二千二百五十名。帝以八旗生齿日繁,生计不免拮据,谕令将五营马兵以若干缺归入满洲、蒙古八旗闲散人等分别挑充,令都统以下各官悉心妥议。继思旗籍弟子与绿营兵士一体当差,未免有玷身份,著将差马拨出二千匹,交与张家口牧放,计每月可省马干银五千两。于八旗满洲、蒙古闲散内,每散满洲增额养育兵二百分,蒙古额增养育兵五十分,八旗共增养育兵二千分。又因每月节省节省马干银五千两,按照每兵每月给饷银一两五钱,共可得三千三百三十分,合较八旗满洲、蒙古佐领数目,于满洲八旗每佐领下,增设养育兵四名,共二千七百十八名。蒙古八旗每佐领下,增设养育兵三名,共六百十二名。

十一年,增设京师八旗满洲、蒙古及各营养育兵四千三百九十六名。先是,谕以八旗人口加增,自应再筹办理,著阁臣、部臣、都统等妥议,及复奏称。统俟河工办峻时,筹出可备生息支用闲款银内,再行奏明办理。而帝以旗人生齿日繁,当急思鞠谋保聚之道。著于广储司拨银十万两,造办处拨银十万两,户部筹拨银五十万两,共七十万两,交商生息,增添养育兵。八旗每佐领下四名,其半分佐领下二名,蒙古每佐领下三名,圆明园护军营、内外火器营各三百名,健锐营一百五十名。八旗满洲、蒙古及各营,共增设养育兵四千七十二名。又内务府三旗每佐领下,增设养育兵四名,圆明园内府三旗六十名。增包衣三旗养育兵三百二十四名。

二十年,令青州驻防八旗闲散壮丁内,挑选馀兵二百四十名。青州驻防满营,额设马甲一千四百六十名,步甲三百二十名。到防既久,生齿日繁,奏请调剂。帝令将该营所存马价银六千两,再于司库扣存市平内酌提角二万四千两,共成三万两,交商生息,随饷拨解,交该副都统。在于驻防八旗闲散壮丁内,择其材堪造就者,二百四十名,作为馀兵,与甲兵一体操练,每月支给银一两,以资养赡。

宣宗道光元年,添挑太原城守尉驻防养育兵四十名。

[1]绿营旧制:马兵月饷二两,步兵一两五钱,守兵一两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八·焦竑
  今言卷之三·郑晓
  一百四十九 曹寅奏请圣安并陈蝗蝻全尽摺·佚名
  ●吴郡二科志叙·阎起山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八·佚名
  卷九·吴缜
  卷十三·李天根
  何栗传·脱脱
  樊山政书卷五·樊增祥
  卷三十一 耶律伊逊之奸·李有棠
  谭襄敏奏议巻五·谭纶
  卷七·徐天麟
  第四节 梁太祖代唐·吕思勉
  卷十二·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袁易

    (臣)等谨案静春堂集四卷元袁易撰易字通甫长洲人不求仕进部使者拟荐于朝谢不应行中书省署徽州府石洞书院山长旋亦罢归居呉淞具区之间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定或掉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俯尝为画卧雪图称易与龚

  • 静思集巻三·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古赋丁氏悠然斋兼呈罗宗仲进士金山西来森万木幽人结庐枕山麓入门所见胜所闻先生弟子皆无俗芸草晴香摊古书竹帘昼永开碁局陂水门前春浸緑一支分入清池曲摇曳璚丝双属玉意闲似与忘机熟清晓开门扫落花细

  • 卷四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六熊孺登熊孺登锺陵人登进士第元和中终藩镇从事诗一卷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

  • 卷二百四十二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起神宗熙寧六年正月盡是年二月   春正月乙巳朔,不受朝。   己酉,管勾監修昭孝禪寺、入內供奉官宋用臣遷一官,鄧守恩減磨勘五年。故事,督工作止加職【一】,上以修奉祖宗陵寺,故特遷官。   左諫議大夫、天章閣待制

  • ●卷三·赵鼎

    ○绍兴七年丁巳岁 九月,自绍兴被召,是月十六日,入建康,对于便殿。叙志已,上曰:“卿,人望所归,岂应久外。”某辞以今日规模,与臣所见不同。上曰:“将来别作措置。”十七日,宣制:授左仆射。十八日,留身奏

  • 第五十九回 声罪致讨檄告中原 构怨兴兵祸延邻省·蔡东藩

      却说唐继尧既正式誓师,复做了一篇讨袁的檄文,布告天下。这檄文中列着十九大罪,把袁世凯的隐情,和盘托出,比那陈琳讨曹操,骆宾王讨武曌,尤觉淋漓尽致,令人叫绝。  小子特详录如下:  维中华民国五年元旦,云南中华民国护

  • 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中兴小纪卷三十二·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十五年【嵗在乙丑】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大庆殿行大朝防之礼 初四川宣抚副使郑刚中于阶成二州开营田抵秦州界凡三千余顷嵗收十八万石至是刚中言川路军兴以来人户赋外对籴米惟成都最多臣今欲以营田所积对

  • 陆丽传·李延寿

    陆丽年轻时因为忠诚谨慎,入宫为皇帝侍从,太武帝对他格外亲昵,陆丽的举止行动十分谨慎,从不犯一点过错,被赐爵为章安子,升任南部尚书。  太武帝驾崩后,南安王余即位。不久就被中常侍宗爱等所杀,百官都惊慌失措,不知该拥立何人

  • 卷一·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一明 杨于庭 撰隐公春王正月上胡氏曰周以建子为岁首则冬十有一月是也建子非春乃以夏时冠周月者此所谓行夏之时而见诸行事之验也余曰非也藉令建子建丑而遂以子丑之月为春则胡氏之说非也若但以

  • 卷四十九·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九学七力行 【克己 改过 杂论处心立事附】程子曰居之以正行之以和 言而不行是欺也君子欺乎哉不欺也 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克己以从义其刚明者乎上蔡谢氏曰

  • 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四十九之二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云何无方便善巧修行六波罗蜜多。堕於声闻或独觉地。不证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从初发心无方便善巧故。

  • 怎样增高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星嘉坡天福宫佛教徒欢迎会讲──我们中国佛教访问团,承星嘉坡的全体佛教徒开欢迎会,觉得非常的荣幸欣快!我对星嘉坡的佛教同人感激之下,特提出“怎样去增高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一题来讲:本来、佛教在世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八·圆晖

      从此第二。别明业障。就中分六。一明业障体。二明破僧。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明罪重大果。六明无间同类 此下第一出业障体者。论云。于前所辨三重障中。说五无间。为业障体。五无间业。其体是何。颂曰。 

  • 卷第六·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六 明州天童山景德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入寺上堂云。风行草偃。水到渠成。正令既行。十方坐断。若也向上论去。语默不及处。棒喝未施前。总是依草附木汉。事不获已。且作死马医。所以道

  • 争报恩三虎下山·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三虎下山》或《争报恩》。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赵通判离家赴任,其妾王腊梅与丁都管通奸。梁山头领关胜下山探事时染病,病后为筹盘缠而卖狗肉,与王腊梅、丁都管发生口角,打了丁都管。赵通判的正妻李

  • 菩萨生地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种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