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代宗皇帝制

皇矣至觉,子于元元。截有海以般若之舟,剪稠林以智慧之剑。绵络六合,罗罩十方。弘宣也深,志应也大。自权舆天竺,泳沫汉庭,行无缘之慈,纳常乐之域。信其博施,倾芥城而逾远;仰夫湛寂,超言象之又玄。五始不究其初,一得罔根其本。以彼取此,何其辽哉!朕忝嗣鸿休,丕承大宝,轸推沟以夕惕,方彻枕而假寐。夫其镇乾坤、遏寇虐、和风雨、著星辰,与物无为、乂人艰止,不有般若,其能已乎?朕尝澡身定泉、宅心道秘,缅寻龙宫之藏,稽合鹫峰之旨,懿夫护国,实在兹经。窃景行于波斯,庶阐扬于调御,至若高张五忍,足明侧隐之深;永祛众难,寔惟化清之本。名假法假、心空色空,推之于无则境智都寂,引之于有乃津梁不穷。思与黎蒸共臻实相,而缇油贝叶文字参差,东夏西天言音讹谬,致使古今翻译清浊不同,前后参详轻重匪一。其犹大辂,终继事而增华;譬彼坚冰,始积水而非厉。先之所译,语质未融,披读之流临文三覆,凡诸释氏良用慨然。

先圣翘诚玉毫,澹虑真境,发挥满教,搜缀缺文,诏大德三藏沙门不空,推校详译未周部卷。三藏学究二谛、教传三密,义了宗极、伊成字圆,褰裳西指、泛杯南海,影与形对,勤将岁深,妙印度之声明、洞中华之韵曲,甘露沃朕香风袭予。既而梵夹远赍,洪钟待扣,伫延吹万之籁、率训开三之典。朕哀缠栾棘,悲感霜露,捧戴

遗诏,不敢怠遑,延振锡之群英、终为山之九仞。开府朝恩,许国以身、归佛以命,弼我真教申夫妙门。爰令集京城义学大德良贲等,翰林学士常衮等,于大明宫南桃园,详译《护国般若》毕,并更写定《密严》等经。握椠含毫,研精赜邃,曩者讹略刊定较然,昔之沉隐钩索焕矣。足可悬诸日月大烛昏衢,润之云雨横流动植。伏愿上资仙驾,飞慧云于四天;迥出尘劳,蹑金莲于十地。朕理昧幽关、文惭丽则,见推序述,惋抚空怀。聊纪之于首篇,庶克开于厥后,将发皇永永,可推而行之。时,旃蒙岁木槿荣月也。

猜你喜欢
  致 私 篇·太虚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十·智顗
  卷二十六·赜藏主
  咒五首·佚名
  中国现时学僧应取之态度·太虚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一·守端
  卷第十二·道世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卷第七·佚名
  大林答问(四则)·太虚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玄奘
  凡例·远门净柱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佚名
  卷五十·佚名
  贤劫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苏侍郎集苏颂字子容南安人绅之子徙居丹阳庆厯二年进士神宗朝歴集贤院学士知开封府哲宗即位累迁翰林学士拜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罢为集禧观使徽宗立进太

  • 卷八百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七皎然奉和顔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亭即陆生所创】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三癸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立】疎趾邻什寺元化灵隐踪始君启

  • 野古集巻上·龚诩

    (明)龚诩 撰○五言古诗送徐氏兄子牧之司训青田凉颷动林柯零露凄以白曰予感衰暮抚景重凄恻况居忧病中复送逺行客惟子方妙龄精进有余力穷经期致用云海奋鹏翼安知时命竒失意主司格分教赴青田吴越千里隔虽云官卑冷礼数抗侯

  • 列传第二 后妃下·房玄龄

    元敬虞皇后 豫章君 明穆庾皇后 成恭杜皇后 章太妃 康献褚皇后 穆章何皇后 哀靖王皇后 废帝孝庾皇后 简文宣郑太后 简文顺王皇后 孝武文李太后 孝武定王皇后 安德陈太后 安僖王皇后 恭思褚皇后 元敬虞

  • 志第二十九 食货下·刘昫

    武德八年十二月,水部郎中姜行本请于陇州开五节堰,引水通运,许之。永徽元年,薛大鼎为沧州刺史 ,界内有无棣河,隋末填废。大鼎奏开之,引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岁次乙卯 金熙宗亶天会十三年伪齐刘豫阜昌六年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上在平江 是日金人去濠州初金右都监宗弼与伪齐之兵既退乃遣人报伪知濠州赵荣荣率北军及投拜官兵马都监魏进偕去出北门市人尚未

  • 第八十回 盅敬宗逆阉肆逆 屈刘蕡名士埋名·蔡东藩

      却说翰林学士韦处厚,素抱公忠,见敬宗仍不知戒,乃入朝面奏道:“先帝耽恋酒色,致疾损寿,臣当时未曾死谏,只因陛下年已十五,主器有归,今皇上才及周年,臣怎敢怕死不谏呢?”敬宗颇加奖许,赐他锦彩百匹,银器四具。未几,送穆宗归葬光

  • 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蔡东藩

      却说包拯奉诏为御史中丞,受职以后,仍然正色立朝,不少挠屈,甫经数日,又伏阙上奏道:“东宫虚位,为日已久,中外无不怀忧。陛下试思物皆有本,难道国家可无本么?太子系国家根本,根本不立,如何为国?”仁宗怫然道:“卿又来说此事了。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正统十三年二月丁巳朔释奠先师孔子遣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陈循行礼 敕谕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及管事大头目人等曰昔我 皇曾祖君临大位尔祖之叔安克帖木儿首先率义来朝特封忠顺王锡以金印命管治哈密人民保御边境其后

  • 一○六九 山东巡抚明兴奏覆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六九 山东巡抚明兴奏覆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四日山东巡抚臣明兴跪奏,为遵旨汇奏事。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

  • 燕召公世家第四·司马迁

    赵叔 译注【说明】这篇传记本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的宗旨,记叙了西周开国功臣召(shào,绍)公奭(shì,世)所受封的燕国的八百余年的历史。文中通过民众爱戴燕召公,并突出记叙他听讼甘棠之下,后人思

  • 郑居中传·脱脱

    郑居中字达夫,开封人。考中进士,崇宁期间,任都官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升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当初,居中自称是贵妃的叔伯兄弟,贵妃从藩王官邸进入后宫,家世微贱,也依靠居中以自重,从此连连被提升。正好贵妃的父亲郑绅的门客

  • 馆阁续録卷一·陈骙

    沿革秘书省 秘书郎系衔【淳熈十五年五月秘书省状照防本省秘书郎二员一员奉议郎秘书省秘书郎邓驲于淳熈十四年三月内除授一员奉议郎秘书郎黄黼于今年四月内除授照得今来秘书郎黄黼告内即不帯秘书省三字未审逐官合与不

  • 论语拾遗全文·苏辙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其书者十二三也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时为籀等言之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恨不得一质之子瞻也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

  • 卷三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严内外下 汉章帝建初四年夏四月有司连据旧典请封诸舅帝以天下丰稔方垂无事癸夘遂封卫尉廖为顺阳侯车骑将军防为颍阳侯执金吾光为许侯太后闻

  • 六 摩诃梨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时,世尊住毗舍离之大林重阁讲堂。其时由拘萨罗国及摩揭陀国之众多婆罗门,为某要事,来住毗舍离。彼等如是闻:&ldquo;释迦族人出家之沙门瞿昙,今住毗舍离。尊者瞿昙,实有如是美名、称誉:&lsquo;彼世尊是应供者、正

  • 青阳集·余阙

    元代诗文别集。余阙撰。《青阳集》是元人诗文集中流传较广的一种,有4卷、5卷、6卷、9卷等几种版本。《四库全书》曾据编修励守谦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是4卷本。目前可见到的主要版本,是5卷本、9卷本两种。9卷本卷数虽多,

  • 法集要颂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即出曜经三十三品法偈,皆是佛所说也。天息灾生在北印度迦湿弥罗国,是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僧,施护则是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僧。他们原系同母兄弟,在太平兴国五年(980)一同携带梵本来京,也受到优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