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柳带韦传

柳带韦是柳庆的侄子,字孝孙。

他性格深沉,又有度量,从小就好学习。

身高八尺三寸,风度潇洒,长相俊美,善于词令。

韩贤素担任洛州刺史时,召他当主簿。

后来同叔父们一块归附周朝,太祖任命他为参军。

当时,侯景在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叛乱,太祖命令柳带韦出使江州、郢州,同梁国邵陵王、南平王互通友好。

走到安州时,恰遇假宝等人反叛,柳带韦假造太祖书信安抚他们,使假宝等人立即降附。

到郢州后,拜见邵陵王,将太祖的意见,一一申明,邵陵王随即派人跟着柳带韦回访。

由于奉命出使而符合皇帝心意,被任命为辅国将军、中散大夫。

大统十七年(551),太祖派大将军达奚武治理汉川,任命柳带韦为行台左丞,随军南征。

当时,梁国宜丰侯萧循扼守南郑,达奚武未能攻克,就命令柳带韦入城,规劝萧循道:“您所据以固守的是险要地形,有恃无恐的是等待援军,守城的是老百姓。

如今大军深入栈道,直取汉川,您所凭居的险要已不足以固守;武兴陷没于前,白马破亡于后,其余山野豪杰因通道被阻而不敢冒进,您所期待的援军已不足倚恃;况且照顾亲戚,害怕株连,贪图名利,是人之常情,如今大军拥至,铁围四合,杀戮逃亡之人以鼓励安居乐业,奖赏先降之士以招抚观望之人,人人怀避祸之计,家家求安居之策,您城中的百姓已不可守卫。

眼下您的国家政局动荡,朝政无主,欲尽忠无所寄托,欲效死不足扬名,我私下认为您不应走这条路。

我听说贤能之人观察时机而采取行动,智慧之士依据变化而创建功业。

当今为您考虑,不如赤膊请罪,率众归降,可使百姓免于战乱,您也可保全性命,无愧孝道。

您必定高官厚禄,裂土封爵,名望远扬,光耀后代,难道定要进退两难、身名俱灭吗?”萧循相信柳带韦的话,后来就投降了。

魏废帝元年(552),出任解县令。

二年,加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衔。

次年,转任汾阴令。

吏治精明,百姓对他又怕又敬。

世宗初年,入朝任地官上士。

武成元年(559),被任命为帅都督、治御伯下大夫,升武藏下大夫。

保定三年(563),任大都督。

四年,加仪同三司、中外府掾衔。

天和二年(567),封康城县男,食邑五百户,转任职方中大夫。

三年,任兵部中大夫。

虽不断改职,仍兼武藏之职。

随即遭慈母之丧。

服孝后起用为职方中大夫。

五年,转任武藏中大夫。

不久,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担任政务繁重的官职共有十多年,处理决断,事无滞留,吏风清廉。

当时谯王宇文俭担任益州总管,汉王宇文赞担任益州刺史。

高祖就任命柳带韦为益州总管府长史,兼任益州别驾,辅佐二王,总管军民事务。

建德年间(572-578),大军东征,征调柳带韦任前军总管、齐王宇文宪府长史。

平定齐国后,以功劳升任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一千户。

陈王宇文纯出镇并州,任命柳带韦为并州司会、并州总管府长史。

六年(577),在任上去世,当时五十五岁。

谥号为“恺”。

儿子柳祚承袭其封爵。

柳祚少年时期就有声望。

大象末年,任宣纳上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 志七十七·赵尔巽
  ●卷三·李纲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四·佚名
  第三十八册 天命七年三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纪昀
  三五七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获应毁书籍并请宽限查缴折·佚名
  一八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查办遗书及违碍书情形折·佚名
  王籍传·姚思廉
  朱氵此传·刘昫
  五一、田庄子卒年考·钱穆
  卷一百七十九·雍正
  西夏记序·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40 ·佚名

    晏殊 过华夫书屋 西齐辉赫亘山隅,嘉致清风世莫如。 乡党名流依绛帐,烟萝幽境似仙居。 趋庭子弟皆攀桂,弹铗宾朋总食鱼。 汗简传经亚邹鲁,粉牌留咏尽严徐。 杯盘互进先生馔,门巷应停长者车。

  • 卷五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九白居易【二】古体诗【二】寓意诗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丈本末皆十围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米度将有期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

  •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张廷玉

        盛庸 平安 何福 顾成   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燕师随至,景隆复南走。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

  • 卷第二百五十三 唐紀六十九·司马光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上章困敦(庚子)十月,凡三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乾符四年(丁酉、八七七年)   春,正月,王郢誘魯寔入舟中,執之,將士從寔者皆奔潰。朝廷聞之,以右龍武大將軍宋皓為江南諸道招討使,先徵諸道兵外,更發

  • ●卷三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三。   起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日辛亥,尽其日。   《书》曰:皇天眷命陛下即位之七日下诏求直言天下幸甚微臣居山邑距京师越万里乃得随士庶垂泪以伏读痛干戈风尘阻绝如此不谓国家遭阳九之戹也。女真(改作金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三·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十一月。辛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裕禄等奏、请饬拨东三省来年的饷。并请催欠饷一摺。东三省壬辰年的饷。应拨奉天

  • 序·缪荃孙

    货殖为传,马、班肇始,其后史家,莫能绍述。五洲大通,商权之盛,制我死命,朝野憬然,皆悟农商,国之根柢。苏境物产,甲于区夏,《通典》、《新唐》,皆具土贡。其后郡邑,方志所列,备求其详。艰食鲜食,托始隆古,懋迁化居,阜俗亦久。饭稻羹鱼,本

  • 第二十八卷 续编目录·缪荃孙

    秦 汉 魏 晋 梁 陈 北齐 北周 隋目 录 秦始皇朐山立石始皇秦山刻石峄山刻石 汉严訢碑泗水亭高祖庙碑司徒袁安碑高祖感应碑延熹十年度尚碑永康元年张侯残碑司马城铁碑落马碑俞乡侯季子碑张道陵丹经鼎武

  •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大宛列传》是记述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其中详记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八国之事;附记扜罙、于窴、楼兰、姑师、黎轩、身毒、驩潜、大益、苏薤九国之事;偶涉西南夷駹、

  • 卷之八十七  君子堂日詢手鏡下(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君子堂日詢手鏡,二卷(別本有作一卷者),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顧氏文房叢刻本、明紀錄彙編本皆作王濟撰。濟,字伯雨,號雨舟,烏程人,官至廣西橫州判官。事蹟詳國朝獻徵錄卷一0一本傳。) 君子堂日詢手鏡

  •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吕思勉

    政治制度,是没有绝对的好坏的,要视乎其运用之如何。民国肇建,本系仿效欧、美成例,行三权分立之制:以国会司立法,并监督政府;以大理院以下的法院掌司法;以国务院掌行政的。因国民未能行使政权,遂至为野心家所利用。纪纲不立,政争

  • 三十三年·佚名

    (丙申)三十三年清不知四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四〉一日。〈陰曆乙未十一月十七日〉詣殯殿,行朔奠。仍行晝茶禮、夕上食。王太子隨詣,行禮。○御恭默齋,召見宮內府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各部大臣;接見各國

  • 第九章 公商·梁启超

      大同世之商业,不得有私产之商,举全地之商业皆归公政府商部统之。夫物品者,农出之地,工作之人,万货所由成也。商部核全地人口之数,贫富之差,岁月用品几何,既令所宜之地农场、工厂,如额为之,乃分配于天下。令各度小政府立商

  • 长灵和尚语录·长灵守卓

    东京天宁万寿禅寺长灵卓和尚语录住武林显宁永报禅寺嗣法介谌编师初住舒州甘露禅院。开堂日。拈香祝圣寿罢。复拈香云。此一瓣香。气息也无多子。且能上透三世诸佛脑门。下彻一切含灵妙本。群魔欲隐弥露。千眼要见无由

  • 苍筤词钞·孙鼎臣

    孙鼎臣撰,词集

  • 御纂朱子全书·朱熹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清李光地、熊赐履等奉敕编。六十六卷。分《为学》、《四书》、《六经》、《性命》、《道德》、《天地》、《阴阳》、《鬼神》等十九门。宋代理学,以程朱之学为正统;宋儒文集、语录,惟朱熹卷帙最

  • 原鬼·韩愈

    唐韩愈著。认为有鬼存在,但在通常情况下,“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每当“有忤于天,有违于民,有爽于物”,即违背了封建伦常的时候,鬼就会“有形于形,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还认为鬼无恒态,其活动分为三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