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带韦传
柳带韦是柳庆的侄子,字孝孙。
他性格深沉,又有度量,从小就好学习。
身高八尺三寸,风度潇洒,长相俊美,善于词令。
韩贤素担任洛州刺史时,召他当主簿。
后来同叔父们一块归附周朝,太祖任命他为参军。
当时,侯景在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叛乱,太祖命令柳带韦出使江州、郢州,同梁国邵陵王、南平王互通友好。
走到安州时,恰遇假宝等人反叛,柳带韦假造太祖书信安抚他们,使假宝等人立即降附。
到郢州后,拜见邵陵王,将太祖的意见,一一申明,邵陵王随即派人跟着柳带韦回访。
由于奉命出使而符合皇帝心意,被任命为辅国将军、中散大夫。
大统十七年(551),太祖派大将军达奚武治理汉川,任命柳带韦为行台左丞,随军南征。
当时,梁国宜丰侯萧循扼守南郑,达奚武未能攻克,就命令柳带韦入城,规劝萧循道:“您所据以固守的是险要地形,有恃无恐的是等待援军,守城的是老百姓。
如今大军深入栈道,直取汉川,您所凭居的险要已不足以固守;武兴陷没于前,白马破亡于后,其余山野豪杰因通道被阻而不敢冒进,您所期待的援军已不足倚恃;况且照顾亲戚,害怕株连,贪图名利,是人之常情,如今大军拥至,铁围四合,杀戮逃亡之人以鼓励安居乐业,奖赏先降之士以招抚观望之人,人人怀避祸之计,家家求安居之策,您城中的百姓已不可守卫。
眼下您的国家政局动荡,朝政无主,欲尽忠无所寄托,欲效死不足扬名,我私下认为您不应走这条路。
我听说贤能之人观察时机而采取行动,智慧之士依据变化而创建功业。
当今为您考虑,不如赤膊请罪,率众归降,可使百姓免于战乱,您也可保全性命,无愧孝道。
您必定高官厚禄,裂土封爵,名望远扬,光耀后代,难道定要进退两难、身名俱灭吗?”萧循相信柳带韦的话,后来就投降了。
魏废帝元年(552),出任解县令。
二年,加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衔。
次年,转任汾阴令。
吏治精明,百姓对他又怕又敬。
世宗初年,入朝任地官上士。
武成元年(559),被任命为帅都督、治御伯下大夫,升武藏下大夫。
保定三年(563),任大都督。
四年,加仪同三司、中外府掾衔。
天和二年(567),封康城县男,食邑五百户,转任职方中大夫。
三年,任兵部中大夫。
虽不断改职,仍兼武藏之职。
随即遭慈母之丧。
服孝后起用为职方中大夫。
五年,转任武藏中大夫。
不久,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担任政务繁重的官职共有十多年,处理决断,事无滞留,吏风清廉。
当时谯王宇文俭担任益州总管,汉王宇文赞担任益州刺史。
高祖就任命柳带韦为益州总管府长史,兼任益州别驾,辅佐二王,总管军民事务。
建德年间(572-578),大军东征,征调柳带韦任前军总管、齐王宇文宪府长史。
平定齐国后,以功劳升任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一千户。
陈王宇文纯出镇并州,任命柳带韦为并州司会、并州总管府长史。
六年(577),在任上去世,当时五十五岁。
谥号为“恺”。
儿子柳祚承袭其封爵。
柳祚少年时期就有声望。
大象末年,任宣纳上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 志七十七·赵尔巽 ●卷三·李纲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四·佚名 第三十八册 天命七年三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纪昀 三五七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获应毁书籍并请宽限查缴折·佚名 一八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查办遗书及违碍书情形折·佚名 王籍传·姚思廉 朱氵此传·刘昫 五一、田庄子卒年考·钱穆 卷一百七十九·雍正 西夏记序·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