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列传

唐 【五十三】

○唐五十三

杨朝晟

  戴休颜

  阳惠元

李元谅

  李观

韩游瓌

杜希全

  邢君牙

杨朝晟

戴休颜

阳惠元

李元谅

李观

韩游瓌

杜希全

邢君牙

△杨朝晟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起行间为甘泉府果毅从李怀光讨泾州刘文喜以功授骠骑大将军李纳寇徐州随唐朝臣往讨常冠军怀

光赴难奉天属朝晟将千人下咸阳怀光反韩游瓌入邠寍贼党张昕守邠州索军资募士欲归怀光朝晟父怀宾为游瓌将夜斩昕及同谋者

游瓌遣以闻授御史中丞朝晟泣见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当诛不可主兵怀光絷之诸军围河中怀宾从游瓌战长春宫甚力怀光平帝原朝

晟因为游瓌都虞候游瓌御士素宽及张献甫来代军遂乱胁监军请范希朝为帅希朝时在京师朝晟阳许之绐众曰予贺所请之当也众稍

定潜结诸将诛首恶二百余人献甫始得入军帝以希朝为副使加朝晟御史大夫贞元九年城盐州朝晟屯木波堡献甫卒代为邠寍节度十

三年请城方渠合道木波以遏吐蕃路且言部兵足办诏问前城五原用师七万今何易邪对曰盐州集军兴役蕃戎先知今调本镇兵十日抵

塞下出不意而城虏料吾众不减七万未敢轻入不三旬可毕功聚粮屯卒寇至莱野翦夷不能久留此万全计也若大发兵阅月乃至虏知必

来战则不暇城矣帝纳其策师次方渠水乏有青蛇乘高下视其迹水随而流筑防环为渟渊汲饮仰足有诏置祠命泉曰应圣已城吐蕃众至

度不能害数日引去复城马岭而还拓地三百里十七年防秋于寍州卒

△戴休颜

戴休颜夏州人有胆略为郭子仪部将谕平党项以安河曲试太常卿封济阴郡公进咸寍郡王兼朔方节度副使城邠州功最迁盐州刺

史奉天之难率部兵三千昼夜奔赴与浑瑊杜希全韩游瓌等捍御有功德宗进狩梁洋留守奉天李怀光遣人招诱即斩其使婴城固守怀光

大骇自泾阳夜遁加检校工部尚书奉天行营节度使合浑瑊兵击泚偏师追至中渭桥斩首三千京城平又与瑊趋岐阳邀泚余党进右仆射

扈驾还都赐女乐甲第寻拜左龙武统军卒赠扬州大都督弟休璇休宴俱以将略称厯显官

△阳惠元

阳惠元平州人趫勇多权略从军平卢后与田神功李忠臣泛海至青齐诏以兵隶神策为京西兵马使镇奉天德宗初立稍绳诸镇于是

李正己田悦各增兵屯河南大扰诏移兵万二千戍关东帝御望春楼誓师劳遣酒至神策将士皆不饮帝问故惠元对曰臣发奉天臣之帅张

巨济约曰是役也不立功毋饮酒臣不敢违既行有司供馈于道惟惠元军瓶罍不发帝嘉叹降玺书慰劳田悦反领兵会诸将合讨战御河夺

三桥功为最以兵属李怀光建中四年自河朔赴难解奉天围加检校工部尚书摄贝州刺史 【旧书在赴奉天前】 诏与李晟李建徽及怀

光联营便桥俄晟移垒翰林学士陆贽谏帝曰晟既虑变东徙宜托言晟兵寡藉惠元建徽为掎角以备贼为解密谕趣装进道则怀光计无所

施帝不从使李升往伺是夕怀光夺二军惠元建徽走奉天怀光遣将冉宗追及于好畤惠元被发呼天血流出眦袒裼战死二子晟暠匿井中

皆及害 【旧书惠元及二子并投井中冉宗害之稍异】 赠惠元尚书左仆射晟殿中监暠邠州刺史少子旻字公素好畤之难被八创堕别

井救免厯邢州刺史卢从史被缚有骁卒五千溃奔旻旻闭城不纳谕以祸福众感悟还军宪宗嘉之迁易州讨吴元济时以唐州刺史提兵薄

申州拔其外垣加御史中丞容州蛮反授本州岛经略招讨使既平进御史大夫卒赠左散骑常侍

△李元谅

李元谅安息人本安氏少养于宦官骆奉先冒姓骆名元光美须髯武敢有谋备宿卫试太子詹事镇国李怀让奏署副使军中皆畏服朱

泚乱遣何望之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城走望之入据元谅自潼关引兵拔其城数日募众万余军乃振时尚可孤守蓝田元谅屯昭应王权壁中

渭桥相为声援贼不敢踰渭南授镇国军节度使封武康郡王先是豳陇兵出关讨李希烈泚使刘忠孝召还华阴尉李夷简追捕及关元谅斩

以徇所召兵不得入故华州独完俄诏与李晟收京师元谅奋击于浐西败贼进屯苑东晟使坏苑垣入贼连败遂大溃功成让晟退壁近郊加

尚书右仆射赐甲第女乐一子六品官寻与马燧浑瑊讨李怀光其将徐廷光素易元谅嫚骂且为优胡侮其祖廷光降于燧元谅遇之军门叱

左右斩之乃诣燧谢燧大怒将杀元谅韩游瓌曰杀一偏裨尚尔杀一节度法宜如何燧默然元谅请输劳军钱百万自赎瑊亦为请燧释之贞

元三年瑊盟吐蕃命元谅以军驻潘原元谅曰潘原去平凉七十里虏情多诈有急何以赴请连屯瑊以违诏不许瑊壁距盟所二十里元谅密

徙相次会日元谅望云物知不祥严部伍结阵俄而瑊被劫奔还元谅成列出李观亦以精兵伏险追骑乃退元谅先遣辎重而徐与瑊振旅归

帝嘉叹赉良驷金币赐姓及名迁节度陇右治良原隍堞湮圯旁皆平林荐草虏入寇常休牧于此元谅与士卒培高浚深芟榛莽辟美田数十

里岁收粟数十万斛又筑连弩台进据胜势列新城虏至辄北去泾陇由是乂安卒年六十二赠司空谥曰庄威

△李观

李观其先自赵郡徙为洛阳人少沈厚寡言以策千朔方节度郭子仪遣佐坊州刺史吴伷为防遏使亲丧免居盩厔吐蕃入寇代宗幸陕

观率乡里子弟千人守黑水虏不敢近岭南节度使杨慎徽奏充偏将及徐浩李勉代领军政悉倚任焉累迁大将召为右龙武将军泾师叛观

适番上领卫兵扈驾至奉天增募五千人列通衢城中气振从幸梁州以劳着帝还诏总后军擢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在镇四年励士储

粮境以寍辑平凉之盟微观与李元谅浑瑊几不免是年入朝除少府监检校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傅

△韩游瓌

韩游瓌灵州灵武人始为郭子仪裨将安禄山反使阿史那从礼出塞诱九蕃府六胡部落子仪遣游瓌率辛京杲击破之进邠寍节度留

后德宗出狩兵未集游瓌合庆州刺史论惟明趋赴遇朱泚兵欲还奉天监军翟文秀曰吾壁于此贼敢踰我可夹攻若向奉天是引贼逼天子

也游瓌曰贼分军缀我余众犹能鼓而西奉天无强卒安能夹攻遂还泚蹑至与战不利泚兵夺门游瓌殊死鬬乃解泚毁佛寺治攻具游瓌以

寺材皆干薪具火以待贼攻南雉游瓌趋北堞遣将火其栅贼气沮帝置卫卒统军以游瓌惟明贾隐林李怀光叛游瓌白发招诱书帝嘉其忠

问计安出对曰怀光总诸镇怙以为乱陛下但以众与地授各守将罢怀光权而尊以元功彼奚能为帝曰罢怀光而泚益张奈何对曰今贡赋

方至酬士以不次之赏其守自固邠精甲有万臣将之纠合四方义军贼不足灭帝美其言会怀光诱复至浑瑊得书稍警备游瓌不知怒骂瑊

帝疑有变进幸梁州游瓌既失兵用客刘南金计招旧部兵八百驰入邠说张昕母从逆昕不听欲加害游瓌阴结其将高固等伏甲斩昕怀光

子玫在邠游瓌卫出之曰杀之祗速敌至怀光遂奔蒲游瓌屯七盘禀李晟节度诏拜邠寍节度使与瑊及戴休颜分扼京西险要晟入长安游

瓌破泚兵咸阳加检校尚书左仆射扈帝还宫论功与瑊等皆第一还屯邠寍怀光寇同州瑊败于干坑诏游瓌并力破贼众五千遂会瑊马燧

平河中贞元二年吐蕃入泾陇邠寍游瓌追至安化遣将夜袭其营虏惊逸继因燧乞盟诏问游瓌对曰西戎强则入寇弱则求盟今侵地益深

而有请诈也帝不从会盟平凉命游瓌屯洛口盟之日游瓌令众曰有变急趋柏泉以分其势虏骑追瑊见兵出解去后又寇丰义复败之南原

子钦绪为射生将与妖人谋反事泄奔邠州中人捕斩 【旧书通鉴邠州将吏械送京师稍异】 游瓌求归死不许执钦绪二子送京师亦原

之旋入朝素服听命诏复位劳遇如故以请城丰义趣还军初众谓游瓌之朝且得罪赍送殊薄及还举军不安游瓌欲杀大将范希朝希朝奔

凤翔召入宿卫游瓌城二版而溃卒大掠不能禁帝用张献甫代未至游瓌畏乱即赴都拜右龙武统军卒谥曰襄

△杜希全

杜希全京兆醴泉人隶郭子仪麾下积功至朔方节度使整肃军令士皆畏服奉天之狩首与鄜坊节度李建徽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

史时常春引兵赴难次漠谷贼乘高纵礧发弩邀击德宗遣援不得进希全退守邠州贼平迁检校尚书右仆射灵盐丰夏节度使封余姚郡王

将即镇献体要八章规切时政帝嘉纳赐君臣箴一篇寻兼夏绥银都统建言盐州为塞保鄣自平凉背盟遂陷于虏为边深患请复城之诏希

全合朔方邠寍银夏鄜坊振武及神策行营兵三万五千赴盐州又敕泾原剑南山南军入蕃畜制执筑凡六千人阅二旬毕虏由是不敢轻入

希全久镇河西颇越法帝数优容忌丰州刺史李景略名出己右力加排劾帝为斥以答其意素苦风眩增剧益暴忍诬杀判官李起将士累息

卒赠司空

△邢君牙

邢君牙瀛州乐寿人从幽蓟平卢军厯折冲郎将安禄山反从侯希逸涉海入青州田神功为兖郓节度令将兵防秋好畤代宗避吐蕃幸

陕以扈从功累封河间郡公李晟讨田悦署为都将战武安襄国洹水功最德宗在奉天晟率君牙倍道赴难屯渭桥军事咸商之晟镇凤翔数

行边常以君牙守后晟入朝代为凤翔观察使俄领节度检校尚书右仆射吐蕃岁犯边君牙修耕战以备戎不能为患又城陇州平戎川号永

信城卒赠司空初布衣张汾于君牙坐客上会君牙怒吏盗宴钱汾不谢去曰素闻邢君牙一时豪俊今乃与吏论钱云何君牙惭遽释吏款汾

月余谢以缣五百其屈己好士类此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范晔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蔡东藩
  提要·鲍应鳌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三·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明名臣琬琰录卷三·徐紘
  ◎造币厂·费行简
  ◎英国使馆当场出丑·宣南吏隐
  第一二九札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一一三一三—一·佚名
  通志卷三十·郑樵
  列传卷第十四 高丽史一百一·郑麟趾
  张易之、张昌宗传·欧阳修
  ●礼部祠祭司主事易斋袁公墓志铭·袁守定
  卷三十三·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竹洲集补钞·管庭芬

    竹洲集补钞吴儆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 唐僧弘秀集巻十·李龏

    宋 李龏 编尚顔十八首寄华隂司空侍郎劒佩已深扃茅为岳靣亭诗犹少绮美画肯爱丹青换笔修僧史焚香阅道经相邀来未得但想鹤仪形送刘必先力进凭诗业心焦阙问安远行无处易孤立本来难楚月船中没秦星马上残明年有公道更以命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有人诬蔑你的父亲有·雍正

      二十、有人诬蔑你的父亲有盗窃的劣迹,母亲有氵㸒乱的行为,你能不加审查便将父母唾骂一番,甚至著书立说到处宣扬吗?  【原文】  奉旨讯问曾静:你看了山西巡抚石麟奏折,供称“君臣一伦,情同父子,四海未尝有异,湖南民习浇

  • 第七十回 戮勋戚皇叔篡位 溺懿亲悍将逞谋·蔡东藩

      却说高洋病剧,召李后至榻前,握手与语道:“人生必有死,死何足惜!但恐嗣子尚幼,未能保全君位呢!”继复召演入语道:“汝欲夺位,亦只好听汝;但慎勿杀我嗣子!”汝杀人子多矣,还想保全己子耶?演惊谢而出。嗣复召入尚书令杨愔,大将军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三·徐乾学

    元纪二十一【起柔兆掩茂正月尽上章摄提格十二月凢五年】顺帝至正六年春二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辛未兴国雨雹大者如马首 是月山东地震七日乃止 司天监奏天狗星坠地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徧及齐赵终于呉其光不及两广后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丁卯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张璧行礼○诏加秉一真人少保礼部尚书陶仲文少傅兼少保支正一品俸壻吴浚孙陶良辅各升太常寺寺丞仲文辞不允○戊辰祭 太社 太稷命英国张溶代○日本国先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今献备遗卷三十三·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张敷华张敷华字公实江西安福人父洪监察御史死于土木景泰初以死事荫敷华为国子生敷华少负竒气甫七岁里社有竹木之祟指领群儿斩伐殆尽天顺甲申登进士第选翰林庻吉士有文名大学士李贤彭时欲留官翰林力辞不就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纪昀

    刑法畧 【一】(臣)等谨按刑法者所以辅治也刑以治己然法以禁未然历代刑制沿革不一隋世以上郑志详哉言之矣唐撰律令格式论者谓能 集刑制之成迄于今犹未尽变其法然自武后开告密之门林甫兴钳网之狱贞观之典败坏尽矣五代日事

  • 一五四 履郡王永珹等奏酌拟存留武英殿修书处库贮各种书籍折·佚名

    一五四 履郡王永珹等奏酌拟存留武英殿修书处库贮各种书籍折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一日臣永珹、臣王际华、英廉、金简、和尔经额、嵩贵谨奏,为请旨事。伏查武英殿修书处刊印各种书籍,向例预备多部,以供内廷传用陈设,其余颁赏

  •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六工部十军器军装诸司职掌凡军器专设军器局军装设针工局鞍辔设鞍辔局掌管时常整点若有缺少件数随即行下本局算计物料委官监督定立章程如法造完差人进赴内府该库收贮如遇军职衙门关支仍复

  • 第四章·王夫之

    或问“揣摩事变”四字,说近平浅,却甚谛当。所谓“知者过之”,只是如此。本文一“之”字,原指道而言。贤知者亦在此道上用其知行,固与异端之别立宗风者迥别。如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

  • 提要·赵善湘

    【臣】等谨案洪范统一一卷宋赵善湘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仕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公赠少师事迹具宋史本传据其子汝楳周易辑闻序善湘于易学用力至深而所着易説五种皆不传此书藏弆之家亦罕着録故朱尊经义考注曰

  • 山家义苑卷下·可观

      云间沙门 可观 述部教  定散  受戒普说  议兰盆五章  初焰正义  料拣借别名通部教山家学者以部教为难其有二焉一者部教有带不带二者部教有开不开初意者法华已前既未开权应一向带何故十六观正宗但说一

  • 张庄僖文集·张永明

    文集。 明张永明(1499—1566)撰。五卷。永明字钟诚。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擢南京刑科给事中。连劾张瓒、严嵩等。官至左都御史。永明素清谨,以整饬纲纪为己任。卒谥庄僖。是集约六万四千字。含疏四卷,家训

  • 咽喉秘集·佚名

    《咽喉秘集》,喉科专著,一卷。撰著者名佚。全书分总论、证治、列方三部分。总论部分首叙喉症辨证须辨病因、辨六脉、辨分经,次论咽喉治法要说十五则,继列喉症四绝症、十六绝形,最后为脉式及针穴。证治部分先列吴氏咽喉二十

  • 明诗评·王世贞

    诗人传记与评论著作。明王世贞撰。该书四卷,前后各有自叙一篇,共收录明代诗人一百十八人,各人名下均列其小传及一段评语,亦有两人合一段评语者。卷一首列“李君梦阳”、“何君景明”、“李君攀龙”,其后自“徐博士祯

  • 大乘庄严宝王经·佚名

    梵名Avalokites/vara -gun!a-ka^ran!d!a-vyu^ha ,西藏名Za-ma-tog-bkod-pa 。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说观自在菩萨之威力化现及六字大明陀罗尼‘唵(om!)么(ma)抳(n!i)钵讷铭(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