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8.方腊起义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受尽花石纲的苦,就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几百个苦大仇深的农民聚集在方腊的漆园里,方腊激动地跟大家说:“国家好比一个家庭,如果一户人家,小辈整年劳动,好容易挣了一点粮食布帛,却被他们的父兄胡乱花费了。小辈稍为不称他们的心,就挨他们鞭打。你们说这应该不应该?”

大伙儿齐声回答说:“不应该!”

方腊又说:“那些做父兄的浪费还不算,又拿家里财物去向敌人讨好求情,你们说该不该?”

大伙儿愤怒地回答说:“哪有这种理儿?”

方腊流着眼泪说:“现在官府赋税劳役那么重,那些大官们还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易生产了些漆、纸,也被他们搜刮得精光。我们一年到头劳苦,结果一家老小受冻挨饿,连一餐饱饭都吃不上,你们看怎么办?”

大伙儿听到这里,都高声嚷起来说:“请您下命令吧!我们听您的。”

方腊受到农民的拥护,就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方腊担任起义军的统帅,自称“圣公”。将士们带着各色头巾,作为标志。愤怒的起义将士,杀死那里的官吏,焚烧他们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带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纷纷响应方腊起义军。没到十天,起义军就聚集了几万人马。

当地官军将领派兵镇压,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两名宋将被杀死。起义军乘胜攻进青溪县,赶跑了那儿的县官。接着,又接连打下了几十座县城,很快打到了杭州。

警报传到东京,把宋徽宗吓昏了。宋徽宗赶快派童贯带领十五万官军到东南去镇压起义。

童贯到了苏州,知道花石纲引起的民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承认错误,并且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把朱勔撤职。

东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纲,罢免了朱勔,总算出了一口气。哪儿知道童贯正在这时候,加紧部署镇压起义的兵力呢。

童贯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官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义军里出了奸细,给官军引路。官军终于摸到帮源洞,方腊没有防备,被俘虏了,没多久,被押解到东京,惨遭杀害。

方腊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给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时候,在北方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宋江等三十六人从河北起兵,在青州、齐州、濮州(都在今山省)流动作战,打得官军心惊胆颤,一听到他们打来就跑。

在山东梁山泊,也发生渔民起义。据说宋江的起义军也到过梁山泊。后来民间流传的“梁山泊好汉”“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来的。到了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小说家施耐庵把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传说加工写成长篇小说《水浒》(浒音hǔ),成功地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许多梁山英雄好汉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 皇祐五年(癸巳,1053)·李焘
  卷六十四·谷应泰
  卷第二百一十四·胡三省
  卷之四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十八·徐紘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纪昀
  五〇 东湖逸话·周作人
  ·解犯议·丁曰健
  文宣纪·李百药
  卷三·鄂尔泰
  卷一百五十七·雍正
  卷一百四十三·雍正
  卷一百十九·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信同·唐圭璋

      信同字伯循,宁德人。生淳祐十一年(1251)。陈普第子,主建安云庄书院。至顺三年(1332)卒,年八十二。学者称为古遗先生,又号中村。   此据宋完学案卷六十四。宋诗纪事作韩性同,与宋元学案、福建通志不同,未知孰是。   沁园

  • 聂冠卿·唐圭璋

      冠卿字长孺,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端拱元年(988)生。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以荐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预撰景祐广乐记。庆历元年(1441),以兵部郎中知制造拜翰林学士。二年(1042)卒,年五十五。有蕲春集,今不传。   多丽   

  • 卷二·王若虚

      《唐子西文录》云:“古之作者,初无意于造语,所谓因事陈辞,老杜《北征》一篇,直纪行役耳,忽云‘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此类是也。文章即如人作家书乃是。”慵夫曰:“子

  •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诸王·张廷玉

        ◎诸王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

  • 第九十一卷 文苑 一 八·缪荃孙

    镇 江 府 三 清陈名夏陈名夏,字百史。少有大志,能文章,好交游,为诸生时已名重天下。崇祯十六年癸未,进士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晋修撰,奏对称旨,改户、兵二科都给事。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师。四月,清兵破自成于山海关,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纪昀

    列传元 【二】○元二察罕【伊埒萨哈勒喇勒智喇斡】 彻伯尔和卓卓沁台实讷台【玛古岱尔乌尔图】乌页 尔苏布特【乌兰哈达】阿勒楚尔 鄂约达勒察罕彻伯尔和卓卓沁台实讷台乌页尔苏布特阿勒楚尔鄂约达勒△察罕察罕初名

  • 卷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六 【起戊午宋神宗元丰元年○止丁丑宋哲宗绍圣四年】凡二十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十三及八十四八十五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六>

  • 钱易传·脱脱

    钱易,字希白。从前,其父钱亻宗即位为吴越王,被大将胡进思废,而改立钱亻宗的弟弟钱亻叔。钱亻叔归降宋朝,其属下都在宋朝做了官,只有钱易与其兄钱昆没有被录用,于是他们即发奋读书。钱昆字裕之,考中进士。为政宽松简便,很照顾民

  • 熊廷弼传·张廷玉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1594)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成进士,初授官为保定推官,继而升为御史。三十六年(1608)外出巡按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把当地六万老百姓迁移到内地来安家

  • ●作邑自箴卷第三·李元弼

    处事二 ○处事 老目镇判状事巳了毕限十日缴连赴县先取知委告示应在县公人并老目镇等凡判状帖引之类有朱印火急字者违限一日急字者违限两日其余违五日并勘决仍出牓发放司前 【二急字印子置书案上印讫旋押花字于其下】

  • 卷91·陈邦瞻

    ○会蒙古兵灭金理宗绍定五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楫来京湖,议夹攻金,史嵩之以闻。朝臣皆以为可遂复仇之举,独赵范不喜,曰:“宣和海上之盟,厥初甚坚,迄以取祸,不可不鉴。”帝不从,命嵩之报使许之。嵩之乃遣邹伸之往报,蒙古许俟成功,以河

  • 目录·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比事目录    春秋类第一卷周天王聘鲁者八    来求者三来锡命者三   公及大夫朝如者八诸侯勤王者五  王臣与诸侯盟会侵伐者十周战伐败救者四 王臣奔他国者三【侵伐者十有

  • 卷八·欧阳修

    <经部,诗类,诗本义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八       宋 欧阳修 撰巧言论曰据巧言序是大夫刺幽王信谗之诗而郑于首章解为刺王傲慢无法度二章以下所斥君子又皆以为在位之臣则与序文异矣毛训怃为大郑训为傲据诗言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八陈风一之十二陈国名在禹贡豫州之域帝舜之后阏父为周陶正武王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而封于陈与黄帝帝尧之后共为三恪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赋也汤与荡同宛丘地名洵信也望人所瞻

  • 我与他·钱穆

    理想的我,应该放在人人心目中,无不发现有一个他,而同时又无不发现有一个你。这话如何说呢? 据说现世界的人类,约莫有二十万万之多。你在此二十万万人中,只占了二十万万分之一。而且自有人类以至今日,据说至少也有五十万万年

  •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十·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爾時給孤獨長者於逝多林施多衣物已告諸大衆曰.但是世尊弟子於戒定慧解脫   解脫知見得圓滿者應合禮敬尊重供養無上福田堪銷物利者於我施物隨意受之.   時漏盡人咸作是說我復何能爲

  • 止观义例卷上·湛然

    天台沙门湛然述 第一所传部别例 第二所依正教例 第三依正消释例 第四大章总别例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六解行相资例 第七喻疑显正例(有题云破迷者请改)第一所传部别例者。总指一部。以为圆顿佛乘正行之大体也。大

  • 伊尹汤液经·伊尹

    《伊尹汤液经》是原题商代伊尹著、汉代张机广论、杨绍伊考次、刘复(刘民叔)补修的一本伤寒金匮类中医文献;六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附录一卷;成书年代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