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劢传

高劢字敬德,渤海郡条县人,北齐太尉、清河王高岳的儿子。

他从小聪明敏捷,风度翩翩,以仁孝闻名,为北齐显祖所宠爱。

七岁时,袭爵为清河王。

十四岁,任青州刺史。

历任右卫将军、领军大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后改封为乐安王。

他生性刚正,很有才干,很为当时人所重视。

斛律明月很推重、尊敬他,每每有征讨,就以他为副手。

他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到北齐后主被北周兵打败后,高劢奉太后回到邺都。

当时宦官放纵,仪同苟子溢尤其得到宠幸,高劢将杀他示众,太后救他,才放了他。

刘文殊悄悄对高劢说:“苟子溢这些东西,他们一开口,就能成为你的大祸。

你怎能这样?”高劢卷起袖子说:“现在,西边的强寇一天天侵犯过来,朝中大臣又多反叛,都是因为这些东西玩弄权术,致使士族瓦解。

如能今日杀了他们,我即使明天被杀,也没什么遗恨。”刘文殊很感惭愧。

到了邺都,高劢劝北齐后主说:“五品官以上的家眷,全部集中在三台之上,而威胁他们说:‘如不打胜仗,就烧死他们。’这些人怜惜妻子儿女,肯定会死战,可以打败敌军。”后主不听,于是抛弃邺都,向东逃跑。

高劢总是殿后,被北周军俘虏。

周武帝见了,与他交谈,很高兴,因问北齐灭亡的原因。

高劢一开口,就流眼泪,悲痛不已,武帝也为之动容。

授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对高劢说:“北齐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任用奸佞小人。

你家父子,忠良之名闻于邻国,应该好好自爱。”高劢再次拜谢说:“高劢我是亡齐的末枝,世世代代承蒙国家的恩典和宠幸,却不能扶助国家,以致齐国灭亡。

既承宽宥,恩宠已多,何况我滥竽充数,冒领名位,以致加速了人民对官府的批评。”高祖很器重他,以他考查扬州之事。

后授为楚州刺史,人民很安定。

此前,楚州城北有伍子胥的庙,当地民俗敬鬼神,去祈祷的必定要用牛用酒,以至破产。

高劢感叹说:“伍子胥是贤人,怎能损害百姓呢?”于是告谕所部,从此就停止了祭子胥,百姓多赖此生存下来。

开皇七年(587),转任光州刺史,上奏平定陈国的五大策略,又上表章说:“我听说,夷平凶徒,翦除强暴,这是帝王的大功;取得乱国,占领亡邦,这是过去贤人的雅命。

因此有苗违命,终兴两阶之舞;有扈不服,终召六师讨伐。

这都是为了安宁统一天下,帮助百姓。

自从往日晋代失政,天网断绝,群凶于是蜂起,三方因而鼎立。

陈氏乘这机运,从细微中崛起,陈文帝、陈废帝纵其长矛,窃据吴州、会稽;陈叔宝放纵昏虐,毒害金陵。

近年来,陈叔宝更加荒婬悖逆,母鸡打鸣,亲近小人,正在大兴劳役,积骨数以千计,防守疆场的,一守就长达三年!有的罪行败露了,就沉湎于王侯家里;有的奔驰骏马,公开在大街上作恶。

有功的不赏赐,无辜的被杀戮。

烽火天天报警,却不以为担心;沉溺酒色之中,不知纲纪为何物。

苍天厌恶这种乱德之君,妖怪实由常人兴起,那里有时空地方常有大声,有时行路人共传鬼怪,有时刳人肝以祭天狗星,有时陈叔宝又舍身为佛以镇妖魔鬼怪。

人神都已怨愤,灾异屡屡发生,天时人事要亡陈国,昭然可知。

我以平庸之才,承蒙大恩,屡经藩国重任,与陈国邻接,秘密侦察仇敌,知道他们的动静。

天讨有罪,此即其时。

若我国兵车雷动,军舰电发,我虽是无用之辈,也请效鹰犬之劳。”高祖看了表章,夸奖了他,答以诏书,予以鼓励。

到大举讨伐陈国时,以高劢为行军总管,随宜陽公王世积攻下陈国的江州。

高劢因战功拜授上开府,赐缣采三千段。

陇右的各部羌人几次为边患,朝廷因高劢有威名,授他为洮州刺史。

高劢一到洮州,就大兴恩威,当地百姓和四周夷民都高兴地归顺他,那些散居在山谷间的羌人,相率到刺史府上拜谒刺史,前后来的,有几千户。

洮州的豪右和奸猾之徒绝迹,道不拾遗,高劢在任几年,洮州称得上是治理好的。

后来遇上吐谷浑来进犯,高劢生病不能作战,贼人于是大肆抢掠而去。

司法部门上奏高劢失丢了人口,又说他受了羌人的贿赂,竟然坐罪被免职。

后来他在家中去世,时年五十六岁。

他儿子高士廉,最有名。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六十三·张廷玉
  卷五十八 志三十三·赵尔巽
  第四十五回 张守珪诱番得虏首 李林甫毒计害储君·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九十二·徐乾学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九、生活一斑·秦翰才
  第四十册 天聪五年八月至九月·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六·阿桂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金富轼
  耶律合里只传·脱脱
  卷三十三·赵汝愚
  第七十二章 纽约就医和华府做客·李宗仁
  卷一百二十·佚名
  尸等捕盗疑購案·佚名
  徐庆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贻溪先生麻革(贻溪集)·顾嗣立

    革字信之,临晋人。父秉彝,登金皇统九年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革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其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至洛,遂避地家焉。北渡后,尝自代门踰代岭之北,留滞居延。己亥夏,赴试武川。及秋归,道浑水,访刘祁京叔于浑源。登龙

  • 第四十七回 山寇乌合劫城池 泼妇鸩毒弑夫主·萧晶玉

    却说郁海棠被伏生买来,明是身入牢笼,人所共知,却不知祸中隐福,凶里藏吉,竟躲过了兵荒离乱之灾。此时若在仁和县,也难免苦处。正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玉石俱焚,亦未可定。只因那谈知县十分贪赃,又遇着六房人等一群狗徒,官吏合心,搭

  • 诗女史纂卷之七·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张氏张氏彭伉妻也及第后廉使于公辟入幕府岁久未回张氏寄诗云久无音信到罗帏路远迢迢遣问谁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又云驿使今朝过五湖殷勤为我报狂夫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伉答之云莫讶相如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五二、邹衍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家考·钱穆

    (附:綦母子、毛公、桓团)《史记?平原君列传》:“邯郸围解,虞卿欲为平原君请封,工孙龙闻之,夜驾见平原君,劝勿受,平原君遂不听虞卿。”又云:“平原君厚待工孙龙,工孙龙善为坚白之辨,几邹衍至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r

  • 第三章·管子之微时及齐国前此之形势·梁启超

    管子,名夷吾,字仲,或曰字敬仲。后其君尊之为仲父,故后世皆以仲称之。齐之颖上人也。《史记》及《管子》咸不详其家世,今无考焉(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韦昭云:管仲,姬姓之后,管严之子敬仲也,不知何据)。《史记》称其自述之言曰:&ldq

  • 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何休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凡书会者,恶其虚内务,恃外好也。古者诸侯非朝时不得逾竟。所传闻之世,外离会不书,书内离会者,《春秋》王鲁,明当先自详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故略外也。王者不治夷狄,录戎者,来者勿拒,去者勿追。东方曰夷,南方曰

  • 跋·王守仁

      嘉靖戊子冬德洪与王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后同门各以所记见遗。洪择其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若干条。居吴时,将与文录并刻矣。适以忧去,未遂当是时也,四方讲学日众,师门宗旨既明,若无事于赘刻者,故不

  • 卷七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一    宋 卫湜 撰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羶狗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鬰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雏尾不盈握弗食舒鴈翠鹄鴞胖舒鳬翠鸡肝鴈肾鸨

  • 卷三十八·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八    元 郑玉 撰 二十有三年春叔孙婼如晋 癸丑叔鞅卒 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 邾人城翼还将自离姑公孙鉏曰鲁将御我欲自武城还循山而南徐鉏丘弱茅地曰道下遇

  • 卷一·傅逊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一    明 傅逊 撰周桓王伐郑隐公三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

  • 无反省则无领略·梁漱溟

    现在秋意渐深。四时皆能激发人:春使人活泼高兴;夏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我觉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让人起许多感想,在心里动,而意味甚含蓄。不似其余节气或过于发露,或过于严刻。我觉得在秋天很易使人反省,使人动人生感慨。人在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四威仪品第六之余  佛告阿难。云何如来至旷野泽伏鬼大将。我从舍卫祇陀精舍。放金色光照舍卫城令作金色。舍卫国内有一长者名曰财德。长者有子年始三岁。父教其子令受三归。散脂鬼神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一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一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悉地出现品第六尔时世尊复观诸大众会。为欲满足一切愿故。复说三世无量门决定智圆满法句者。观察大众非无因缘。先以佛心。而观察彼众生种相体性。堪受何法应何种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六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六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第一之二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问曰。此三漏体性是何。答曰。有百八种。欲漏有四十一种。欲爱有五种。恚有五种。

  • 雪關和尚語錄卷六·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詩五言古彭質先廣文誕日詩以賀之濬哲本天人,數非靈蔡卜,千歲軼莊椿,五經笥邊腹。夙慧冠詞林,挺然好堅木,漢品晉風流,文章錦繡谷。驊騮碧玉蹄,款段安能逐,手持天竺書,根利刀批竹。心潭龍未降,義藪虎先服,超出塵象表,頭上

  • 净土往生传·戒珠

    凡三卷。北宋沙门戒珠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又称往生净土传、戒珠传。由梁、唐、宋各高僧传中选集净土往生者之事迹而成,自西晋僧显至北宋悟恩,凡收七十五人。据卷首自序述,戒珠自梁代慧皎、唐代道宣等十二家所撰之

  • 十二礼·龙树

    全一卷。龙树造,禅那崛多译。又作十二礼文、十二礼偈。收于卍续藏第二册。本经系以十二颂(七言四十八句)赞叹阿弥陀佛之庄严功德,故称十二礼。注疏有觉树之结谶法一卷、科解一卷、僧朴之讲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