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恺传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陽人。
父亲卢柔,死在西魏中书监上。
卢恺生性孝顺友爱,神情聪悟,略涉文献,善于写文章。
北周齐王宇文宪,任他为记室。
这以后袭爵位,当容城伯,食邑一千一百户。
随宇文宪讨伐北齐,卢恺游说柏杜镇,让该镇投降。
卢恺升任小吏部大夫,增加食邑七百户。
染工上士王神欢,曾贿赂人,想升官,冢宰宇文护提拔他当计部下大夫。
卢恺劝谏宇文护说:“古时能登高赋诗的,可以当大夫。
求贤人委官职,理应审慎。
现在王神欢出身于染工,又无特殊之处,只因家中富有,自求当官,就与士大夫并列,恐怕讥讽之声要传到国外去。”宇文护终于让这事作罢。
建德年间(572~577),卢恺增加食邑二百户。
一年多后,转任内史下大夫。
周武帝在云陽宫,让各地挑选老牛,想用来烹给士人吃。
卢恺进谏说:“过去田子方买老马,君子以为美谈。
过去奉皇上明示,想以老牛之肉招待士人,恐怕有损仁政。”武帝称赞他的话,从而作罢。
卢恺转任礼部大夫,为出使陈国的副使。
此前,出使他国的,多按他国礼节行事。
到卢恺为使者,全按本国礼节行事,陈国人不能使他屈服。
建德四年(575)秋,李穆攻下轵关、柏崖二镇,命卢恺作公告,武帝读后很高兴,说:“卢恺的文章大有长进,荀景倩本是令君之子。”不久授卢恺襄州总管司录,转任治中。
大象元年(579),授他东京吏部大夫。
隋开皇初,加授他上仪同三司,授他尚书吏部侍郎,晋爵位为侯爵,仍兼任尚书左丞。
每每有奏折,他都侃然正色,虽然逢到喜怒之事,也不改变其常态。
高祖叹赏他有吏才,赐钱二十万,并赐缣帛三百匹,升他作散骑常侍。
开皇八年(588),皇上亲自考察百官,以卢恺为上等。
卢恺坚持辞让,不敢接受,高祖说:“吏部你很勤勉能干,以前我曾听说过。
如今你得到上等考绩,大家议论,都与我相同。
当仁不让,你有什么惭愧呀?事情都在我心里,不要推让了。”一年多后,卢恺任礼部尚书,兼管吏部尚书事。
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告苏威一些人背后的事。
卢恺受牵连,皇上把卢恺交给官吏办罪。
司法部门告卢恺说:“房恭懿,是尉迟迥一党的,不应当官。
苏威、卢恺二人,曲相推荐,累次加官,任他为海州刺史。
另外,吏部预选为官的人很多,卢恺不立即授官职,都看人打发。
苏威的堂弟苏彻、苏肃二人,都是乡里正式推荐到吏部的,苏彻的文书后到,却被先授官职。
苏肃左脚有毛病,又无才能,卢恺因苏威的缘故,授他朝请郎之职。
卢恺搞朋党,事情很明白。”皇上大怒说:“卢恺敢把天下的官职用作私人的恩惠!”卢恺取下官帽叩头说:“皇太子要任通事舍人苏夔为舍人,苏夔就是苏威的儿子,我认为苏夔不应升迁,坚持禀告皇太子而作罢。
我若与苏威有私情,怎会这样!”皇上说:“苏威的儿子,朝廷都知道,你于是固执己见,是为了邀功请赏。
至于朝廷不知道的,你就与之结朋党,这是奸臣作的事!”于是除名为百姓。
不久,卢恺死在家里。
自北周以来,选辟不分清浊。
到卢恺管吏部,与薛道衡、陆彦师等人,甄别士人,所以被人上谗言,说是结朋党,才落到这一步。
他儿子卢义恭继承爵位。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宋濂 越绝卷第六·袁康 卷七十八 蜀录三·崔鸿 读礼通考卷五十八·徐乾学 卷九十一·国朝·蒋一葵 宋史全文卷七下·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九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沿边招民垦荒章程·周树模 卷一百六十二·杨士奇 卷四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佚名 三十四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