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尸等捕盗疑購案

原文:

廿(二十)五年五月丁亥朔壬寅,州陵守綰、丞越敢讞之:廼二甲戌,走馬達告曰:「盗盗殺傷走馬好□□□部(?)中(?)。」即(?)令(?)獄(?)史(?)驩(?)、求盗尸等十六人追。尸等産捕詣秦男子治等四人、荆男子閬等十人,告羣盗盗殺傷好等。治等曰:「秦人,邦亡荆」;閬等曰:「荆邦人,皆居京州。相舆亡,來入秦地,欲歸羛(義)。行到州陵界中,未詣吏,悔。謀言曰:『治等巳(已)有辠(罪)秦,秦不□歸羛(義)。』來居山谷以攻盗。即攻盗盗殺傷好等。」它如尸等。診、問如告辤(辭)。京州後降爲秦。爲秦之後,治、閬乃羣盗盗殺傷好等。律曰:「産捕羣盗一人,購金十四兩。」有(又)曰:「它邦人□□□盗,非吏所興,毋(無)什伍將長者捕之,購金二兩。」鞫之:「尸等産捕治、閬等,告羣盗盗殺傷好等。治等秦人,邦亡荆;閬等荆人。亡,來入秦地,欲歸羛(義),悔,不詣吏。以京州降爲秦後,羣【盗盗殺傷好】等。」皆審。疑尸等購。它縣論。敢讞之。吏議:「以捕羣盗律購尸等。」或曰:「以捕它邦人【……。】」

廿(二十)五年六月丙辰朔已卯,南郡叚(假)守賈報州陵守綰、丞越:子讞:「求盗尸等捕秦男子治等四人、荆男子閬等十人,告羣盗盗殺傷好等。治等秦人,邦亡;閬等荆人。來歸羛(義),行到州陵,悔□□□□□□攻(?)盗(?),京州降爲秦,乃殺好等。疑尺【尸】等購。」讞固有審矣。治等,審秦人殹(也),尸等當購金七兩;閬等,其荆人殹(也),尸等當購金三兩。它有【律】令。

译文: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五月丁亥朔壬寅(十六日),州陵縣居守綰、縣丞越冒昧請示如下:上個二月戌(十七日),走馬達報告如下:「盗賊搶劫殺傷走馬好□□□部中。」於是命令獄史驩、求盗尸等十六人追捕。尸等活捉秦國男子治等四人和楚國男子閬等十人,並將其押送到官府,控告爲合夥行盗搶劫殺傷好等。治等說:「(我們是)秦國人,逃出本國亡命到楚國的。」閬等說:「我們是楚國人。(我們和治等)都居住在京州。相結伴逃亡,來到秦國,想歸附正義。走到州陵境内,還没到官府,(就)後悔了。我們商量說『治等已有罪於秦國,秦國不會□(准許?)歸附正義。』(我們)來住在山谷中從事攻剽盗劫。就攻剽盗劫,搶劫殺傷了好等。」其他如同尸等所述。勘驗、查詢(結果)如同控告和被告人供述。京州後來投降歸屬秦國。屬秦之後,治和閬等才合夥行盗【搶劫】殺傷好等。律文規定:「活捉圑夥盗匪一人,獎賞黄金十四兩。」又規定:「其他國家的人□□□盗,如果不是官方組織的,(又)没有隊伍和將帥首领的人,(能够)捕獲(來自它國的盗賊一人)的,獎賞黄金二兩。」審理(結果)如下:「尸等活捉治和閬等,控告爲合夥行盗搶劫殺傷好等。治等是秦國人,逃出本國亡命到楚國;閬等是楚國人。(他們都)逃亡,來到秦国,想要歸附正義,(但)後悔了,不到官府。在京州投降歸屬秦國之後,合夥【行盗搶劫殺傷好】等。」(以上)都確鑿無疑。不能確定尸等的獎賞。其他相關者由縣(負責)論處。越冒昧請示如上。(縣廷)擔當人判决意見(如下):「按照捕獲圑夥盗匪的律條獎賞尸等。」另有如下(判决意見):「按照捕獲其他國家的人【……。】」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六月丙辰朔已卯(二十四日),南郡太守代理賈答覆州陵縣居守綰、縣丞越:閣下請示(如下):「求盗尸等捕獲秦國男子治等四人和楚國男子閬等十人,(並)控告爲合夥行盗搶劫殺傷好等。治等是秦國人,逃出本國亡命,閬等是楚國人。(他們都)來(秦國)歸附正義,(但)走到州陵,後悔了□□□□□□攻剽盗劫,(在)京州投降歸屬秦國(後),(他們)才殺害好等。不能確定尸等的獎賞。」所請示的本來很清楚。治等,明明白白是秦國人,尸等(就)應該獎賞黄金七兩;閬等,他們是楚國人,尸等應該獎賞黄金三兩。其他(事宜)有【律】令(可循)。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列传第二十二·脱脱
  卷八十二·志第四十九·柯劭忞
  卷一 周紀一·司马光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卷八·王明清
  通志卷一百七十二·郑樵
  一二六三 谕着添派刘跃云胡高望帮同办理覆看三分全书·佚名
  傅岐传·姚思廉
  高道穆传·李延寿
  于由页传·刘昫
  史弘肇传·薛居正
  铁失传·宋濂
  赵惠文王三十年·佚名
  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庆历熙宁之变法】·钱穆
  食货二○·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岳甫·唐圭璋

      甫字大用。岳飞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以朝奉郎知台州兼提举本路常平茶盐。十二月移知明州。十五年(1188),除尚书左司郎官。   水调歌头   编修楼公易镇武昌,安阳岳甫作歌头一阕,奉祖行色。甫再拜。鲁口天下壮,襟楚带

  • 鲍溶诗集原序·鲍溶

    鲍溶诗集六卷史馆书旧题云鲍防集五卷崇文总目叙别集亦然知制诰宋敏求为臣言此集诗见文粹唐诗类选者亦称鲍溶作又防之杂感诗最显而此集无之知此诗非防作也臣以文粹类选及防杂感诗攷之敏求言是又得防知政事欧阳修所藏鲍

  • 曹文贞公诗集卷一·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五言古诗宪使徐公子方俾诸生赋勤学诗葢示勉励之意僭题卷末修身戒昬惰学业贵精勤圣人惜寸晷志士耻无闻勤惰不自省贤愚此中分流观八纮内矻矻穷朝曛农者国之本三时务耕耘作劳乃有得老稚俱欢欣梓匠服工役营

  • 二集卷八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古今体六十二首【戊寅六】七月朔日作协律惟夷则载时届素商步晨觉露重度水喜风凉树影增长?蝉声纷夕阳情知秋信到婪热审无妨【是日午後剧热】早桂臯涂送到一枝芳【臯涂精舍香山藏桂处也】

  • 卷60 ·佚名

    戴表元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闲暇 人胆小於壶,揣想无限极。 及其遂所愿,不过一消息。 金华文物府,前哲余楷则。 千年万年名,岂使夸者得。 戴表元 东阳方韶卿

  • 衡曲麈谭·张琦

    衡曲麈谭提要《衡曲麈谭》一卷,原不题作者姓名。此作又附载在《吴骚合编》卷首,《吴骚合编》是明骚隐居士所编,《衡曲麈谭》的作者,可能就是骚隐居士。骚隐居士又称骚隐生,又号白雪斋主人,姓张,名琦,字楚叔。精词曲,富收藏,曾选

  • 92.韩偓:香奁诗、长短句六首·施蜇存

    韩偓字致尧①,京兆人,昭宗龙纪元年(公元八八九年)进士。他与韦庄都是唐代最后一群诗人。当时宦官弄权,军阀跋扈,昭宗李晔于光化三年十一月,被左右军中将刘季述逼迫退位,囚于东宫少阳院。韩偓与宰相崔胤定策诛杀刘季述。天复

  • 第十三章荆公之武功·梁启超

    俗儒诋制公最甚者二事,其一则聚敛,其一则黩武也。荆公之理财,绝非聚敛,吾既极言之矣。荆公之用兵,独得云黩武乎?是又不可以不辨。今外人动诮我为不武之国。我之不武,非自昔而然也,宋以后之学说误之也。宋人之以忍耻包羞为德也

  • ●卷四·赵釴

    林时隐博学多闻,深明象纬,聚书数千卷,皆自校仇。语子孙曰:“吾与汝曹获良产矣。”昔先正亦云:“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吾尝笑其言。夫积书所以尚友古人,自广闻见,岂徒遗子孙为功名计耶?若恃是为产

  • 二百四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八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目下米价比前又贱,每石六钱四、五分至七、八钱不等。百姓太平。谨将八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 一○二九 军机大臣奏全书处查核错误记过次数及督催处查核功课情形片·佚名

    一○二九 军机大臣奏全书处查核错误记过次数及督催处查核功课情形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六日查四库全书处查核错误记过次数,系三个月汇奏一次,现在夏季呈进之书,陆续发下。臣等已片催该处,将总校、分校各员记过次数,汇齐开

  • 裴植传·李延寿

    裴植,字文远,叔业的兄长叔宝的儿子。少小酷好读书,博览经史,尤长于佛教经典,善于谈论佛家义理。跟随裴叔业在寿春任上。叔业病卒,席法友、柳玄达等共同推举裴植监理州事。封锁叔业丧事的消息,下达命令,处理政事,都出于裴植的主

  • 卷五八·邱濬

    ▲宗庙飨祀之礼(上) 《易》:王假有庙,致孝享也。 程颐曰:“王者萃人心之道,至于建立宗庙,所以致其孝飨之诚也。祭祀,人心之所自尽也,故萃天下之心者无如孝享。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其极也。” 吴澂曰:

  • 学庸正説卷上·赵南星

    明 赵南星 撰大学正説大学之道三节大学者进乎小学大人之所务也道则其学之方法也大学之道何在在明己之明徳又在乎新民之徳又在乎止于至善夫徳而谓之明者以其虚而且灵具仁义礼智之性于中而足以应夫万事也既曰明徳则本

  • 卷一百四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二  宋 卫湜 撰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寜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

  •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通称三昧者。调直

  • 骈志·陈禹谟

    二十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曾采掇诸书琐事隽语,著 《广滑稽》三十六卷。并有 《经籍异同》行世。本书摘取古事之中相类者对比辑录而

  • 睡庵稿·汤宾尹

    明代诗文别集。汤宾尹(字嘉宾)著。嘉宾所著述,刻本颇多,比如:明万历间戴谷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2卷;明博古堂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1卷;明万历间刻本《睡庵诗稿》4卷、文稿11卷;明万历间李曙寰等刻本《睡庵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