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任忠传

任忠,字奉城。小名蛮奴,汝陰人。任忠从小甭单,地位低下,被乡里人看不起。长大以后,他很狡诈,主意很多,体力过人,特别善于骑马、射箭,州里的年轻人都归附他。梁鄱陽王萧范任合州刺史时,听说了任忠的情况,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

侯景之乱时,任忠率领乡中几百人众,跟随晋陽太守梅伯龙去寿春讨伐侯景手下的将领王贵显,每次作战都能打败敌人。本地人胡通聚众为寇大肆掳掠时,萧范派任忠与主帅梅思立共同去讨平胡通。后来任忠仍跟随萧范的世子萧嗣率军入京救援,但京城陷落,不久他们便去守卫晋熙。侯景之乱被平定后,任忠被授任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为梁王,委任任忠为巴陵太守。王琳失败后,任忠回到朝廷,官授明毅将军、安湘太守,仍然跟随侯王真进讨巴、湘之地。后来他多次升迁为豫宁太守,衡陽内史。华皎发动兵变,任忠事先参与了预谋,后来华皎被讨平,陈宣帝认为任忠事先将兵变之事密告朝廷,因此将任忠释放了而没有问罪。

太建初,任忠跟随章昭达在广州讨伐欧陽纥,因有功被授直阁将军。后来升任武毅将军、庐陵内史。任期满,任忠入朝任右军将军。

太建五年(573),众军北伐,任忠带兵出西道,在大岘打跑了齐历陽王高景安,他们又向北追击齐兵一直追到东关,攻下了它的东西二城。他又进军蕲、谯二州,都取得了胜利。他们又直接袭击合肥,攻进了外城,进而又攻克了霍州。任忠因有功被授予员外散骑常侍,封为安复县侯。当吕梁兵败时,任忠的军队却完好地回朝。不久,授任忠都督寿陽、新蔡、霍州沿淮河的各路军队、霍州刺史。后又入朝为左卫将军。又升为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并担任都督。任忠率领步兵、骑兵来攻历陽。周派王延贵率人马作为援兵,任忠大胜该部,活捉了王延贵。

陈后主即位,晋封任忠为镇南大将军,并赐给他鼓吹一部。任忠后来又入朝任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又出任吴兴内史。

隋兵过江时,任忠自吴兴赶赴京城,在朱雀门驻扎军队,后主召集萧摩诃及其他官员在内殿商议大事。任忠说:“兵法中说,前来攻打的客军贵在速决,守城的主军贵在坚持、稳重。现在国家兵多粮足,应当固守台城,沿淮树立栅栏。即使隋军来了,不让他们互通信息。请给我一万精兵,战船三百艘,渡江直接突袭六合。敌人的主力部队肯定认为他们那些渡江的将士被我们抓获,锐气自然受挫;淮南当地人,与我原来就很熟悉,听说我去,肯定会响应并跟从作战;我再扬言要去徐州,要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样,敌军就不攻自退了。等到春水上涨,江上游的周罗日侯等军队,肯定会顺水而下赶来救援,这是一个好计策。”后主不采纳他的意见。第二天却突然说:“心里烦死人,让萧郎去打一下。”任忠叩头苦苦劝告后主不要出战,但后主听从了孔范的话,还是出战北军,于是在白土冈摆阵。战败以后,任忠急忙入朝见后主,说了战败的情景后说:“皇上安心住下,我没有用力的地方了。”后主给他两袋金子,说:“替我在南岸收募士兵,还可再一战。”任忠说:“陛下应当备好船只,去上游诸军那里,我当以死奉卫。”后主相信了他,下令让任忠带部分人去联系。任忠告辞说:“我安排好,马上就来奉迎陛下。”后主命令宫中人收拾好行装等待任忠,但等了许久却不见他回来。当时隋将韩擒虎从新林进军,任忠领着几骑人马前往石子冈投降隋军,又领韩擒虎军队入了南掖门。台城平定后,任忠进入长安,隋授他开府仪同三司,死时七十七岁。

隋文帝后来因散骑常侍袁元友能对陈后主直言进谏而称赞他,提升他当主爵侍郎,他对群臣说:“我后悔刚平定陈时没杀了任蛮奴。他受人荣华富贵,而且寄以重托,不能以死相报,却说‘没法用力’,比起弘演纳肝那样的忠义,相差是何等之远啊!”任忠的儿子幼武,官至仪同三司。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房玄龄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刘昫
  卷第一百三十九·胡三省
  卷之四百二·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七十五 曹寅奏陈江宁地方晴雨情形摺·佚名
  卷四十九·郝经
  卷六十二·佚名
  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金毓黻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卷二·李天根
  刘昶传·魏收
  桓彦范传·刘昫
  李照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王世贞

      高子业少负渊敏,生支干与伪汉友谅同。既迁楚臬,恆邑邑不自得,发病卒,实友谅彭湖之岁也。其诗如“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既妨来者途,谁明去矣怀”,“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久

  • 第五十二回 不忘车笠盟寻张遇李 远寄平安字指柳说槐·萧晶玉

    且说曹文豹大怒出店,走了几步,翻身复又同来,向店家问道:“他的府第在于何处?”店家不敢不说,遂答道:“出门一直望西,走一箭多远,坐北朝南一所大府,门外两个白石狮子的便是。”曹爷也不再言,一口气走至镇国府

  • 四集卷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癸巳八】立秋【六月九日】何处而无秋信迎山庄秋信最分明西南风至农经验【月令占候图云立秋晡时申西南凉风至宜粟谷今日□申特立秋而风自西南

  • 南湖集卷九·张镃

    宋 张镃 撰七言絶句方壶【在荼防洞中】春在壶中晩更长众仙相命醉霓觞戏将龙脑真珠网搭上周回碧玉廊白头翁鸟桧丛幽啭惬新晴巧好春林百鸟声羽辈误教推皓首细听多是少年情暂往嘉兴离桂隠过渡侧望山来起复平横冲波去碧

  • 李洞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苦吟作诗,诗风奇峭。 绣岭宫词 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 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 犹唱开元太平曲。 李洞诗鉴赏 李洞生活的晚唐时代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国势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而僖

  • 98.唐人诗论鸟瞰·施蜇存

    本文目的在将唐人关于诗的评论研究作一个鸟瞰。其实,我在讲诗的时候,已随时接触到这一方面的情况,本文只是再综合一次而已。诗论、文论,都属于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专题。关于唐代诗论,已有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方孝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万历十五年四月庚申朔 上亲享 太庙○升总督蓟辽等处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王一鹗为兵部尚书○复除翰林院修撰张元忭官如故○辛酉 上御经筵○刘保定等处赎银三千六百四十八两为修理北岳庙○都察院考试实授御史钟化民

  •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孙传芳自致败亡·刘以芬

    小站军阀(北洋军阀,其基础实奠于袁世凯之小站练兵),自袁死后分为皖、直两系。皖系始于段而终于段,直则由冯而曹而吴,而以孙传芳为之殿,卒亦皆败。诸人败因,前既分述之矣,孙之败亦可得而言焉。 孙在直系,本属后起,其首露头角,在于

  •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二百多年的纷争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统一之后,他又采取了一些厚今薄迸的措施,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

  • ●卷五外篇·何孟春

    教学,于王者之务莫先焉。成周遗册足征也。二代以降,汉、唐、宋为达治体,而汉未遑庠序之事,元朔始兴太学。唐仍魏制,始郡县有学。然唐郡县,未闻有专官于学者。宋庆历间,始立学命官。时宋已四世矣。我圣祖太学之立,在未正位前。

  • 第三章 16·辜鸿铭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辜讲孔子说:“在射箭比赛中,箭穿过靶不应该计分,因为参赛者公开较量的不仅是力量,至少,这种规则已经过时了。”

  • 卷二百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七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二荒礼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注荒凶年也郑司农云救饥之政十有二品】【郑氏锷曰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或不可逃所恃以无恐

  •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六     宋 吕大圭 撰桓公  正月己卯烝【八年】或问书烝之义何也曰胡氏曰案周书大司马烝以中冬今鲁烝以春正月其不同何也周书有周月以纪改而其言曰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周革命改正示

  • 卷八·陈大章

    <经部,诗类,诗传名物集览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八   庻吉士陈大章撰草葭菼掲掲朱传菼薍也亦谓之荻尔雅蒹薕菼薍其萌虇又云菼骓也注菼草色如骓在青白之间广雅藡萑也説文蒹萑之未秀者萑之初生一曰薍一曰鵻薍菼

  • 卷二·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学二存养 持敬 静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以下论存养】古人言志帅心君须心有主张始得心若不存一身便无所主宰心在羣妄自然退听人精神飞心不在殻子里面便害

  • 卷四百五十四·佚名

    △第二分增上慢品第六十之三复次善现於意云何。假使於此南赡部洲诸有情类皆得人身。得人身已发心修学诸菩萨行。皆证无上正等菩提。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尽其寿量以诸世间上妙乐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此诸如来应正等觉。

  •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佚名

        不载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涅槃后迦叶阿难于摩竭国僧伽尸城北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先礼佛已  礼法众僧  各受集法  此诸法典  除去五盖  一心听受  说所聚法  如阿难说  当共信乐  是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