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桓彦范传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祖父桓法嗣,是雍王府咨议参军,弘文馆学士。桓彦范慷慨潇洒,少年时因承袭祖辈的余荫被调任右翊卫。圣历初年(698),授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很是看重,特殊礼遇,曾对他说:“足下才识如此,一定前程远大。”还提升他为监察御史。

长安三年(703),调任御史中丞。四年转任司刑少卿。当时,司仆卿张昌宗因派术士李弘泰占卜他有帝王之分,御史中丞宋王景请拘留审理,详尽地讲了他的罪过,但武则天不同意判刑,桓彦范对此事上疏道:“张昌宗无德无才,谬承陛下恩宠,本应当粉身碎骨,来报答陛下特殊栽培,竟然包藏祸心,有这样的占卜!陛下长期施加恩惠,不忍先刑。张宗昌叛逆作乱的罪行很多,这是自己招来的罪过,这是老天爷生怒,并不是陛下有心杀他,违天不祥,乞请陛下裁决。..君尚在,但是做臣子的却图望有天子之分,这就是逆臣,如果不诛,社稷也不会安稳。伏请将张昌宗交付鸾台凤阁三司追究其罪。”奏章奏上之后却没有结果。当时又有内史李峤等奏称“:陛下刚革新之时,人多逆反,审讯断决,刑法极严,一些刻薄的官吏,恣意加重迫害,当时被周兴、丘责力、来俊臣所酷法破家的人,现在都在申诉冤情。”桓彦范又奏请从文明元年(684)以后被判罪的人,除了扬、豫、博三州的谋反魁首以外,其他人都加以赦免。表疏前后达十奏,言辞恳切,至此才得到允许采纳。桓彦范凡是所奏议的,如果碰上皇上责问,他就辞色无惧,争论愈厉。他曾对他所亲人说“:今天既然做了执法官,人命就是在自己的手上,一定不能顺旨诡辞,来求得自己的安全。”

这年,武则天生病,张易之与弟张昌宗入阁侍疾,暗中图谋叛逆。凤阁侍郎张柬之与桓彦范及中台右丞敬晖等策划诛杀张易之兄弟。张柬之迅速引荐桓彦范和敬晖同时任左右羽林将军,授予指挥禁兵的职权,共同图谋平定反叛之事。当时皇太子每于北门起居,桓彦范与敬晖趁此时谒见,秘密陈计,太子听从了他们的策划。

神龙元年(705)正月,桓彦范与敬晖及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领左右羽林军及一千骑和五百余步兵在宫中捉拿张易之、张昌宗。令李湛、李多祚到东宫迎皇太子。兵到玄武门,桓彦范等保护太子斩关而入,兵士大噪。当时,武则天在迎仙宫的集仙殿。斩张易之、张昌宗于廊下,并迅速到其宅第斩其兄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并将他们首级悬挂天津桥南。人们看见,莫不欢叫相贺,有的割他们的一块肉,一个晚上肉都割尽。第二天,太子即位,桓彦范以功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拜授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国公,赐实封五百户。从新令,又改为侍中。

桓彦范曾上表论时政数条,其大义是“:过去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篇,讲的是后妃乃是人伦之本,治国之源始。所以娥皇、女英下嫁而舜治政兴旺,太任、太姒出嫁姬氏便使姬周兴盛,桀逃亡到南巢,祸起于妹喜;鲁桓公灭国,是被齐国美女迷惑。伏见陛下每次临朝听政,皇后总施帷幔坐殿上,参与政事。臣选列历史上的国君详细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帝王中凡有与妇人谋及政事的,莫不破国亡身,走上绝路。况且以阴乘驾在阳之上,这是违背天理的,以妇凌夫,这是违背人伦的。违天不祥,违人不义。由此古人以‘北鸡之晨,惟家之索’,易经上说:‘无攸遂,在中馈。’讲的都是妇人不得干预国政。伏愿陛下览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国家为重,下以百姓为念,应当令皇后无往正殿,干预朝政,专在宫中,修养阴教,则社会稳定,永远兴旺。”

又说:“臣闻京师到处在传说,胡僧慧范假托佛教,欺诈迷惑后妃,所以能够出入宫闱,扰乱时政。陛下又轻骑微行,多次到其室,上下亵狎,有损尊严。臣曾听说兴旺之理,必由进善;富国安民,莫大弃恶。所以孔子说‘:拿左道乱政的人杀,借鬼神危人的杀。’今慧范之罪,与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不急诛,一定会生乱变。除恶务本,去邪不疑。实愿陛下,早加裁贬。”桓彦范的这些意见未被采纳。同时,中宗又授方术人郑普思为秘书监,叶净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苦苦劝告,言其不可。中宗说:“既要用他们,就容不得阻止。”桓彦范又说“:陛下自登上宝位,便马上宣布‘军国政化,皆依贞观时的办法’,贞观中太宗曾用魏征、虞世南、颜师古为秘书监,孔颖达为国子祭酒。而郑普思等都是方术庸流之辈,哪里足以与他们相比。臣担心人们议论陛下官不择才,随随便便把官职加于私爱。希望陛下要慎重选择。”中宗也不采纳。

当时,韦皇后参于朝政,德静郡王武三思又在朝中用权,认为武则天是被桓彦范所废除,常深怀怨恨,又担心桓彦范等逐渐铲除武氏,便考虑先下手对付桓彦范,皇后韦氏既深为中宗所信任宠爱,言无不从,武三思又与韦氏私通,便早晚在中宗耳边说桓彦范的坏话。中宗竟用武三思的计谋,晋封桓彦范为扶阳郡王,敬晖为平阳郡王,张柬之为汉郡王、崔玄日韦为博陵郡王,袁恕己为南阳郡王,并加特进之职,免除宰相之职。还给桓彦范赐姓韦氏,令与皇后同姓,..杂彩、锦绣、金银、鞍马等。虽然表面上表示优崇,而实际夺去他们的实权。易州刺史赵履温,是桓彦范的妻兄。桓彦范诛张易之后上奏说赵履温也共谋其事,于是赵履温被授司农少卿官职。赵履温为了感激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心爱婢女送给桓彦范。到桓彦范免除宰相之职,赵履温又夺回这两个婢女,这样就大大的为时论所讥讽。不久,桓彦范调外任氵名州刺史,转濠州刺史。

二年,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因武三思与韦氏通奸,偷偷谋划除掉他们。事泄,被武三思诬陷,说王同皎将废除韦氏,并说桓彦范与他通信息也知其情。因此桓彦范被贬到泷州做司马,敬晖到崖州做司马,袁恕己到窦州做司马,崔玄日韦到白州做司马,并命令永不升职,勋封并削。桓彦范仍复其本姓桓氏。

这年秋,武三思又阴令人把皇后的秽行,榜贴于天津桥,请除韦氏。中宗闻知大怒,命卿史大夫李承嘉追查其人。李承嘉按武三思的旨意,上奏说:“桓彦范与敬晖、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日韦等指使人偷偷张贴的。表面上是废后,实际上有危君之计,请加以满门抄斩。”中宗依李承嘉所奏。大理丞李朝隐坚持上奏说“:敬晖等既未经审理,不可马上诛夷,请派御史查清罪行,待审理案情,依法处分。”大理卿裴谈奏道“:敬晖等只适合据皇上亲自断罪,不可另外等候审讯,请一并处斩没收所有家产。”中宗采纳了裴谈的意见,但因桓彦范等五人赏赐了铁券,许以不死,于是就长期流放桓彦范于滚州,敬晖于崖州,张柬之于泷州,袁恕己于环州,崔玄日韦于古州,并终身禁锢,子弟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也流配岭外。李承嘉因此被授金紫光禄大夫,晋封襄武郡公。韦氏为此特赐李承嘉彩五百段,瑞锦被一张。升迁裴谈为刑部尚书,贬李朝隐为闻喜县令。武三思又怂恿节愍太子上表请求斩桓彦范等的三族,中宗因为已经有前面赐的铁券许以不死就没依从这个请求。武三思忧虑桓彦范等重新被进用,又采取了中书舍人崔..的计策,特令崔..的表兄嘉州司马周利贞代理右台侍御史,到岭外并假冒圣旨诛杀桓彦范。桓彦范奔赴流放地,行至贵州,周利贞在途中追上,就命令左右捆绑桓彦范,拖到竹茬之上,皮肉挂掉露出骨头,然后又乱杖打死,那时他只五十四岁。

睿宗即位,延和元年(712),追复桓彦范原有官爵,还他的子孙实封二百户。玄宗即位,开元六年(718),下诏:“配享中宗、孝和皇帝庙廷,桓彦范的子弟都加提拔录用。”建中元年(780),重赠司徒。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八·焦竑
  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八·佚名
  大事记卷八·吕祖谦
  卷二【八则】·岳珂
  一二九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来热勘书完竣并查明阙失颠舛各书设法办理折·佚名
  绎史卷二十三上·马骕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沈冲传·萧子显
  刘善明传·李延寿
  骠传·欧阳修
  刘赞传·欧阳修
  杨简传·脱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五七言古诗一田锡御沟春半桃花水初下一沟澄緑光如砑夹道官城数里中静听潺湲明月夜千门万户建章宫金鏁横门沟暗通三月花飞若零雨水流何处咽香红送春花霏霏栁依依留春不住送春归春归何处堪图

  • 四七一 湖广总督三宝奏三次查获应毁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七一 湖广总督三宝奏三次查获应毁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三日湖广总督 暂署湖北巡抚臣三宝谨奏,为三次查获逆书并应毁违碍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江西逆犯王锡侯妄作《字贯》等书,臣抵任后,卽经督饬各属设法

  • 慕容俨传·李延寿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人,是鲜卑大单于慕容蝅的后代。他容貌出众,身材伟岸,不喜欢读书,颇爱学习兵法。..朱氏败落后,他归顺了神武帝。因建立功勋,多次升迁,官至五城太守。他去见东雍州刺史潘相乐,只是双手一揖。丞尉以下的官吏,都多

  • 赵鼎传·脱脱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出生后四年就成为孤儿,母亲樊氏教育他,博通经史百家之书。考中崇宁五年(1106)进士,对策时斥责章..误国。历官至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道他的才能,提升他为开封士曹。金兵攻陷太原,朝廷商议割让三镇土

  • 一二三、宋鈃考·钱穆

    《汉志》小说家《宋子》十八篇,班固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又名家《尹文子》一篇,班云:“说齐宣王。”师古曰:“刘向云:与宋鈃俱游稷下。”今按《荀子》书以墨翟、宋鈃并称,则鈃乃墨徒

  • 甲申纪事·赵士锦

    ●序:《甲申纪事》者,追录也。追录故有日、有不日也。自三月十七日以后,则日之,以前则不能日也。然则甲申之事若是尽乎?曰:书其见闻,宁真而毋欺,故甯简而毋滥也。呜呼!后之君子,得是纪面读之,不特陷城之情形与贼之行径,如身在涂炭

  • 二年·佚名

    (丁未)二年大明嘉靖二十六年春正月1月2日○乙卯,知中樞府事尹元衡啓曰:「臣以戚里之人,濫參勳錄,位至從二品,今者大臣,以臣爲有功,而又陞正二品。爵命如此濫施,則恐朝廷名器,自此而不重也。請改正。」傳曰:「頃者宗社幾危,賴卿之力

  • 周书·立政·佚名

    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

  • 第三章 20·辜鸿铭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辜讲孔子说:“《风》《雅》 开始的第一首民谣表达了爱慕的情感,热烈但不淫乱,忧郁但不颓废。”辜解中国女性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正是这种特性,使中国女性拥有了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女性没有

  • 覆四川当局欢迎电·太虚

    成都统率办事处刘邓田处长荃鉴:锦水莪峰,久萦寤寐,重以电招,弥切遐想。溯江西上,当待春深,先此驰报,无任钦迟!太虚。(见海刊八卷一期)

  • 卷第二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猛光侍缚迦  金光[醫-酉+口]罗钵那剌陀得果  妙发钵持油尔时猛光王默自思念。我今婴此不睡之病日觉有增。欲设何方令得瘳愈。应可召集国内医人

  • 卷第四十八(第八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十八(第八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增一法之一佛婆伽婆住舍婆提。长老优波离问佛。若男子作女人威仪。女人相女人服作女人形制已。如男子法受戒。得戒不。佛言。得戒。众僧得罪。又问。若女

  • 贤首五教仪条个·续法

    卷第一 序 时教图 法界观图 别三时先照 转照 还照问答三时名义 通三时一念时 一化时(华严 阿含 方广 般若 法华 涅盘 通妨)卷第二 三际时 同类时 异类时念摄时 重收时 异界时摄入时 收末时通恒

  • 负暄野录·陈槱

    书学杂著。南宋陈槱撰。二卷。末有至正七年王东跋。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上卷有论石刻五则、论篆法一则、论诸家书格七则;下卷有论学书之法四则、论笔墨纸砚十二则。该书上卷论历代石刻及诸家书法,分为总论古今石刻、秦

  • 本草害利·凌奂

    成书于1862年。清代凌奂(晓五)撰,手稿本。作者得其师吴古年之《本草分队》遂以此为基础,集诸家本草之药论,补入药物有害于疾病之内容,更名《本草害利》。全书共8卷,本书集历代本草及名医经验,删繁就简,罗列常用药物,按脏腑分

  • 道法会元·佚名

    道教经书。不题编者。卷帙浩大,共二百六十八卷。辑有宋元两代符箓诸派源流及各种符咒秘法歌诀,包括有雷法、祈禳、登斋、炼度、解厄、伏魔、飞步章奏、内炼、施食、月孛、灶告、遣瘟、治病、考召黑律收邪、占卜等,以清微

  • 大唐创业起居注·温大雅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626)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

  • 舍利弗阿毗昙论·佚名

    梵名S/a^riputra^bhidharma -s/a^stra 。凡三十卷。又称舍利弗阿毗昙。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