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诗鉴赏
生平简介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苦吟作诗,诗风奇峭。
绣岭宫词
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
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
犹唱开元太平曲。
李洞诗鉴赏
李洞生活的晚唐时代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国势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而僖宗荒淫嬉戏,贪残昏朽,更甚于玄宗;这首诗表面是写唐玄宗的荒政误国,实是针对时政而发的 。《唐才子传》说李洞写诗“逼真 于岛(贾岛 ),新奇或过之”。此诗的新颖在于:诗 人写李唐的衰朽,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出之。
骊山是长安著名风景区,山上有华清宫,山脚有华清池。骊山两侧,为东西绣岭,广栽林木花卉,并置高台飞阁 ,是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游幸玩乐之所。 “春日迟迟春草绿 ”,迟迟 ,描写阳春的舒缓,可推测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这句写游绣岭宫的季节、天气以及满眼新绿的景色 。在一般情况下,“春 草绿”应是一种宜人之色 ,但用于此刻的登绣岭宫, 便给人以“草遮回磴绝鸣鸾”之感,写的却是荒草萋萋的荒凉之境。如果说这句还只是通过对背景的联想才透出了“春草绿”的时代气息,那么,这“野棠开尽飘香玉”的时代气息就更其明显了。我们知道,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遂成开元盛世,后期迷于声色狗马,讨厌政事,酿成安史之乱。但这些具体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是无法写到一首小诗中去的,诗人便抓住了绣岭野棠来叙述 ,使读者思而得之 ,手法新奇。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培训乐队(“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玄宗临幸华清宫,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棠梨栽后,未及嫁接,安史之乱起;这些准备嫁接的母本,此后便到处漫生。“野棠”的“野”字 ,包含了诗人的多少感叹!“开尽”的“尽”字, 又道出了多少“芳树无人花自落 ”之慨!“飘香玉” 的“飘”字 ,又蕴藏着诗人多少惋惜之情 !原为御地之树,今为无主之林;原为笙管之地,今为无人之境;弟子散尽,香玉(棠梨花瓣)惊风;野、尽、飘三字,写出了多少令人感慨的意境!只迷声色,不理国政,梨未成,梦已绝,君主的荒淫享乐带来了多么深重的国灾民难!
尾联写出一位白发老人的举动:“ 绣岭宫前鹤发 翁,犹唱开元太平曲”。自玄宗的开元盛日,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时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活动在开元时代的人,自然一个也没有了。“犹唱”二字 ,表面似讥 老人爱翻陈年老历 ,唱得不合时宜,实则感慨深远。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诗人寄寓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息。诗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心的真挚感情。这种寄真情于字背,寓深义于眼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颇得游刃骚雅之妙。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八十二·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二·彭定求 第二十六出 弃旧·李渔 楔子·李文蔚 楔子·白朴 卷一·万树 二集卷六十五·乾隆 卷三百十四·陈思 卷二百六十六·陈思 卷二十二·乾隆 卷八百六十一·佚名 御选金诗卷七·康熙 奉和岳州山城·张说 84.郑鹧鸪诗·施蜇存 第二十出 祝告嫦娥·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