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辜讲

孔子说:“在射箭比赛中,箭穿过靶不应该计分,因为参赛者公开较量的不仅是力量,至少,这种规则已经过时了。”

猜你喜欢
  提要·童品
  孟子纂疏卷六·赵顺孙
  记住父母的年纪·孔子
  提要·江永
  卷三十八·沈廷芳
  卷一百十一·秦蕙田
  后叙·傅逊
  卷十三·傅逊
  桃夭·佚名
  卷三·魏了翁
  序·董鼎
  卷之四十八·邵经邦
  高僧傳卷第二·慧皎
  卷十(临济宗)·佚名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463_1 【七老会诗(杲年八十九)】胡杲   闲居同会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霜鬓不嫌杯酒兴,   白头仍爱玉炉熏。裴回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搜神得句题红叶,   望

  • 第四折·杨梓

    (驾上,开住,做睡意了)(正末扮魂子上,开)霍山霍禹造反,须索奏知天子去咱。哎,阴司景界好与人世不同呵。(外一折了,下)(等驾上,再开住)(二净说计一折,下) 【双调】【新水令】冷飕飕风摆动引魂幡,也是我为国家呵一灵儿不散。高挑

  • 巻二十二·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二   明 袁表马荧 编王检讨集一五言古诗感寓吾闻上古初浑灏本一气羲皇肇人文龙马飒已至轩鸿垂衣绅唐虞臻至治橧巢邈以逺黼黻日云贵云胡苍姫还酒薄真味鳯衰其如何寥落匪一世其二双

  • 第六十一回 困梁宫君王饿死 攻湘州叔侄寻仇·蔡东藩

      却说侯景伪传敕命,解散援军,邵陵王纶等,大开军事会议,推柳仲礼主决。纶语仲礼道:“今日事悉委将军,请将军酌定进止。”仲礼熟视不答,裴之高、王僧辩齐声道:“将军拥众百万,坐致宫阙沦没,居心何忍!现只好竭力决战,何必多疑!”

  • 序·李塨

    阅史郄视五卷,吾友蠡吾恕谷先生则古昔经世务之所为作也。其于诸史中众人嚣嚣、置论不休者,都不滥及,而独措思于其要者、切者,若兵农诸大政,尤三致意焉。其忧深,其识远,其旨约,其言文,有天下者举斯编而措之,以比隆前古之盛,有余裕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佚名

    正德五年六月乙酉朔大学士李东阳复上疏辞曰人臣之义能则致身不能则止二间之间不容以发臣八月而生元气素弱今年六十有四卦数已周用是乞休已非一次比见朝廷多事及会典未完实录未进逆贼未擒不敢言退今纂修粗成叛乱亦靖愿

  • 卷之五百四十五·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五月。癸酉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戌皆如之。  ○直隶总督袁世凯奏、遵旨严禁刁绅蠹役滋扰寺院。并分别声明。其未入祀典各庙宇。或由绅民禀请改

  • ◎郑孝胥拒入段阁·刘以芬

    郑孝胥自鼎革后,匿迹沪上,以文字自娱,一若与政治绝缘者,实则别有怀抱,故作此态以欺人耳,闻段祺瑞曾一度电招其入阁长交通,盖段派志在借用日债,以私扩兵力,而郑亦夙主利用外资者,前清末叶之川粤汉铁道借款,虽出自盛宣怀,郑实暗中策

  • 第三二保结状光绪四年三月一一二○四-四·佚名

    工总书许廉,保证灰匠首金万和具保结状工总书许廉,今当大人台前,保得金万和一名,为人诚实,兼有家室,堪以接充灰匠首额缺,柯永求一名,接充炭匠首额缺,小心当差,不敢玩误。如有玩误,惟廉是问。合具保结状是实。

  • 三○八 江西巡抚海成奏查办应毁书籍并呈名异书同各书清单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八 江西巡抚海成奏查办应毁书籍并呈名异书同各书清单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奏闻事。窃照闰十月二十八日准大学士仍管两江总督臣高晋咨开,钦奉上谕:朕昨检阔各省呈缴应毁书籍,内有僧

  • 御制题两汉博闻·杨大雅

    御制题两汉博闻迁创班承范继哉纂言功足补秦反博闻特举两书要颇缪还兼百卷该【史记一百三十卷举成数也】撰者或讹杨【侃】及鲁【黄鲁曽考晁公武读书志以两汉博闻为杨侃撰其书采前后汉书中隽语为标目先载本文而备列诸家

  • 汪广洋传·张廷玉

    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后定居太平。太祖渡江,将他召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设置正军都谏司后,汪广洋被提拔为谏官,升迁行省都事,屡次晋升,成为中书右司郎中。不久又主持骁骑卫事,辅助常遇春管理军务。攻下赣州后,汪广洋留

  • 卷三 三才章第七·邢昺

    [疏]正义曰:天地谓之二仪,兼人谓之三才。曾子见夫子陈说五等之孝既毕,乃发叹曰:“甚哉!孝之大也。”夫子因其叹美,乃为说天经、地义、人行之事,可教化于人,故以名章,次五孝之后。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参闻行孝无限高卑,始知

  • 卷十五·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二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三等诸佛回向。此菩萨摩诃萨。随顺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回向。此菩萨。修菩萨行时。见好恶色。其心清净而无憎爱。欢喜悦乐起无坏心。离诸忧恼得正直心。身意

  • 卷十·晁迥

    合世态者由乎饰情感神道者由乎至诚有妄有真各以类应必然之理也君子时权以适变小人幸权而失正大智明照物无遁形予自引退就第乆于佚老阖扉宴息交游殆絶门闲室静身端心虚饵药扶衰读书广智味老庄之语体真素而不杂究宗雷之

  • 戒为定慧之根基·太虚

    ──在宝华山慧居寺讲──宝华山慧居寺是中国宏律的最大道场,太虚今日来此会戴季陶院长商世界佛学苑设在首都事,适逢贵寺传戒,乘此机会,将佛在人世安立教团的律仪,略为一说。在座的僧众,有系住在此寺久经受习律仪的,有系现由

  • 卷第一百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六诸预流者。于四颠倒几已断。几未断耶。答一切已断。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说有十二颠倒。八唯见所

  • 明臣谥考·鲍应鳌

    明鲍应鼇撰。应鼇字山父,歙县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是书载明代文武诸臣赠谥,与钦定《明史》各传俱相符合。首载各谥释义,为当时礼官体例。而所列诸谥,如某人谥某字,皆分注当日定谥取义之文於下,使观者具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