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曾国藩的治兵术

湘乡曾涤生(国藩)为中国近百年间的重要人物,捧他的颂之为圣人,骂他的就谥之曰汉奸。究竟他是好是坏,极易判断,只要看帮谁办事,反对的是那一阶级,就黑白分明。他死于南京的两江总督任内,南京玄武湖一个亭子上过去悬挂他的遗像,辛亥革命后,像上的眼睛被人挖去了,这叫做“公道自在人心”。不料过了十余年,这位谄媚异族,屠杀同胞的“英雄”忽然又交起好运,蒋介石把曾国藩捧上三十三天,不论治军治家,处处奉“曾文正公”为规臬:在鄂豫皖湘赣“剿共”的时候,曾大量印行“曾胡治兵语录”颁发给他的部下研究;提倡“礼义廉耻”的“新生活运动”,更是根据曾国藩“原才”一文的理论——在一二人的倡导下,可以使天下移风易俗,拨乱为治;抗战以来,蒋经国在赣州,每两星期必须写一封长信给他,而且一定要写楷书,这是刻意摹仿曾国藩家书,尤其明显。

蒋介石为了什幺这样崇拜曾国藩呢?除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臭味相投的一般性原因之外,特别是因为曾国藩是中国军阀建军的祖宗(在曾国藩之前,正规军为绿营,是统一的,他创始了湘军,才有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北洋军),他的治兵方术,是反人民军队唯一有效的办法。这一点,蒋介石的老师段祺瑞,和他的“太先生”袁世凯,都没有蒋介石那样体会得深刻。

曾国藩以在籍侍郎办团练,招募一大批农民为保卫地主豪绅的利益与另外的一批农民作战,这件事已不大好办,后来“率领湘勇出省杀贼”,当然更不好办——在本地时还可以用“保卫家乡”(实际是保卫地主)的口号骗人,出省就不能再用了,而打仗是要拼命的,农民为什幺肯为满清和曾国藩拼命去杀另外一批农民呢?聪明的曾国藩想出了一个欺骗穷人拼命的办法,就是每打下一个地方,允许官兵大抢几日,以刺激其士气。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他写信给其九弟国荃,常有“想见大索三日”、“大索十日”的词句,所谓“大索”,名义上是搜索“残敌”,实际则是搜索财宝,公开抢劫。抢劫之余,****妇女当然是题中应有之文。

曾国荃攻入南京时,先锋为提督李臣典,照官家文书的记载,李臣典日夜血战,进城后不久即力竭身死。满清追念其功绩,封世袭子爵。大家都相信李臣典是作战过劳而死的。民国十六年大革命失败后,李昌芬同志亡命来投,在我创办的一个中学里教书,工余闲谈,始知他是李臣典的曾孙,谈起他曾祖的轶事,才知道李臣典的死,是另外一种“过劳力竭”。破城之役,李臣典是辛苦了几天,破城后接连****了两个妇女,致脱阳而死。提督是清朝武职中最高的官,本身如此,其部下的纪律就可想而知了!(李昌芬同志于民国十七年夏遭蒋介石的毒手,在南京就义。)

民国初年,湖南农民当兵的最多,除农村破产的一般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受曾国藩部下湘勇在苏浙皖赣抢掠发财的影响(湘勇无谓牺牲的为数甚多,但在旧社会中,穷人的性命最不值钱,死了是没有人会提到的)!左宗棠部下的周提督,是雇农出身,因挑送地主的礼物在中途赌钱输去了,就逃到左宗棠部下当兵,连升到总兵,回家后成了本县最大的地主,从县城到他家近一百里,道路两旁的田都是他的。

放纵官兵抢掠虽然能够刺激其拼命,打下一个地方,就可以发财;但不能巩固部队,因为官兵抢饱了就想开小差回去,即使不能开小差,有了钱也就不肯拼命。于是曾国藩就想了第二个好方法,叫官兵赌博,在赌博中把兵的钱都骗光了,于是再鼓动他们去打仗。士兵拼命打仗,打胜了好抢老百姓的财宝;抢到后在赌博中被军官骗去;骗光后再拼命,再抢掠;如此循环不已,湘军军官(中国最早的军阀)就发了大财。

左宗棠是曾国藩一手提拔的(左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处当幕府,因杀樊樊山——祯祥——的父亲,被湖南官绅所弹劾,曾国藩保荐他“才可大用”,反得破格擢升),但左最不佩服曾国藩,说他太虚伪。左宗棠对曾国荃却很投契,说“曾九是血性男子”。左宗棠曾问国荃:“九帅一生得力之处何在?”曾国荃回答他有两句话:“杀人如麻,挥金如土!”左宗棠大为佩服。曾国藩的家庭成份是富农,后来则成为经营地主,家中并不是豪富,当然没有“如土之金可挥”,曾国荃虽做过几任督抚,但都因不善于敷衍上司和同僚,时间均很短,刮地皮也刮不到许多,他所挥的金从何而来的呢?当然是带兵时抢来的骗来的(曾国荃打下南京后回籍置田百顷)。

曾国藩靠这两手,所以能组织几十万军队进行反人民战争,所以蒋介石要事事摹仿,处处崇拜他。

蒋介石发动内战以来,“中央军”纪律之坏,有口皆碑,“中央来了一扫光”的民谣已遍及全国。淮北还有一个民谣:“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搞了一肚子小中央”,更是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什幺坏到这样,因为他得了曾国藩的衣钵真传,知道非如此就不能“鼓励士气”啊!

猜你喜欢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班固
  列传七·薛居正
  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张廷玉
  卷一一三 晉紀三十五·司马光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二·乾隆
  援江西篇第十·王闿运
  读礼通考卷五十五·徐乾学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一三○○ 两江总督书麟奏覆遵旨收缴违碍书籍情形并缮单呈览折·佚名
  卷五十一·张守节
  二四 吃茶·周作人
  萧仲恭传·脱脱
  赵贞吉传·张廷玉
  卷三十二·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关汉卿

    (正旦上,云)妾身谢天香。自从进到钱大尹相公宅内,又早三年光景,将我那歌妓之心消磨尽了也。(唱) 【正宫】【端正好】往常我在风尘为歌妓,止不过见了那几个筵席,到家来须做个自由鬼;今日个打我在无底磨牢笼内! 【滚绣球】到早起过

  • 卷十九 茕斋歌诗三十六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九茕斋歌诗三十六首 登 览 ○ 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琼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一作愁。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 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

  • 卷二百四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十二 马祖常 登雨花台 积翠生层巘凝光浴巨涛吴城花覆井楚舸竹裁篙地近鱼龙逼天空鹤鹳高野桥皆螮蝀溪水尽蒲萄雨石逢芝箭风林得凤毛臙脂儿女小罨画鬼神饕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隆庆四年四月戊戌朔孟夏享太庙京师地震○己亥命巡抚南赣汀韶提督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翀以原官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升应天府府丞朱绘为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从广东抚按官议裁革屯盐佥事并其事于清军副使南韶兵备副

  •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各监官职名·朱元璋

    左少监(从四品) 左监丞(正五品) 太监(正四品) 右少监(从四品) 右监丞(正五品) 典簿(正六品)神宫监(掌洒扫) 尚宝监(掌玉宝、敕符、将军印信) 孝陵神宫监(掌洒扫,并栽种一应果木蔬菜等事) 尚膳监(掌供养及御膳,并宫内食用之物;及催督光禄寺造

  • 卷十四 聘礼第八之四·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四   宋 李如圭 撰聘礼聘遭丧入竟则遂也郑注遭丧主国君薨也入竟则遂国君以国为体士旣请事已入竟矣关人未告则反释曰春秋传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谓此礼不郊劳郑注子未君也释曰

  • 卷二十八·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八  宋 时澜 撰多方第二十      周书自大诰讫于多方所以经理殷民者何其劳也盖商家贤圣之君六七作德泽在民者深而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奔播窜匿幸灾伺变者尚多有之不幸而武王

  • 持戒品第六·佚名

    智者能护戒,福致三种报。现名闻得利,终後生天上。当见持戒者,护之为明智。得成真正见,彼获世安静。持戒得快乐,令身无烦恼。夜睡眠恬淡,寤则长喜悦。戒终老死安,戒善止亦宁。慧为人之宝,福德贼难脱。何法终为善,何法善安止。何

  •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一承示译权田僧正两部曼荼罗通解付海潮音登载,甚是欢迎!电版应可加入。欧阳君所著,诚如居士所言。拙著指耶、回所奉天神、无甚依据也。罗汉、菩萨变易生死,论疏中往往谈及。楞严七卷中所说众生颠倒,尝谓即是变易生死,是自主

  • 卷七·彭绍升

    居士传七傅大士传傅大士者。名翕。号善慧。义乌人也。齐建武四年生於双林乡傅宣慈家。十六纳刘氏女曰妙光。生二子曰普建.普成。会有天竺嵩头陀访之曰。吾与汝毗婆尸佛所发誓。今兜率宫衣鉢见在。何日当还。因命临水观

  • 白云守端禅师语录卷上·守端

    上堂卍云。上堂法语。既载于续刊古尊宿语要卷三。故今不再录。但收所遗者耳。上堂。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圆通则不然。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示众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拈拄杖云。山河大地

  • 凡例·远门净柱

    会元合五为一。连珠编贝。良工心苦。今犹见之。是书旁搜博采。去似存真。未敢以千金募诸咸阳。亦将举苦心商之天下。是书罗辑多年。而载笔从事则始崇祯壬午至甲申冬季。烂然成编。会四方多故。藏之石室。未敢通行。更

  • 大清律例·佚名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清朝初入关时,沿用明律,至顺治三年(1646)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后经康熙、雍正两代屡次增订,乾隆时重修,对原有律令逐条考证,于乾隆五年(1740)编成《大清律例》。该法典从开始修律到最

  • 太上老君内丹经·佚名

    太上老君内丹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以《阴符经》为本,叙述内丹修炼之道。谓长生之术有三:「上有神仙抱一,中有富国安民,下有强兵战胜。」所述丹法为以神运精,气结

  • 发财秘诀·吴趼人

    又名《黄奴外史》。中篇小说。清末吴趼人撰。十回。趼人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已著录。叙广东穷汉区丙,因穷困而到香港卖“料泡”(又称“滴滴冻”)及窑货小人。外国人争相购买,转瞬间变为富翁。又在香港开食杂店,给英

  • 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佛说救拔口饿鬼陀罗尼经同本,但无四佛之名号。

  • 法演禅师语录·法演

    凡三卷。北宋僧法演撰,才良等编集,哲宗绍圣年间刊行。又称五祖法演禅师语录、五祖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收录才良所编之初住四面山语录、清远所集之次住太平语录、景淳所集之次住海会语录、惟庆所编之黄梅东山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