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六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九

蔊菜类

长短句

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宋】杨万里

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蔬经我繙尽不见蔊菜名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叅鲁直称门生

五言律

蔊           【宋】朱 子

灵草生何许风泉古涧旁褰裳勤采撷投筯嚏芳香冷入?根閟春归翠颖长遥知拈起处全体露真常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九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八十七·彭定求
  杨景·唐圭璋
  ●卷一三·陈衍
  跋·佚名
  第二回 黎德让寄书接眷 贺财主改字吞金·萧晶玉
  黄公望·隋树森
  第一折·马致远
  提要·白居易
  卷三百·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七·陈元龙
  卷三十四·陈廷敬
  卷八百三十七·佚名
  卷七百九十二·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莺花小谱》·张次溪
  杨凝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诗选三集辛集目录·顾嗣立

    巢松翁陆居仁(云松野褐集) 罗教授蒙正(希吕集) 周山长棐(山长集) 许山长恕(北郭集) 瞿博士智(睿夫集) 云丘道人张简(云丘道人集) 陆河南仁(干干居士集) 马□□麐(公振集) 吕处士诚(来鹤章堂稿 既白轩稿 竹洲归田稿 敬夫稿) 空谷先生

  • 记忆·闻一多

    记忆渍起苦恼的黑泪,在生活的纸上写满蝇头细字;生活的纸可以撕成碎片,记忆的笔迹永无磨之时。啊!友谊的悲剧,希望的挽歌,情热的战史,罪恶的供状——啊!不堪卒读的文词哦!是记忆的亲手笔,悲哀的旧文章!请弃绝了我罢,拯救了我罢!智慧

  • 卷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管 讷【三十六首】讷字时敏松江华亭人洪武中征拜楚府纪善陞左长史乞致仕王请命于朝留居本国禄之终身有秋香百咏蚓窍还乡纪行等集【丁鹤年云时敏诗气象雄浑襟懐旷逹用事亲

  • 七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七集序钱君出缀白裘七集,嘱予一言以弁诸首。原夫今人之词曲有二:有案头,有场上。案头多务曲,博矜绮丽而于节奏之高下不尽叶也;斗笋之缓急未必调也;脚色之劳逸弗之顾也。若场上则异是:雅俗兼收,浓淡相配,音韵谐畅非深于剧

  • 董二袁刘传第六·陈寿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英雄记曰: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有三子:长子擢,字孟高,早卒;次即卓;卓弟旻字叔颖。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

  • 臧榮緒晉書補遺一卷·汤球

      雜傳   爰郡字文伯。老乞骸骨。詔聽如所上。拜太中大夫。賜錢三十萬。床帷薦褥。祿賜與卿同。遣殿中侍給藥。書鈔太中大夫。引臧書。   辟閭訓字祖明。樂安人也。沒石勒。為幽州刺史。文選勸進表注引臧書。

  • 元景安传·李延寿

    元景安,河南洛阳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的第五代孙子。他的高祖元虔为陈留王。他沉稳敏捷,具有办事的才能和气概。从小就工于骑马射箭,善于同人交往。父亲元永启奏朝廷,请求把自己代郡公的封爵让景安承袭。因高欢胁迫,他随孝

  • 十四年·佚名

    (戊辰)十四年清康熙二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亥,上御仁政殿,受朝賀。○領議政南九萬上箚曰:昔宋起居郞胡寅上書,有務實效祛虛文之說,於孝悌、求賢、納諫、任將、治軍、愛民六者,各陳虛實之狀,而其末曰:『行此六實者,天子之實也

  • 泰伯第八·孔子

    本篇论古圣贤和记载曾子言行的内容较多,涉及到政治、德行、学问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篇原文共21章,本书选12章。 弃天下如敝屣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③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

  • 附录四·史洁珵

    功过格费鹅湖云:「功过格甚精微,男女贫富皆可行之。且修事修意,直接上根。受此格者,每日自记功过于历日上。一功记Θ,十功记⊕,百功记㊣;一过记×,十过记﹡,百过记※。将功补过,算所余者为定,朔望焚香告天,至满善愿

  • 第十八章 7·辜鸿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卷四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四十九    宋 卫湜 撰曾子问曰君之丧既引闻父母之丧如之何孔子曰遂既封而归不俟子郑氏曰遂遂送君也封当为窆子嗣君也孔氏曰自此至而往论君葬在路遭父母丧或父母葬闻君丧之事窆下棺也既引

  • 卷三十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七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四王制之癸【刑辟】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冦贼奸宄【陶音遥猾户八反宄音轨 猾乱也夏华夏羣行攻劫曰冦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言无教所致】汝作士五刑有服【士理官

  • 阿育王经 第七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七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品第七世尊付法藏与摩诃迦叶(翻大龟)入涅槃。摩诃迦叶付阿难(翻欢喜)入涅槃。阿难付末田地(翻中)入涅槃。末田地付舍那婆私(翻纻衣)入涅槃。舍那婆

  • 浮石禪師諸會語錄序·通贤

    浮石禪師刻福城語錄竟,請余為之序,既而檇李、松陵、廣陵諸會語錄次第刻成,復以全錄序為請。余之序福城錄也,舉善財南詢因緣,謂師於妙峰頂上親見德雲,了畢大事。再舉文殊採藥因緣,拈出師一片老婆心,與四海禪宗點眼,此中是草?是藥

  • 周易义海撮要·李衡

    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之家,有的泥于阴阳,有的拘于象数,乃斥去不采,而专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说,上起郑玄、下至王安石,编为一集,而以孔颖达《周易正义》冠首。如有异同疑似,则各加评议,附于

  • 四书集义精要·刘因

    注释书。宋末元初刘因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28卷,为举卢孝孙《四书集义》精义而作。元代刘因(1747—1293)撰。刘因字梦古,一名骃,自号静修,元代理学家。雄州客城(今河北徐水东)人。不仕于元,隐居乡间,潜心学问。其理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佛学著述。唐代新罗僧元晓撰。一卷。分三门明释犯戒的不同情况,即:(1)轻重门;(2)浅深门;(3)明究竟犯持门。轻重门先总判轻重,就轻戒别为三类,或四十四轻,或四十八轻,或二百四十六轻;次明共与不共,指出十重戒之前四重